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学术探索 > 人文历史 > 阅读信息
​1965年毛主席发怒,从此贫下中农看病不再犯难
点击:  作者:李享生活    来源:“李享生活”微信公众号  发布时间:2023-03-10 19:57:54

 

1.jpg 

 

中国农村长期缺医少药使热爱劳动人民的毛主席极为不满。这个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终于使他在1965年发怒。可能连毛主席本人也没有想到,他的这次发怒,改变了中国农村长期缺医少药的状况。

毛泽东主席发怒作出“六二六”指示

旧中国的农村,缺医少药。农民生病也治不起,只是挺着,小病能挺过去,得了大病,只能等死。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十分重视农村广大农民的医疗卫生问题,也曾采取多种具体措施去解决。但当时中国经过正规培训的医生很少,政府很难一朝一夕解决这个历史遗留问题。

针对这种情况,毛主席认为,中医需要器械不多,行动灵活方便,中药也不贵,农民抓得起中药,因此发展中医,对解决农民看病难的问题有利。1958年他批示:“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整理,提高”。但是,培养大批中医,需要时间,而且这些学成的中医大多也是留在城市的医院中工作,广大农村缺医少药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中央于是转而探索另一个解决方式——派城市的医生组成医疗队下乡为农民治病。毛主席曾多次指示城市中的医院要组织医疗队下乡为农民治病。为了贯彻毛主席的指示,1965年之前国家还陆续出台了许多方案,要求各级医院临时组建下乡巡诊的医疗队去农村为农民治病。

1965 年1月,毛主席和中央又批转了卫生部关于组织巡回医疗队下农村基层的报告。很多医疗专家纷纷响应,像著名的胸外科专家黄家驷、儿科专家周华康、妇科专家林巧稚都加入其中,深入农村送医。到1965 年上半年,全国城市共组织了 2800 名医生下农村巡诊。

但由于医疗队人数有限,每次下乡,只能走两三个乡镇,且医疗队下乡只能轻装,不可能带稍微大一点的医疗器械,也不可能配齐各专科人员,无法达到有效地为农民医治疾病的目的。此外,医疗队长期下乡,各级医院要打乱日常工作来安排人员,农村要为安排医疗队的食宿而费脑筋。因此,许多地方组织医疗队下乡没有长期坚持,农民看病难的问题仍然存在。

对此,毛主席极为不满。

毛主席内心积压的火气,终于在1965年6月26日爆发了。这一天,毛主席按照中央办公厅的安排,听卫生部部长钱信忠汇报工作。钱信忠在作了卫生部工作的一般性汇报后,讲到了全国医务人员分布情况和医疗经费使用的占比:全国现有 140 多万名卫生技术人员,高级医务人员 90%在城市,其中70%在大城市,20%在县城,只有10%在农村;医疗经费的使用农村只占25%,城市则占去了75%。

毛主席听到这组数字,发怒了。他面容严肃地站起身来,严厉地说 :“卫生部的工作只给全国人口的15% 工作,而且这15%中主要是老爷,广大农民得不到医疗,一无医,二无药。卫生部不是人民的卫生部,改成城市卫生部或老爷卫生部,或城市老爷卫生部好了!”“应该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培养一大批‘农村也养得起’的医生,由他们来为农民看病服务。”

毛主席发怒后,卫生部立即研究贯彻毛主席指示的办法。由于毛主席这次发怒中作出的指示是在6月26日,因此卫生部把毛主席在这一天的指示称为“六二六指示”。

一个多月后,毛主席再次召见卫生部长钱信忠等人,讨论在农村培训不脱产的卫生员的事情。在这次谈话中,毛主席重点谈了改善农民医疗条件的问题,并且提出了在农村培训不脱产的卫生员的总构想。毛主席说:“现在那套检查治疗方法根本不适合农村,培养医生的方法,也是为了城市,可是中国有5亿多农民。”毛主席接着说:“医学教育要改革,根本用不着读那么多书……高小毕业生学3年就够了、主要在实践中学习提高,这样的医生放到农村去,就算本事不大,总比骗人的医生与巫医要好,而且农村也养得起。”

毛主席在作出“六二六”指示时,并没有谈到“赤脚医生”这个词。但他的指示中有一条——要有一大批农村养得起的医生在农村给农民看病。毛主席还划定了培养这样的医生的两个条件:一是高小毕业生,二是学3年医学。这些只是毛主席当时的一个基本构想,在他的头脑中,也没有形成一个完整、清晰的模式。在这种情况下,各地在执行毛主席指示中,大体是按照主席所说的条件做的,但做法不一,模式不同,培养的乡村医生名称也不同。但不管怎样,普及农村医疗卫生的工作在全国迅速展开了。在全国各县普遍建立人民医院的基础上,国家开始大力扶持有条件的公社迅速建立卫生院,同时卫生部着手组织对农村有一些文化的青年进行医学培训。

毛主席“六二六”指示催生中国“赤脚医生”

对农村有一点文化的青年进行医学培训,上海市动手较早。“赤脚医生”的叫法,就是首次在上海市川沙县江镇公社出现的。原来,这个公社于1965年夏就开始办医学速成培训班,学期4个月,学的是一般的医学常识,及对常见病的简单治疗方法。学员学成后,回公社当卫生员。

在第一批学员中,有一个叫王桂珍的,来自江镇公社大沟大队。在学习中,她十分刻苦。后来她自己回忆道:我连中学的门都没进过,比方那些化学元素符号,还有什么“大于”“小于”……老实讲,一下子真搞不懂。那时候我自己挺能吃苦,学得挺认真。老师让晚上9点熄灯,我拿个小的手电筒在被子里看到 12 点……

由于王桂珍在班上学得认真,很快就初步掌握了医学知识。结业后,她被安排在江镇公社当卫生员,是该公社第一批卫生员之一。当时,江镇公社第一批卫生员有28个。这些卫生员,实际上仍是公社一级卫生院的实习医生,或者是护士、护理员。农民生病,还是要到公社卫生院来。换句话说:公社培养的卫生员还是没有像过去乡村游医那样走村串户到农民中去给农民治病。但王桂珍结业后却与别人不一样,没有选择待在卫生院等农民上门治病,而是背起药箱,走村串户甚至到田间地头为农民们治病。农忙时,她也参加农业劳动。

开始,农民们并不相信王桂珍能治病,说做一个医生要学好几年,这个黄毛丫头只学了 4个月就能当医生?能看病吗?但王桂珍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一个病人牙齿痛,她要给病人针灸,病人不敢,怕痛,她就先给自己扎。经王桂珍治好的病人越来越多,大家开始宣传她,找她看病的人也越来越多,她开始在农民中享有了声望。此外,王桂珍和同伴们还在村边一块坡地上种了100 多种中草药,在村里专门建了土药房,利用自己有限的医疗知识,想出各种土洋结合的办法,让身边的老百姓少花钱也能治病。

王桂珍的这种类似过去乡村游医一样走村串户甚至到田间地头为农民治病、农忙时也参加部分农业劳动的方式,并没有引起当地党政领导机关和卫生部门的重视,只是把她的事迹放在学雷锋的范围来宣传。因此,王桂珍的事迹,当时仅局限于上海基层。

与王桂珍的事迹相联系的,还有另一个人——黄钰祥。黄钰祥,1953 年苏州医专毕业。20 世纪 60年代初,他和妻子张蔼平相继被分配到了上海川沙县江镇公社卫生院工作,直接为农民治病。他在工作中对农村缺医少药和农民看病难的现状有着深刻的了解。

当时的江镇公社卫生院的条件极差,就是一幢租的民房,没有高压蒸汽消毒设备,连高压锅都没有,针筒等最基本的医疗器械是用煮沸的方法消毒,而这都是不合格的。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黄钰祥仍然想尽各种办法为农民治病。

他在认真为当地农民服务的同时,也注意用自己所学,教当地卫生员以医学知识,以便有更多的人来为农民治病。毛主席的“六二六指示”发出后,他开始积极参与江镇公社培养当地乡村卫生员的工作。他也就成了包括王桂珍在内的第一批农村医学速成培训班学员的老师。同时,他也经常下乡为农民治病,深得农民的喜爱。黄钰祥的事迹也得到了当地党政部门的肯定。

王桂珍、黄钰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做法,深受当地农民的欢迎。当地农民因多种水稻,平时劳动时是赤脚下水田的,所以当地农民早就有一个朴素的观念——“赤脚”和“劳动”是一个意思。当地农民见王桂珍在为农民看病之余也经常参加一些劳动,就称她为“赤脚医生”。实际上,“赤脚医生”就是不脱离劳动同时也行医的意思。正如黄钰祥所说:“赤脚医生”是在农民中自行叫起来的。

但是,无论是王桂珍还是黄钰祥的事迹,当时只是被当地政府所肯定和宣传,而宣传的重点,也是他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至于“赤脚医生”这个词,还没有在宣传中成为重点。王、黄二人的事迹还没有在全国范围内宣传,自然也不为毛主席所知,“赤脚医生”这个词也不为全国人民所知。

情况到1968年有了改变。这一年,上海川沙县和市卫生部门宣传王桂珍、黄钰祥的事迹已经近3年了。经过这一段时间的沉淀,二人的事迹经受住了考验,也有了一些值得在更广范围推广的经验,上海市于是派出记者前往川沙县江镇去调查、采访。采访中,消息灵通、思想敏感的记者们意识到,王、黄二人的做法,与毛主席几年前作出的指示,以及他所提倡的方式是相合的。

于是他们没有把采访结果写成一篇一般性的报道,而是写成了一篇调查报告。写作过程中,记者们对王、黄二人的事迹做了认真分析,同时反复体会毛主席20 世纪 50 年代到 20 世纪 60年代初期关于改善农村医疗条件的指示,觉得江镇公社王、黄二人的做法,是切合毛主席指示精神的。因此,调查报告把本来就有着内在联系的毛泽东指示和王、黄二人事迹,进行了深入发掘和说明。

写作中,记者们对文字精益求精,尽可能使文章生动活泼一些,并且首次使用了当地农民对王、黄二人的称呼——“赤脚医生”,并直接将全国人民都生疏的词“赤脚医生”用到了标题上,题目最后定为《从“赤脚医生”的成长看医学教育革命的方向》。

1968年夏天,在全国有影响的上海《文汇报》在重要位置发表了这篇调查报告。该文发表后,立即引起北京宣传部门的重视。当年9月出版的《红旗》杂志第3期和9月14日出版的《人民日报》全文转载了这篇调查报告。文章先后在3个重头报刊上发表,自然引起了广泛关注。特别是这篇文章中第一次把农村半医半农的卫生员称为“赤脚医生”,让人耳目一新。

这篇文章引起了毛主席的关注。毛主席仔细阅读了9月14日当天《人民日报》上发表的这篇文章,并且在他阅过的《人民日报》上批示:“赤脚医生就是好。”毛主席的批示就是“最高指示”,很快就传达下去,并且立即转化成各级党政部门的行动。

从此,“赤脚医生”成为半农半医的乡村医生的特定称谓。更重要的是,按此思路,全国各地在县一级已经成立人民医院、公社一级成立卫生院的基础上,在大队(相当于现在的村)一级都设立了卫生室,构成农村三级医疗体系。在大队一级卫生室工作的医务人员,都是“半农半医”的“赤脚医生”。

与此同时,各级卫生部门开始下大力气,按照上海川沙县江镇公社的做法,着手大批培训“半农半医”人员。当时,也正是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高潮,一批下到农村的初、高中生,由于文化水平较当地农民青年要高,也自然成了接受“半农半医”的“赤脚医生”培训的主体。他们学成后,大都当上了“赤脚医生”。

这种情况,促使中国的“赤脚医生”队伍在短期内迅速形成,农村医疗状况迅速改观。活跃在广阔农村的“半农半医”群体,确实受到了广大农民的欢迎。农民有个头疼脑热,再不用远赴公社或者县城去医治了,劳动中受的一般创伤能够及时治疗。

而且,农民们在大队卫生室或者公社卫生院看病,医疗费用主要从公社和大队积累资金中出,除扣少量工分外,社员基本上不花什么钱,有的地方连5 分钱的挂号费也不收,这怎么能不受到广大农民的由衷拥护和欢迎呢?农村广大贫下中农,怎么能够不从内心感激伟大领袖毛主席的至亲恩情呢?

来源:“李享生活”微信公众号,修订发布;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昆仑策网】微信公众号秉承“聚贤才,集众智,献良策”的办网宗旨,这是一个集思广益的平台,一个发现人才的平台,一个献智献策于国家和社会的平台,一个网络时代发扬人民民主的平台。欢迎社会各界踊跃投稿,让我们一起共同成长。

  电子邮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com

责任编辑:红星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国策建言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央视网
  • 新华网
  • 求是
  • 中国军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中国科技网
  • 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文献网
  • 红色文化网
  • 观察者网
  • 参考消息
  • 环球网
  •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 红旗文稿
  • 红歌会
  • 红旗网
  • 乌有之乡
  • 橘子洲头
  • 四月网
  • 新法家
  • 中红网
  • 激流网
  • 宣讲家网
  • 中共党史网
  • 国史网
  • 全国党建网
  • 中国集体经济网
  •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
  • 西北革命历史网
  • 烽火HOME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 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