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时事聚焦 > 深度评析 > 阅读信息
合资的骗局被揭穿:外资大把“送钱”,中国企业这40年被坑苦了
点击:  作者:佚名    来源:铁血军事  发布时间:2018-06-04 09:42:33

 

        距离贸易战停战已经有几天了,然而就在国人放松警惕的时候,另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已经打响......

两周前,华尔街邮报放出消息:高通将与大唐组建合资公司,专攻手机芯片市场。

 

有人说:这是中国开放市场的伟大证明!

有人说:这将助力中国自主芯片的发展!

还有人说:这是对中国低端芯片的一次绞杀

今天,老铁选择站出来,是时候揭露中国合资企业残酷的真相了!

高通合资,事情没这么简单

中国合资的目的:借鸡生蛋

合资,简单来讲就是中国企业与外国企业结婚共同经营、共负盈亏

中国当年搞合资企业的原因很简单,就是没钱没技术,而创办合资企业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我们解决这方面的问题。

于是,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中外合资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当时的我们想法很简单:吸引外资,学习先进技术,然后实现反超,重夺市场!

然而,梦想是美好的,现实却是残酷的

西方企业不仅不想让我们接触到先进技术,甚至连我们仅有的那点家底,也成了他们眼中的猎物。

他们,连骨头都不留给我们....

 

高通合资的目的:杀鸡取卵

比如,这次高通与大唐的合作,看似是为中国芯片助力,其实质上却是对本就脆弱的中国自主芯片的绞杀。

要知道,这次大唐与高通的合作方向就是中国低端芯片,直接的竞争对象就是紫光展锐。

 

到时候大唐直接把高通芯片贴上自主研发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标签,然后在国内低价倾销和紫光打价格战。

如此一来,为了独立研发亏损多年的展锐必然会被打得还不了手,甚至面临倒闭的风险。

4000多名研发人员,长达17年的摸索,数百亿人民币的持续投入才造就的世界第三的芯片厂,没有死在与国际大厂的肉搏战,却有可能在盈利前夕被合资企业光明正大的玩死。

 

展锐一倒,高通顺势上位,将凭借其技术优势掌握合资公司以及中国市场的主导权,彻底掐住中国芯片的脖子

当然,更令人气愤的是,紫光不是个例。近几十年来,中国的合资企业中,被打趴的又岂止这一家.....

被合资打垮的中国企业

被腰斩的中国电子屏显科技

1997年,上海广电集团正式进军全球市场。当年,在业界的专业评测中,拥有强大研发能力及数十项自主知识产权的上广集团,被认为是中国未来电子屏显科技的希望

然而,就在这样一个关键时刻,日本电气股份有限公司(NEC)却找上了门:

在首次拜访中,NEC的技术代表,一上来就将上广电子屏显批的一无是处,在中国技术人员的愤怒下,日本技术人员只是平静的掏出一块屏幕,便彻底沉默了全场采用4MASK工艺(生产过程采用4次曝光)生产的液晶显示屏...

对于中方技术人员而言,这无异于一颗炸弹。要知道,在90年代末,液晶显示屏这样的尖端工艺,对我们而言还只是美好的憧憬,而采用4次曝光,按照日方所言,能够批量生产的高品质液晶显示屏,更是我们难以企及的高度!

于是,在所谓的先进技术跟前,从内心就感觉彻底落后的上广集团决策层,当即决定了与NEC展开全面合作。

2003年,在投资近百亿后,中日广电NEC合资公司正式成立,但是,本以为自此能够更上一层的上广集团万万没想到,噩梦才刚刚开始!

首先,在实际生产中,日本方面所提供的技术,并没能达到之前所保证的98%的生产合格率,整整一年,广电NEC耗费几千万,损耗上千张玻璃,得到的却是严重残缺不堪使用的废品

其次,在之前的协议中,中方生产人员的培训全部由日本方面承担,而在实际操作中,日本方面经常以各种借口拖延培训时间,以至广电NEC陷入无人可用的窘境,甚至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公司的基层就是由2000名农民工撑起!

当然,糟糕的情况不仅仅只有这些:

日本NEC方面,经常就合作洽谈恶意隐瞒的技术加收转让费,不满足就撤销合作;

NEC外派的日本工程师,更是经常以工艺调整为借口大搞临时违反,不同意就摔碗走人;

日本人,吃准了上广集团是国企的痛处!

为了挽留NEC,上广集团拒绝了与京东方的屏显研发合作;

为了挽留NEC,上广集团在极为窘迫中,依旧咬牙吃进日本落后生产线;

最终,在6年的拉锯后,曾盛极一时的上广集团因资不抵债,宣布破产,曾在电子屏显领域被寄予厚望的种子选手,从此成为历史。

鸡蛋与猪肉

1995年,小天鹅洗衣机销量突破192万台,正式成为拥有全列洗衣机的世界第三大洗衣机制造商

 

当年,日本松下电器主动找到了小天鹅,期望与其进行合作技术研发。对于松下的橄榄枝,当年科研能力尚显不足的小天鹅电器,选择了接受。

于是,松下冷压及松下冷机两家中日合资公司,在两年内相继宣告成立,而彼时已经掉进陷阱的小天鹅,却浑然不知!

松下的算盘打得很好:要想重新打回中国市场,硬碰硬是得不偿失的,与其两败俱伤,还不如合作渗透!

对于这一点,小天鹅也心知肚明,但是他忽略掉了最重要的一点:松下从来就没想过长久共赢!

于是,在松下的技术支援下,本来应该以独立开发新型产品为目的松下冷压及松下冷机,成为了山寨松下成品的皮尺部,而连续三年的技术支援,在荒废了合资公司科研团队的同时,却极大地促进了小天鹅成品电器的品质提高,到第四年,小天鹅所售卖的成品电器,其技术含量甚至已经超过了其自身的技术储备!

 

松下的阴谋达到了:

2006年时,表面上依旧叱咤中国市场的小天鹅,其各种家用电器设备中,超过60%均与松下电器有直接关系,而在威逼利诱下,仅仅几年,松下电器便累计从小天鹅手中,收取了专利费3.1亿!

自此,小天鹅成了松下盘中煮熟的鸭子,在步步掣肘下,日落西山的小天鹅最终在2008年被美的收购...

对于这次战役,松下(中国)顾问张仲文骄傲宣称:一只猪和一只母鸡合资开餐馆,鸡用自己下的蛋出资,猪用自己的肉出资,当猪肉割完后,合资还进行得下去吗?” 

电熨斗中包藏的祸心

上世纪90年代,素有半壁江山数红心的国产红心家电,成为了阻碍法国SEB(赛博)家电进军中国的最大拦路虎。

 

然而,对于杀气腾腾的法国赛博,当时的红心家电并没有足够的警惕,在赛博的示好下,1996年,中法合资的上海赛博电器公司正式成立!

当年,在法国人的要求下,赛博的小家电被定位成了高于红心的高档家电,而顺着红星电器的销售网络,对中国市场一片空白的法国赛博,逐渐建立了自己的销售网络。

但是,赛博的野心不止如此!

当红星的利用价值逐渐殆尽之后,法国人开始利用自己的股权,恶意做空红星预算,利用财物控制权转移利润,甚至在广告宣传中,更是刻意矮化红星品牌!

在法国人的操纵下,短短3年,红星电器便从一个年盈利几百万的香饽饽,成了亏损3000万的瘟神

中国投资人纷纷撤资,而法国赛博在不断的暗中收购之后,终于完成了对红星的全资占有。

自此,拥有全系列家电自主研发能力的中国红星电器,成为了法国赛博的廉价生产车间,而红星电器历时二十年才建立起来的庞大销售网络,却为法国人做了嫁衣!

 

当然,类似的合资致死案例,在如今的中国还有很多很多:

北方印刷公司与三菱搞合作,4年销售4个亿,但结果是企业巨亏几千万,中方母公司成了打工仔!

统一润滑油更干脆,在合资操纵后,直接被壳牌石油收购,中国润滑油市场中外实力对比直接倾覆反转......

中国绝不能再被外资吸血

中国在合资企业领域损失有多大呢?我们先来看一串数据。

在中国28个主要产业中,外资在21个产业中拥有多数资产控制权。他们控制的手段,正是合资!

根据商务部前两年关于合资企业的报告,合资公司在化工、机械、医疗、电子等领域占据全国1/3的市场!

在汽车行业,外资主导的品牌直接控制了中国汽车80%的销售额,市面上跑的合资车,95%都是国外技术

2017年,在中国汽车3.8万亿成交额中,外资就捞走了2万亿。而又出原材料又生产又销售的中国,居然还比外资少赚2000亿!要知道,外资基本是净赚,而中国去要用少得可怜的1.8万亿去养活整个中国汽车产业!

 

在玻璃行业,全国最大的五个玻璃制造商全有外资背景;

在啤酒行业,除青岛和燕京两个自主品牌,其他全部由外资操控;

在家电行业,18家国家级定点企业中,11家有外资背景;

在电梯行业,全国最大五家厂商全部具有外资背景,总产量占全国80%

在这一串串冰冷的数字背后是什么?是中国人的血汗钱啊!以美国企业在华分支为例,他们每年从中国赚走超过800亿美元的利润。而他们在华的总资产,已经超过11000亿美元,这个数值,占据中国一年GDP的近1/10

中国在合资领域的失败案例太多太多,代价极其惨痛。现在,我们必须醒悟,在合资这块大蛋糕中,大多数外资压根不是真心帮助我们,而是另有阴谋。

 

国人必须铭记一点:在发达国家的字典里,资本都是逐利性的。所谓无利不起早,他们绝不会真心帮助我们。

在中国,他们利用合资垄断市场;

在中国,他们利用合资不断的捞钱;

在中国,他们甚至还利用合资打垮我们的民族企业!

比如曾经风光一时无两的中国本土日化品牌:白猫、活力28、海鸥、中华牙膏、美加净牙膏,在面对外资品牌大举进攻时,一些本土日化企业选择了合资路,却最终被外资吃干抹净。

一条又一条经济惨案告诉我们:中国,绝不能对外国合资抱有天真幻想

 

在老铁看来,我们唯一能做的只有下定决心摆脱对外国技术依赖,以当前各行业的本土大型企业为龙头,发展自身技术的同时走海外并购路线。不管你是什么背景,只要我拥有绝对股权优势,必须让你把技术交出来,谁不交就让谁滚蛋!

中国企业,不能再浪费时间了!

扩展阅读:

我说的改革,不是你以为的改革

来源:知乎

中国崛起,最简明的解释是:改革开放。

道理没错,但道理的实践才是关键。论改革,俄罗斯比中国改的更彻底;论开放,南非比中国开的更痛快;结果怎么样?一个几近崩溃,一个严重衰落。

改革开放本身是对的,但怎么改和怎么开才是最关键的。

这个道理就好比,你如果想让孩子成为一个优秀的拳击手,你知道训练实战是绝对正确的。但你的孩子在没有任何基础的情况下,直接送到专业赛场去实战,无疑是送死。你的孩子身体条件和特长,跟别的选手不同,那么除了基础训练,更高一级的训练和技法,适合别人的,也未必适合你。非常基本的道理。

改革开放和训练孩子一样,要视现实条件而选择相适应的策略,而不是一说实战很重要,就直接送到赛场,直到被揍的鼻青脸肿怀疑人生,才有多么痛的领悟。

所以由此得出改革开放的成功根本原则是什么呢?去芜存菁,循序渐进。

去芜存菁,就是去掉不合适的,留下能吸收的。这里的陷阱在于,有很多严重不合适的,却被包装成普世的、你不这样办就不行的,于是不少人就被洗脑了,认准了你国没有这些就是不行,实打实的飞速进步看不见,非要经历一场根本不需要的暴揍。

循序渐进,就更简单了,不要指望一口吃个胖子。中国加入WTO谈判那么迫切,为什么还要限定各行各业的开放时间 ?废话,给本来没有基础的你训练时间啊。一开始就放专业选手进场,那你只有跪地求饶的份儿,没有训练准备,再被打的怕,结果就是永远被揍。但如果不跟强手较量,你自己也变不强,所以等准备的差不多时,再去经风雨见世面,吃香喝辣扬名立万。

所以那个开放时间表也是预估的可以上场时间,但最终还得要看实际准备情况(还不是为了你不被惨揍)。有的早一些,有的迟一些,最终都是要上场的。但就是有人拿着时间表质疑你国本来承诺的为什么没有兑现?流氓国家!一股子不知深浅、不谙世事的书生气扑面而来,蠢的不可方物。但如果真论守不守规矩,你国还真是最守规矩的国家之一。据WTO官方统计,违规被告美国第一欧盟第二,论历史总数美国欧盟诸国日本这些老WTO成员数量更可怕。所以答应我,不要再书生气了好吗?

顺着这个思路看,那些鼓吹资本账户一下全开放的砖家们,非蠢即坏。看看南非曾经那么朝气蓬勃的经济体,是怎么被全球赞誉赞晕了的曼德拉脑袋一热放开了,然后怎么被群虎恶狼蚕食分尸的吧。

说完开放,说改革。

改革的成功,可以归结为三个没有。没有全盘照搬、没有跳进陷阱、没有止步不前。

首先,没有全盘照搬。

俄罗斯就是全盘照搬的例子。从一个社会主义极权国家,变成一个民主总统制国家。国家性质彻底改变了。但全盘照搬让俄罗斯变好了吗?我们知道,西方意义上的民主制(下文的民主,特指普选多党竞争民主制),是需要极高的条件才能运行的,需要健全的法制、制衡的力量、契约观念的基础、意识形态的一致...等等准备,无视客观条件的瞎改,相当于60公斤级的选手,非要用100公斤级的方法和强度去训练,只有水土不服,南橘北枳,最终只能自宫练残。俄罗斯的民主最终怎么样呢,变成了寡头轮流坐庄的政治游戏。

你看到的那些只是少数成功的民主制国家,如美国、日本、欧洲诸国等,实际上大多数民主制都是失败的,如俄罗斯、印度、伊朗、菲律宾、泰国、埃及、捷克、乌克兰、中非、苏丹、乌干达、海地、伊拉克...数都数不过来。

你是怎么确定只有少数国家成功的制度,是必然普世的趋势的呢?被洗脑的结果。

要分清一个逻辑是:他们是成功了,民主才能运行,而不是实行民主了,他们才成功。

 “民主不是完美的制度,但却是最不坏的制度,这句盛传的脱胎于丘吉尔的公知腔,一下就被不加分辨、或没有思辨能力的热血青年接受了,变成一种不容置疑的信念,谁反对谁就是奴隶做久了,民主的当代神学就这样被构建起来了(类似的当代神学,还有西方意义下无视客观条件的人权概念)。

按照刚才的逻辑,国家成功了,就一定要实行民主吗?当然不。

西方多党竞争民主制,的确可以权力制衡,但权力制衡不是国家发展的根本目的。它有一个重大缺陷即:公地悲剧。两党或多党竞争,争的是国家治理的代理权。代理权的争夺,导致了竞争者的绝大部分精力,是用在代理地位的争夺和保持上,更着眼短期利益,甚至为代理地位过度允诺。国家成了人人可以放牧而绝少修葺的公地,可以无节制地配合党争利益。简单地说,品牌方和代理商的利益并不总是一致的,品牌方追求长远壮大,而代理商则注重短期销量。多党民主制则相当于以代理商的模式运营品牌,那么品牌长远利益的命运,也就可想而知了。

中国限任一党制的不同在于,不再是争国家代理权,而是直接拥有了国家产权。一个你拥有产权的东西,你当然希望它越强大越好,所以他固然一部分精力用于巩固统治地位,但更有一大部分精力是用于国家长远利益。这时候,国家长远利益与统治利益是一致的,相当于品牌是自己的,品牌做好长远收益也是自己的,也就确保了国家整体的长治久安和百姓福祉。

中国传统政权合法性,来自周代的德治的天命观,即:谁做到德治,谁就拥有天命,德治的表现形式即民心,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那么如何得到民心呢?即造福于民。在中国,如果你让老百姓的福祉增加,你的政权合法性就有牢固的民心基础。而西方那套契约论并不是可以套给全世界的。你有你的契约论,很好我尊重,但我有我的民心观,你别自命普世强求我接受,我也不会自命真理强求你实行,各自延续各自的优秀传统,互不强求,这才是尊重多元的基本素质。

那这样是不是倒退到皇权统治?当然不是。皇权是家天下,问题的根源是:一个家族的基因库总是有限的,传承几代总会出现不肖子孙王八蛋,一但出现,就有王朝崩溃的可能。而一党以其巨量的人口基础、选贤任能的机制,可以确保有竞争力的能人可以源源不断的供应。

撇开防止把牌子做塌了的统治合法性、治理体系、权力限制和监督的技术性层面不说,从大的方面看:一党,产生了国家产权意识,必然着眼长远利益;限任制,避免了个人长期独霸高位的可能和副作用;人才不断及选贤任能机制,避免了有限基因库里的混蛋出现;既有政权产权的稳定性,又有人才流动供应的持续性,品牌自有,有什么理由做不好呢,有什么理由把一个坐拥自有品牌的品牌方自动降格为代理商呢?

所幸中国没有全盘照搬,这个品牌自有的统治优势,是无心插柳的一个重大收获。

其次,没有跳进陷阱。

中国的改革2项最重大,一是从原先的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二是由原先的全面管制型政府转向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政府。这2个转向都是极富技术性的,也是充满陷阱的。

譬如政府的转型,西方主流经济理论都推崇小政府守夜人角色”“只保证秩序和公共产品就够了。这种理论不能说没道理,但是它却只能在发达状态的国家运行,也未必是最优选。而你处在幅员辽阔的发展中国家,大量的基础设施需要建,大量的基础科学需要研究,大量的产业链需要打通占据,依靠小政府?市场自发秩序能自动完成全产业链构建?能大笔投入回报率极慢、甚至不赚钱的民生基础设施?能自动组织科学家进行国防、天文、计算机、生物科学等的基础研究?痴人说梦。连美国的计算机、互联网高科技产业,都是源于国防基础研究和信息高速公路的产业政策;日本的汽车产业,也是靠政府把国外的汽车厂商赶出去,建立高壁垒保护扶植的产业政策,才让他们的汽车产业培植壮大,横扫全球。天天念叨小政府论的,是没常识还是没脑子?

之前的中国政府全要素管制,指令经济,确实僵化、无效率、甚至荒诞,所以必须改。但这种改,却不能走向另一个极端:像一个优雅的物业管家一样,May i help you sir?只提供公共产品,做好维护秩序工作,被这种描述和比喻打动的,要么只晓得埋头在书本里的想象空间,要么本身就天真的无可救药。

改的方向是什么呢?有所为有所不为。市场能办的交给市场,即: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就是政府要退出的领域,有所不为。但还有下一句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就是要有所为的地方。一是提供市场回报率差 、资本不愿意进入但民生又确实需要的,比如高铁修到西藏、电力、网络信号铺到偏远山村角落;二是提供虽然回报率高,但需要长期大量砸钱,回报又慢,而一般资本在初始阶段怯于进入的,比如基础科学研究,比如液晶、半导体产业的初始扶植;三是提供经济基础硬件之上的软件,如社会安全、法律秩序、产业政策、教育投入、激发全民进取的价值观等,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这种改革,既是循序渐进的,又是去芜存菁的,需要心明眼亮,仔细分辨。

另外一个就是市场的转型。从计划经济转到市场经济,这一点是最有全民共识的一面,市场经济的好处不同多说,大家都赞成。而一些奥派、芝加哥学派的信徒,则只会盯着这一面,其他全都看不见,说一句企业家精神、市场万能、政府拿开你的臭手三板斧,就坐收喝彩万事大吉了,天下哪有这么便宜的道理。从整个国家图景来看,只坚持一部分的对,等于全错。说他们蠢并不是说他们看见的叶子是假的,而是他们只盯着叶子,却看不见森林。

转向市场经济没错,但怎么转,却有着无数选择和陷阱,最厉害的当属:华盛顿共识

华盛顿共识就是主张一下全改,政府角色最小化、经济全面自由化、私有化,摧枯拉朽,佛挡杀佛,打破旧世界,建立新世界,像一把真理在握的屠刀。俄罗斯就是怀着这样急切的心态上马华盛顿共识的,由哈佛顶级学者操刀,快速全面改革,结果迎来了史无前例的大崩溃。悲惨之状比之前的集权社会主义状态有过之而无不及。随着华盛顿共识在拉美、东欧国家转轨实验的全面失败,欧美国家意识到问题了,自身也在开始反思这种做法鲁莽和无效,但已造成的那些惨烈悲剧却无人买单了。更悲剧的是,至今国内仍有大量的学人在鹦鹉学舌地鼓吹全面自由化、私有化,丝毫没有觉察自己已经落伍到姥姥家了,还自以为明察秋毫。

那么中国是如何躲过陷阱的呢?这就是当年著名莫干山会议确立的双轨制转型。双轨制,当年是诟病最多的转型方法。西方学者认为这是所有转轨选择中最糟糕的一种,注定失败。在当时,双轨制也确实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产生寻租空间,贪腐横行,出现大量倒爷,乱象丛生是真的。

但就是在这种乱象之下,改革之轨渐渐转移,中国开始实事求是地依据要素禀赋出发,找到比较优势的产业,然后用赢得的资本剩余,来循序渐进地进行产业升级。从初始的乡镇企业、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升级到高精尖的知识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人口红利从廉价的劳动力开始,逐步转换成巨大的消费市场,进而再一步拉动各大产业持续升级。按照一种从易到难的工业化秩序,从剩余积累到投资升级的上升步骤,从廉价劳动人口到强力消费人口的转换,形成一种产业升级游戏的良性循环。与此同时,政府以产业政策、基础科学研究、基础设施建设保障,来配合、催化、护航瞬息万变的产业市场,形成高效崛起的一体两翼。终至带来了全世界范围内唯一腾飞近40的高速增长经济体的奇迹,且这种中高速增长还在持续,似乎仍有着巨大潜力和澎湃动力。这是前无古人的、似乎也很难有后来者重大跃迁。现在讲的文化自信在网上似乎是个嘲讽词,但是它背后那些扎实的支撑,是那些嘲讽者打死也看不见的。

改革不是没有代价,那些乱象就是,但这些乱象总归好过俄罗斯、东欧那些自由化改革的崩盘式溃败。改革之难,也在于此。既得利益者的藩篱阻挠可以冲折,但引起的社会乱象,却会让人产生改革方向对不对的怀疑和讨论,坚持还是改弦易辙呢?沉疴用猛药,当年朱总主持的壮士断腕般的国企大下岗,就有这种改革阵痛和毁谤之险,很多时候就是面临要一条腿还是要一条命的艰难选择,每一步都有陷阱和要承担的责任。

所幸中国的改革没有跳进华盛顿共识的陷阱,双轨制改革,无疑是去芜存菁、循序渐进双原则的铁律一般的应用。

最后,没有止步不前。

在任何一个官方口径中,你都能获取这种印象。诸如将改革进行到底”“永远在路上”“不能有喘口气、歇歇脚的念头,这种全面强化的舆论灌输,就是为了防止懈怠自满的情绪。这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居安思危观念的心理投射,更重要的是,要有清醒的判断。

你国的突飞猛进固然是震惊了全世界,但捧杀之险也随之而来,人家提一提北京共识就以为找到真理了,独占鳌头了,膨胀了,那就完蛋了。差距客观存在,鸿沟不是短时间可以跨越的。

改革的每一条线都刚迈出去几步远,牵扯的固化利益、人事沉浮和唱好、唱衰的杂音,都有着一万种走向不同的可能性。尽管国运战略层面,大势浩荡,不可逆转,但在具体的改革战术层面,仍需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心理准备。

天下没有自满者永保优势的道理。

世界经济重心的N次转移,何尝不是自满所致。大明航海的自废武功,大清的闭关锁国,前脚刚说完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历史紧接着就以一百多年的屈辱落后来打脸。这些沉痛教训,是中国没有止步不前,不敢有所懈怠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悬一天,进一步。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北京市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咨询服务(北京)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