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环球聚焦 > 深度评析 > 阅读信息
"极左"是怎么来的
点击:  作者:翠湖竹林岛    来源:红旗文选微信号  发布时间:2025-02-06 12:11:01

 

 

自改开以来,只要有人讲到生产队、集体化、计划经济的优越性,就会有人挥舞着"改开"的大棒,给人家扣上"极左"的帽子。

 

那么,改开后发明"极左"帽子人是谁呢?或者说,是什么样的人在给生产队、集体化、计划经济扣"极左"的帽子呢?

 

分田单干后,当过兵、政治思想过硬、对毛泽东思想颇有研究的南街村村党支部书记王宏斌见村民们的贫困面貌没有得到任何改变,便领着大家重新走上了集体发展的道路,在其他地方普遍出现贫富分化的时候,便实现了共同富裕。

 

然而,实现共同富裕的南街村不但没有得到专家、学者们的认可和称道,反而有专家、学者跳出来进行围攻和批判。

 

南街村"班长"王宏斌在一次报告中提到,19983月出版的《交锋三十年》一书,有专门章节称南街村为新极左,并指责南街村意图将文革的合理因素制度化,有回归文革之嫌。

 

19983月出版的《交锋三十年》的作者是谁?

 

此人名叫马立诚,原《中国青年报》评论部副主任,《人民日报》评论部主任编辑,凤凰卫视评论员、政论家。

 

马立诚的《交锋三十年》出版后风靡一时,被译成日、英文全球发行。他本人也因此声名鹊起,被入选美国《亚洲周刊》中国最具影响力五十人榜单。

 

马立诚的《交锋》笔者并没读过,也不屑于读。有读过的同志反驳称,马的观点是新自由主义,与反对公有制、主张完全市场经济者一致,《交锋三十年》实质上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交锋。

 

那么,马立诚是什么样的人呢?

 

2002年,马立诚以文化交流的名义奔赴日本,回国后,先后发表《对日关系新思维》及《日本不必向中国谢罪》等谬论。他在《日本不必向中国谢罪》一书中否认南京大屠杀,称中国人也有责,还在扉页狂妄示威,自诩勇气写就此书。

 

在《对日关系新思维》一文中,马立诚则大言不惭地写道:日本道歉问题已经解决,不必拘泥刻板形式。"

 

马立诚接二连三的谬论彻底暴露了他的"汉奸"嘴脸,也彻底激起了国人的公愤。他被《人民日报》扫地出门后,转至香港某媒体,结果"汉奸"言论不断的他被香港爱国者在街头套上麻袋暴揍了一顿。

 

 

在国内无立足之地的马立诚最后跑去了他的主子那里,成了日本东京大学客座研究员、北海道大学特聘教授。

 

改开后的"极左"帽子就是这么来的——彻头彻尾的"汉奸"马立诚发明的。

 

回想生产队时期农业建设和生产的大发展及对老弱病残等弱势群体的生活保障;回想计划经济时代集中力量办大事在工业、农业、国防、科技等各个方面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再联想当今全国共同富裕的百强村所走的都是集体经济的道路;现在那些动不动就给讲生产队、集体化、计划经济优越性的人扣"极左‘’帽子的家伙,多半也是"马立诚式"汉奸"

 

作者:翠湖竹林岛 ;来源:红旗文选微信号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 "极左"是怎么来的

    2025-02-06
  • 我没有背叛工人阶级

    2024-11-30
  • 《人神共愤》

    2021-11-05
  • 内容 相关信息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国策建言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央视网
  • 新华网
  • 求是
  • 中国军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中国科技网
  • 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文献网
  • 红色文化网
  • 观察者网
  • 参考消息
  • 环球网
  •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 红旗文稿
  • 红歌会
  • 红旗网
  • 乌有之乡
  • 橘子洲头
  • 四月网
  • 新法家
  • 中红网
  • 激流网
  • 宣讲家网
  • 中共党史网
  • 国史网
  • 全国党建网
  • 中国集体经济网
  •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
  • 西北革命历史网
  • 善之渊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 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烽火HOME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