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学术探索 > 人文史料 > 阅读信息
付登华:初识中国人民解放军
点击:  作者:付登华    来源:昆仑策网  发布时间:2025-03-29 12:02:07

 

 

人生中有些经历是终生难忘的。

 

194911月重庆解放前夕,六岁的我在传习处才上了几个月蒙学,和现在学前班的孩子差不多,脑海几近空白,更无思想可言。可是,当年认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情景却深深地刻

 

了我的记忆里,如今过去了70多年仍旧历历在目。

 

11月下旬,山雨欲来风满楼。乡间风声鹤唳,大人们说,共产党101日就在北京建立了新国家,声称要解放全中国,共产党的部队正朝着重庆进发。乡亲们人心惶惶,因为没有和共产党打过交道,既担心国民党的败兵骚扰,也担心共产党的部队来了胡作非为。躲兵祸啊,人们纷纷丢家舍业逃到缙云山里藏了起来,村里十室九空,办在我们院子里的传习处早就关门了。我家七口人,爷爷年逾古稀,二弟还不到一岁,这样老的老小的小,还养着家畜家禽,朝哪里逃都不方便。还当着村里轮班甲长的父亲,当过乡丁参加过县里的兵役培训,见过世面胆子比乡邻自然要大些,他踌躇再三后宣布:“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我们就躲在家里,不逃了。”于是,我便有了初次认识解放军的经历。

 

1127日是个艳阳天,吃早饭的时候“轰隆、轰隆”的炸裂声从东边天际滚滚传来,爷爷说那是北碚方向在打仗的砲声,听声音离我们家最多不过20公里。全家人听了心里慌慌的,母亲招呼我把鸡鸭吆回家赶到猪圈屋里关起来,只把大黄狗留在院子里护家。早饭后,父亲没有如常出门下地,叫上我杠起梯子到了屋后坟坡的高岗上,他爬到最高的那棵青杠树上边修桠枝边放哨,叫我把落到地上的青杠桠拖回家里作烧火柴。

 

站在岗子上放眼高天厚地,浅丘上的层层梯田尽收眼底,青青的麦苗在葫豆、豌豆的妆扮下与冬水田里的汪汪水波一起撩人眼球。“天地人合”,“天”和“地”总是那样悠悠然,今天只可惜了这个“人”字,当下满世界除了我们父子俩个活动在阳光下再不见一个人影,意味着和谐的“合”只可期了!

 

突然,父亲在树上大声叫我:“五娃子,快看马路上共产党的解放军在追国民党兵!”我急忙丢了青杠桠朝500米外的碚青路上看,只见一队国民党兵散乱地拖着青天白日旗,倒提着枪朝青木关方向扯伸脚杆拼命奔跑,有的头上帽子都跑丢了;相距不到百米,是一队穿浅黄色军装的军人举着红旗端着枪紧追不舍,我想这就是父亲说的解放军了。霎时间到了皂桷树院子门前,那是村里数一数二的三进瓦房大院,国民党兵眼看跑不赢解放军了,猛地右转弯窜进了院子里,解放军紧跟着也冲了进去……马路上恢复了平静,院子里也没有传出来枪声。

 

暖阳下世界靜悄悄的,田野里依旧空寂无人,父亲担心我们引祸上身,谁知道后面是否还有败逃的散兵游勇鼠窜啊!他赶紧从树上下来拉着我扛起梯子就朝家里跑。皂桷树院子里发生了什么?我们没有胆子去看个究竟了。后来听说那些国民党官兵没有抵抗就放下武器当了俘虏,有的参加了解放军成了“解放兵”。

 

长大以后我才知道,就在这一天,国民党在我家西南方40公里外的中美合作所,制造了残杀共产党人和爱国民主人土的“11.27”大屠杀惨案。每当我路过歌乐山下烈士墓的时候,就想起了国民党官兵溃逃的情景,不禁天真地想,要是当年我看到的解放军追兵一直追进中美合作所就好了。

 

仅仅三天后,1130日(农历10 11日)重庆解放了。解放军的大部队开进了青木关地区,我们凤凰場也驻扎了部队。于是,先前我从远处看到的解放军,这下面对面地打上了交道。

 

那天下午我家大黄狗突然“汪、汪”地叫,我跟在父亲身后出门查看,发现4个解放军挑着箩篼正朝着我们的院子走来,母亲得知急忙带着大姐和弟妹躲进臥房插上了门,年过古稀的爷爷一手提烘篼挾在兰布长衫下取暖,一手不停地捋他那雪白的胡子,他那清瘦的身形稳坐在堂屋门坎上摆出一付毫无惧色的样子给家里人壮胆,父亲走到地坝边把解放军迎进了我们乡下人的客厅—堂屋。一进门他们就介绍自己:领头的两个解放军全副武装,佩戴着《中国人民解放军》胸牌,一看就是正规的军人;挑箩篼的两个解放军没有扎武装带,也没有佩戴胸牌,自称是才入伍的“解放兵”。他们说,部队在碚青路边的谢家院子驻扎集训,首长派他们出来采购作宣传,希望乡亲们尽快回家过正常日子。

 

为了方便宅家渡过兵荒马乱,家里不久前才拔了不少白萝卜堆在堂屋里,还杀了一头肥猪,猪油就掛在房樑上。父亲明白他们的来意后,立即自己动手装了满满两挑萝卜,又切了一大块猪油用草纸包好给了他们。我感到惊奇,父亲咋个会那么主动,还少有地露着笑脸呢?后来我才明白,父亲当时并不了解解放军,更说不上热爱解放军,他献殷勤只是想舍财免灾,希望换来全家平安。

 

在两个“解放兵”动手挽箩篼索子的时候,父亲长长地、无声地舒了一口气,急忙到堂屋门口准备送客。然而,事情并不像父亲想的那么撇脱,带队的解放军一声“老乡”叫住父亲,然后对他说:“麻烦你拿秤来称一下萝卜多少斤,猪油多少斤。”

 

父亲愣住了。反应过来后,他摇头说:“不用称了,我们送给部队吃!

 

那个解放军听了一个劲地说:“那可不行!那是违反纪律的。”他强调说:“我们共产党的军队是人民的军队,不能拿老百姓的‘一针一线’。你不过秤的话,我们只有倒了萝卜去别的人家采购了!” 寂静的堂屋里,在“天地君亲师位”神龛下,他的话让人听得真真的。

 

父亲原本是为了舍财求平安,听了这席宣传心中不再纠结平安问题了,立即叫我到灶房屋取秤来把萝卜、猪油过了秤。

 

另一个解放军庚即扒拉随身带的算盘,掏出钱来点了一沓交给父亲。父亲的胆子更大了,他接过钱看了看说:“长官,这个钱我们用不出去。”那个解放军和气地解释说:“老乡,解放了,这是人民政府发行的人民币,立马可以用了。我们是以人民币定的采购价,你放心吧!”父亲这才收了下来。

 

在道別声中,解放军满载而归回營了。

 

送别了解放军,全家老小崩紧的心弦都松驰了下来。我们聚到一起,爷爷直点头嘴里夸“好”又摇头说:“这下不用怕了!”父亲感叹道:“解放军确实和国民党兵不同!”母亲不无遗憾地说:“水都没有烧一碗给人家喝。”

 

从那天起,一家人放下心来开始了解放后新的生活。

 

躲出去的乡亲们不断有人回来打听消息,我们以亲身经历向大伙作介绍的时候,父亲还拿出人民币示人,我们成了左邻右舍第一个拥有人民币的人家。不久,乡亲们陆续从山里都回来了。

 

初识中国人民解放军,我晓得了 “解放军和国民党兵不同”,由此开始了认识中国共产党,认识新成立的人民共和国。

 

2024.09.21

 

(作者:付登华:重庆人,生于1943年农历520日,共产党员,高级工程师。1966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70岁前从事企业管理,其后以文养老,现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德阳纪实文学家协会名誉主席。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来稿】图片来源网络 侵删)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 付登华:初识中国人民解放军

    2025-03-29
  • 内容 相关信息

  • 付登华:初识中国人民解放军

    2025-03-29
  •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国策建言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央视网
  • 新华网
  • 求是
  • 中国军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中国科技网
  • 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文献网
  • 红色文化网
  • 观察者网
  • 参考消息
  • 环球网
  •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 红旗文稿
  • 红歌会
  • 红旗网
  • 乌有之乡
  • 橘子洲头
  • 四月网
  • 新法家
  • 中红网
  • 激流网
  • 宣讲家网
  • 中共党史网
  • 国史网
  • 全国党建网
  • 中国集体经济网
  •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
  • 西北革命历史网
  • 善之渊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 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烽火HOME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