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时事聚焦 > 深度评析 > 阅读信息
乔新生:后真相时代新闻的本质
点击:  作者:乔新生    来源:昆仑策网【原创】  发布时间:2020-04-11 09:46:31

 

1.webp (11).jpg 

【《财新周刊》采用美国侮辱中国的图片素材作封面】


【本文核心提要】对新闻专业主义进行形而上学的讨论,无助于认清新闻的本质。当前我国新闻界和新闻传播学界充斥着许多似是而非的观点。如果新闻界自身不敢面对现实,承认新闻的主观性,那么,后真相时代将会使整个国家陷入混乱。中国学术界一些学者在分析中美两国关系问题上所出现的“驰名双标(双重标准)”令人不寒而栗。这说明在意识形态领域,美国的确“不战而胜”。

 

当美国副总统为了控制重大疫情信息,要求美国所有政府部门和新闻媒体都必须“统一口径”的时候,互联网上传出了一段某财经新闻媒体创办人在北京光华管理学院论坛上的讲话。

1.webp (12).jpg

这位赫赫有名的财经新闻媒体从业者强调,新闻不是宣传,新闻应当有自己的坚守。但恰恰是这位在中国财经新闻媒体炙手可热的新闻人物,在讨论有关新闻基本原则的时候,忽视了新闻的本质属性,提出的许多观点似是而非。

这位财经新闻媒体创办人强调,新闻不是宣传也绝对不能是宣传,新闻必须有专业的机制和操守,新闻必须服从于公共利益,必须报道事实,必须有一定的价值判断标准,在中国应当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必须服从于事实这个最高权威,必须受制于专业规范。在新闻报道过程中,应当坚持不迎合原则、现场原则、防火墙原则。

坦率地说,如果若干年前在中国的学术论坛上贩卖这些陈词滥调,或许能够获得掌声,可是如今对照西方新闻媒体的所作所为,人们有理由相信,这些来自于西方的所谓专业主义的概念和价值判断,实际上是典型的挂羊头卖狗肉,是一种抽象的形式主义表现,或者说是新闻传播领域的麻醉剂。

首先,新闻当然不等于宣传但宣传是一种政治表达,而新闻同样是政治表达。新闻和宣传的区别就在于,宣传必须亮出自己的观点,尽可能地说服别人。而新闻则采取的是一种相对委婉或者相对曲折的做法,那就是通过报道新闻事件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从这个角度来说,新闻与宣传形式上不同,但是,新闻与宣传殊途同归。“某国之音”是美国政府的新闻宣传机构,可是,其在采访报道的过程中,为了掩饰自己的政治观点,往往借助于采访对象表达立场。当需要传达美国联邦政府观点的时候,明确指出这是一篇代表美国联邦政府的社论。他们之所以这样做,理由非常简单,那就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那些头脑简单的听众错误地以为其是新闻媒体而不是美国政府的宣传机器。这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做法,的确蛊惑人心,容易使中国国内青年产生错觉,不知不觉中把他们贩卖的东西看作是客观真实的新闻,在其引导下自觉自愿接受美国联邦政府想要表达的价值观念。这是这种媒体的高明之处,但也是他们的困境。

正如人们所知道的那样,当这个美国媒体报道和中国青年身边发生的事情不一致的时候,当他们通过采访某些学者充分表达自己观点的时候,那些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青年就会越来越深刻地意识到,这个媒体只不过是美国政府的“喉舌”而已。因此,他们自然而然地将其与美国政府宣传联系在一起。这个美国媒体煞费苦心,将反映美国政府的社论与新闻报道区分开来,可是到头来,人们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他们只不过是美国政府的宣传机器而已。

如果说这个美国媒体带有明显的官方色彩,那么,美国国内的许多新闻媒体似乎都是独立运作的市场主体,他们只是根据自己的价值判断来采访报道。其实不然,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就在于,资本决定一切,“资本雇佣劳动”是资本主义的最本质特征。当美国新闻媒体采访报道的时候,美国新闻媒体记者必须首先了解自己所代表的资本是什么,如果不了解资本家的政治倾向,那么,采访报道就会处处碰壁。

美国新闻媒体不是奉行“新闻自由”,而是充满着各种各样的政治禁忌。许多新闻媒体记者和电视台的主持人因为出言不逊,而被新闻媒体炒鱿鱼。这充分说明所谓新闻报道和宣传实际上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只不过在表达方式上新闻报道和宣传形式不同而已。新闻报道必须通过采访,以事实为根据表达自己的观点,而新闻宣传则直接亮明自己的观点,因此,二者的目的是相同的,本质是一样的。如果不承认这一点,遮遮掩掩,过去或许能蒙骗一些中国的青年学生,可是如今,中国青年学生已经彻底识破美国新闻媒体的阴谋诡计。在中国高等院校学术论坛上贩卖这些东西,除了自我麻醉之外没有其他的价值。

新闻是一种主观表达,新闻就是观点。新闻媒体在采访报道过程中,就已经带有鲜明的政治倾向。一些财经新闻媒体深刻揭露上市公司财务报表中出现的不真实或者虚假的内容,这样做表面上看是为了维护市场秩序,但是,正如人们所看到的那样,财经新闻媒体报道具有强烈的政治倾向性,那就是试图增加中国股票市场的透明度,让一些中小投资者从中受益。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财经新闻媒体虽然揭露一个又一个上市公司虚假财务报表案件,赢得了社会各界一片喝彩,可是,中国的中小投资者并没有从中而受益,许多在财务报表上弄虚作假的上市公司,除了股票价格发生异常股东之外,中国股票市场依然没有实质性的改变。

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中国股票市场与西方国家股票市场完全不同。上个世纪90年代中国设立股票市场目的是为国有大型企业筹措资金,因此,中国股票市场的首要功能是为国有大型企业改革服务。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中国这家著名财经新闻媒体在揭露上市公司财务报表造假行为的时候,很少涉及中国的大型国有企业。或许中国大型国有企业财务状况相对较好,财务活动相对规范,无论是企业会计行为还是财务管理活动都经得起检验。既然如此,那么,财经新闻媒体介入中国的资本市场,究竟让谁从中受益了呢?

财经新闻媒体只不过是利用中国特有的生态环境,以所谓独立调查报告赢得读者的青睐,以此获得商业利益。新闻媒体事先获得消息,进行秘密采访调查,并且在行政机关或者纪检监察机关作出处罚之后,立即隆重推出长篇调查报告,这恰恰反映出中国新闻媒体的生态环境状况,也恰恰反映出这家新闻媒体所拥有的特殊资源。

如果这不是宣传,那么,人们不知道宣传究竟是什么。宣传虽然是一种政治观点的表达,但是,宣传同样需要客观事实。无论是相关部门推出的先进人物事迹,还是宣传部门组织的大规模新闻策划活动,其目的都是要突出典型,在很短的时间内,达到引起人们注意的目的。

财经新闻媒体的财经新闻报道,与宣传有异曲同工之妙。只不过财经新闻媒体是事先介入报道,等到行政机关作出处罚或者纪检监察机关立案调查之后,立即推出长篇报道。新闻媒体这样做当然值得称赞,因为毕竟在报道和不报道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但是,新闻媒体的这种报道方式难道不也是一种宣传吗?新闻媒体实际上是通过自己的独家报道来宣传自己的观点,尽管财经新闻媒体极力掩饰自己的观点。

新闻报道和政治宣传之间没有严格的界限。二者之间不存在楚河汉界的问题。当新闻媒体在报道的过程中极力表达自己观点的时候,新闻媒体实际上是在进行宣传,只不过新闻媒体宣传的是自己想要宣传的观点而不是直接代表宣传部门表达观点。宣传部门的宣传则是出于政治需要,而财经新闻媒体的新闻报道则是出于自身利益的需要。财经新闻媒体如果把自己的新闻报道看作是一种服务于公共利益的行为,那么,人们就很难理解,既然是出于公共利益的考虑,为什么新闻媒体不向社会提供免费的信息,而是通过有偿阅读的方式,让读者订阅财经新闻媒体的信息呢?

如果财经新闻媒体的报道是为了服务于公共利益,那么,英国广播公司的新闻报道可能更加光明正大。英国广播公司是在政府授权的情况下,向公众提供信息,其目的就是要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不过,正如人们所看到的那样,英国广播公司虽然不是受制于英国政府,但是,英国广播公司同样有自己的政治考虑。英国广播公司在采访报道的过程中,体现了自己的价值追求,尽管英国广播公司在采访报道的过程中,强调自己采访报道具有客观真实性,可是,英国广播公司也从来不否认,自己在采访报道的过程中弄虚作假。英国广播公司的许多纪录片,实际上是聘请专业人员精心拍摄的艺术片。英国广播公司之所以这样做,目的就是要表达自己的政治倾向或者反映自己的价值观。

强调新闻媒体必须服从于公共利益,或者必须为公共利益服务,那么,人们不禁要问,公共利益究竟是什么东西?

其次,公共利益是一个法律概念,但同时更是一个政治概念。中国起草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的时候,曾经在公共利益的问题上深入讨论。部分学者认为,公共利益应当有别于商业利益,部分学者认为公共利益应当有别于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讨论的结果是,人们无法对公共利益作出准确的定义。这是因为公共利益和每个公民息息相关,公共利益实际上是每个公民个人利益的特殊体现。公民为了实现个人利益,在许多情况下,将个人的集合起来,形成公共利益。譬如,为了改造城市的道路交通设施,或者为了建设城市的公共花园,有可能会导致一部分人的个人利益受到损害,为了维护更多人的利益,国家法律明确规定,可以采用征收补偿的方式,实现共同利益。

世界上从来没有虚无缥缈的公共利益。公共利益通常与社区自治联系在一起。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不是一种紧张关系,而是有着内在的联系。当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发生矛盾的时候,只有在法律和社会契约的引导下,才能处理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之间的关系。

新闻媒体当然可以标榜自己的报道是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强调新闻报道必须服从公共利益。可是,新闻媒体必须解释清楚什么是公共利益,如果把自己所追求的利益视为公共利益,那么,就是典型强奸民意。

事实上,中国许多新闻媒体习惯于代表公共利益,一些新闻媒体从业者甚至自觉或不自觉的代表国家利益,新闻媒体这种“代表”欲望,很容易让人们错误地以为,新闻媒体是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代表社会公共利益为民请命。其实,许多新闻媒体并不代表社会公共利益,他们只代表某些既得利益集团的利益,与公共利益没有丝毫的关系。

新闻媒体当然可以标榜自己代表社会公共利益,可是,他们既没有得到公众的授权,同时也没有真正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他们只不过是利用自己的独家报道引起人们的注意,继而获取商业利益,如此而已。所以,新闻媒体必须服从于公共利益,这本身就是一个虚伪的命题。公共利益本身是具体的,公共利益必须和每个公民的利益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如果失去了合理性,那么,公共利益就不复存在;如果没有合法性,那么,所谓社会公益充其量只不过是新闻媒体自己所理解或者所标榜的公共利益而已。

财经新闻媒体报道上市公司的弄虚作假行为,表面上看有利于维护中国证券市场秩序。但是,正如人们所看到的那样,中国证券市场实际上是既得利益集团相互博弈的平台。对于那些中小企业而言,财经新闻媒体的报道与他们没有丝毫的关系。对绝大多数中小投资者而言,财经新闻媒体所引爆的一个又一个“定时炸弹”让他们拍手称快。可是,财经新闻媒体的采访报道或者独家深度报道,真正维护了中小投资者的切身利益了么?相信只要对中国的股票市场有所了解,人们不难得出结论。

财经新闻媒体利用自己的采访报道,揭露中国上市公司的内幕,固然令人大快人心,可是,财经新闻媒体在选择性报道过程中,本身就包含了鲜明的政治价值倾向。如果财经新闻媒体的创始人试图以形而上学的讨论来掩盖中国财经新闻媒体乃至中国所有新闻媒体采访报道中存在的问题,那么,我们只能用“粉饰太平”或者“小骂大帮忙”来解释这种新闻现象。

新闻媒体当然应当报道客观事实,但问题就在于,新闻事实永远都是多方面的。新闻媒体在采访报道的过程中,可以选取不同的报道角度,选取不同的细节,甚至选择不同的采访对象。新闻媒体在选择采访对象、切入点和报道细节的时候,就已经充分体现了自己的主观倾向,反映了自己的价值观。

新闻媒体在采访报道过程中,可能会全面揭露上市公司的内幕,但也可能会攻其一点不及其余。新闻媒体在采访报道过程中当然应该尊重客观事实,但是,新闻媒体在选择采访报道上市公司的时候,就已经充分体现了自己的价值观或者自己的价值取向。

新闻媒体当然应该尊重客观事实,可是,资本市场上,新闻媒体选择客观事实的过程中,实际上就已经体现了自己的价值观。证券监管机构之所以对证券投资评论制定严格的规范,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在证券市场上,信息的披露和信息评论会影响上市公司股票价格走势。财经新闻媒体可以不受证券监管机构有关评论的约束,以采访报道形式影响上市公司股票价格。这究竟是在客观报道,还是在利用自己特殊身份进行市场操作呢?

中国资本市场出现的许多奇怪现象,恰恰与中国财经新闻媒体有着直接的关系。中国财经新闻媒体在采访报道的过程中,试图以自己的独家报道揭露内幕。可是,人们希望知道,为什么证券监管机构立案调查时或者准备立案调查时,财经新闻媒体总是能在第一时间深入采访报道,并且隆重推出自己的独家深度调查作品。这究竟是职业的敏感,还是有特殊消息来源渠道。如果财经新闻媒体在采访报道的过程中,能以自己的独立调查报道向公众披露事实的真相,那么,财经新闻媒体当然会赢得人们的信赖。可是,如果高举着服从公共利益需要,旗帜上写着“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字眼,以此来标榜自己的独立客观,那么,相信绝大多数中国成年人都会作出自己的判断。

新闻报道当然应该服从事实这个最高权威。可是,事实是由无数个细节所组成的。新闻媒体在采访报道的过程中,可以选取不同的细节,甚至可以选取不同的角度,达到自己想要达到的目的。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就是指新闻媒体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客观事实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因此,新闻媒体采访报道的过程中,完全可以通过选择不同的切入点,抓取不同的细节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新闻媒体报道当然应当服从于事实,可是,如果新闻媒选择不同的细节或者切入点,那么,向人们呈现的新闻事实就会与客观事实相距甚远。

第三,作为一个长期从事新闻传播法律制度研究的学者,笔者深深地意识到,中国新闻传播理论中充斥着许多似是而非的东西,一些新闻传播从业者把西方国家标榜的一些抽象概念作为自己的口头禅,用来解释自己新闻报道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他们不愿意承认新闻报道是一种主观表达,不愿意承认新闻媒体之所以能生存和发展恰恰是寄生于某些既得利益集团,他们总是把自己打扮成一个无所不能的通天人物,以为自己之所以能获得独家信息完全是依靠自己的职业敏感。这种做法本身具有极大的欺骗性。如果新闻报道客观真实,那么,当然值得人们赞许。可是,如果通过特殊的手段或者途径了解事实的真相,只不过是以新闻报道或者深度调查采访的方式表达出来,那么,人们应当嗤之以鼻。

说到底,在中国这样一个社会环境中,每个人都应该拥有同样的权利,如果获得独家消息,提前介入报道,那么,这不是独立的采访调查报告而是借助于自己特有的途径和手段,向公众展现出某些既得利益集团想要呈现的内容而已。

这位著名的财经杂志创办人认为,新闻采访报道应当强调“不迎合”原则。这充分反映出这位新闻工作者对新闻独立性的追求。但令人感到遗憾的是,“不迎合”恰恰是最大的迎合。所谓“不迎合”在这位新闻工作者看来,就是因为每个人的欲望有很多层次,不能提供最低层次所需要的东西。从这个角度来说,新闻从业者创办的刊物没有刊登花边新闻,没有追求轶闻趣事,的确是“不迎合”。

可是,在一个商业时代,或者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经是最大的政治。财经才能充分反映每个人最低层次的欲望。按照马克思的说法,资本来到人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中都充满了血和肮脏的东西。把财经报道看作是最高层次的或者相对高层次的东西,而把其他的欲望看作是低层次的东西,似乎是不了解人性的具体表现。

财经新闻媒体之所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能长期生存下去,是因为财经是市场经济最本质的东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个人都是经济的动物,或者按照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派的观点,每个人都是“经济人”,每个人的最大理性就是赚钱。因此,财经新闻媒体恰恰迎合了人们的最低的欲望而不是最高的欲望。如果是一个艺术刊物的创办人,发表这样的观点,或许能让人眼前为之一亮。一个财经新闻媒体创办人认为新闻媒体应当“不迎合”,可是,每天沉浸在资本市场,扮演资本市场的“扒粪者”的角色,这究竟是一种迎合还是没有迎合,相信读者自有公论。

市场经济条件下最大的政治就是经济,对经济的分析是出于政治的需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能要求所有新闻媒体都能独善其身,但是,如果认为满足最低层次的需要就是一种迎合,而满足相对较高层次的需要就是“不迎合”,这恐怕是对人类智商的一种挑战。

市场经济条件下最普遍也是最低俗的新闻就是财经新闻,因为每个人都生活在市场经济环境中,资本的决定性作用以及每个人对物质利益的追求,恰恰构成了最基本的生存欲望,如果没有了这样的欲望,那么,很多人可能会失去生存的动力。

人们不应该对生存欲望进行“歧视性”分析。自从马斯洛对人们的需求进行层次划分之后,无论是管理学界还是其他学界充斥着许多似是而非的解释。其实,在人类文明发展的过程中,人们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有些人天生就是经济动物,他们对物质的追求具有特殊的偏好,满足这些人的特殊偏好并不意味着新闻媒体就不是“迎合”。对资本市场发生的一切进行深入报道,其目的仍然是一种更大范围的“迎合”。这种迎合是对资本主义的拥抱,或者说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市场的拥抱。

新闻媒体可以有自己主观追求,不存在“迎合”还是“不迎合”的问题。每个新闻媒体都有自己的赞助者,每个新闻媒体都有自己的政治立场和价值倾向,只要每个新闻媒体从业者服从于资本的需要或者在内心深处认同资本拥有者的观点,那么,他们可以心安理得地“迎合”资本的需要采访报道。

反过来,如果一方面屈从于资本的压力,或者侧身于资本市场,可是另一方面却不断地美化自己的采访报道,认为对经济或者财经报道就是最高层次的欲望报道,而普通老百姓关心的电影明星就是层次相对较低的欲望,那么,这是一种典型的阶级偏见,或者说是一种最大程度地迎合。财经新闻媒体只不过是迎合那些既得利益者,或者迎合那些资本的拥有者。

第四,新闻采访当然要在现场如果新闻媒体记者“亲自到现场”成为新闻,那才是新闻采访报道的笑话。新闻媒体必须尽可能地接近客观事实,而接近客观事实的最佳途径就是及时出现在现场。

新闻媒体采访报道不能依靠道听途说,听风就是雨,新闻媒体不能通过互联网络进行采访报道。在中国财经新闻报道中经常出现“互联网络加上电话采访”的财经报道。这样的新闻报道究竟有多大的价值可想而知。

要求新闻记者必须出现在现场,这应该是采访报道的基本原则。就好像工人必须在流水线上,才能生产出产品,新闻记者只有出现在现场,才能了解真相。可是,新闻记者到现场,也未必能了解事实的真相。当年孔子惶惶如丧家之犬,率领自己的弟子行走在路上。颜回好不容易支锅造饭,孔子发现自己亲爱的学生将手伸进饭锅,抓起米饭塞进自己嘴里。孔子批评学生不讲礼数。颜回解释说,之所以没有先呈给老师,是因为米饭沾上灰尘。这则千百年流传的故事充分说明,眼见不一定为实。

当然,如果现代的新闻媒体报道,或许会衍生出无数的版本。学生是否会为了多吃饭,而故意在煮饭的时候,将米饭弄脏呢?由此可见,面对同样的新闻事实,人们照样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新闻从业者固然要尊重客观事实,记者应当到现场,但是,到达现场的记者就一定能制作客观真实全面的新闻报道吗?

第五,最令人啼笑皆非的是,西方国家新闻媒体所标榜的“防火墙”原则。西方新闻媒体为了证明自己的报道是为了社会公共利益而不是为了商业利益,有意识地把编辑部和经营部区分开来,以为只要这样就可以做到独立报道。其实,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新闻商业资本和其他资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美国总统选举期间美国新闻媒体的所作所为,让人们真切地意识到,资本主义条件下,新闻从来都屈从于资本的压力。只不过在不同的国家,资本对新闻媒体的压力表现不同而已。

在美国这样一个自由资本主义国家,每个新闻媒体都有自己的价值取向。可是,新闻媒体在采访报道的过程中,不能违背新闻垄断寡头的价值判断。著名美国默多克新闻集团是美国最重要的新闻商业资本集团。这家新闻集团虽然一再标榜不干涉编辑部的采访报道和编辑活动,但是谁都知道,一旦涉及默多克家族的利益,或者一旦涉及默多克所支持政治既得利益集团的利益,新闻媒体采访报道就必须小心翼翼。

欧洲国家的新闻媒体表面上看似乎百无禁忌,他们可以把穆斯林的政治诉求妖魔化,可以肆无忌惮地批评中国,可是,正如人们所知道的那样,欧洲新闻媒体之所以这样做,无非是为了迎合读者的需要,因为欧洲中产阶级实现财务自由之后,更愿意通过自己订阅的报纸和杂志,以居高临下的姿态看待其他国家或者其他民族。这种种族优越感或者意识形态优越论使得欧洲新闻媒体在采访报道的过程中,总是千方百计地迎合自己读者的需要,总是把中产阶级的价值追求作为自己的价值倾向,在采访报道的过程中,习惯于满足中产阶级读者的精神需求。虽然这些新闻媒体实行了采访报道编辑与商业经营分离制度,但是,新闻媒体在采访报道过程中,充分体现新闻媒体自身的价值趋向,新闻媒体的采访报道恰恰是为了获取更多的商业利益。换句话说,在资本主义社会,没有什么独立的新闻媒体,只不过不同的新闻媒体采取不同的方式博得资本拥有者的欢心,千方百计赢得读者的青睐而已。

研究新闻媒体的生存和发展之道,或许是另外一个需要讨论的问题。西方新闻媒体的形式主义已经发展到一个特殊的阶段,以至于新闻媒体不自觉地露出自己的“马脚”,让人们看到新闻媒体的本来面目。

笔者始终强调,新闻报道是一种主观表达,新闻就是一种观点。不管新闻媒体如何掩饰自己的主观判断,也不管西方新闻媒体在采访报道的过程中,如何标榜自己客观中立的立场和观点,新闻媒体都是在表达自己的价值取向和政治观点。从这个角度来说,承认新闻报道的主观本质并不可耻,可耻的是挂羊头卖狗肉,或者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中国所有新闻媒体生存环境都是一样的,一些新闻媒体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不是因为他们具有特别的才能,而是因为他们在采访报道的过程中,总是善于利用新闻监管的某些漏洞,或者利用自己特殊的关系,在既得利益集团内部争取更大的活动空间。我们应该对一些新闻媒体保持高度的警觉,因为当他们获得独家消息或者事先获得采访报道线索的时候,人们更应该提高警惕,防止他们利用自己的独家新闻报道,掩盖事实真相或者转移视线。

笔者之所以对这位著名财经杂志创办人发表的言论感兴趣,是因为在研究新闻传播法律制度的过程中,越来越意识到西方新闻传播理论的虚伪性。


近些年来,中国的新闻传播学院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纠正新闻传播理论中的历史偏见和现实的错觉,向学生们灌输真实的新闻传播知识。可是,人们无法想象,一个在中国新闻传播领域叱咤风云的著名人物,仍然把西方国家一些陈词滥调作为新闻传播实践的圭臬,以此来告诫新闻战线上的领导或者企业家们,让他们理解新闻报道的真正价值。

新闻是不是宣传,人们自有公论。新闻采访报道中出现的种种怪现象,反而提醒人们,分析新闻传播基本价值的时候,应当对一些新闻媒体背后的资本运作模式进行深入分析,因为这些新闻媒体之所以宣传西方新闻传播的理论,可能是为了掩盖真实的目的。

尽管有一些学者认为,当今世界上有两种完全不同的新闻传播价值观念,一种是西方的新闻传播价值观念,还有一种是亚洲的新闻传播价值观念。不过在笔者看来,这种地域上的划分根本无法反映新闻传播的本来面目。即使在亚洲国家和地区,仍然充斥着一些西方国家的新闻传播价值观念。如果对这些价值观念进行形而上学的讨论,那么,永远无法得出正确的结论。事实上,所谓亚洲新闻传播理论,不是简单的均衡传播理论,报喜同时又报忧,亚洲新闻传播理论可能更多的是一种美好想象。在新闻传播过程中,只有旗帜鲜明地表达新闻媒体的立场,才更容易让人们看清事实的真相。

每个新闻媒体都有自己的价值判断和自己的政治立场,如果不同价值判断和政治立场集中在一起,那么,人们就可以做“选择题”而不是只看到一面之词。从这个角度来说,人们呼吁建设“新闻市场”,让不同声音都呈现出来,实际上是为了改造中国的新闻生态,充分满足人们的知情权。某些新闻媒体特别是财经新闻媒体脱颖而出,以自己的独家报道,赢得社会各界的喝彩,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事情。但是,千万不能因此而沾沾自喜,因为“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如果依靠自己特殊的背景,在新闻市场上单打独斗,那么,除了说明中国新闻市场环境特殊之外,不能说明任何问题。

衷心地祝愿中国的新闻从业者意识到,不要把自己的特殊看作是普遍,也不要把自己的成功看作是理所当然。西方新闻媒体专业主义的演说,除了欺骗那些懵懂无知的青年学生之外,不可能在中国新闻市场产生共。如果财经新闻媒体记者朋友将采访的台前幕后呈现出来,或许更加精彩。

西方新闻学家的确创造了许多精彩的新闻传播理论,但非常不幸的是,西方新闻媒体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把自己精心缔造的理论大厦彻底摧毁。美国新闻媒体的所作所为与他们所标榜的价值观念形成鲜明的对照。如果沉浸在虚幻的理论大厦中不能自拔,那么,最终很可能会与西方新闻媒体所建造的海市蜃楼一同毁灭。新闻是一种观点的表达,新闻媒体在采访报道的过程中,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如果新闻媒体以诚恳的态度告诉读者自己的观点并不可耻,可耻的是利用自己独家报道所引发的轰动效应掩盖中国资本市场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以所谓专业主义精神和保护消息来源掩盖特殊的信息渠道。

 
(作者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中国人权研究会理事,海峡两岸关系法学研究会理事;来源:昆仑策网【原创】


【本公众号所编发文章欢迎转载,为尊重和维护原创权利,请转载时务必注明原创作者、来源网站和公众号。阅读更多文章,请点击微信号最后左下角“阅读原文”】

 


 

【昆仑策研究院】作为综合性战略研究和咨询服务机构,遵循国家宪法和法律,秉持对国家、对社会、对客户负责,讲真话、讲实话的信条,追崇研究价值的客观性、公正性,旨在聚贤才、集民智、析实情、献明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欢迎您积极参与和投稿。

电子邮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com

责任编辑:红星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
    携趣HTTP代理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