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学术探索 > 人文历史 > 阅读信息
周总理问溥仪想干什么,溥仪提出两个职业被拒绝,如今成热门职业
点击:  作者: 煮茶谈历史    来源:大浪淘尽历史风云微信号  发布时间:2022-12-24 11:16:16

 

1959124日,末代皇帝溥仪得到了新中国的特赦。

 

对于溥仪出狱后的生活,周总理表现出了极大的关心。

 

溥仪即是封建王朝最后一个皇帝,同时也是一个被封建制度戕害的人,因此,周总理希望溥仪能够珍惜机会,重获新生。

 

 

重入社会

 

1960年除夕的前一天,周总理提出,自己要和溥仪吃一顿饭,这让溥仪受宠若惊。

 

见面之后,溥仪有些紧张,因为他深知自己过去犯过很多错误,但是,周总理并未责怪他,反而热情的和他坐下,聊起了家常。

 

周总理关心起了溥仪的个人问题,此时溥仪已经一把年纪,但却孤身一人。

 

溥仪少年时代结过婚,迎娶的是末代皇后婉容,一同进宫的还有被封妃的文绣。

 

但是,婉容和溥仪成了怨偶,最后更是以婉容精神失常告终。

 

 

而文绣早早认清现实,离开紫禁城不久,文绣便毅然决然提出离婚,一时之间震惊全国。

 

客观而言,当时的溥仪不能被称之为一个好丈夫,婚姻的一团乱麻,他得负主要责任。

 

但是,此一时彼一时,经过多年的风霜,溥仪已经不再是那个自我为中心的末代皇帝了。

 

此刻的溥仪,比任何人都希望尽早融入新中国的环境,脱胎换骨。

 

所以,周总理希望溥仪能遇到一个合适的人,组建家庭,另外还要有一份养家糊口的工作,真正的找寻到自己的价值。

 

问题是,对溥仪而言,找到适合他的工作还真不容易,因为这位末代皇帝所掌握的技能十分有限。

 

 

他人生中第一份工作,就是当皇帝,然而偏偏是个傀儡皇帝,他还没反应过来,清王朝就灭亡了。

 

接下来的大半辈子,他成了封建王朝留下来的一个不合时宜的棋子,被各方势力利用来利用去,自己走了不少弯路。

 

如今回头一看,他根本没做过什么正经的工作,能照顾好自己就不容易了。

 

关于溥仪的状态,战犯管理所的同志也多次对上级反映过,他的自理能力极差,刚到管理所的时候,甚至连倒水都不利索,一副被伺候惯的模样。

 

后来时间久了,他总算学会了自己收拾床铺、洗脸梳头,但仍未见得多熟练。

 

 

出狱之后,溥仪甚至不敢一个人出门,因为他摸不准回去的路,也不会坐公交车。

 

这是他长期和真实世界脱节的缘故,然而越是这样,就越要有改变的决心。

 

因此周总理便问溥仪想做什么工作,如果不会,只当是从头开始学习。

 

但溥仪还是十分茫然,周总理只好问他:“今天和你谈谈,你愿意在工业部门吗?究竟哪一种更适宜?”

 

溥仪根本不知道工业部门要干什么,自然答不出来,周总理只能又问:“你喜欢化学还是物理?”

 

溥仪非常诚实地回答:“我什么也没学过。”

 

 

这倒并不是溥仪谦虚,关于现代科学,这位紫禁城里走出来的皇帝一窍不通。而文科方面,他的水平也一般,小时候,他只浅浅读过四书五经罢了。

 

溥仪对周总理总结说:

 

“这恰恰能说明封建时代的特点。我小的时候贪玩不念书,老师也不敢管,后来长大了,简直就成了老师听学生的话。学《四书》、《五经》时,只念不讲,即使讲了,也不往心里去。虽然我从6岁一直念到17岁,但念得不行。英文学了3年也忘了,简单的话还能说。至于物理、化学,都没学。”

 

这倒是让周总理为难了,溥仪的动手能力不强,文化水准有待考量,还有一身的病,因此要给他安排一个他能力范围内可以做,又不能影响他生活的工作。

 

新的开始

 

这时候有人给周总理出主意,让溥仪到故宫去。故宫已经被改造成了博物馆,如果末代皇帝回去当个管理员,岂不是两全其美吗?

 

 

溥仪一听,觉得很不错,这份工作清闲,而且故宫是他从小住到大的“家”。

 

但周总理思考了一会儿,否认了这个提议,他说:“这样安排不妥,如果让溥仪在故宫劳动,游人一定会包围他,那让他怎样工作呢?这是显而易见的嘛!”

 

周总理的担忧不无道理,故宫本来人流量就极大,如果末代皇帝出现,只怕会成为人们最感兴趣的“展览品”,哪里还有工作的心情?

 

再说,溥仪好不容易获得特赦,就该迈入新的阶段,再进入故宫,哪怕是用工作的名义去,听起来也很不像话。

 

得知自己不能去故宫,溥仪又提出一个想法,他想当个医生。

 

 

他说:“希望当个医生。原来在宫里,我就把医科作为“业余爱好”了,读过一些中医书籍,听过朱益藩师傅“进讲”中医、中药理论,考察过无数种类的中药或西药,在抚顺战犯管理所也曾学过医,并参与医务室听诊、打针、量血压、针灸等实践,我感觉当医生是有把握的。”

 

行医的确是溥仪一直以来的爱好。但是,过去留给溥仪发挥的空间的确不多,谁会让一个皇帝给自己治病?

 

但是,机会少并没有磨灭溥仪对行医治病的热情,在战犯管理所的那几年,研究医术成了他最大的消遣。

 

可周总理依旧不同意,虽说溥仪本人兴致很高,可是,行医和别的工作还不一样,这是事关生死的大事,可不能让溥仪闹着玩。

 

 

如果溥仪真的被安排进医院,他那业余医术万一闹出人命官司,该怎么收场呢?

 

周总理说:“你读了不少医书,但是你不要给人家治病,治好了没事,治坏了就会有闲言闲语,这样不好。”

 

后来有不少人调侃,溥仪很懂“行业风向”,因为他当初选择的两个工作,故宫博物馆管理员和医生,如今都成了大热门,不少人挤破脑袋只求一个岗位。

 

不过,由于溥仪特殊的身份经历,这两份热门工作到底和他无缘。

 

但是,既然这两个选项已经被排除,那溥仪还能去做些什么呢?

 

 

最后,还是周总理想到了办法,他安排溥仪到北京植物园,当了一名花匠。

 

这份工作不累,能够照顾溥仪的身体,另外,侍弄花草也符合溥仪本人的爱好,溥仪也有时间慢慢学习和融入。

 

就这样,1960218日,溥仪正式来到了北京植物园报到。

 

焕然一新

 

末代皇帝的到来,成了植物园里的大新闻。

 

毕竟,溥仪这个名字,植物园的同志们早就听了几百遍,但如今新闻里的人物成了自己身边的同事,这感受真够新鲜的。

 

不过,周总理一早交代了植物园,对待溥仪,要适当照顾。

 

 

但更重要的是,不要把溥仪当做末代皇帝看待,也不要把他看做一个罪大恶极的人,要用平常心来对待溥仪,只有这样,溥仪才能真正的获得新生。

 

溥仪到来的第一个月,因为他对花卉养殖的专业知识一窍不通,所以植物园只能安排他浇水和打扫卫生。

 

溥仪干起这些活计,有些笨手笨脚,过去他可没有干过这种搞卫生的“粗活”!

 

但溥仪适应的很好,而且,随着时间流逝,他的精神状态也比过去积极多了。

 

当个普普通通的花匠,当然比不上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皇帝,但溥仪心里踏实,他总算能够靠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了。

 

 

周总理得知溥仪的变化,心里很为溥仪高兴,同时又叮嘱植物园的同志,一次让溥仪工作半天即可,要顾及他的身体状况。

 

但是,溥仪的工作热情非常高,每天都是一大早过来上班,而且对花卉种植技术展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他一边干杂活,一边跟着植物园里的老师傅学习各项专业技术。

 

虽然前半生溥仪并不精通什么花卉种植的技术,但是,他进步的很快,不出一个月,他就已经把花卉种植的各项诀窍背的滚瓜烂熟。

 

连老师傅也不得不称赞,说这位末代皇帝是个聪明人,只要一用心,没有什么能难得住他。

 

 

又过了一段时间,因为溥仪的进步速度飞快,所以,植物园决定让他干更专业的工作。

 

就这样,溥仪被安排到了繁殖温室。

 

这下,溥仪的心中更有成就感,干起活来更卖力了,整个人的精神面貌更是焕然一新。

 

在北京植物园工作期间,溥仪就住在植物园的员工宿舍里。

 

最初有很多人觉得这不合适,溥仪过去的身份怎么说也是皇帝,他出狱之后,也是一直住在招待所里的。

 

但周总理认为,如果让溥仪住在员工宿舍里,更有利于他融入新中国的环境,和同事们多交流,能让他从过去的阴影里走出来。

 

 

于是,溥仪就这样开始了自己的集体生活,北京植物园特意给溥仪安排了室友,负责教溥仪各项生活技能。

 

面对眼前的新生活,溥仪表现得热情高涨,他什么都愿意学,什么工作都抢着做。

 

几个月之后,溥仪培育出来的第一批花种也长大开花了,出狱这么长时间以来,溥仪头一回如此开心。

 

他是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来自新生活的温暖,也终于彻底的与过去的皇帝身份告别了。

 

这个园丁的工作对溥仪来说意义非凡,因为,过去无论他到哪里,与什么人打交道,都始终没有办法割舍掉自己的皇帝身份。

 

 

遗老遗少们追捧着他,日本人利用着他,而他自己,也沉浸在旧日的光辉之中,不愿意醒来。

 

皇帝身份成为了溥仪身上最沉重的枷锁,建国之后,对于身份的认知是溥仪面对的最严重的问题。

 

如果他还抱着皇帝的帽子不放,那么,他就永远无法成为一个新中国的公民。

 

而溥仪当时的思想态度之所以如此扭曲,本质上还是因为他没有找到人生的价值。而园丁这份工作,让他终于发自内心感受到了,成为一个新社会的人,有多么的幸福。

 

这也是周总理煞费苦心,安排溥仪到北京植物园的目的。

 

 

重获新生

 

在溥仪当园丁期间,周总理也为他想好了一份新工作,那就是前往政协文史资料研究会,担任研究员,对于过去的历史进行编写。

 

溥仪是具备一定文字功底的,《我的前半生》这本书虽然是溥仪口述,但也能显示出,溥仪并非自己当初总结的那样一无是处,他用真心写下的文字是很有感染力的。

 

所以,周总理不希望他的这份特长被埋没。

 

另外,文史资料委员会里,绝大部分的工作人员都是从战犯管理所出来的。

 

除了溥仪这个末代皇帝之外,还有杜聿明、沈醉这样的国民党元老。

 

 

杜聿明

 

这些人的经历是相似的,他们都曾执迷不悟过,但最终也都被新中国所感化,而由他们去记录过去的那段历史,也算是人尽其才。

 

在文史资料研究会,溥仪交了不少朋友,和同事们相处的很愉快。

 

只是,人们在提到溥仪的时候,总还是会用“末代皇帝”四个字来介绍他,而溥仪并不喜欢这个头衔。

 

于是,后来每次出席重要场合,溥仪都会抢先站起来,介绍说,自己是新中国的公民溥仪。

 

有一回,几个同事与溥仪一起出门,正准备上公交车的时候,车里忽然下来一群人,见着溥仪,张口就称呼万岁,把大家都弄得一头雾水。

 

 

后来一问才得知,这些人是旗人,作为满清旧贵族,他们心里当然对溥仪这个皇上还有留恋。

 

可是,溥仪一听到皇上这个称呼,顿时怒气冲冲,对着眼前对他跪拜的一众人说:“解放都这么多年了,还来这一套!”

 

说罢,余怒未消的溥仪拂袖而去。

 

这种事情放在几十年前的溥仪身上,绝对是不可想象的。

 

想当年,即便是已经沦为日本人的傀儡,溥仪还是会顾及皇帝的面子,必须要守着封建礼数,对于别人行的跪拜礼,他也是欣然笑纳。而现在,情况却完全不同了。

 

 

在此期间,溥仪还成功的与李淑贤喜结连理,成就了一段佳话。

 

李淑贤是医院的一名护士,这个身份也恰恰弥补了溥仪当初没能成为一个医生的遗憾。

 

溥仪和李淑贤是经人介绍相亲认识,溥仪对李淑贤几乎是一见钟情。

 

李淑贤之前的经历坎坷,两段婚姻都不顺利,而溥仪成了李淑贤最终的归宿。

 

结婚之后,溥仪和妻子搬进了小胡同,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小院子,这个小院子虽然比不上气势恢宏的紫禁城,可对于溥仪来说,这里更有一个家的感觉。

 

在这个平凡的小院子里,末代皇帝溥仪走完了他人生最后的几年。

 

 

临终之际,他有妻子的陪伴,有无数朋友送别。

 

他以一个新中国公民的身份下葬,对溥仪而言,这是个足够圆满的结局。

 

当然,因为这个特殊的身份,即便他死去,关于他的种种传说,依然能引起人们强烈的兴趣。

 

作为清王朝的最后一个皇帝,溥仪无疑是幸运的,他没有像其他的亡国皇帝一样,落得身首异处的下场,反而得到了重生的机会。

 

 

而溥仪能够把握这个机会,也是值得赞许的。

 

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轻易地从皇帝的光环之中走出来,而溥仪完成了一个奇迹。

 

他从皇帝成为公民,成为了新中国的一份子,人民接纳了他,他也融入了人民,在溥仪一生之中,也许这正是最值得骄傲的事情。

 

作者:煮茶谈历史 ;来源:大浪淘尽历史风云微信号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国策建言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央视网
  • 新华网
  • 求是
  • 中国军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中国科技网
  • 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文献网
  • 红色文化网
  • 观察者网
  • 参考消息
  • 环球网
  •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 红旗文稿
  • 红歌会
  • 红旗网
  • 乌有之乡
  • 橘子洲头
  • 四月网
  • 新法家
  • 中红网
  • 激流网
  • 宣讲家网
  • 中共党史网
  • 国史网
  • 全国党建网
  • 中国集体经济网
  •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
  • 西北革命历史网
  • 烽火HOME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 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