|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时事聚焦 > 新闻热点 > 阅读信息
郭松民 | 再评总指挥同志的外交胜利:中国版门罗主义的起点
点击:  作者:郭松民    来源:昆仑策网,根据作者微信编发  发布时间:2016-08-03 21:56:37

 

 

   中国和东盟就南海问题发表联合声明,再次确认“由直接有关的主权国家通过友好磋商和谈判,以和平方式解决它们的领土和管辖权争议”意义重大,有可能成为中国版门罗主义的起点。

 

 

  门罗主义起源于美国。1823年由时任美国总统的詹姆斯·门罗总统在国情咨文中发表,其主要内容为反对欧洲列强在北美和南美进行殖民和干涉,“美洲事务是美洲人的事务”,美国将欧洲列强的干涉视作侵略行为,必要时不惜动用武力来反对。门罗主义是美国外交史上一个转折点,也是美国崛起的里程碑。

 

  门罗主义的出现符合大国崛起逻辑。如果美国不能把欧洲列强阻挡于美洲之外,美国就会陷入和周边国家无休止的纠纷之中,没有精力参与世界事务,自身也会成为欧洲列强干预的对象。发展到今天,美国可能也不过是另一个巴西或墨西哥而已,绝无如此国力与荣耀。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主席一直反对西方列强,尤其是美国干预亚洲事务。1950年6月28日,毛主席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上指出:“中国人民早已声明,全世界各国的事务应由各国人民自己来管,亚洲的事务应由亚洲人民自己来管,而不应由美国来管。美国对亚洲的侵略,只能引起亚洲人民广泛的和坚决的反抗。”此后,中国先后进行的抗美援朝和抗美援越战争,目标都指向美国对亚洲的干预。1962年中印边境的自卫反击战,在军事形势一片大好的情况下,主动宣布停战,其深远考虑也是为了防止印度彻底倒向美国或苏联,给亚洲之外的国家干预亚洲事务以借口。

 

  遗憾的是,毛主席逝世后,中国在这个问题上的立场含糊了,比如我们在朝鲜半岛无核化问题的谈判中,就不再坚持美军撤出朝鲜半岛,甚至一度认为朝核问题是美朝之间的事,中国自己反而成了旁观者。但近年来的事实表明,美国在东亚的军事存在是中国周边不安宁的主要原因,无论是在朝鲜半岛、钓鱼岛、还是台海、南海。

 

 

  这种状况在十八大以后有了改变。2013年,总指挥同志访美时,当面对奥巴马说:“太平洋足够宽广,容得下中美两个大国”。外交辞令的特点是不能直说,许多人没有听出这句话的潜台词。在美国独霸太平洋的现实下,这句话的真正含义是美国应该让半个太平洋给中国。

 

  这次中国和东盟就南海问题发表联合声明,其贯穿的基本精神就是“南海的问题由南海周边国家自己解决”,区域外的大国,如美日澳都不得干预。这份声明是在中国和美国就南海问题进行了剑拔弩张的军事较量,并逼退了美国海军的背景下签署的,所以就更加具有特殊意义,概括起来主要有两点:

 

  第一,中国周边那些和中国有“麻烦”的国家和地区决策者,必须重新思考自己的立场,有可能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一个简单的问题是:既然美国不敢在南海这个从军事上看对美军更为有利的地区和中国做军事摊牌,那么美国为什么敢在台湾海峡、东海、朝鲜半岛和中国做军事摊牌呢?进一步想,如果不能指望美国的军事干预,那么要不要调整对中国的态度呢?

 

  第二,美国海军没有敢像仲裁前扬言的那样硬闯中国宣布的12海里,等于默认了中国在南海填海造岛及军事存在的事实,从地缘政治的角度看,这产生了一个对美日而言更为严重的后果:从波斯湾和印度洋沿岸出发,穿过马六甲海峡驶往美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以及台湾地区的航线,均处于中国部署在南海地区海空力量的有效打击范围内。事实上,中国在南海控制的岛礁,也正好扼守在这些航线无法绕行的要冲,这意味着,所有在这些地区航行的船只,都必须经过中国的允许才能通过。今后“自由航行”中的“自由”不是自然而然的,而是由中国的仁慈与慷慨赐予的,也是中国随时可以收回的。无疑,这一格局也必然会对未来的中美、中日关系以及大陆和台湾的关系产生深远影响。

 

 

  由南海仲裁案引发的危机告一段落后,国内有些舆论一直耿耿于中国没有趁势收回全部岛礁,其实中国在南海的最大利益,不是个别岛礁,而是把非本区域大国排除在外。说句不应该在公开场合大声说出来的话,以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军事实力所具有的碾压性优势,“南海周边国家自主解决”的含义就是按照中国的意志解决。当然中国不应该滥用自己的优势,而应该借鉴诸葛亮七擒孟获以及毛主席一战降服尼赫鲁的政治智慧,把争取南海周边国家的支持,获取区域主导权当成主要的目标。

 

  中国此次解决南海问题,总指挥同志所展现的政治智慧以及中国的地缘政治收益,其实已经超过了普京收回克里米亚。

 

 

  普京收回克里米亚,干净利索,为普京在中国赢得了许多了铁粉。但粉丝们可能没有注意到的是,收回克里米亚,其实是俄罗斯争取乌克兰失败后的一次“后卫行动”——好像一支打了败仗的部队,在撤退途中通过一次漂亮的逆袭,吃掉了追击部队的前锋,然后再从容撤退一样。

 

  事实上,2013年底到2014年初,当乌克兰亲西方势力开始采取类似政变的行动试图推翻亲俄罗斯的总统亚努科维奇时,普京迟疑不决,并没有给亚努科维奇以坚定有力的支持,待到政变成功,亚努科维奇下台,乌克兰出现被西方“整碗端去”的迹象时,普京才匆忙出手,搞了克里米亚公投。

 

  从战术上说,普京做的很漂亮,但从战略上看,却不能不说是一个失败。首先,这种类似希特勒在1938年肢解捷克斯洛伐克,吞并苏台德地区行为,损害了俄罗斯的国际形象,使得俄罗斯周边的东欧国家兔死狐悲,更对俄罗斯充满戒惧;其次,割取克里米亚,使乌克兰内部再也不可能出现成气候的亲俄政治势力,除非俄罗斯能够用军事手段完全征服乌克兰(就目前而言这是完全不可能的),否则俄罗斯就永远失去了乌克兰。

 

  从俄罗斯的角度看,最符合俄罗斯利益的做法是让克里米亚保留在乌克兰版图内,但是被俄罗斯实际控制,同时整个乌克兰“芬兰化”,甚至与俄罗斯结盟。但普京的失误使得这一前景永远的消失了。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中国版的门罗主义,不代表要中国扩张,更不意味着中国会成为一个新的霸权,根据毛主席制定的“不称霸”方针,它仅仅意味着中国将团结亚洲国家,摆脱西方列强近500年来强加在亚洲国家身上新老殖民主义,为世界提供一个更加平等的新秩序,这将是中国崛起后对人类的最大贡献。

 

  (作者系昆仑策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来源:昆仑策网,根据作者微信编发)


  【昆仑策研究院】作为综合性战略研究和咨询服务机构,遵循国家宪法和法律,秉持对国家、对社会、对客户负责,讲真话、讲实话的信条,追崇研究价值的客观性、公正性,旨在聚贤才、集民智、析实情、献明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欢迎您积极参与和投稿。

  电子邮箱:gy121302@163.com

  昆仑策网: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com

责任编辑:高天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北京市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咨询服务(北京)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