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环球聚焦 > 深度评析 > 阅读信息
孟彦|李嘉诚售港交易暂缓但未中止,是“烟幕弹”还是“急刹车”?
点击:  作者:孟彦    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授权】  发布时间:2025-03-30 20:50:08

 

1.jpg 


持续霸屏的香港首富“出售港口事件”,有了可喜进展。


据港媒《星岛头条》3月28日最新报道,接近长和高层消息人士透露,长和下星期不会签订任何关于出售巴拿马港口的协议。


但没有迹象表明该交易已被取消。4月2日,是该协议签署的最早日期。


李嘉诚与贝莱德集团完成全球43个港口、199个泊位交割后,贝莱德财团将掌握全球10.4%的集装箱吞吐量,跻身全球港口运营商前三。地中海航运的全球网络与贝莱德1.2万亿美元资管规模结合,足以重构全球物流定价权。


美国总统特朗普则对这笔交易大加赞扬,称“美国正在夺回巴拿马运河”。


这对中国的海运业务、外贸出口,甚至一带一路战略将产生深远影响。


按照统计,2024年巴拿马运河的年通行量为14239艘,其中美国的船只占了75%,中国占了21%,近3000艘。


美国总统特朗普声称,要对所有和中国有关进入的船只进入美国港口征收每艘30万美元到150万美元的港口费用的政策。按照每艘船交100万美元港口费计算,仅巴拿马运河这2个港口,中国每年要向美国交纳30亿美元。


那全球34个港口呢?


港口费通常占海运企业成本的20~30%,这样高的物流成本,中国商品还有什么竞争力?‌2024年我国海运出口总额为43.85万亿元人民币‌,美国对我海运企业征收高额港口费后,我外贸出口损失约8.77万亿。


美国针对中国船只的歧视性收费,中国船只还怎么销售?要知道,2024年中国船企新船订单总价值近9000亿元。


这就是李嘉诚为了套现190亿美元的惨重代价。


李嘉诚曾在长江商学院演讲中提出“不赚最后一个铜板”的金科玉律:通过提前套现规避周期风险,在巅峰期让渡部分利润换取安全边际。


特朗普上台后,扬言不排除使用武力收回巴拿马运河。美国务卿鲁比奥上任后首访即到巴拿马,胁迫巴拿马退出一带一路协议,并对李嘉诚控制的港口启动调查。


就是在这种背景下,精于商业避险的李嘉诚迅速与美国贝莱德财团达成协议,以228亿美元整体打包的价格,出售包括巴拿马运河两个港口在内的全球43个港口。据称协议只花了48小时内便谈妥。


而此前十年间,中方四次与李嘉诚商谈收购巴拿马运河港口,均遭拒绝!第一次2015年,招商局出资1500亿买港口仅40%的股权,被拒。第二次2016年,宁远集团出资1600亿,被拒。第三次2021年,招商局集团报价320亿美元,回复“非卖品”。第四次2023年,中远海运加价到350亿美元,换来一句“资产重组中”。


试想,中方出资350亿美元,李家不卖。美方出资228亿美元,李家拱手相送。这是“在商言商”吗?


正如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所言,李家出售巴拿马两港口的行为恰恰是“在商不言商”的表现。按理说,商人追求的是利益最大化。但李嘉诚及长和出售港口经营权的时候,并没有采用全球招标价高者得的方式,反而“短平快”地与贝莱德达成出售协议。这难道符合逻辑吗?

 

2.jpg

 

所以,香港《大公报》罕见5次点名批评:


3月13日:《莫天真勿糊涂》,指出李嘉诚将巴拿马运河经营权转给美国财团的交易是“没有腰骨的跪低”,批评其“唯利是图、见利忘义,漠视国家利益和民族大义”,并强调企业家在大是大非前需明确立场。文章被港澳办和中联办转载。


3月15日:《伟大的企业家都是铮铮爱国者》,质问李嘉诚为何将关键港口转让给“不怀好意的美国势力”,暗批李嘉诚缺乏家国担当。文中提出“灵魂五问”,直指交易的潜在政治危害。


3月17日:《饮水思源有担当,背靠祖国谋发展》,强调香港商界应饮水思源,批判李嘉诚“商业利益凌驾于国家利益”的决策逻辑。


3月21日:《停止交割,切勿因小失大》,从法律、战略和道德三方面分析交易危害,指出巴拿马港口是中美博弈的关键节点,售予美资将威胁中国外贸和“一带一路”倡议,并呼吁李嘉诚停止交割以止损国家利益。


3月26日《勿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再次对李嘉诚进行劝说。


对《大公报》的批评,对李嘉诚来说不够份量。

 

接下来,港府和国家出手了。


3月18日,香港行政长官李家超公开回应,明确要求外国政府为香港企业提供公平营商环境,强调任何交易必须符合法律要求,特区政府将按法律程序审查。


3月24日,国务院总理签署《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制裁法>规定》,明确查封、扣押、冻结财产范围及禁止或限制的交易领域。


3月27日,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表示:“中方一贯坚决反对利用经济胁迫、霸道霸凌侵犯损害他国的正当权益的相关行为。”


3月28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反垄断二司负责人称:我们注意到(长和与贝莱德集团港口)交易协议,将依法进行审查,保护市场公平竞争,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受此影响,李嘉诚旗下的长和公司、长江基建、电能实业和长实集团四家公司,市值蒸发781亿港元


据悉,港府已启动对交易合法性的评估,重点包括是否符合香港《国安法》中维护国家安全的原则性条款,以及是否涉及垄断或外资控制关键基础设施的风险。


若交易被认定违反《国安法》或涉及垄断,港府可依法干预。例如,援引《反垄断法》限制外资控制关键基础设施,或通过国家安全审查暂停交易。


目前,交易仍处于法律程序审查阶段,港府与长和集团的博弈仍在持续。


李嘉诚认为资本无国界,商人不应承担政治责任。他曾在公开信中称“我需要寻找的只是利润。” 此次交易被视为其商业信条的延续——追求利益最大化,而非家国情怀。


李嘉诚的决策本质是商业理性与地缘政治的碰撞,但忽略了“商人有祖国”的担当。


李超人何去何从?


希望他不要聪明一世,糊涂一时。


(作者系昆仑策研究院特约研究员;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授权】,修订发布;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昆仑策网】微信公众号秉承“聚贤才,集众智,献良策”的办网宗旨,这是一个集思广益的平台,一个发现人才的平台,一个献智献策于国家和社会的平台,一个网络时代发扬人民民主的平台。欢迎社会各界踊跃投稿,让我们一起共同成长。

  电子邮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com

责任编辑:红星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国策建言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央视网
  • 新华网
  • 求是
  • 中国军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中国科技网
  • 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文献网
  • 红色文化网
  • 观察者网
  • 参考消息
  • 环球网
  •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 红旗文稿
  • 红歌会
  • 红旗网
  • 乌有之乡
  • 橘子洲头
  • 四月网
  • 新法家
  • 中红网
  • 激流网
  • 宣讲家网
  • 中共党史网
  • 国史网
  • 全国党建网
  • 中国集体经济网
  •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
  • 西北革命历史网
  • 善之渊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 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烽火HOME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