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环球聚焦 > 深度评析 > 阅读信息
于涛:新时代我们这样组织起来
点击:  作者:于涛    来源:昆仑策网  发布时间:2022-07-27 08:25:55

 


【编者按】本文是作者于涛同志2022年7月17日在长安街读书会《组织工作道与行》分享研讨会上的发言。现授权发布,以飨读者。


新时代我们这样组织起来
——关于《组织工作道与行》一书的写作思考
   
《组织工作道与行》中专门有一篇讲读书的文章《书中日月长》,里面写道:“一方面,我们必须脚踏实地、步履坚实地向前走;另一方面,也必须放眼天宇、仰望星空,审视和关注自己的灵魂,关注现实尤其是功利之外的东西。”这可能就是我读书的出发点。因为喜欢读书,所以我在从事组织人事工作的二十多年里,也经常向同事们推荐书、要求干部好好读书,还经常用读书来统一思想、推动工作。围绕工作中的理论问题,自己也进行了一些思考,这就是《组织工作道与行》这本书的由来。

 

为什么叫“道与行”呢?道是指思想理论和道路方向,行(xing)是指实践方法。我们在工作中,对党的理论,就是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既不能讲空洞的理论,也不能脱离理论进行盲目的实践。同时,“道与行”也呼应了“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含义,这句话后面接着就是:选贤与能,讲信修睦,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各类弱势群体皆有所养,以致天下大同。这也是党建的目标。下面我就具体介绍一下为什么写这本书以及书的主要内容。

 

一、为什么写这本书

 

我在山东莱芜、烟台两个市当过组织部长,不少读者觉得组织部是有点神秘的部门,组织部长给人的印象也是低调少言。我为什么要出这本书呢?主要是因为,学好理论、讲好理论很重要。尤其是对组织工作这项政治性和业务性都很强的工作来说,更是如此。

 

首先,学好理论很重要。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历经艰难困苦而不断发展壮大,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我们党始终重视思想建党、理论强党,使全党始终保持统一的思想、坚定的意志、协调的行动、强大的战斗力。

 

好多同志尤其是基层的同志,容易觉得理论是空的,觉得实践经验比理论更有用,对这个看法我是不赞同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很多新思想,认真学习他的讲话,几乎每一篇、每句话都可以做出一篇深化改革的大文章。如果你想保证自己的创新符合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不跑偏,那就必须好好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必须有正确的理论做支撑,而不能凭经验、靠惯性、走老路。这绝不是唱高调。所以,我经常对同事们说,做具体工作的同志,更需要读一点书,如果只顾低头拉车不顾抬头看路的话,很可能会发生南辕北辙的错误。方向错了,马越好、跑得越快,反而会离正确的目标越远。

 

我们2017年起在烟台探索“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做这件事,一开始最难的就是在理论上想清楚,我们面临很多不同意见甚至质疑。比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之路到底是什么样的路?为什么要讲党建引领?“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这种新型集体化道路和人民公社有什么不同?是不是走回头路?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和资本大户领办合作社有什么不同,为什么非得党支部来领办?这些问题如果不在理论上讲清楚,即使工作部署了,也不可能干好。

 

那怎么回答这些问题呢?就是从读书开始。我带头,读了从上世纪50年代的《中国农村社会主义的高潮》到习近平总书记的《摆脱贫困》等几十本书,包括王宏甲老师的《塘约道路》。2017年4月,烟台市委组织部下发通知,要求全市党组织把学习《塘约道路》作为“两学一做”的必读书,县乡村三级书记人手一册,这对我们统一思想发挥了很大作用。现在很多地方又把江宇同志的《烟台经验》列入了几级书记的必读书。这就是薪火相传的力量。

 

读了总书记的书我们就会发现,他一再强调,农村要走组织化的市场化道路。我们坚信,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这条道路虽然艰难,但符合总书记的思想。一件事只有在理论上想清楚,而不是人云亦云的跟风跑,才能在实践中增强前瞻性和坚定性。希望大家通过《组织工作道与行》这本书,能够看到一个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基层实践的样本。

 

第二,讲好理论也很重要

 

自己从思想上想明白还不够,还要讲给别人听、带领群众干,特别是讲给群众听非常重要。马克思指出,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如何用理论武装群众?就要用干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把党的理论讲到他们心坎上,把开展工作的方法教给他们,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汇聚力量,这样才能大胜仗。

 

毛主席说:“枪杆子和笔杆子,干革命要靠这两杆子”,有个说法,毛主席是用一支笔横扫蒋介石的百万大军。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拿笔杆是实行领导的主要方法”。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省委书记任上,在《浙江日报》头版累计刊发短论232篇,后来汇集成《之江新语》出版,今天读来,依然颇有启迪。

 

在烟台推动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过程中,一开始最难也极为重要的就是统一思想。这就好像蒸馒头,必须要经过一个漫长的发酵阶段,发酵不充分,面发不好,就会蒸成一锅死面馒头。在这个过程中,急躁冒进不行,一刀切不行,就得一点一点把自己的思想讲给大家听,变成大家都能理解和接受的思想,然后各地才能创造性地去做。

 

我们始终坚信,尽管一开始很多人可能不理解,但是只要方向正确,就不怕路远。只要咬定青山不放松,一锤接着一锤敲,就一定能够成功。当时是逢会必讲,工作会宣讲,讲党课宣讲,一个县市一个县市去跟县(市)委书记讲。有时候中午吃工作餐,我就说我吃的少,主要负责说,你们一边吃一边听。吃一个小时的饭,我就讲一个小时。然后鼓励他们带着乡镇村的干部走出去考察学习。

 

这样坚持下去,慢慢有了效果。甚至外地还有干部把我的讲稿印成了小册子,发给镇村干部参考,有的同志甚至完整地手抄过。这给了我很大的鼓励。于是在2019年10月,我尝试开通了个人微信公众号“春在千门万户中”,开始在上面发表文章。当时很朴素的想法是,既然大家还愿意看我写的文章,那我就要努力做一个“点灯的人”——用我心里的火,点燃别人心里的灯。我点燃100个,这100个就可能点燃1000个人、10000个人,慢慢地,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就会越来越多很多。而且,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我也要学着用互联网开展群众工作,宣传群众,组织群众。事实上,有了公众号,很多陌生的群众就可以通过后台给我发消息互动,或者反映问题,这成了我了解基层、倾听民声的另一个渠道。

 

慢慢地,公众号有了影响力,很多文章阅读过万,还有一些文章被中央组织部和山东省委组织部等部门的微信公众号转载,这进一步鼓励了我。其间,经常有读者问我,可否将这些文章结集出版,以便于阅读?问的人多了,我进行了慎重的考虑,觉得只要有利于宣传马克思主义和党的主张,只要能点燃更多的人心中的灯,把这些作品出版,似乎也未尝不可。习近平总书记要求领导干部当战士不做绅士,如果连宣传党的主张还瞻前顾后畏首畏尾,那么何谈当战士呢?于是就有了这本书。

 

二、主要内容

 

这本书分六章,共35篇文章。全书以基层工作的视角,试图阐释新时代党的创新思想,使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借此了解党的组织工作(也包括统战、党校、工会等领域的工作),为求索乡村振兴、开展党建创新抛砖引玉。

 

说起组织部,很多读者可能直觉就是管干部的“人力资源部”,国际上也有不少学者写过文章,对中国“贤能政治”的体制称赞有加,认为中国的组织部是“世界上效率最高的HR”。这些说法都有道理,但是对中国共产党组织工作的认识并不全面。我们党有力量的一个根本来源是党的组织工作,而党的组织工作绝不仅是管干部、管人才,从根本上说是用理想、信念、纪律把党员组织起来,再通过党员把群众组织起来,为了共同的理想去奋斗。

 

本书第一章题目是《组织路线要为政治路线服务》。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组织工作会议上讲话的一个重要观点。党的组织工作首先是政治工作,选什么人、用什么人关系到党的事业兴衰成败。所以这一章作为全书的第一章。

 

第一篇《共产主义路在脚下》是我在烟台市委组织部第一次中心组学习会上的发言。共产党人从不讳言自己的信仰,而且就是要旗帜鲜明地宣讲信仰,把无数胸怀理想、脚踏实地的志同道合者,聚拢到党的旗帜下。为什么有的党员干部不敢讲信仰、讲理想?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自己不能真学真懂真信,更不能笃行,所以说起话来没底气,没说服力,没感召力。因此,我们做的每一件工作,都在努力告诉每个党员干部,真正的共产党人应该是什么样的。作为领导干部,就是要立身为旗,做理想信念的表率。做得到才敢讲得出。

 

这一章的第二篇是《永远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这是2020年7月我在市委党校的党课,发到网上后成为“爆文”。这本书贯穿始终的一个观点就是:走群众路线,不仅仅是一种感情,也是一种工作方法。
    
这个问题在最近疫情防控中得到了突出的体现。比如一个城市暂时停摆了,小区封闭了,单靠几个社区工作人员去管理、服务、测核酸、送菜,肯定是忙不过来的,于是就会产生很多矛盾。但是与此同时,很多被封闭的小区里有大量的党员、志愿者,在家闲着没事干。如果把群众动员起来,在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下,有序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那么党组织的力量就会放大十倍、百倍。

 

再比如,我们发现在城市基层治理当中,有一对突出的矛盾,就是物业和业主之间的矛盾。在老旧小区,物业公司是弱势群体,虽然也干活了但物业费有时候收不起来;在新建小区,物业可能比较强势,业主成为弱势群体,交着高额物业费却享受不到应有的服务。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在烟台创建了“红心物业”党建品牌,在两方出现矛盾时,社区党组织站出来一肩挑两头,一头是物业,一头是业主。在物业,我们通过建立物业党组织,加强对物业的管控,进行评星定级,对侵害群众利益的直接列入“黑名单”,以后限制进入物业行业。对居民来说,难在组建业委会,单靠群众个人无法抗衡物业组织。我们通过建社区党支部,在党的领导下组建业委会,吸收党员广泛参加。然后通过两边组织联建、交叉联任,把物业和业委会拧成一股绳,实现事务联商、服务联办,形成治理合力。这些小事就直接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感。

 

像冷晓燕书记所在的大海阳社区,就能做到《礼记》里说的,老有所养、壮有所用、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所以我在文章中写到,如何依靠群众进行城市治理,社区工作如何从“服务群众”向“组织群众”转变,在平时就把群众组织起来,让群众自己服务自己,这样到了突发疫情等紧急情况下才不会乱了分寸。

 

第三篇《政治标准是考核干部的第一标准》,是我在中组部组干学院的讲课稿,介绍了烟台探索政治标准考核的做法。早在2017年,我们在全国率先试行了干部政治素质考察。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一段话:和平年代,检验一个干部理想信念是否坚定确实比较难……但是,也不是不能检验。我们就是按照总书记提出的这个问题进行了探索。之所以重视此事,一方面因为这是事关培养“接班人”还是“掘墓人”的大问题,另一方面政治素质有隐蔽性,考察有难度,需要破题。针对这一问题,我们按照《党政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要求,坚持高站位与小切口相结合,从“政治忠诚、政治定力、政治担当、政治能力和政治自律”5个方面,把干部政治素质考核的内容细化为28个方面,让政治标准更加具体化,可感知、可评价。

 

比如,我们在对人大代表推荐人选进行考察时就曾发现,有的频繁出国,甚至拿到了其他国家的“绿卡”“永久居留权”。这样的人选,一心向外,怎么可能代表人民呢?必须卡下去。

 

再比如,我们注重考核干部在错误言论面前的政治定力,从不同渠道收集了一些迷惑性很强的问题,比如:有的同志对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决策,提出了党大还是法大的问题;有的年轻人说,现在世界发展这么快,中国发展这么快,我们怎么还能用几百年前的理论指导现在的实践?马克思主义是不是过时了?等等。我们在干部考察谈话中,把这些问题提给被考察对象,看他们能不能从思想理论上认清这些问题,能不能坚定“四个自信”。

 

再比如,我们借鉴“四不两直”的方式(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市委组织部考核调研组随机旁听县市区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直接了解主要负责人民主作风、决策能力情况,直接了解班子工作氛围、团结协作情况。

 

再比如,《人民的名义》里有一个叫“易学习”的干部,我们通过家访、暗访的办法,发现了不少这类干部。一个县市区在一次干部随机家访中了解到,一名乡镇基层干部从2012年就开始隐姓埋名捐助孤寡老人、贫困户和家庭困难学生19人。对这样的干部、这样的事迹,由于他们刻意低调,有些情况其所在单位也不了解,组织部门如果不能深入开展家访,很难发现。福山区在考核中,发现一名1965年出生的老乡镇,虽然自我感觉提拔无望,但是敬业精神仍然表现突出,政治素质很高,干部群众认可度很高。经过考核,福山区委将其提拔为副科级领导干部,在当地引起强烈反响。

 

因为探索早,2018年中组部《组工参阅》刊发了我们的做法,2019年5月28日《人民日报》又几乎用了整版报道。中组部领导看到报道后,到烟台进行了现场调研,2019年10月31日召我去中组部组干学院就这个问题跟学员进行了交流。那是我第三次走进组干学院讲课。

 

这一章还有一篇《党校姓党,天经地义》是讲党校工作的。里面提到,研究、宣讲的理论要让普通人看得懂、能接受,而不能从概念到概念,甚至把一些简单的事情用深奥的、佶屈聱牙的理论去解读,让人看都看不懂,更不用说去学、去信了。——这也是我对自己文章的要求。

 

第二章《组织党员是基础,组织群众是关键》。主要是讲组织部的主业——怎样组织党员、组织群众。因为社会上也有很多议论:现在我们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什么还要抓党建?党是一个政治组织,为什么要领导一切?甚至有个别人认为,现在什么都讲政治,会不会影响发展、影响业务工作?这一章就是要回答这些问题。

 

我的观点是,在现在这个历史时期,发展仍然是硬道理。如果没有高速发展,就不能有相对公平的分配。但是我们也要搞清楚一个问题,就是发展的目的是什么。就像习近平总书记讲过的:“如果我们党弱了、散了、垮了,其他政绩又有什么意义呢?”发展的政绩并不必然会转化为政治认同,而且这样的发展不可能是习近平总书记所要求的协调发展、共享发展。如果经济发展了,腐败更严重了,群众只会有更多的被剥夺感;如果技术进步了,但是党员干部与群众距离更远了,这只会削弱长期执政的群众基础。所以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我们必须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要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大局来看问题,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

 

党建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面对“队伍难带、人心难聚、积极性难调动”的问题,怎么办?根本办法就是抓党建。一方面,用铁的纪律抓队伍。比如,有的班子不团结,党组织书记作为“一把手”不能任由班子乱下去,要学会通过严肃的党内政治生活解决问题,比如召开组织生活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把问题摆在桌面上旗帜鲜明地解决,班子就能管起来,队伍就能带起来。党内生活不健全不正常,歪风邪气就难以控制。另一方面,用柔的方法抓思想教育,多做谈心谈话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传家宝,现在很多同志不会做、不敢做了。为什么不敢做了?是因为自己做的跟说的不一致,说出来的话自己都不信。如果你言行一致,那么你不用说太多的话,自己的行动就是榜样和标杆,别人都会照着你学,跟着你做,你做思想政治工作就有说服力。

 

在《党建如何与业务工作相融合》这篇文章中,我讲了四对关系:理论和实践的关系、党建和业务的关系、有形和无形的关系(党群服务中心有没有用,不能看装潢、看展板,得看党员群众的脸色,看他们的幸福感、获得感。这几年,烟台在这方面下了不少功夫,坚持有人的地方就有党建服务,统筹各部门资源,把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标准化卫生服务中心、群众健身活动设施,都落到党群服务中心,都统一标识,打上党的印记,让群众知道“惠从何来”)、显绩和潜绩的关系(就像有人说,一个城市的下水道是这个城市的良心一样,党建也是一个组织部长的良心。这个工作不认真抓,眼前没有什么表现,但是过两三年问题一定会暴露出来。如果认真抓,可能一时半会儿也看不到什么变化,但是过两三年一定会有大改观)。

 

把党员组织起来是基础,把群众组织起来是关键。也就是说,首先要加强党的自身建设,通过党组织把党员组织起来。其次,要以党组织和党员为纽带,把分散的群众组织起来投身社会治理。群众一旦组织起来,党就有了无穷的力量。从这个角度说,把党员组织起来只是党务,把群众组织起来才是党建。组织党员就是为了组织群众,在组织群众的过程中再反过来检验组织党员的效果,检验党组织的号召力、凝聚力、战斗力。

 

第三章《组织工作引领乡村振兴》占全书1/4的篇幅。主要是讲烟台在全国首创的通过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加强党组织建设,把群众重新组织起来,走新型集体化道路,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这项工作,现在已经有22个省份在学习推广,正由烟台的星星之火逐渐形成燎原之势,但是起步的时候还是困难重重的。

 

从最初的无人认可、审视质疑,到后来的热火朝天、一呼百应,我们就是靠着一股“杜鹃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的精神,靠着一股“咬定青山不放松,一锤接着一锤敲”的劲头,逢山开路遇水搭桥走出来的。这一章讲了其中的心路历程,讲了农村党建怎么干?乡镇书记怎么干?村书记怎么干?

第四章《与党员干部交交心》大都是讲党课的内容,这是我最满意的一部分,也是读者反响比较大的部分,占全书1/4的篇幅。

 

《以昂扬向上的健康心态接受组织挑选》是2016年9月我在市委党校主体班次上讲的党课录音整理版。当时换届在即,所以我在文章中推心置腹地和大家交流了如何看待人生的意义?如何对待进退留转?如何对待干部工作新要求?而且,当时我刚到烟台任职,也借这次党课的机会,讲了自己的决心。文中讲到:“维护公平公正,每一个人都受益;破坏了公平公正,每一个人都可能受害。比如,今天有一个岗位,本来应该考虑甲,因为你托了关系、打了招呼,就考虑了你,看起来你沾光了。那么,明天就可能会有另一个岗位,本该考虑你,但是因为乙打招呼,就考虑了乙,你又变成那个吃亏的人。长此以往,没有了公平,每个干部都可能成为受损害者,每个干部的利益都难以得到保障。只有一碗水端平,大家都靠工作、靠实绩、靠品行,不靠歪门邪道,才能人人受益。我一路走来,没有一次调整是自己运作的,我至今不知道任何一个直接领导和任何一个组织部领导家门朝哪儿,也没耽误我进步。我是干正事的受益者,也一定要让群众因为我们的工作而说共产党干正事!我愿意跟大家一道为烟台营造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态。”那次换届,确实取得了非常好的反响,市委组织部也树立了自己的口碑和威信。我在烟台工作四年,选人用人满意度始终没下过97%。

 

《年轻人,你凭什么被提拔》是另一篇网络爆款文章,从提高7种能力的角度,和年轻干部交流了应该如何自处才能不辜负这个伟大的新时代,才能不辜负组织的信任和培养。

 

《专业干部怎样做到“又红又专”》是书中收录的唯一一篇我到药监局工作后写的文章,系统阐释了“红专”的要求没有过时,以及如何做到又红又专。这是一个很长时间没有人触及的话题,同时又是一个重大的问题。文章鲜明提出:没有离开业务的政治,也没有离开政治的业务。当前我们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家迫切需要一大批专业技术人才和知识分子坚定地站在祖国一边,以强烈的爱国情怀奋发图强,突破核心技术和“卡脖子”问题,打破西方的垄断和打压,怎么能说“又红又专”没有时代意义呢?真正的讲政治,一定是知行合一的。在正确的政治方向指引下,以坚定的信念、崇高的觉悟、无私的奉献、精湛的技术,把业务干到极致,那才是真正的讲政治。绝不能把“党建”简单理解成“党务”,把开几个会、组织几次学习研讨就当成讲政治、抓党建,那是非常肤浅的、是低层次的。现在各级干部文化程度都很高,但是水平的高低并不仅仅取决于文化程度的高低,可能更取决于思维方法和工作方法,就是如何思考、如何工作。而哲学素质是一个干部的重要素质。如果说前些年我们的技术一度依靠大量的模仿和引进,不是那么需要哲学思维的话。那么现在,我们更多地强调自主创新。而从无到有的创新,就需要对事物的本质规律有更深刻的把握,需要用科学的方法论构建新的框架,所以尤其需要哲学思维,否则不可能有大的突破。我们还提出了要求,既要懂管理,也要懂技术,既要精通党建,也要精通综合管理,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致青年朋友》是2015年5月在莱芜陈毅中学和初中孩子们的一次交流发言。那时候时髦的电影是《小时代》,但我告诉孩子们:这是一个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时代,这个时代终将选择那些志存高远、心怀天下的人。看远才能揽物于胸,大视野下可以看清小视野看不清的乱象和迷惑,可以超越自己的小苦恼、小孤独。这就如同地上的小坑可以把你绊倒,而站在高山上俯视大地,那些坎坷沟壑都变得微乎其微。因此,我们要与大时代同行,与大事业共舞,肩负起推动历史发展的责任。

 

《四代党员的一百年》是2021年“七一”前写的一篇文章。当时恰逢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这是党的盛事,人民的节日。中国的每个家庭、每个人,都有着和党风雨同行的难忘经历,我们家也是如此。爷爷是抗战时期入党的老党员。他从一个苦难农民的孩子成长为一名党员干部,用他自己的话说“完全是党培养和教育的结果”。如果没有中国共产党这个穷人自己的组织,很多像我爷爷一样原本也是非常聪明、善于学习、善于思考、可塑性很强的人,最终只能在社会最底层挣扎一生,无声无息地在悲惨中离开这个世界。是共产党和共产主义改变了他们的一生,赋予了他们的人生全新的意义。从爷爷那一代起,到建党百年的时候,我们家已经有了第四代共产党人。习近平总书记说,红色基因是需要传承的。传承红色基因,需要不断锻造自己。爷爷那一代人为建立新中国流过血,父亲那一代人为建设新中国流过汗。现在,我们和我们的孩子都在继承遗志,接续奋斗。位卑未敢忘忧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就是我们最重要的家风。我们要让红色的基因代代相传。

 

第五章《让历史照亮未来》是关于党史和党性教育基地建设的文章。2018年6月,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特别强调,“山东要用重要历史文化和革命文化资源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烟台既是北方最早开埠城市之一,又是我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既是革命老区,又是改革发展先行区,一百年来每个历史时期始终勇于牺牲,甘于奉献,善于创新,走在前列。这片红色热土上,曾经的那些先驱先锋的人、那些先进先行的事,一次次打动、感染、激励、引领着我。所以,我们做了极大的努力,挖掘、保存、整理胶东历史文化和红色文化资源。

 

同时,随着老党员老革命的逐渐凋零,我也有一种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欲灭其国,先去其史”。建国至今不过只有七十年,但历史虚无主义已经让更多人产生了模糊甚至错误的认识。比如:打着“还原历史”“寻找真相”“重新评价”的幌子,有的否定领袖,否定革命,对缺点和失误无限放大,对功绩却选择性失明;有的歪曲历史,抛弃时代背景,想当然地用今天的眼光去评价昨天的历史、苛求前人;有的抹黑英雄,拿革命开玩笑,甚至把历史上的反动人物打扮成“历史的推动者”。这是非常值得警惕的。如果我们这一代人再不站出来还原历史,正本清源,如果亲历者来不及把真实的历史保留下来,如果年轻一代被歪曲的历史所蒙蔽,还以为国民党统治时期是什么大师辈出的黄金时代,那么不仅我们党执政立国的合理性会遭到质疑,而且难免重蹈覆辙,使国家民族陷于危难。这是绝对不能允许的!

 

四年来,烟台市委组织部和各县市区的同志,一起殚精竭虑、拼搏努力,一起加班熬夜、通宵达旦。我们一边梳理英雄的事迹,一边受教育、受激励;一边打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阵地,一边创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生动案例。四年来,建成党性教育基地十几处,系统展示了古代兴盛——近代屈辱——革命建设——走向复兴的完整脉络,以此教育党员群众和青少年,我们从哪里来,要到何处去,确保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我多次在不同场合讲解和阐释胶东红色文化,就是要用革命历史影响更多人。

 

第六章《打铁必须自身硬》是关于组织部门自身建设的系列文章。一方面有工作要求、纪律要求,突出一个严字。如果说别的干部腐败,污染的是水流,那么组织部长腐败,污染的就是水源。组织部长不同于别的领导干部,岗位的特殊性就决定了要求的特殊性。作为管干部的干部,管党员的党员,管人必先正己,正己必须从严。另一方面是讲工作方法。所谓领导,一是要领,就是要找对方向,走在前面,率先垂范,二是要导,就是要教导、指导、引导,教给大家干工作的方法,给大家过河的桥和船。

 

附录是各界人士(包括李玲、温铁军、杨团、白钢、吴重庆、戚桂锋、魏南枝等专家学者和基层一线的同志)对烟台党建经验的评价。评价太多了,只能选取沧海一粟,帮助大家加强了解。

 

三、致  谢

 

最后,隆重介绍李慎明同志为本书作的题为《为集体经济鼓与呼》的序言。这是李院长的倾心之作、精心之作,我感觉这5千字的分量超过了全书的分量。院长很少作序,更很少作长序。如此奖掖后进,我很受感动。同时,这篇序言院长数易其稿,反复修改,最终成文,完全是一篇严谨的学术文章,体现了高度的历史使命感、责任感,我读过之后感到深受教益。院长在文中讲到,集体经济是农村劳动者当家作主的标志,是共同富裕的前提。如果人民在经济领域不能当家作主,那么,在政治和文化领域当家作主往往成为一句空话。如果我国农村不能积极稳妥地推进和实现农业集体化,还会涉及党领导一切和“以工农联盟为基础”能否有效巩固,会影响党在农村的经济基础,进而影响党的长期执政,影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永远高扬。这些论述如黄钟大吕,催人警醒。 
   
中央政策研究室、中央文献研究室原主任滕文生同志已届八十二岁高龄,他一直对烟台“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工作热情关注和肯定。看到书稿后欣然为本书题写了书名,为了好用,甚至横竖各写一幅。老人家很少为人题字,又考虑得这么周全,真是莫大的关怀,让我深受感动。

 

张全景、王伟光、朱佳木、孔丹、王宏甲、冷晓燕、江宇等同志联袂推荐,给了热情的支持与鼓励,同样让我深受感动。

 

作为一个爱读书的人,我一向觉得文以载道,对出书的事心存敬畏。没想到我非常敬重的年轻学者、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鄢一龙同志看了我的文稿,竟大加鼓励,并推荐给了出版社,促成了此书出版,我很感谢鄢一龙同志。

 

东方出版社作为人民出版社的副牌,我读过他们出版的很多书,可谓资深读者。没想到他们也不嫌鄙陋,克服疫情居家等诸多不便,4个月时间就完成了从审稿到印刷的全部工作,高效严谨耐心细致,这可能就是他们能不断出版精品书、畅销书的原因。这是非常愉快的一次出书经历,我也感谢出版社各位同志。

(作者系山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原烟台市委组织部部长;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授权】,转编自“春在千门万户中”,修订发布)


【本公众号所编发文章欢迎转载,为尊重和维护原创权利,请转载时务必注明原创作者、来源网站和公众号。阅读更多文章,请点击微信号最后左下角“阅读原文”】

 


 

【昆仑策研究院】作为综合性战略研究和咨询服务机构,遵循国家宪法和法律,秉持对国家、对社会、对客户负责,讲真话、讲实话的信条,追崇研究价值的客观性、公正性,旨在聚贤才、集民智、析实情、献明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欢迎您积极参与和投稿。

电子邮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com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北京市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
    携趣HTTP代理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