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环球聚焦 > 深度评析 > 阅读信息
吾家吾国丨张锦秋:为人民拓展幸福空间
点击:  作者:记者    来源:中国建筑微信号  发布时间:2023-10-04 17:50:36

 

以汉唐气象,彰显中国精神。陕西历史博物馆、大唐芙蓉园、中国国家版本馆西安分馆……张锦秋院士用建筑写诗,为西安这座古老的城市留下了不少印记。她将传统与现代融合,并将市井百业与日常生活融入设计理念之中,“为人民拓展幸福空间”。如今,87岁的她仍然勾勒着心目中国的理想建筑,倾尽全力为人们生活的城市注入着更多的美好和诗意。

 

103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频道《吾家吾国》栏目,播出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张锦秋独家专访。

 

原来,这么多打卡地都出自她之手

 

她师从建筑泰斗梁思成、莫宗江,是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她设计的陕西历史博物馆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证为世界一流博物馆;20227月,由她领衔设计的中国国家版本馆西安分馆落成;她就是将中国传统建筑艺术应用于当代建筑的领军人物张锦秋。

 

如今,87岁的张锦秋仍对建筑设计饱含热情,她说:我们建筑业的人,工作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人民拓展幸福空间。

 

近日,总台《吾家吾国》主持人王宁专访张锦秋,听她讲述以人为本的建筑人生。

 

 

执着和炽热的家国情怀

 

193610月,张锦秋出生在四川成都的一个建筑世家。儿时的她对文学充满热爱,后来受父亲影响,她报考了清华大学建筑专业,但文学的滋养,依然是张锦秋一生的财富。

 

 

△儿时的张锦秋

 

1961年,结束六年本科阶段的学习,张锦秋在清华大学建筑系继续攻读研究生,师从梁思成、莫宗江教授。毕业后在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工作了近60年。

 

对于梁思成先生的才华,张锦秋用出口成章、倚马可得这八个字来形容。而在文化素养与建筑技艺之外,让她印象最深、对她影响最大的,还是梁思成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执着和炽热的家国情怀。

 

 

也正是这份家国情怀,让张锦秋对一份出自日本建筑师的设计稿坚决提出反对意见。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刚刚改革开放不久,外资项目绝大多数都是由投资方来指定外国建筑师设计。位于西安大雁塔旁的唐华宾馆、唐歌舞餐厅和唐艺术陈列馆(简称三唐工程)就由中日合作建造,日方也请建筑师出了方案,但设计风格与周边历史环境不相符。

勘探完现场后,张锦秋重新设计三唐工程,方案一拿出来,便获得了日方赞赏,我觉得很长志气,日方投资,中国设计师主持设计。

 

传统与现代结合是她一以贯之的建筑理念

 

2019年,张锦秋接到西安国家版本馆设计的任务。由于时间紧迫,80多岁的她在病床上坚持研究地形图,出院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来到现场堪景。

 

  

张锦秋以高台筑阁的设计理念将汉唐盛景与时代精神相融合,打造了一座具有古典气象的现代建筑。

 

进入到西安国家版本馆,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筑于高台之上的文济阁,而高台内部,别有洞天。

 

距离西安国家版本馆约40公里,就是被誉为古都明珠,华夏宝库的陕西历史博物馆。它是我国第一座大型现代化博物馆,也是张锦秋的代表作。

 

当时,西北设计院一共做了十二个方案,张锦秋的唐风宫殿式设计方案脱颖而出。从起草图纸到施工建设,历时八年,一座既承载深厚文化底蕴,又符合现代建筑美学的博物馆破土而生。

 

 

探索传统与现代结合的可能性,是张锦秋一以贯之的建筑理念。

 

在陕西历史博物馆,随处可见古与今的交融,挑檐下的椽子、斗拱,大片玻璃、预制大墙板的使用,则体现出了当代建筑的审美意识。而在色彩设计中,张锦秋坚持墨雅于彩,素色为上的追求。

 

中国的建筑文化不只有黄琉璃、红墙,也有典雅的文化。

 

 

19916月,陕西历史博物馆落成开馆,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为世界一流博物馆。

 

我工作的目的是为人民拓展幸福空间

 

莫忘前人,服务今人,想到后人,以人为本20多年前张锦秋寄语年轻人的一副题字。其中的以人为本,正是贯穿她整个建筑人生的根本原则。

 

西安的热门景点大唐芙蓉园,也出自张锦秋之手。如今,这里随处可见惬意享受风景的市民和游人,这样的情景相融也正是张锦秋最愿意看到的景象。

 

张锦秋说,当初建设大唐芙蓉园,就是为老百姓建的,园子里有供市民使用的广场大院、临水平台等室外活动场所。

 

 

被誉为西安会客厅的钟鼓楼广场,则是出于便利百姓生活的考虑而建造。

 

 

三十多年前,张锦秋在一次和丈夫的讨论中,提出建立钟鼓楼地下广场的想法,她的设计巧妙平衡了古城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为西安市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也为古城增添了一张连接历史和现代的名片。

 

2015年,国际小行星组织将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在2007年发现的一颗小行星正式命名为张锦秋星,她的名字也将永远和古都西安联系在一起。

 

 

如今,年近九旬的张锦秋,依然带领团队在一张张图纸上勾勒、孕育着心目中的理想建筑,不断推敲反复论证每一个设计细节,倾尽全力为人们生活的城市注入更多的美好和诗意。

 

来源:中国建筑微信号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国策建言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央视网
  • 新华网
  • 求是
  • 中国军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中国科技网
  • 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文献网
  • 红色文化网
  • 观察者网
  • 参考消息
  • 环球网
  •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 红旗文稿
  • 红歌会
  • 红旗网
  • 乌有之乡
  • 橘子洲头
  • 四月网
  • 新法家
  • 中红网
  • 激流网
  • 宣讲家网
  • 中共党史网
  • 国史网
  • 全国党建网
  • 中国集体经济网
  •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
  • 西北革命历史网
  • 烽火HOME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 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