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环球聚焦 > 深度评析 > 阅读信息
曹展|动画电影成人化:技术赋能下的文化升维与审美重构
点击:  作者:曹展    来源:昆仑策网  发布时间:2025-03-17 14:36:22

 

2025年春节档,《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以全球151亿票房刷新影史纪录,观影人次突破1.41亿,其中成年观众占比超六成。这一现象颠覆了传统动画电影的受众边界,其背后折射出的不仅是技术革新对艺术表达的赋能,更是一场关于文化价值重构的社会辩论。

 

《哪吒2》以1900余个特效镜头、突破性的人物建模(如哪吒挣脱穿心咒时600块肉块撕裂的动态细节),将动画的视觉表现推向全球顶尖水平。这种“智能化”技术不仅满足了观众对感官刺激的追求,更通过“白茫茫的玉虚宫”“天元鼎之战”等场景,将中国神话的哲学意境具象化,形成一种“新中式美学”。技术的迭代迫使传统美术片的写意风格退居次席,但并非取代,而是开辟了另一种艺术可能性——正如水墨动画与3D渲染本可并行不悖,技术的介入实为文化表达的扩容而非替代。

 

影片通过申公豹这一角色,深刻揭示了“小镇做题家”的生存困境:即便跻身仙界,仍因出身卑微被规则压迫。这种对现实社会结构性不公的隐喻,引发成年观众强烈共鸣。当哪吒喊出“若天下无路,我就开出一条路”时,其内核已超越儿童英雄叙事,演变为对个体命运抗争的普世宣言。动画电影由此成为承载社会情绪的容器,这是传统美术片难以企及的情感深度。

 

然而,这一现象也引发了关于文化进步与衰退的讨论。从产业角度看,成都可可豆动画联合138家中国公司完成制作,标志着中国动画从作坊式创作转向标准化流水线生产。这种工业化能力不仅降低艺术创作门槛,更使“讲好中国故事”具备全球竞争力。同时,豆瓣8.6分、专业观众满意度88.7分的评价,证明动画电影已摆脱“低幼”标签,成为兼具思想性与娱乐性的主流文化产品。此外,影片将封神IP与现代价值观嫁接,如哪吒对天命的反叛与申公豹对规则的挑战,既承袭传统文化精髓,又呼应当代青年精神诉求,形成文化认同的新范式。

 

然而,尽管《哪吒2》取得商业成功,但其对“含喜量”的过度依赖(如太乙真人的周星驰式搞笑),可能导致严肃议题被消解为快餐式消费。更值得警惕的是,资本驱动下的“票房至上”逻辑,或使动画电影沦为视觉奇观的堆砌,削弱艺术表达的独立性。此外,三四线城市老旧影院的短暂复苏,暴露了文化供给的“节日性饥渴”——当返乡潮退去,县域影院仍将面临内容贫瘠与设施陈旧的困境。

 

真正的文化进步,应在于多元价值的共存而非非此即彼的取代。传统美术片的诗意美学与智能动画的工业美学,本可形成互补:前者守护文化基因的纯粹性,后者拓展叙事的现代性。正如《哪吒2》中既有颠覆传统的特效大战,亦保留“我命由我不由天”的精神内核,二者共同构成中国动画的“双螺旋结构”。然而,这种平衡需要制度性护航:一方面,通过政策扶持保留小众艺术片的创作空间;另一方面,建立分级制度避免成人化动画滑向庸俗。唯其如此,动画电影方能既成为大众文化的“爆款引擎”,亦承担起传承与创新的文化使命。

 

《哪吒2》的全民狂欢,本质上是技术革命与社会情绪共振的产物。它既非审美观“转移”的单一结果,更非社会衰退的征兆,而是中国文化消费从“被动接受”向“主动创造”转型的缩影。当动画电影成为成年人反思现实的镜像时,我们或许正在见证一个更具包容性与批判性的文化生态的诞生——这不是对传统的背叛,而是文明演进的必然。

 

作者:曹展;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来稿】图片来源网络 侵删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国策建言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央视网
  • 新华网
  • 求是
  • 中国军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中国科技网
  • 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文献网
  • 红色文化网
  • 观察者网
  • 参考消息
  • 环球网
  •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 红旗文稿
  • 红歌会
  • 红旗网
  • 乌有之乡
  • 橘子洲头
  • 四月网
  • 新法家
  • 中红网
  • 激流网
  • 宣讲家网
  • 中共党史网
  • 国史网
  • 全国党建网
  • 中国集体经济网
  •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
  • 西北革命历史网
  • 善之渊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 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烽火HOME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