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学术探索 > 人文历史 > 阅读信息
被1952年的海报展示的儿童心理教育理念惊到了
点击:  作者:李东雷    来源:老兵东雷  发布时间:2018-09-11 09:10:51

 

       昨天偶尔在朋友圈里看到1952年的8张儿童心理教育海报,真心被惊到了。它们展现的家庭教育理念在今天看来不仅不落伍,而且极具现实意义。今天是教师节,我就从这8张海报来简单聊聊家庭教育。

我最想说的是:父母是孩子最早的老师,也是最重要的老师

教育不是从幼儿园才开始的,它从孩子一出生就开始了,父母的行为从一开始就影响着孩子,所以教育是家长的天赋职责。学前教育的核心是树人,即教育孩子如何做人,如何让孩子形成一个健全的心理。进了学校之后的教育除了继续树人之外,还包括了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

把教育的职能全部归于学校是错误的(中国学校教育问题太多,但不是本文要讨论的)。父母才是孩子做人的启蒙老师,所以父母本身就要为人师表、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中国有句老话叫三岁看老,孩子的教育者就是父母和其他家人,当孩子进入学校的时候,他们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一些个性。当然,这里面肯定会有遗传因素。

如果说父母是孩子最早的老师,那么家庭就是孩子最早的学校。家庭的氛围对于孩子的身心成长至关重要,父母是否恩爱、家庭是否和谐很可能会决定孩子未来的爱情观、家庭观、甚至对社会的看法。如今中国家庭的稳定性越来越差,父母吵架分离是常事了。随着离婚率不断高涨,单亲家庭也越来越多,对年幼的孩子的心理会带来阴影,很可能影响着他们的一生。

所以说养育孩子是一件风险极大的事情。我觉得婚姻不稳定的话就先别要孩子,没有养育能力的人少生孩子,自己都没有长大的人晚要孩子。

我的朋友圈里每天都可以看到母亲们晒娃,不同年龄段的母亲都会以不同方式晒娃。她们从孩子出生后的喜悦晒起,晒孩子的学业成就、才艺技能,一直到孩子上大学、毕业、就业、结婚、再生子。她们用社交平台记录和展示孩子成长中的点点滴滴。其实她们一直都在扮演孩子教育者的角色,比学校的任何老师都无微不至、尽心尽力。相比这下,晒娃的父亲比较少。

可能是出于教师的本能,每当我看到年轻母亲晒娃的时候,很想跟帖说,你们这样做真的好吗?你们是否意识到自己不光是母亲,还是孩子最重要的老师呢?你们今天展示的孩子的一切其实是在展现自己的生活和成就,但是不是考虑过孩子的心理感受呢?是不是把孩子当作一个独立人格的人来对待?

当然,这种话是不能说出来的,毕竟那是别人的生活,我何必招人烦呢。

儿童心理教育是很复杂,也很微妙的,被养育孩子的快乐和辛劳锁定的年轻父母可能很少会有从儿童心理方面考虑自己的行为。在中国,即使先前的家庭教育很成功,后来也很可能被中国的应试教育搞得面目全非。

 

昨天被这张图片笑翻了,但太写实了

昨天看到1952年这8张儿童心理教育海报时,感觉非常意外。一直以为儿童心理学是改革开放之后才在中国发展起来的。没想到1950年代中国已经有了这样先进的教育理念。

1950年代对我这个年龄的人来说仿佛都非常遥远了。要知道那个时代中国人受教育的程度是非常低的。1949年建国的时候,中国的文盲率高达80%,学校教育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还是一个奢侈品。新中国的成就之一就是进行了大力的扫盲,而且成果显著:

 

我在网上找到了关于建国后扫盲运动的一些资料图片:

 

195012月,浙江杭县农村冬学普遍展开

图为挟着课本上学去的农村妇女。

新华社记者王纯德摄(资料照片) 

 

1951年,河北定县翟城村开展冬学。

图为参加冬学的学员们在上课。

新华社记者曹兴华摄

 

1951年,青海省的两个牧童在放羊时,

温习冬学教师教给他们的生字。 

 

1952年,山西省平顺县西沟村的妇女识字小组在上课。

 

 

195282日,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25周年全军运动会在北京举行。

图为运动员在进行识字赛跑比赛。

扫除文盲、提高人口素质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如今,与广大发展中国家相比,中国的教育普及率已经非常高了,教育层次也得到了大大提高。但教育始终被应试主导着,各种怪象不断。

这些天关于现在孩子特别娘炮的争论不断,说到底是儿童心理教育出了问题。看一看1952年的这8张海报也许会给我们一些启发。

我不知道以下8儿童心理教育海报的具体出处,也不知道它们的产生的背景。1952年正值中国扫盲运动热火朝天,但这8张海报的深度远远超过扫盲识字本身,因为它们宣扬的是儿童心理教育,尤其是家庭教育的一些实质内容:从人的生死,讲到人的想象力,实在太出乎我对那个时代的原有想象了。

第一幅:情的发育(父母之爱)

 

子女不可溺爱,也不可不爱

失去了爱,性情暴躁,体罚责骂,不是教育,

适度的爱护,儿童身心健康,像花草得到了雨水阳光一样欣欣向荣。

这些话实在说得太好了。独生子女们得到了太多的溺爱,让他们面对社会时产生了挫败感。我们还看到了太多智商发达而情商低下的孩子。没想到在1950年代就有人注重于情的发育了。

第二幅:同情爱护

 

婴儿在母亲的怀抱里可获得最宝贵的安全感

鼓励小朋友喜爱动物,发挥同情心,滋养了正常的情绪

真没想到,在那个时候已经把喜爱动物与培养同情心和正常情绪相关联了。我们经常抨击当下社会的冷漠,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却很少去想一想,同情心的缺失与儿童早期接受的教育相关。

第三幅:发展想象力

 

儿童富有想象力,有时虚构故事。一个三四岁的儿童说:我家里有架大飞机,他是在说谎吗?并不是在说谎。

画,可以表达他的想象力。木,可以建设性地利用他的幻想。

我们现在经常批评中国应试教育毁灭了孩子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事实上,这种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失去很可能从小就开始了,从家庭里就开始了。

第四幅:勇敢与惧怕

 

破皮出血不嚷痛,从小要有勇气

不要让他怕高或怕走狭板

不要让他畏缩不劳动

不要让他怕黑暗

很实用、很具体的几条建议,培养勇敢精神,这样培育出来的儿童至少不会太娘炮。

第五幅:妒嫉与公平

 

妈妈抱弟弟,哥哥哭闹着,要求偏爱

爸爸同样地喜欢弟妹,从来不偏心

你切瓜,要平均;切了后,我来分;大家公平,才不妒忌。

偏爱是多孩子家庭必然面临的问题,我们过去家庭孩子多的时候都经历过。偏爱对于被偏爱和被忽视的孩子心理影响都很大。在中国还有重男轻女的偏爱问题。后来的独生子们没有得到偏爱,而是被爱得太多了。如今有了二胎的家庭就要面临偏爱问题,让每一个孩子得到公平的爱是对年轻父母的考验。

第六幅:好奇心并非破坏

 

小孩并非有意破坏,只是想看看东西撕破后是个什么样?给他一种代替物,让他去满足好奇心。

很具体的解决方案,不要因为破坏而去责罚孩子,而是想办法满足孩子的好奇心。

第七幅:关于生的问题

 

妈妈,弟弟哪里来的?我是哪里来的?

这时正好是性教育的机会,不可捏造故事欺骗儿童,可以用小猫小狗小鸡的比喻解释生育的事实。

有点意外,一直以为1950年代非常的保守,没想到那个时候已经有了性教育的提法,而且解决方式非常具体而实用。

第八幅:关于死的问题

 

儿童对于死人会害怕或提问到关于死亡的问题。你可以依照他的智能把事实告诉他,并可作比喻说:花草会死,小鸟也会死,死是生命的停止。

真的很意外,居然会向儿童坦然地谈及死的问题。其实回想一下,我们自己小时候对于死就有过许多的疑惑。

大赞这8幅海报。海报就是广告,就是要用生动、简洁的语言直击人心。这些海报的存在并不意味着那个时代做到了对儿童的心理教育,而是号召大家这样去做。我不知道这些海报面对的受众是哪些群体,在文盲率高达70%1952年,我感觉它们的受众应该是那些受过教育的家庭。

我没有系统学过心理学,不了解中国心理学的发展史。我猜测,这些儿童心理学的理念应该来自于国外。时隔60多年,这些儿童心理教育的理念一点都不陈旧,说明儿童成长教育中的共性是可以跨越时空的,因为它关乎人性和本能。

但无论如何,我要向做出这八张海报的机构和人致敬,你们是真正懂得儿童教育的人,即使放在当代也是值得尊重的。

最后,祝收听我公号的各位教师节日快乐!

祝年轻的父母们成为你们孩子最好的老师!

--End--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北京市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咨询服务(北京)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