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留给世人一位最伟大的儿子:毛泽东!
她留给世人一个最伟大的兄弟组合:毛泽东、毛泽民、毛泽覃!
她留给世人一个最伟大的家庭:满门忠烈!
【毛泽建是毛泽东的堂妹,因出生时正值菊花盛开,家里给她起名“菊妹子”。毛家亲房“泽”字辈共有兄弟十人,只有毛泽建一人是女娃。其父毛尉生是毛泽东的嫡堂叔,靠帮工谋生,因生活困苦,劳累过度,年轻时就患了肺痨,经常咯血。泽建还有三个弟弟,因家境窘迫,艰难度日。毛母文七妹心地善良,对毛尉生家很是同情,常常接济一些谷米,后将菊妹子收养为女儿,并特意嘱咐毛泽东:“你要把她当亲妹妹看待,让她读点书,日后能过上好日子。”菊妹子七岁时从东茅塘搬到了上屋场居住,毛泽东给她取名“毛泽建”。作为哥哥,泽东对泽建关怀备至,疼爱有加。寒暑假回家,总要抽出时间给她讲国家大事,谈革命道理。1919年10月,文氏病逝,毛泽建悲伤不已,在灵前长跪不起。三个月后,泽东父也相继去世。而毛泽东当时率领驱张代表团远在北京,一时回不来,14岁的毛泽建无依无靠,只好回到东茅塘。由于家中生活十分困难,无奈之下,其母听从了一个远房亲戚的劝说,把泽建送到韶山杨林乡肖家当童养媳。1920年8月,毛泽东回到韶山,听闻菊妹子被迫到肖家当了童养媳,受了不少苦,既恼怒又震惊。一向主张婚姻自由的他,立即将毛泽建接了回来,带她去了长沙。毛泽建的命运从此改变。】
“前人辛苦,后人幸福。”
疾草尚呼儿,无限关怀,万端遗恨皆须补; 长生新学佛,不能住世,一掬慈容何处寻。
春风南岸留晖远, 秋雨韶山洒泪多。
“吾母高风,首推博爱;远近亲疏,一皆覆载;恺恻慈祥,感动庶汇。爱力所及,原本真诚;不作诳言,不存欺心。”“头脑精密,擘理分情;事无遗算,物无遁形。”“病时揽手,酸心结肠;但呼儿辈,各务为良。”
呜呼吾母,遽然而死。寿五十三,生有七子。七子余三,即东民覃。其他不育,二女二男。 育吾兄弟,艰辛备历。摧折作磨,因此遘疾。中间万万,皆伤心史。不忍卒书,待徐温吐。 今则欲言,只有两端。一则盛德,一则恨偏。吾母高风,首推博爱。远近亲疏,一皆覆载。 恺恻慈祥,感动庶汇。爱力所及,原本真诚。不作诳言,不存欺心。整饬成性,一丝不诡。 手泽所经,皆有条理。头脑精密,劈理分情。事无遗算,物无遁形。洁净之风,传遍戚里。 不染一尘,身心表里。五德荦荦,乃其大端。合其人格,如在上焉。恨偏所在,三纲之末。 有志未伸,有求不获。精神痛苦,以此为卓。天乎人欤?倾地一角。次则儿辈,育之成行。 如果未熟,介在青黄。病时揽手,酸心结肠。但呼儿辈,各务为良。又次所怀,好亲至爱。 或属素恩,或多劳瘁。大小亲疏,均待报赉。总兹所述,盛德所辉。以秉悃忱,则效不违。 致于所恨,必补遗缺。念兹在兹,此心不越。养育深恩,春晖朝霭。报之何时?精禽大海。 呜呼吾母,母终未死。躯壳虽隳,灵则万古。有生一日,皆报恩时。有生一日,皆伴亲时。 今也言长,时则苦短。惟挈大端,置其粗浅。此时家奠,尽此一觞。后有言陈,与日俱长。
【昆仑策网】微信公众号秉承“聚贤才,集众智,献良策”的办网宗旨,这是一个集思广益的平台,一个发现人才的平台,一个献智献策于国家和社会的平台,一个网络时代发扬人民民主的平台。欢迎社会各界踊跃投稿,让我们一起共同成长。
电子邮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com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内容 相关信息
• 昆仑专题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国策建言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