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刘子旭: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中国的未来发展——访美国马萨诸塞大学阿姆斯特分校大卫·科茨教授
点击:  作者:刘子旭    来源:《马克思主义研究》  发布时间:2018-11-17 09:10:44

 

 大卫·科茨(David Kotz),美国著名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苏联与俄罗斯问题专家,常年致力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苏联问题以及中国经济等方面的研究,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社会积累结构学派”的代表人物。现任美国马萨诸塞大学阿姆斯特分校经济系教授、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特聘教授、世界政治经济学学会副主席。主要著作有:《自上而下的革命:苏联体制的终结》(1997年,与弗雷德·维尔合著)、《从戈尔巴乔夫到普京的俄罗斯道路:苏联体制的终结与新俄罗斯》(2007年,与弗雷德·维尔合著)、《当代资本主义及其危机:21世纪的社会积累结构理论》(2010年,与特伦斯·麦克唐纳、麦克·里克合编)、《新自由资本主义的兴衰》(2015)等。

 


大卫·科茨教授是美国著名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经济学家,他对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研究和对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的批判在学界有着广泛的影响。科茨教授也一直密切关注中国的发展,在受聘于上海财经大学后,每年都会多次来中国授课、讲座或调研,对于全球新自由主义背景下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所面临的问题有着独到的见解。


为了让国内学界更好地了解科茨教授的理论思想和他对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中国未来发展中的重要意义的阐释,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国际思想评论》编辑部副主任刘子旭对科茨教授进行了采访。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中国


(采访者简称▲,下同 ):科茨教授,您好!感谢您接受此次采访。您是一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在美国广为人知;在中国,特别是在高校教师和学生当中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解您和您的观点。您认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当今的中国意味着什么呢?

 

●(被采访者简称●,下同 ):马克思主义理论,包括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因为它为分析中国的发展、发现中国继续发展面临的障碍以及找到克服这些障碍的方法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第一,它们提出了社会和经济发展中的进步的观念。第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于经济增长及其潜在障碍给出强有力的分析。第三,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社会中的主导思想都与主导阶级的利益和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关系密不可分。

 

▲:与马克思主义相比,新自由主义不适合于中国。

 

●:自由主义者及其在经济领域的继承者——新古典主义经济学者,在人类进步、经济增长与经济利益之间的关联等方面提出了与马克思主义不同的看法。我认为,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可以为中国的继续前进指明道路,而基于自由主义和新古典主义思想的建议如果被采纳,则会终结中国的快速发展。

 

 

自由主义意识形态与

新古典主义经济思想

 

▲:为了帮助我们的读者更好地了解当今世界以及中国发展的背景,可否请您先简要地谈一谈“自由主义思想”或自由主义,以及它们和今天经常被提及的“新自由主义”之间的关系?

 

●:在经济领域,自由主义关于“人类需求”的看法主要集中在对于各种个体“需求”的满足方面。自由主义认为,社会是个体的集合,社会福利是一个社会中所有个体的福利的集合。按照杰米里·边沁和19世纪其他自由主义学者的说法,个体的福利是一种“让需求得到满足的效用”,它主要来自对商品的消费。在现代新古典主义经济学中,“闲暇”也是一种商品,它只是在工作挣钱之外所消耗的那部分时间。自由主义思想家假定,在没有外力束缚的情况下,个体会以最为有效的方式追求“效用最大化”。因此,个体的自由,即不受压迫和束缚的自由,不仅本身值得追求,而且对于想要通过个体自由选择来实现福利最大化的社会而言也是必不可少的。

 

自由主义思想把国家视为“必然的邪恶”,因为需要它来实行一些必要的功能,如维持秩序、执行契约以及保护私有财产等,但是要想完成这些任务,国家必须拥有诸如征税、监押违法者等强制权力。自由主义思想提醒人们,因其所拥有的这些强制权力,国家是个人自由的潜在威胁,这一主张进一步衍生出了“自由市场”的信条,托马斯·杰弗逊的名言或许是这一信条的最好表达:“最好的政府是管理最少的政府。”

 

自由主义思想包含了两种人类历史进步观:第一个进步观,指人类历史总是朝着追求更大的个人自由前进,基于自由劳动和自由市场的资本主义被视为进步的终点,包含着最大限度的个体自由。劳动力市场取代了先前的强制性劳动体系,而消费品市场让个体自由选择能够带来最大效用的商品。古典经济学思想描述了第二个进步观,它涉及经济表现。新古典主义思想家主张基于私有制和市场竞争的经济制度不仅包含了个人自由,而且取得了最佳的经济成就。亚当·斯密被认为首先提出了生产者在市场竞争中追求个人利益的行为对整个社会有利的观点,后来的新古典主义思想家进一步发展和狭义化了亚当·斯密的主张,引入了数学模型,试图证明这一经济模式在使用现有劳动力和物质资源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时候能够实现“最优”的效率。

 

最优是很强烈的表述,它的意思是任何其他经济制度都无法取得更好的结果。它还包含一个更强的暗示,即任何其他制度,如社会主义,都必然在效率上处于劣势。新古典经济学还声称私有财产和市场竞争制度在资源的有效配置之外的三个方面取得了最佳结果:(1)个人收入的最优分配,因为每个人的收入都反映了其在满足消费者需求方面的贡献和为此所做的牺牲;(2)充满活力的经济增长过程;(3)迅速的技术进步。试图证明私有制下的市场竞争实际拥有最佳效率的主要人物在20世纪70年代终于得出结论:这一主张在任何一套合理前提下都无法被证明。关于最优收入分配、增长和技术进步的主张从来没有严格证据的支持,如今很多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家都已承认仅有私有财产和市场竞争的经济体系会有严重的问题,而政府和工会这样的非市场机构可以提高经济产出。尽管如此,私有制和市场竞争是理想经济制度的代表这一观念仍然存在于西方大学的经济学入门教科书中,并且构成了新古典主义思想的根本信条。

 

在私有制和市场竞争可以带来最佳经济产出的假设前提下,自由主义思想进一步强化他们的主张:历史进步就是朝着资本主义前进的运动。从强制性劳动制度向自由劳动制度的演化不仅代表着朝向个体自由最大化的运动,而且还是向最优经济表现的运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几十年内,在发达资本主义社会,国家在促进经济发展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激进的工人阶级运动的压力下,西欧和北美的国家也会通过干预经济、为个人提供更多的经济保障等方式来缩小收入不平等。在这个阶段,新古典主义经济学至少部分地吸收了凯恩斯的理论,提出了“新古典—凯恩斯主义综合”的说法,成为这一时期经济思想的主导。这一方法背离了先前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自由市场版本,转而认可市场经济中国家管制的重要作用。然而,在20世纪80年代,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旧自由市场版本又回来了,开始排斥凯恩斯的观点,重提不受管制的市场经济的最优性信条,私有制和市场竞争是经济发展的唯一前提这一旧的信条再次获得了生命。如今这一观点被称为新自由主义,实际上是原有的古典自由主义的极端版本,不过是换了一套新的词汇来表达。新自由主义主张任何时候、任何地方要想获得最佳的经济表现,唯一的途径就是国有企业和服务的私有化及市场的自由化。无论问题是经济增长缓慢、通货膨胀还是外债过高,新自由主义思想开出的都是相同的药方:私有化和自由化。

 

▲:新自由主义在当今世界仍很有影响,对此您怎么看?

 

●:是的,虽然新古典主义传统中的一些西方著名经济学家,如斯蒂格利茨和克鲁格曼,仍然坚持先前凯恩斯影响下的经济思想,但他们显然已经成为少数。自从1980年以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等最重要的国际机构所给出的分析和政策指导,还有美国政府给其他国家的建议,都以新自由主义思想为基础。

 

自由主义思想,包括其在当代的化身——新自由主义思想,并不把自己的观点看作是与特定经济利益群体相关的一套观念,而是看作普遍真理。其认为私有制、市场竞争以及有限的政府干预应当是世界各个国家的目标,而负责任的强国应当努力让全世界朝着这个方向变化。按照这一观点,新古典主义经济思想自认为是分析经济制度和制定政策解决经济问题的唯一可能的、行之有效的经济思想。

 

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那么,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如何看待您刚才提到的这些问题呢?

 

●:马克思并不是很重视边沁的效用论,认为他的著作是“庸俗经济学”的代表。马克思主义传统中的人类需求概念比自由主义更加积极。人类并不是仅仅通过被动的消费来满足自己的需求,而是通过共同的行动和建立相互关系来实现这一目的。人类除了吃和住等基本需求外,还需要发展自身潜在的能力,通过劳动和创造性工作表现自己的价值,建立家庭和更广泛的社会关系。与自由主义思想不同,马克思认为劳动是对人类福利至关重要的行为,它使个体得以发展,利用自身的能力为社会做出贡献,并在社会中获得自己的一席之地。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需求的概念建立在不同于自由主义的进步观的基础之上,马克思主义认为,进步就是社会生产体系满足人类复杂需求的能力的不断增长。经济产量的增长,更确切地说,劳动生产力的提高,构成了进步的关键。与自由主义相反的是,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或产量的提高本身并非是进步的真正标尺。粗略地说,马克思主义中“生产力的发展”这一说法应当理解为随着时间的推移,某一经济体系以单位时间满足人类需求的能力的提高。之所以是“粗略地说”是因为这种测量无法反映人类的需求,因为人类需求是多维度的,并且不同维度的人类需求会以不同的速率发生变化。食物、居住、医疗以及有意义的工作不会以同样的速率发生变化,有些会前进,有些甚至会倒退。关于进步的清晰确定的评价要求全部或大部分的维度随时间推移得到改善而没有退步。

 

尽管如此,马克思主义同样认为经济增长是进步的一个重要方面。马克思之后的、以马克思的著作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形成了关于经济增长过程及经济增长障碍的强有力的理论。虽然这一分析的焦点是资本主义制度下以资本积累的形式出现的经济增长,但马克思主义关于增长及其障碍的分析也可以适用于非资本主义制度,当然,这需要考虑到资本主义和其他制度之间的差别。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于资本主义发展动力的解释远比新古典主义经济学更有说服力。鉴于新古典主义理论是静态平衡的理论,它无法解释经济增长,事实上它忽略了让资本主义成为增长引擎的那些特征。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之所以导致了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是因为承受竞争压力下的生产资料所有者不断地扩张和革新。马克思当然不完全是资本主义的批评者,他认为对资本主义要历史地看、辩证地看,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资本主义对于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会有一定的贡献,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人类生产能力的发展所达到的程度使得向社会主义的转变成为可能。

 

尽管也承认私有制和市场竞争推动经济的作用,传统马克思主义认为公有制和计划经济才是更高形式经济体的存在基础。当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资本主义私有制/市场经济就不再能够满足它的要求,这时候,传统的马克思主义认为,相比于私有制和市场竞争机制,公有制和计划经济能够带来更快的经济进步,并能够克服以前发展过程中的诸多矛盾,如对劳动者的剥削、收入不平等、对自然环境的破坏等。

 

▲:在您看来,为何中国以公有制企业和计划经济为基础进行经济建设25年后要开始改革开放呢?

 

●:我认为,原因是在此之前,中国在条件尚未成熟的情况下试图建设高级的社会主义社会,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决定了公有制企业和计划经济还不是组织经济的最佳方式。引入商品—货币关系(市场竞争)并最终允许私人企业存在的合理性在于它可以加快生产力的发展,但最终的目的并没有改变,也就是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即实现以公有制和以计划为基础的经济体制。

 

 

关于中国经济飞速发展

原因的两种解释


▲:这自然引出了下一个问题: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是如何解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呢?

 

●:1978年以来,中国比世界主要经济体中的任何一个的经济增长都要快。在改革开放之初,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家警告说中国的“非正统”政策不会带来良好的经济结果,因为在中国并没有很快地发生自由化和私有化,因此他们预言结果一定会是停滞。当数据显示停滞一直没有出现,而相反却出现了快速的增长时,许多西方专家坚持认为一定是数据有误。到了2000年后,凡是访问过中国的人都无法否认中国长久以来的快速发展这一事实,这时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家们的解释发生了变化:他们开始提出中国的快速增长是因为它采取了市场和私有企业方向的结构变化政策,而国有企业和国家积极干预的继续存在要么被故意淡化要么被视为拖累了中国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对于1978年以来中国飞速发展的根源提出了令人信服得多的解释,在它的启发下,我们可以发现中国发展的惊人速度的四个来源。第一,马克思正确判断了私有财产和市场竞争能够促进经济快速增长和技术进步。中国的经验表明,市场竞争对于国有和私营企业都有激发作用。中国的大型国有企业在20世纪90年代后必须在市场环境中运作,它们在劳动生产力方面创下了快速增长的记录,国有部门不但没有拖累中国的快速发展,反而成为其中至关重要的一个原因。

 

第二,到了1978年,中国经过了之前大约25年的社会主义建设,为改革开放后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在此前的阶段,重要工业基础得以建立(其中包括具有产业技能的工人),并成为1978年之后继续发展的基础——中国的工业产值在1949—1978年间增长了16倍。1978年,与那些处于同一发展水平的其他国家相比,中国在之前的25年中所拥有的相对公平的工资分配、普遍的医疗保险以及免费教育保证了中国人口具有相对更高的健康和教育水平;1949年之后女性社会角色的进步改变了人口的劳动力构成;这一阶段还完成了国家和执政的共产党的建设,使之有能力管理和引导经济发展。所有这些发展基础,如果没有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和1978年前的社会主义建设,都是不可能积累起来的。

 

第三,中国进入全球市场的时候拥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在1978年,中国有着庞大的劳动人口,他们拥有相对较高的健康和教育水平,工资在全球却处于低水平,这使得中国能够为全球市场提供价格低廉的制造业产品。此外,中国潜在的国内市场为中国吸引跨国公司的投资、促进中国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第四,国家在1978年后的经济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的领导层打造了市场和计划相结合的发展道路,经济转型以一种渐进的、分阶段的方式进行,而非采取国外分析家催促下的急速转变。只要比较中国的经济表现和其他遵循了新自由主义模式的国家就可以看出中国道路的智慧,改革开放的一系列具体政策带来了40年的持续快速增长,以下是其中的一些重要政策。

 

——国家对交通、动力、通信等部门的基础设施的大力投入,为快速增长提供了必要的基础。

 

——对金融领域的国家管控,包括国有银行的存在,有助于把信贷引至促进发展的领域当中,同时避免了主要西方国家中因为缺乏金融管制而导致的不稳定。

 

——中国对贸易和资本流动的管理方式也有利于发展,它很大程度上避免了金融资本的投机性流动,而管理外国直接投资的方式也有助于中国的发展,例如要求把技术转让作为投资的条件。

 

——国家对教育和科研的大量投资。

 

——城市发展规划避免了棚户区在城市中的无节制膨胀及其带来的经济和社会问题。

 

——在经济关键部门中保留了国有企业的主导地位,这使得中国可以在关键部门中拥有强大的公司,以便有效地服务国内经济并和大型外国公司展开竞争。

 

——对总需求的增长进行有效的国家管控,以便获得持续快速的产量增长。与新自由主义观点相反,供给并不自动产生需求,而总需求对于短期的宏观经济稳定和长期的经济增长都是很重要的。当2008年发生全球金融和经济危机的时候,中国通过迅速地提高固定资产投资扭转了危机爆发时导致的经济下滑趋势。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发展的手段,二者的结合是一条有益的经验吗?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的长期的快速增长从另一方面证明了市场和私人企业与计划经济和公有企业相结合的经济模式的优势。即使是在资本主义世界,这样的结合也被证明是促进经济增长的最为有效的方式,这一点从经济长期快速增长的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就可以看出来,其中突出的例子是日本和韩国。从所谓的资本主义的黄金时期也可以得出相同的结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四分之一个世纪里,经济增长之快超过以往或后来任何一个时期,而这一时期所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采取混合型的经济模式。新自由主义分析总是忽略这一段历史,而当其不得不面对这段历史时,则会感到无比困惑。对于采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方法分析的人来说,这不过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中国继续快速发展的结构性障碍

 

▲:您认为中国的经济会像过去40年那样继续高速增长吗?为什么?或者如果您认为不会,那么主要的障碍是什么?

 

●:目前广泛认为中国的继续快速发展遇到了严重的阻碍。自由派和马克思主义者的分析对这些阻碍的理解有一些相似之处,但是也存在着不同。二者都指出了存在着收入分配中不平等的加剧,中国的基尼系数近些年猛增至0.47,被人们普遍视为达到了恶性程度。由于经济的迅速发展而导致的严重的环境问题也不容忽视;二者也都谴责某些党员和国家干部的腐败问题。

 

然而,自由主义/新古典主义/新自由主义的分析家们认为,中国经济的继续前进还面临着另外三个障碍:第一,他们仍然认为大型国有企业拖累了经济的效率和增长,毫无根据地假定只有私有企业才有效率而国有企业天生效率低下。第二,他们认为国家继续对经济进行管制在阻碍中国的快速发展,特别以国家在金融领域的作用为例。第三,他们批评大量的公共投资,认为这是在阻碍私人投资。这些观点中有一部分在题为《2030年的中国:建设现代、和谐、有创造力的高收入社会》的2012年世界银行报告中受到强烈推荐。报告称中国应当“使银行系统商业化”,允许“市场力量决定利率”,并呼吁国家提供“相对较少的‘实际的’公共产品和服务”,言下之意就是应当削减对基础设施的投资。

 

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也认为收入不平等、对环境的破坏和腐败是中国继续快速发展的障碍,但它还看到了其他的问题。第一,中国城市中的房地产泡沫是一个障碍,虽然它通过刺激房地产相关行业的发展,促进了总需求的增长,但却不可持续,因为任何资产泡沫最终都必然破裂。房地产泡沫还导致了住房市场中的一个矛盾结果,许多家庭无法负担体面的住房而同时却有大量以投机为目的的新建住房空置。一直以来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之一就是后者制造出得不到满足的需求,而满足这些需求的资源却被闲置,这种现象显然不应当在社会主义经济体中出现。

 

第二,中国的家庭消费支出与GDP之比非常低。改革开放之初的20世纪80年代,这一比例大约是50%,之后便开始下降,近些年降至36%—39%,这反映出收入分配中的高度不平等(高收入者的存款要远远超过中等收入人群)以及中国家庭的平均储蓄率很高。人们普遍认为,中国家庭的平均储蓄率高是因为取消了免费的教育和医疗之后,为应付高额教育、医疗费用以及在膨胀的房地产市场泡沫下买房的需要。当家庭消费支出增长在20世纪90年代和21世纪前10年放缓,政府要想维持GDP的高速增长只能通过快速提高固定资产投资和出口来替代总需求中的消费增长,其结果是近年来固定资产投资对GDP之比达到了43%—45%,在经济的多个领域导致了产能过剩。可持续的经济增长需要的是GDP中家庭消费支出的高比例。

 

第三,改革开放以前的模式保障城市居民的就业和农村居民的高度经济安全(严重困难时期除外),这一模式发生了转变,在目前的制度下,占人口大多数的城市居民面对的是缺乏安全感的未来。尽管上升的可能是存在的,但在劳动力市场和教育体系中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成功的机会。年轻人之间要为争夺有限的一流大学和留学名额而进行激烈的竞争,高校毕业生的数量远远高于与其教育程度相匹配的工作职位的数量。这一局面产生的不满会加深和引发严重的社会不稳定。

 

四,消费主义和个人主义价值观广泛传播,大量的年轻人除了买好车买大房子之外没有任何人生目标。尽管更多更好的消费品能够提高人类的福利,但一味地追求更高级的消费品并非是健康的发展,如果大部分人都持有这样的价值观,就会动摇中国社会的稳定。

 

▲:是的,要使中国经济保持健康和可持续发展,这些问题是需要解决好的。

 

●:如果中国仍然把发展生产力作为其发展的目标,而把生产力的提高理解为满足人类需求的能力的提高,并且坚持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目标,那么前面提到的各种问题,如高度不平等、增长过度依赖固定资产投资、大量人口无法获得足够的住房、日益加重的环境破坏、公司中为了获得有限的舒适岗位的激烈竞争以及主导居民的个人主义和消费主义思想,等等,都意味着中国的继续快速发展将面临着严重的威胁。即使按照现行轨迹继续下去能够保持GDP的高速增长,这一增长也不是生产力发展速度的有效衡量,二者之间存在着巨大的甚至是越来越大的鸿沟,向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道路需要找到上述问题的解决办法。

 

自由主义和新古典主义的解决方案


▲:但是,现实是尽管存在着您在上面提到的诸多问题,在中国仍然有越来越多的人要求改革赋予市场和私有制以更大的空间,这很像是您所说的自由主义/新自由主义思路。那么这些问题和这样的主张的根源是什么呢?中国如果向新自由主义的方向发展后果会怎样?

 

●:新自由主义是自由主义在现阶段的主要形式,它为中国克服继续快速发展中所遇到的障碍所给出的解决方案非常简单:充分的私有化和自由化。因为新自由主义认为市场竞争和私有企业构成了理想的制度,它面对任何问题时给出的解决办法一定总是自由化和私有化。例如,如果我们问及不平等,自由派常常主张把大型国有企业私有化作为解决办法,要是你问为什么这样会减少不平等,得到的解释经常是国有企业付给工人的工资过高。怎样停止环境破坏?自由派主张问题的关键在于大型国有企业依靠他们的关系阻挠实施那些增加他们成本的环境保护措施,因此解决办法就是把国有企业私有化。怎样消除腐败?如果国家不再干预经济,企业家就不再有动力通过贿赂党员和国家干部来获得许可和合同。

 

自由派认为把大型国有企业私有化就会把它们变成更有效率和更有创造力的企业,他们主张取消国家对银行系统的控制,让银行按照市场原则运行,这样就会改善资本配置、促进中小企业的融资能力。他们声称削减公共投资就能够为更有效的私人投资提供空间。

 

▲:如果真的采取新自由主义的方案,会给中国带来怎样的后果?

 

●:一旦新自由主义为中国开出的药方被采纳,就会终结中国的快速发展,而不是让它继续快速发展。完全私有化和自由化将会扩大不平等,而不是缩小不平等。中国在1978年之前是亚洲收入分配最为平等的国家之一,20世纪90年代早期开始发展私营经济之后,中国的基尼系数开始上升,从1992年的0.35扩大到了今天的0.47。世界各国的经验表明,迅速私有化和自由化的政策总是会加剧不平等,正如1980年后的美国和英国所经历的那样。在中国,私有企业中管理人员和工人工资之间的差距远远大于国有企业,因此国有企业私有化只会扩大而不是缩小不平等。研究表明,在2005—2010年期间,中国的国有企业的平均工资高出“最低生活工资”三分之一,而中国国内的私有企业的平均工资则比“最低生活工资”还要低三分之一。

 

国有企业私有化也不会减少污染。中国的大型国有企业通常有着更良好的环保记录,没有任何理由假定大型国有企业的管理人员比私人企业的管理者和所有者更加反对环保规定。毕竟像环保规定这样会减少企业利润的政策对私人企业的威胁更大,因为私企完全为了利润而存在,而国有企业的任务应该是促进经济繁荣。

 

通过取消国家对经济的管制来减少腐败是不明智的政策。有充分证据表明,国家对经济的恰当管制能够极大地改善经济发展状况,应当用其他方法解决腐败问题而不是取消国家宝贵的经济作用。

 

大型国有企业私有化并不意味着必然会有更高效率,反而会产生严重的负面结果。外国资本将有可能收购或取代关键部门中的大型国有企业,从而在中国经济中获得举足轻重的地位,国家会失去在关键部门中刺激经济前进的能力,而目前国有企业在这些部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银行业的全面自由化不会帮助中国继续快速发展,在缺少管制的金融体系中,投机性金融行为会迅速蔓延并导致中国的金融不稳定,美国在2008年金融危机前的几年中的戏剧化经历就是明证。让市场决定汇率的想法是非常奇怪的——在美国,是中央银行设定利率,其他拥有自己的中央银行的发达国家也都是如此。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需要产业升级“更上一个台阶”。如果其金融部门的运作完全以利润为目的,则信贷会被导向目前最为盈利的行为,而不是那些未来的关键产业。经济发展需要未来导向的资本配置,这一点唯有国家发挥积极的作用才可能实现。

 

基础设施投资只能由国家来承担,如果国家撤出,私人资本并不会取代它的角色。国家在迅速扩大交通、通信和动力基础设施方面的作用是中国快速发展的关键基础,国家从基础建设投资中撤出只会削弱增长,而非促进增长。

 

如果自由主义政策被全面采纳,中国的快速发展就会变为衰落。不平等会进一步加剧,不仅导致更大的社会不平等,而且会进一步降低消费支出。减少国家对基础建设的投资,加上国家在整体上放弃对固定资产投资的促进作用,以及消费支出的减少,将会导致中国在改革开放后首次经历GDP下滑。金融不稳定会传染整个金融体系,中国经济的升级将会止步,国家放弃对经济的管制也会使环境保护方面的进步受到威胁。

 

新自由主义眼中的经济进步是国家和私人领域谁进谁退的问题,它认为进步需要的是国家后退以便私人领域能够前进。这种经济观要求全面的私有化和自由化,我们应当认清它的本质:它主张中国放弃社会主义而实行资本主义。自由主义的药方如果完全被采纳,就会使中国彻底地偏离社会主义轨道而转上资本主义轨道,这对于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而言都将是巨大的损失。

 

▲:新自由主义在中国有较大的影响,对此,您怎么看?

 

●:在中国这样一个发生过伟大的社会主义革命、经历了长时期的社会主义建设、由共产党执政的国家中,新自由主义能够变得有影响是一件令人迷惑的事情,对于这一令人惊讶的发展局面马克思主义给出了解释,这种情况的存在和特定的阶级利益和经济关系相关。新自由主义思想在中国的影响的来源之一在国外,资本主义世界是自由主义思想和当代新自由主义思想的直接来源,西方自由主义和新自由主义者如米尔顿·弗里德曼和弗里德里克·哈耶克在中国颇有影响。而美国的资本主义经济是世界第一大经济,在某些领域内是最先进的,这一现实在全世界产生了一种朝向资产阶级思想的引力,这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但是,来自资本主义世界的影响并非主要原因,马克思主义主张任何事物的发展主要取决于内因而非外因。中国在1978年之后引入了市场关系,加快了经济发展,但同时也对社会主义国家提出了挑战。市场关系会滋生自由主义思想,市场竞争会强化对自我利益的追求,那些在市场行为中获得成功的人们倾向于相信他们的成功来自自己的努力而忽视工人、公共基础设施以及其他使得市场行为成为可能的因素,他们会认为通过市场行为获得的一切都应当归自己所有。同时,那些试图通过市场行为获利的人们担心国家行为会限制他们行动的自由和保留利润的能力。因此,市场关系的扩散会让人接受自由主义思想中关于市场的理性和效率的观点,并反对政府的积极干预。

 

因此,即使没有私人企业,市场关系的传播也会促进自由主义思想的产生,20世纪80年代,中国在一定程度上有这样的经历,我在1985和1986年访问中国的时候在和青年知识分子的对话中观察到了这一点。而20世纪90年代开始允许私人企业存在并在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之后,便出现了新的资本主义财产拥有者阶级,而自由主义思想正是代表他们物质利益的最好思想,这极大提升了自由主义和新自由主义思想的影响力。

 

改革开放通过引入市场和私人企业成功地加快了中国经济的增长,但同时,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分析,中国在继续发展经济方面也产生了某些危险。这就像是骑在老虎背上:虽然可以快速地移动,但是必须密切关注并控制危险以避免灾难的发生。

 

 

马克思主义的解决方案

 

▲:那么,在您看来,马克思主义对于中国的继续发展有什么样的建议呢?

 

●:就克服中国继续发展中的障碍而言,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提供了寻找真正的解决方法的路径。马克思主义并不是提供现成答案的指南,而是分析社会与经济的一种方式,它为绘制前进的蓝图提供了可能。根据前面所说的,从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出发认识到的中国继续发展所面临的障碍,我们可以提出以下解决办法。

 

第一,必须缩小巨大的收入差距,以便实现更为公平的收入分配,并使得快速增长能够不再过度依赖投资、投机性房地产开发和出口。也就是说,必须让每年在经济中产生的收入从富人流向中间和底层的人们,这样就可以创造出发展足够快的国内市场,让经济持续地均衡发展。要实现这一点,需要采取的措施包括累进税制、更强有力的工会以扩大工人在自己创造的价值中的分配比例、提高最低工资。中国已经超越了依靠低工资生产来保证经济增长的阶段,并且其他工资更低的国家也在压低中国的工资水平。在这种情况下,提高工资可以增加中国公司的压力,迫使其寻找方法提高劳动生产率,这才是经济发展的关键。历史上有过类似的例子,譬如导致19世纪末美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因素之一就是这一时期相对较高的工资,尤其是非技术性工人的工资,推动了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创新,同时为美国的产品提供了巨大的市场。

 

第二,中国的高储蓄率对于发展巨大的国内市场是一个障碍,可以通过改善医疗和教育的社会供应来降低。如前所述,为了支付医疗和教育开支而进行储蓄的需要导致了高储蓄率,而更好的社会供给可以让居民把更多的收入用于当前的消费,提高生活水平并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尽管中国在治理环境污染的斗争中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这方面还有待加强。在空气和水质受到污染的情况下,GDP的快速增长并没有相应地转化为人类福利的快速改善。替代能源的应用、建筑物的节能改造以及继续建设公共交通设施,不仅会改善福利而且能创造中国工人需要的工作机会,唯有强大的和积极的政府才能执行这些措施。

 

第四,国家应当建设大量的保障性住房。没有哪个国家完全依赖市场行为就可以为人民提供体面的住房,那些很大程度上成功为所有人提供了体面住房的国家,如北欧国家,都是通过国家参与提供住房实现的。增加保障性住房的供应会降低房地产价格、使私有住房价格更加合理、减少房地产投机,还能降低限制了内需的高储蓄率。这样的安排能够保证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同时满足体面住房这一基本人类需求。

 

第五,应当加强和提升国有企业在经济中的作用。国有企业的管理人员应当为企业的业绩负责,要考虑到国有企业的多重责任,如创造物美价廉的产品和服务,提供安全可靠、收入合理的就业机会,防止环境破坏,等等。

 

第六,国家应继续通过对金融领域的严格管制和适当的基础建设投资来指导经济发展。经济成功的概念应当重新定义,不再以GDP的增长率为基础。相比于之前两位数的GDP增长率,中国目前的政策已经有所改进。如果经济管理的目标从GDP增长转为提高对人民需求的满足,那么长远来看人民将获得更大的收益。经济应当是在环境可持续的条件下满足人民在食品、住房、健康、满意的工作、自我发展的可能、良好的社会关系等诸多需求的基础上发展,如果经济转型能够保障为所有人提供经济安全、教育和工作机会、更为平等的收入分配,就可以扭转目前向竞争机制下的个人主义和消费主义发展的趋势。

 

结 论

 

▲:最后,可否请您就未来的发展趋势略作总结?

 

●: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之间的竞争并未在1991年终结,二者在塑造世界政治经济的未来形态方面仍然进行着对抗。尽管中国和资本主义世界保持着和平关系并且其经济也和全球资本主义经济交织在一起,中国仍然是两种制度竞争的关键场所,这一竞争在社会各个领域展开,包括思想领域和这些思想影响下的政策。

 

马克思主义与自由主义之间、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新古典主义/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想之间的竞争是上述两种制度之间的竞争的一部分。自由主义、自由主义经济思想以及遵循这些思想的政策会让中国偏离真正的经济进步的道路,偏离真正的发展生产力的道路,偏离向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前进的道路。如果自由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在中国占据主导地位,中国的快速发展将会被扭转,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可能性将会被消除。

 

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增加人类福祉提供了指导,它保证了向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方向,使得中国能够实现共同富裕和环境方面可持续发展。如果中国遵循这一道路,中国人民将会拥有美好的未来,中国将会为全人类的繁荣与可持续发展的未来指明道路。

 

谈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助理研究员、英文季刊《国际思想评论》编辑部副主任;来源:《马克思主义研究》2018年第10期) 

 


【昆仑策研究院】作为综合性战略研究和咨询服务机构,遵循国家宪法和法律,秉持对国家、对社会、对客户负责,讲真话、讲实话的信条,追崇研究价值的客观性、公正性,旨在聚贤才、集民智、析实情、献明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欢迎您积极参与和投稿。

  电子邮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com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咨询服务(北京)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