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国策建言 > 医疗卫生 > 阅读信息
李富玉:新冠病毒防治绝不能走抗生素恶循环的老路
点击:  作者:李富玉    来源:昆仑策网  发布时间:2022-04-22 12:26:13


人类用70年的探索,验证了抗生素与细菌“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恶循环。

 

经过与新冠病毒2年多的斗争,科学家们不得不承认“未来很难预测”。

 

这会不会是抗生素与细菌恶循环的翻版?

 

未来结束疫情的出路究竟在哪里?

 

(一)

 

1928年发现青霉素到1942年大批量生产推向市场,人类开启了抗生素时代。随后,威力更大、效果更好的抗生素在不断发现并广泛应用于临床。

 

抗生素因为拯救了无数细菌感染性患者的生命,被称为20世纪最伟大科学成就之一。

 

但不容忽视的是,抗生素也是一把“双刃剑”。科学家们在不断提高抗生素威力的同时,也在不断激发细菌突变形成逃逸和耐受机制。

 

比如,细菌会改变细胞壁特性以及细胞膜渗透机制,让抗生素无法进入细胞内。通过突变或产生某种酶的修饰,可以使抗生素对蛋白或核酸作用靶点发生结构变化,从而失去作用。在与抗生素竞争合成酶代谢中,细菌会加快竞争物质产量,取得竞争优势,消解抗生素作用。对进入细胞内的抗生素,细菌通过产生多种水解酶或钝化酶来水解或修饰抗生素;还会产生一种主动运输方式,将药物“泵”出细胞。

 

细菌与抗生素斗争后无论生死,都会将自己的耐药基因信息传递给更多细菌,实现抗药机制的主动进化。

 

除了细菌“自强不息”外,抗生素在医疗、畜牧业、林业等方面的滥用,也为细菌快速突变提供了最佳温床①。

 

细菌突变成功升级了逃逸和耐受机制,这迫使科学家们继续研发威力更大的抗生素,以期灭杀新出现的耐药细菌。

 

这种周而复始只维持了大约70年。截至2011年,也就是青霉素投放市场70年的时间,上市的抗生素数量已经落后于新增的耐药菌数量②。抗生素和细菌的斗争陷入“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恶循环中。

 

人类也在承担抗生素恶循环的后果。抗生素滥用的副作用会造成人体器官病变,致畸、致癌,还会损害免疫力,引发各种炎症和过敏反应。尤其是儿童,危害更大。而一旦感染抗生素催生的耐药“超级细菌”,任何治疗都是徒劳的。

 

面对严峻局面,世界卫生组织将2011年世界卫生日主题确定为“控制抗菌素耐药性”,提出限制抗生素使用。我国也于2012年颁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更加重视并强化对抗生素的监管。

 

(二)

 

新冠病毒侵入细胞靠的是形如花冠的刺突蛋白。

 

20201月我国分离得到第一株新冠病毒毒株,到20215月,新冠病毒刺突蛋白已有140万个变异序列被报告并收录,其中3913个被定义为具有代表性的主要变异基因组③。这相当于17个月中,病毒每天会发生3000次变异,并从中出现多达8次有代表性变异。

 

尽管有研究表明,新冠病毒的变异正削弱自身威力,但如此庞大的变异基数,导致超强毒株的小概率偶发事件变得非常容易,仅世卫组织明确“需要关注”的变异毒株已达15种。

 

比如20209月英国首次发现的Alpha变异毒株,对一些中和抗体(阻止病毒侵入靶细胞的抗体)提高了耐受性,但对感染恢复期血浆或疫苗后血清没有更高抗性。而20205月南非首次发现的Beta变异毒株,就已经对感染恢复期血浆或疫苗后血清的中和作用具有了明显抗性。当然,研究也显示,疫苗在阻止向危重症进展方面效果依旧明显。

 

202111月南非首次发现的Omicron变异毒株,几乎可以降低所有单克隆抗体的能力,躲避部分受体结合靶向作用的抗体,甚至还能躲避感染早期病毒建立的抗体免疫力,实现多次感染。

 

今年以来,Omicron已出现BA.1-BA.5等多个亚型变异株,以及XA-XS等不同变种重组的变体。世卫组织也强调:Omicron绝对不是最后一个变异株,目前恰恰是更多变异毒株出现的最佳时机④。

 

新冠病毒的超强变异能力源于自身刺突蛋白结构特性,但仍然具有持续形成“需要关注”毒株的能力,一方面是受灭杀药物激发形成的逃逸和耐受机制升级,另一方面和极为庞大的感染群体密切相关。目前全球累计感染新冠病毒人数已超5个亿,这简直就是为培养病毒量身打造了一个超级大温床。

 

这造成的结果就是:当某种变异病毒导致全球感染达到一个峰值后,自然免疫和疫苗接种形成的免疫屏障将感染保持在较低水平,然后突破免疫屏障的新变体出现,导致一个新的感染峰值⑤。新变体的不断出现还使得合并其他病毒、细菌感染的情况愈加复杂。英国甚至发生感染过新冠病毒的儿童,爆发非肝炎病毒造成的肝炎病⑥。

 

疫情不断反复对人类健康造成重大影响。除了大量患者死亡外,感染造成的全身性损害不容忽视。心脏、肾脏、大脑等重要器官都会留有后遗症。出现疲劳与肌肉无力、睡眠障碍、脱发、嗅觉失灵、关节疼痛等长期不适。重症康复者会呼吸困难,肺纤维化、肺弥散障碍明显。多数康复者会出现持续性疲劳、呼吸困难和抑郁等“长期新冠”状态,影响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的能力⑦。

 

经过2年多被动斗争,付出巨大而惨重代价后,疲惫的科学家们不得不承认:新冠病毒的“未来很难预测”⑧。

 

这是不是和抗生素恶循环的老路有点类似?人类用了70年终于明白过来抗生素技术跑不赢细菌变异速度,同样,我们也不得不承认,现有技术跑不赢病毒变异速度,寄希望于研发更强大的药物来终结疫情是不现实的。

 

既然抗生素恶循环的老路走不通,未来结束疫情的出路究竟在哪里?

 

(三)

 

述往以为来者师。把70年拉长30倍,从西汉以来2000多年里,中国先后发生过321次疫病流行。由于中医的有效预防和治疗,在有限的地域和时间内控制住了疫情的蔓延。中国的历史上从未出现过像西班牙大流感、欧洲黑死病、全球鼠疫那样一次瘟疫就造成数千万人死亡的悲剧⑨。

 

古代智慧是引领抗疫的一盏明灯。面对瘟疫,中医积累千年经验,在现代科技助力下能够做到从容应对、科学防治。

 

首先,中药应用的安全性、可靠性能经受历史检验。

 

目前列入国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的清肺排毒汤,理念源于汉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方剂源于书中的麻杏石甘汤、五苓散、小柴胡汤、射干麻黄汤等。所用中药材历经千年都是按照一个思路使用,至今仍然安全有效。

 

实践证明,中药在减缓、消除细菌病毒耐药性上大有可为,在减少、避免人体用药副作用上大有可为。应当加强对中药的科学研究和提炼,积极开展中西药临床联合用药,彻底打破抗生素恶循环困境。

 

其次,中药不仅治一种病毒感染,细菌、病毒等多种混合感染可以一并治。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⑩。中医一贯考虑的是如何提高免疫力、抗病力来防止细菌病毒感染和传变,而不是研究细菌病毒的某种特定结构变化。体现中医“追求自然平衡,绝不与瘟疫共存”的鲜明主张。

 

利用中药组方纠偏平衡之力,可以阻断病原微生物、各种病毒(包括流感病毒、冠状病毒)、以及细菌性、衣原体、真菌等对肺部的感染,同时还可以治疗缓解理化因素、免疫损伤、过敏及药物造成的肺部炎症。无论是以上原因的单独发病或混合发病,经过灵活调整的中药组方都能进行治疗。

 

第三,中药不仅治病毒感染,并发症、基础疾病可以一并治。

 

但治其疫,而旧病自愈⑾。中医辨证不仅看微观、看局部,更要看宏观、看整体。中医的这一主张,是综合季节、环境、病机、年龄、性别、情绪、并发症、基础疾病等方面,来遣方用药(甚至还会根据患者经济负担情况调整药物和用量),达到少传染、不传变、不死人、不留后遗症的目的。不仅能把病毒感染及时治愈,还能把常见的肺部基础病、糖尿病、高血压等常见慢性病调理得更好。

 

这说明,中医一人一方、辨证施治、整体调理的诊疗思路是非常科学、非常先进的医学理念。

 

第四,中药价格低廉,在普及使用上更有优势。

 

20222月,国家药监局批准进口了辉瑞抗新冠药物Paxlovid。它属于一种受体结合靶向作用药物,仅用于发病5天以内的轻型和普通型且伴有进展为重症高风险因素的成人⑿,这和国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中明确的清肺排毒汤、莲花清瘟胶囊/颗粒、金花清感颗粒等中药功效和目标人群类似。但从价格上来看,Paxlovid在美国的定价一个疗程是529美元,约合人民币3378元⒀。而清肺排毒汤一个疗程约100元,连花清瘟胶囊一个疗程约100元,金花清感颗粒一个疗程约420元⒁。

 

值得关注的是,由于辉瑞Paxlovid药物20217月开始临床实验,12月才通过美国FDA紧急授权⒂,其副作用及病毒耐药性仍有待观察。

 

第五,中医快速介入、快出疗效是破解“动态清零”困局的最好方法。

 

当绝对防控实现绝对无传染已经不现实时,能不能以最短时间阻断疫情传播、治愈轻型和普通型患者,成为动态中有效防控的关键。中医的优势就在于早干预、缩短发病时间、调节紧张情绪,从而大幅缩短隔离时间,及时化解各种矛盾,有效维护来之不易的抗疫大局。

 

最近,上海市中医药防控新冠肺炎专家组成员、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呼吸科主任张炜,曙光医院呼吸科孙萌医生在接受采访时专门介绍了中药治疗Omicron变异株的效果:1天退热率达70%以上,3天退热率更高达95%以上,超过65%的患者住院时间小于7天,核酸转阴时间平均为46天,重症转化率小于0.01%⒃。这个数据说明,中医快速介入、快出疗效的效果非常显著。

 

在发现疫情的地方,越早安排中医介入,实现动态清零的时间就越短、效果就越好、阻力就越小。

 

第六,中医优势得到世卫组织的认可。

 

我国的抗疫成就举世瞩目,中医做出了突出贡献。世卫组织2022331日在官方网站上发布了“世界卫生组织关于中医药抗击新冠肺炎专家评估会”的报告,充分肯定了中医药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贡献。鼓励成员国考虑中国形成并应用的中西医结合模式,有效管理当前疫情并对未来可能发生的全球疫情做好准备。

 

当世卫组织也认可并推荐中医这条路时,愿更多的人、更多的国家能信任这条路,借鉴这条路。

 

寒冬何时过去?答案就在中医这条路上。

 

备注:

①《我国抗生素滥用现状、原因及对策探讨》。

PrakashS.Bisen,MousumiDebnath,G.B.Prasad(2012)Microbes:Conceptsand Applications.Wiley.Table7.1

③《2021年医药mRNA疫苗行业研究报告》。

④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赛2022124日公开谈话。

2022119日《柳叶刀》,美国华盛顿大学健康指标与评估研究所模型预测。

2022417日参考消息《世卫称在英国儿童中发现原因不明肝炎病例》。

⑦综合2021828日《柳叶刀》,《1-year outcomes in hospital survivors with COVID-19: a longitudinal cohort study》,及其他公开报道。

2022415日参考消息《新变异新冠毒株是否会让我们重回大流行起点?》。

⑨《中医药防治非典型肺炎研究(一)中国疫病史鉴》。

⑩《黄帝内经·素问·刺法论》。

⑾明代吴又可《瘟疫论•传变不常》。

⑿国家卫健委发布《调整抗新型冠状病毒药物PF-07321332/利托那韦片(Paxlovid)适应症等内容的通知》。

2022324日经济观察报《国内首批辉瑞新冠特效药PAXLOVID开始用于治疗》。

⒁国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第九版》。

pfizer.com辉瑞官网。

202242《解放日报》。

 

其他数据信息还参考了:

徐轲《中药的抑菌特性及细菌对中药的抗药性研究》;

《生命科学前沿》202178日文章《Viruses:揭开SARS-CoV-2刺突蛋白突变的神秘面纱》;

中国病毒学论坛2021324文章《Nature|SARS-CoV-2突变株B.1.351B.1.1.7出现抗体耐药性》;

生物谷网2022129日文章《Science:揭示SARS-CoV-2奥密克戎突变毒株刺突蛋白发生变化的细节》;

GISAID.org新冠病毒公共数据库;

及其他公开新闻报道。

一并向作者致谢!

 

作者:李富玉,退休中医专家,国家第四批中医药师带徒博士研究生导师、全国中医药技术能手。;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来稿】图片来源网络 侵删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北京市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
    携趣HTTP代理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