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3日夜,北京某影院内,观众为《哪吒之魔童闹海》的片尾彩蛋欢呼,银幕上闪过“导演:饺子”时,全场掌声雷动。
镜头切至成都一间堆满手稿的工作室,45岁的饺子正伏案绘制第100张票房破亿海报,手边是一盒冷掉的盒饭和半杯浓茶。
“十年饮冰,难凉热血”,这个曾因“不务正业”被亲戚嘲笑的药学生,用两部电影改写了中国动画的宿命。
第一章:弃医从画, 一个疯子的孤注一掷
2003年,四川泸州一间老式职工宿舍里,23岁的杨宇(饺子本名)正盯着电脑屏幕发呆。
桌上摊着华西药学院的《药理学》课本,页角被揉得卷起,空白处密密麻麻画满了哪吒、敖丙的草稿——这是他唯一敢在父母眼皮底下“叛逆”的证据。
父母是当地医院的普通职工,母亲常念叨:“学医安稳,将来不愁饭吃。”
这句话像一道咒语,锁住了这个小镇青年前20年的人生轨迹。
高中班主任回忆:“他上课总偷摸画漫画,但成绩不差,最后老老实实填了医学院志愿。”
命运的转折始于一台二手电脑。
2005年,华西药学院男生宿舍里,室友下载的3D动画软件Maya无意间被饺子点开。
他形容那一刻“像被雷劈中”——药学生的手指第一次没去抓试管,而是颤抖着在键盘上敲出“骨骼绑定”“粒子特效”这些陌生词汇。
“他半夜蹲在走廊蹭电,宿管阿姨以为他偷接热水器。”大学同学回忆道。
为了学动画,他啃完图书馆所有影视书籍,甚至把《西游记》动画分镜画在实验报告背面。
2008年冬天,成都某药企办公室。28岁的饺子攥着辞职信,掌心渗出的汗晕染了“动画导演”四个字。主管皱眉:“放着月薪过万的工作不要,去搞小孩子看的动画片?”
没人知道,他刚经历父亲病逝的打击。母亲每月1000元退休金,成了母子俩全部的生活费。他们搬进月租500的老小区,客厅堆满二手动画杂志,厕所门板贴着《大闹天宫》海报。
邻居议论:“医院子弟居然当啃老族?”
母亲却默默把肉夹到他碗里:“妈信你。”
那间40平米的出租屋,成了中国动画史上最寒酸的“工作室”。
饺子制定了一张魔鬼作息表:
- 7:00** 起床,啃馒头配豆瓣酱
- 7:30-12:00** 自学建模,电脑卡死23次
- 14:00-18:00** 手绘分镜,废稿塞满三个纸箱
- 20:00-凌晨3:00** 剪辑测试,因渲染过热烧坏两块显卡
“最穷时连盗版软件都买不起,全靠网友分享破解版。”他后来苦笑。
2009年,短篇动画《打,打个大西瓜》横空出世——这部零成本作品在国际电影节狂揽30项大奖,却被国内资本嗤笑:“非科班导演?赔钱货!”
镜头拉远,2009年的中国动画市场正经历至暗时刻。日漫占领电视黄金档,国产动画被贴上“低幼”“说教”标签,从业者纷纷转行做游戏外包。
饺子收到深圳某公司的橄榄枝:“来做特效,月薪3万。”他盯着合同上“不得参与原创”的条款,最终撕碎了offer。
“那时候所有亲戚都说我疯了。”他点燃一根廉价香烟,烟雾缭绕中浮现哪吒的脸,“但我想试试,能不能用国漫撕开一道口子。”
他始终坚信:“理想主义者的宿命,就是在现实暴雨中独自掌灯。”母亲说:“别人笑你啃老,妈只看见你在啃梦想。”
第二章:“魔童降世” —— 一场豪赌与国漫的绝地反击
2015年,成都某银行柜台前,35岁的饺子攥着房产证的手微微发抖。
工作人员再三确认:“您确定要抵押唯一的住房?”他点头时,余光瞥见玻璃窗上的倒影——一个头发凌乱、黑眼圈深重的男人,正孤注一掷地押上全部身家。
这笔钱成了《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启动资金。光线传媒虽承诺投资,但要求饺子团队自担部分风险。
母亲得知后,默默取出存了十年的养老存折:“妈陪你赌。”
成都可可豆动画的办公室里,凌晨三点的日光灯管嗡嗡作响。特效师小林盯着屏幕上申公豹的毛发特效,突然捂住脸抽泣——这是他第117次尝试,毛发始终像“被雷劈过的扫帚”。
“要不换个简单造型?”有人提议。
饺子抓起数位板坐到他身边:“我陪你一根根画。”
两人连续48小时没合眼,最终用“分层动态绑定”技术让毛发随风飘动时,小林瘫在椅子上喃喃:“原来我真能做到……”
这样的故事充斥整个制作周期。60家外包公司因技术难度过高中途退出,仅剩20家咬牙死磕。某次会议上,特效公司老板拍桌怒吼:“你这是要逼死我们!”
饺子平静回应:“逼不死,就涅槃。”
工作室墙角摞着半人高的方便面箱,红烧牛肉味弥漫在每一帧画面里。饺子身兼导演、编剧、分镜师、剪辑四职,甚至自学编程开发插件。
“他像台精密仪器。”执行制片人回忆,“每天只睡4小时,睁眼就检查132个特效镜头进度。”
有次渲染到凌晨,主机突然冒烟,饺子抄起灭火器扑救时竟念叨:“幸好云盘备份了……”
最艰难时团队只剩5人。会计姑娘兼做保洁,每天擦完玻璃就蹲地上贴发票;动画师老张把孩子寄养在岳母家,视频时女儿问:“爸爸你是不是不要我了?”他扭头抹泪,手上却不停调整哪吒的火焰特效。
2019年7月,预告片发布当晚,微博炸了。#史上最丑哪吒#冲上热搜。网友嘲讽:“这哪吒像丧尸!”“国漫果然扶不起。”
饺子把自己关在机房重看样片。监视器的蓝光映着他干裂的嘴唇,忽然抓起笔在剧本扉页写下:“打破偏见,需要比偏见更坚硬的存在。”
次日采访,他直视镜头:“如果哪吒长得乖巧,还怎么撕碎命运?”
首映礼当晚,团队集体蹲在影院消防通道吃泡面。当实时票房突破1亿的提示音响起,所有人愣了两秒,接着把叉子插进面桶当香槟摇晃。
会计姑娘的酸菜牛肉汤溅到饺子眼镜上,他笑得像个孩子:“这下真成‘魔童’了。”
随着票房一路飙升至50亿,当初退出的外包公司纷纷发来贺电。饺子让助理统一回复:“悬崖边的花,往往开得最艳。”
他说:“中国动画缺的不是技术,是敢把南墙撞破的疯子。”
第三章:“百亿导演” —— 从技术狂人到资本操盘手
2020年冬,成都高新区政务服务中心,饺子裹着褪色羽绒服,在《股权变更协议》上按下手印。
窗口工作人员反复核对:“杨宇先生,您确认用个人房产抵押贷款,增持可可豆动画至56%?”
他点头时,墨水在纸上洇开,像一朵倔强的莲花。
这笔孤注一掷的注资,让饺子团队彻底绑定《哪吒》IP开发权。光线传媒高管私下感叹:“他不仅会画分镜,更懂怎么把理想换算成股份。”
《哪吒2》立项会上,投资方要求缩减水下特效预算。
饺子突然掏出手机播放《阿凡达2》片段:“他们能花3亿美元造潘多拉星海,我们凭什么不能烧5亿人民币炼东海?”会议室鸦雀无声。
最终,1.2万个特效元素、1900个特效镜头的天价方案被通过。为还原“剔骨削肉”的凄美,团队甚至租用医用显微镜,观察真实肌肉纤维断裂形态。
2024年秋,洛杉矶比弗利山庄酒店,迪士尼高管递上合作协议:“只要开放哪吒海外版权,我们保证全球票房翻倍。”
饺子摩挲着茶杯盖上的三星堆纹样:“条件是什么?”
对方微笑:“剧本需加入美国超级英雄联动情节。”
次日,他带着团队飞回成都,在工作室白板写下:“自主研发动态水墨引擎,死磕中国美学。”半年后,《哪吒2》的“金沙太阳神鸟火焰特效”震惊IMAX技术团队。
2025年春节,北京三里屯泡泡玛特门店,限量版“哪吒敖丙羁绊盲盒”被黄牛炒至万元。
店员苦笑:“线上3秒抢光,有粉丝凌晨搭帐篷排队。”而这只是冰山一角——12个品牌联名、超10亿衍生收入,让光线传媒股价5天暴涨75%。
与此同时,饺子因总穿同一件黄色毛衣接受采访,被误认“炫富爱马仕”。
恒源祥连夜翻出三年前库存重新上架,428元的“导演同款”瞬间卖断货。他无奈自嘲:“原来我最擅长的不是导演,是带货。”
2月13日夜,成都交子之环,巨型哪吒雕塑脚下堆满庆贺花篮。
饺子却躲在消防通道抽烟,手机屏幕亮着差评:“特效堆砌,商业化太重!”
他忽然对助理说:“把海外票房收益的5%,成立国漫新人扶持基金。”
通道外,人群正为“全球影史第7”的喜报欢呼;通道内,他掐灭烟头喃喃:“不能光做神话,得造新神话。”
他说:“资本可以是燃料,但方向盘必须握在创作者手里。”
第四章:“凡人肉身” —— 天才导演的B面人生
2025年大年初一,北京工人体育馆,《哪吒2》首映礼后台。饺子仰头靠在折叠椅上,颈后扎着三根银针——这是中医为他特制的“止痛套餐”。
灯光师老李掀开帘子时吓了一跳:“导演,您这是……”
饺子苦笑:“颈椎病老伙计又来了,得靠它撑完整场。”
这根病根,是《哪吒2》1900个特效镜头“啃”出来的。五年间,他每天保持16小时仰头审片姿势,导致颈椎曲度消失。团队医生透露:“他枕头上永远放着热敷盐袋,有次开会突然手麻,笔都握不住。”
此刻,针灸师旋转银针的轻微响动,混着场外观众的欢呼声,成了这个百亿导演的另类BGM。
成都可可豆动画的储藏室里,挂着件袖口磨破的军绿色大衣——这是《哪吒1》时期留下的“传家宝”。会计小周记得:“导演总说这衣服抗造,冬天裹着审片,泡面汤洒了也看不出来。”
十年过去,身家过亿的饺子依然保持着“寒酸”习惯:
- 工作室冰箱塞满红烧牛肉面,员工笑称“闻到这个味就知道要加班”;
- 破洞袜子补了三次,被粉丝拍到发微博,他自嘲“这叫防滑设计”;
- 唯一奢侈品是母亲送的保温杯,杯身贴着“多喝热水”的褪色便签。
某次投资人参观时皱眉:“您这生活品质……”他指着一屋子手稿笑答:“我的奢侈品在这儿呢。”
《哪吒2》票房突破30亿当晚,饺子瘫在办公室地板上,左手打点滴,右手握数位笔——他正赶制第23张破亿海报。画面里,哪吒用混天绫捆住闹钟,配文“跑赢时间”。
这源于真实经历:
- 为兑现“每破1亿手绘一张”的承诺,他连续30天凌晨三点更新,粉丝称其“全网最卷导演”;
- 第15亿海报因急性肠胃炎中断,他在医院走廊支起小桌板完成,护士偷拍的工作照意外登顶热搜;
- 母亲发微信劝他休息,他回复:“当年您陪我啃老,现在我陪观众疯一把。”
这些海报不仅是票房里程碑,更藏着“番外密码”:李靖扎丸子头的手忙脚乱,殷夫人装满特产的行李车,都是饺子对亲情的隐秘致敬。
2024年冬至,饺子在微博晒出一张泛黄存折——那是母亲2008年支取退休金的记录,每月到账1000元,取出金额精确到角分。
配文只有三个字:“还债了。”
这条动态引发4.2亿次转发,网友发现:
- 《哪吒2》敖丙父亲赠予的龙鳞铠甲,纹路竟与存折印花神似;
- 殷夫人缝制披风的镜头,针脚复刻了饺子母亲补袜子的手法;
- 李靖那句“你是我儿,我怎会不疼你”,正是母亲当年回应流言的原话。
首映礼上,80岁的杨母被请到现场。当敖丙为哪吒挡下天劫时,老人突然站起鼓掌,身旁执行制片听见她呢喃:“宇儿当年也是这样护着梦想……”
工作室流传着一条不成文规定:凌晨三点后,任何人不得进入导演办公室。
保洁阿姨曾撞见惊人一幕——饺子对着父亲遗照摆弄哪吒手办,桌上摊着未寄出的信:“爸,今天我学会用AI修复老照片了,您看这个笑容调对了吗?”
这种隐秘伤痛渗透进作品:
- 敖丙背负龙族命运的重压,源自饺子对“医学生转行愧对父亲”的愧疚;
- 申公豹“成见如山”的嘶吼,暗合他啃老三年遭受的白眼;
- 甚至哪吒标志性的黑眼圈,也被粉丝解读为“导演熬夜的图腾”。
某次醉酒后,他对挚友吐露:“电影里每个角色都在替我说话。”
有人说:“天才的背面,不过是凡人把伤口熬成了星光。”
饺子却说:“观众看到的哪吒重生,是我在剪辑室里的千万次复活。”
第五章:“国漫觉醒” —— 一个人的战争与一代人的答案
2025年3月,重庆观音桥一栋老居民楼里,镜尘动画的5名员工挤在10平米的客厅,电脑主机轰鸣声与楼下麻将馆的洗牌声混作一团。
他们刚接到《哪吒2》外包订单——制作东海龙宫的一盏珊瑚灯。
“饺子要求珊瑚的荧光必须随水流变化,我们试了89种算法。”创始人张磊指着屏幕上的数据流苦笑。
这家一度濒临倒闭的小公司,因《哪吒2》的技术反哺,如今能自主研发“动态粒子渲染插件”。
深夜,张磊在朋友圈晒出获奖证书时写道:“原来我们不是炮灰,是星火。”
中国美术学院动画系教室,教授正播放《哪吒2》的“万龙甲解体”片段。当敖丙的龙鳞化作金色代码消散时,后排学生突然举手:“老师,这段用了反向动力学吗?”
这种追问已成常态。
《哪吒2》上映后,全国动画专业报考人数激增300%,教材紧急新增“中国神话IP开发”章节。更魔幻的是,曾被视为“就业黑洞”的动画系学生,如今收到腾讯、网易的百万年薪邀约。
一位毕业生在论文致谢中写道:“谢谢饺子导演,让我妈终于相信画动画能吃饱饭。”
洛杉矶凌晨两点,迪士尼动画部会议室灯火通明。技术总监汤姆反复回放《哪吒2》的“水墨雷劫”片段,团队试图破解动态模糊算法却屡屡失败。
最后他抓起电话打给中国供应商:“我们需要那个‘Rhett Chan’(动态水墨引擎)的接口文档!”
与此同时,饺子正带团队在三星堆博物馆采集青铜纹样。听说好莱坞想买技术,他摆弄着刚出土的金箔面具:“告诉他们,这次我们只收专利费,不卖灵魂。”
广州三元里夜市,卖潮汕牛肉丸的摊主老陈,突然在餐车上贴出“哪吒联名款”。他戴着敖丙同款龙角头箍,边捶打牛肉边喊:“吃了这颗丸子,咱就是对抗命运的魔童!”
这种草根狂欢席卷全国:
- 义乌小商品城连夜赶制“混天绫红绸带”,发往全球50国;
- 广场舞大妈改编“哪吒重生舞”,抖音播放量破7亿;
- 甚至偏远山村小学的作文题都变成:“如果我是哪吒,如何改写家乡命运?”
饺子刷到这些视频时,正蹲在工作室吃泡面。他忽然对助理说:“把海外票房分成再提2%投给乡村美育。”
成都天府三街,刚成立的“国漫青苗基金”办公室,饺子正翻阅新人导演王小野的剧本。窗外暴雨倾盆,他指着“少年用AI复活敦煌壁画”的设定突发奇想:“试试加入壁画残片飞溅成星空的镜头?”
这个24岁的北漂动画师,此刻手抖得握不住笔——他因《哪吒1》放弃公务员考试,蜗居地下室三年。
饺子忽然起身翻出泛黄的《打,打个大西瓜》手稿:“送你了。记住,中国动画的密码不在好莱坞,在咱们自己的土地里。”
“真正的文化输出,不是让世界看见我们,而是让世界成为我们。”(《哪吒2》海外影评)
“从前我们追光,如今我们造日。”
尾声(时代回响)
镜头扫过2025年的中国动画地图:
- 深圳科技园,曾经的游戏外包公司挂上“原创国漫基地”招牌;
- 上海电影节,00后导演用豫剧唱腔讲述赛博山海经;
- 纽约时代广场大屏,万龙甲化作二维码,扫码跳出《哪吒3》预告……
而始作俑者饺子,正蹲在成都工作室修补烧焦的木地板。当焊枪火花溅落的瞬间,像极了哪吒重生时的天雷地火。
镜头回到饺子工作室,他放下画笔望向窗外,远处商场大屏正播放《哪吒2》海外版预告,弹幕飘过各国语言的“我命由我不由天”。
“这个时代从不缺天才,缺的是把理想主义摔碎后,仍能一片片拼起来的疯子。”
来源: :任品微信号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内容 相关信息
饺子:38岁失业,45岁封神,他用10年把“我命由天”撕得粉碎
2025-03-01• 昆仑专题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国策建言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