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高层经济思路重大转变:习总首提“供给侧改革”
点击:  作者:昆仑策研究院    来源:昆仑策研究院综合编发  发布时间:2015-11-14 08:52:33

 

151114csn003.jpg

   习近平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提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

  【华尔街见闻】刘晓翠:

  经济思路的重大转变:三驾马车淡出 中央首提供给侧改革

  1110日,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会上首次提出供给侧改革,虽然只是简单五个字,但背后含义丰富,这或许意味着经济治理思路出现重大转变。

  习近平表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

  有分析认为,政府关注点从管理总需求转向管理总供给,这也意味着三驾马车概念慢慢淡化,供给侧改革或将成为十三五期间经济改革的重心。

  怎么理解供给侧改革这个新概念?国信证券分析师董德志在最新的一篇报告中有清晰的阐释:

  供给侧管理强调通过提高生产能力来促进经济增长,而需求侧管理强调可以通过提高社会需求来促进经济增长,两者对于如何拉动经济增长有着截然不同的理念。需求侧管理认为需求不足导致产出下降,所以拉动经济增长需要刺激政策”(货币和财政政策)来提高总需求,使实际产出达到潜在产出。供给侧管理认为市场可以自动调节使实际产出回归潜在产出,所以根本不需要所谓的刺激政策来调节总需求,拉动经济增长需要提高生产能力即提高潜在产出水平,其核心在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政策手段上,包括简政放权、放松管制、金融改革、国企改革、土地改革、提高创新能力等,从供给侧管理角度看,本质上都属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方式。

  其中市场是否出清是供给侧管理和需求侧管理的核心区别。需求侧管理认为市场无法出清,因此需要采用政策刺激的方式来恢复需求,而供给侧管理则认为市场可以通过价格调整等方式来自动出清,当前产出可以自动回归潜在产出。例如,假如现实运行中某行业存在了所谓的过剩产能,则需求侧管理认为需要通过种种政策手段刺激社会需求,令需求扩张去迎合现有产能,而供给侧管理则认为需要通过价格、产能整合、淘汰等方式来清理过剩产能,因为过剩存在本身就是不合理的。

  供给侧管理和需求侧管理代表着两种不同的经济思想:

  供给侧管理是通过对总供给的调节来达到宏观经济目标。与之对比,需求管理假定生产要素的供给为既定的条件下对总需求的调整和控制。在经济学理论中,供给侧管理代表了新古典主义学派的经济思想,而需求侧管理则代表了凯恩斯主义的经济思想。

  可以看出,供给侧管理和需求侧管理在前提假设上有本质区别。一个认为市场可以自动出清,一个认为不能,由此衍生的政策理念也不一样,一个认为需要政策刺激来提高需求,一个认为不需要所谓的刺激政策,应该着重提高生产能力。

  如何提高生产能力,董德志提到供给侧管理的手段可以包括:

  第一,改革提高效率(核心问题)。通过改革促进全要素生产率 A 的提升,包括简政放权、放松管制、金融改革、国企改革、土地改革、提高创新能力等等,本质上都属于这类。

  第二,调结构。调整产品价格和要素价格在不同部门间的相对价格,引导资本和劳动在不同部门间的重新配置。本质上说,调结构不属于一个经济增长问题,但从政策手段上看这也属于供给侧管理的一种方式。

  第三,改善人口结构和劳动力质量。劳动人口占比上升可以提高人均产出,人力资本提高劳动力的生产能力。

  从目前政府推出的种种政策不难看出,供给侧的管理手段在陆续推进,包括国企改革、金融改革、简政放权、鼓励创新创业、放开全面二孩等等。

  本次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明确提出要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意味着未来的经济政策将把主要精力放在通过改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而需求侧的刺激政策可能更多只是托底性质的而非未来政策的重心所在。董德志表示。

  虽然对于经济增长的理念不同,但这两种管理方式在操作上并非完全对立,从美国里根政府时期和英国撒切尔夫人时期的经济政策可以看出,供给侧管理和需求侧管理在经济政策应用中通常也都是交织在一起使用。

  微信公众号智谷趋势的严九元则提到,供给侧改革出现的频率在增加,甚至成为最高经济决策机构的新思路,期间透露的信号非常丰富。包括三点:

  1,经济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投资出口占比太大,消费占比太小的时代正在远去,而供给跟不上需求正凸显经济增长的重要障碍。供需不匹配,是理解供给侧改革最基本的背景。当下中国消费品供需正面临着不可忽视的结构性失衡。一方面,传统的中低端消费品供给严重过剩,如衣服鞋帽玩具等消化不了,价格持续下滑;而另一方面,高品质消费品供给不足,中国居民在海外疯狂扫货,马桶盖也要奔赴日本购买。

  2,消化过剩产能会提速。过剩产能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转型的一大包袱。产能过剩企业会占据大量资源,使得人力、资金、土地等成本居高不下,制约了新经济的发展。可以预计,十三五期间,中央很可能会出台重磅措施解决产能过剩的问题。

  3,服务业的黄金时代到来。供需错位的矛盾格局下,供给侧改革根本上有两大任务,一是将资源要素从产能过剩的、增长空间有限的产业中释放出来,二是为提供中高端消费服务的朝阳产业输送更多的劳动力、资金、金融和技术。产业结构大变迁,意味着服务业的黄金时代已经悄然到来。

  至于接下来结构改革的重点,习近平在会议上提到了四个方面:

  要促进过剩产能有效化解,促进产业优化重组。

  要降低成本,帮助企业保持竞争优势。

  要化解房地产库存,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发展。

  要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加快形成融资功能完备、基础制度扎实、市场监管有效、投资者权益得到充分保护的股票市场。

  【智谷趋势】严九元:

  高层经济思路现重大变化:首提供给侧改革

  从三架马车供给侧改革,这种话语变化勾勒出中国经济的演变,消费在国民经济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对供给侧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倒逼压力之下,供给侧改革的效果直接关系到中国经济转型能够平稳落地。

  昨天,当年轻人忙人启动双11购物狂欢时,管理中国经济事务的最高机构开了非常重要的会。

  时隔九个月,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重回公众视野,高层在会上首次提出供给侧改革,简单五个字,透露的信号却很重大。它显示高层的经济判断和治理思路出现调整。

  有分析人士认为,出口、投资、消费三驾马车的提法正逐渐从官方话语体系淡化,供给侧改革成为未来一段时期的重点。

  1

  供给侧改革是个新提法,此前较为少见。

  习近平的原话是: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

  通俗解释一下这个新概念。之前,中国侧重于需求端管理,要刺激经济,首先想到的是扩大需求,增加消费。

  但供给侧同样有很多改进的空间。比如北京出租车总量供给不增加,只是提价、增加油补,仍解决不了打车难问题。

  楼市,政府调控效果多年不达预期,原因在于只着力于打压需求,而不是扩大房地产的有效供给。

  FT中文网此前的一篇分析说,强势机构通过人为制造供给短缺,从中获取超出正常水平的稀缺性溢价的现象仍普遍存在于经济中的很多领域,这直接侵害了作为需求方的广大民众的利益。

  2

  今年 1010日,中央财经办公室主任刘鹤到广东调研时强调,要更加重视供给侧调整,加快淘汰僵尸企业,有效化解过剩产能。刘鹤是习近平极为倚重的经济智囊,他1个月前的广东之行可谓中央本次首提供给侧改革的先声。

  供给侧改革,就要从生产、供给端入手。僵尸企业的普遍存在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吸血鬼,过剩产能成了中国经济增长的沉重累赘,刘鹤提供给侧改革,有的放矢,是对当前中国经济开出的一剂药方。

  11月初,民生证券管清友和朱振鑫在一篇流传甚广的文章《应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八条对策》,明确提出解决当下经济的问题,要平衡需求侧扩张与供给侧改革之间的关系

  从民间到官方,供给侧改革出现的频率在增加,甚至成为最高经济决策机构的新思路,期间透露的信号是很丰富的。

  3

  信号之一:经济主要矛盾发生变化。

  投资出口占比太大,消费占比太小的时代正在远去,而供给跟不上需求正凸显经济增长的重要障碍。供需不匹配,是理解供给侧改革最基本的背景。

  当下中国消费品供需正面临着不可忽视的结构性失衡。

  一方面,传统的中低端消费品供给严重过剩,如衣服鞋帽玩具等消化不了,价格持续下滑;而另一方面,高品质消费品供给不足,中国居民在海外疯狂扫货,马桶盖也要奔赴日本购买。

  按照国际经验,人均 GDP8000 美元左右时,消费结构将从生存性消费向发展型消费升级,而当前中国人均 GDP已达到7800 美元,可是供给侧远远尚未对发展型消费升级做好准备。

  供需错位已然成为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最大路障。民生证券管清友和朱振鑫认为供给不足需求不足是当下最大的问题:

  当下的问题一是供给不足。

  服务业、高端制造业、中西部和农村地区基础设施的供给依然严重不足,很多人为了购买一份心仪的体检产品或一个马桶盖而远赴海外,但也有很多城市却每每在暴雨之后成为水城。这种短缺不可能单纯依靠凯恩斯主义从需求端去解决。

  二是需求不足。

  传统工业的产能过剩依然严重, PPI已经连续43个月负增长,煤炭、钢铁、水泥等企业苦不堪言。产能过剩的实质仍然是产需不匹配,这种过剩也不可能单纯依靠里根经济学从供给端去解决。我们需要平衡需求侧扩张与供给侧改革之间的关系,一手扩张不足之需求,一手改善不足之供给。

  供需不匹配的经济新矛盾是我们理解供给侧改革的一把钥匙。

  4

  信号之二:消化过剩产能会提速。

  刘鹤10月份调研广东时提供给侧改革,主要就是针对消化过剩产能而言的。多个行业、多个地区的产能过剩正引起各方的担忧,它可能引发通缩、失业、经济动力不足等一系列风险。

  习近平在昨天的财经会上也明确要促进过剩产能有效化解,促进产业优化重组。要化解房地产库存,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发展。

  过剩产能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转型的一大包袱。产能过剩企业会占据大量资源,使得人力、资金、土地等成本居高不下,制约了新经济的发展。可以预计,十三五期间,中央很可能会出台重磅措施解决产能过剩的问题。

  有分析者指出,未来去产能主要有三大路径:

  1. 加快企业并购重组,提高行业集中度;

  2. 扩大出口,通过一带一路战略等开辟新的市场,从需求端加快去产能;

  3. 加快产能输出,将工厂迁移至中亚、非洲等国家,在供给端消化产能。

  目前房地产行业也面临产能过剩的问题,即库存过多,而房地产行业依然是国民经济增长的一大支柱。在这样情势下,习近平才强调要化解房地产库存

  民生证券李奇霖认为,政府的房地产政策已经在开始酝酿转变:

  会议提出要化解房地产库存,可能采取的措施:

  一是政府购买商品房转为公租房或保障房;

  二是继续降低房贷利率减少购房成本以刺激需求;

  三是加快农村人口向市区的迁移聚居。随着库存的消化,房地产业的现金流将得到改善,从而有资金继续开发房产项目或投资其它行业项目。

  5

  信号之三是:服务业的黄金时代到来。

  供需错位的矛盾格局下,供给侧改革根本上有两大任务,一是将资源要素从产能过剩的、增长空间有限的产业中释放出来,二是为提供中高端消费服务的朝阳产业输送更多的劳动力、资金、金融和技术。产业结构大变迁,意味着服务业的黄金时代已经悄然到来。

  服务业是未来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双重稳定器。一方面维持经济增长,另一方面提供就业岗位。第三产业每增长 1个百分点能创造约100万个就业岗位,比工业多 50万个左右。对政府保持经济增长和稳定就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而当下服务业发展的根本瓶颈不是需求不足,恰恰是供给不足。在教育、医疗、金融、旅游等领域,一方面国内抱怨声不断,另一方面大批消费者源源不断地到国外消费。究其缘由,这跟国内服务业供给侧的乏力有关。因此,中央强调供给侧改革,加大力度扶持服务业自是题中应有之义。

  中国首富王健林以体育产业为例,说明服务业在中国的巨大空间:

  体育产业在中国只有两三百亿美金的收入,要做到美国现在的规模,还有几十倍的增长空间,现在中国人都追求健康、长寿,体育产业绝对有大前途。你如果能学会体育营销、体育经济、体育传媒等等,那一定不愁找工作,我们现在找这样的人都找不到。

  王健林称,文化、体育和旅游等产业会成为中国经济的新亮点和投资的机会,这三个行业,起码今后十年之内,收入都会处在大幅增长的阶段,进入这三大行业就有大钱赚。

  6

  从昨天的会议报道来看,习近平为接下来的经济结构性改革分解为四个关键点,包括化解产能过剩、消化房地产库存、降低企业成本、发展股票市场。本次会议安排在十八大五中全会落幕,十三五规划定局之后,工作重点显然是转向规划的落实。

  经济结构性改革,任重而道远,非一日之功。本次中央首提供给侧改革,短期上是为了应对当下的严峻挑战,长期上是追求的正是一个供需向相匹配的新经济结构。供给侧改革或许会成为十三五期间经济改革的主轴。

  从三架马车供给侧改革,这种话语变化勾勒出中国经济的演变,消费在国民经济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对供给侧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倒逼压力之下,供给侧改革的效果直接关系到中国经济转型能够平稳落地。

  经济学博士、中华工商时报副总编辑刘杉认为,以往为了保持一定增速,政府可以通过增加投资来改善总需求,这是典型的凯恩斯主义管理方法。如果转向改善供给,则未来增长更多依靠劳动和资本等生产要素的供给和有效利用,这是结构性改革的核心内容。

  【侨报】骆阳:

  中国提出供给侧改革正是对症下药

  中新网1113日电 近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中国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提到,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经济增长动力。对此,美国《侨报》12日刊文表示,中国提出供给侧改革正是对症下药之举。

  文章称,所谓供给侧改革,就是从供给、生产端入手,通过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这种改革具体而言,它要求清理僵尸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将发展方向锁定新兴领域、创新领域,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举简单的例子,中国人对手机需求量很大,但美国苹果手机在中国却甚是走俏。中国早有生产电饭煲、马桶等生活用品的能力,但中国人却不吝重金购买日本品牌。

  这背后折射出中国长期对供给侧的疏忽,造就了今日难以满足市场需求的尴尬。哪些领域、哪些产业、哪些产品在供给侧需要加大投入和生产,正是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需要。

  文章说,全球不缺消费者,缺的是具有竞争力的产品。中国提出供给侧改革正是对症下药之举。这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保证,更切合可持续发展的要义。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推进,以及中国十三五规划实施,新的需求将更多被释放,这要求中国在供给侧提前做好相关顶层设计。顶层设计能否顺利落地,则需要中国在破除垄断、税务减免、激发民企活力等方面多下功夫。

  (来源:昆仑策研究院综合编发)

  【昆仑策研究院】作为综合性战略研究和咨询服务机构,遵循国家宪法和法律,秉持对国家、对社会、对客户负责,讲真话、讲实话的信条,追崇研究价值的客观性、公正性,旨在聚贤才、集民智、析实情、献明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欢迎您积极参与和投稿。

  电子邮箱:gy121302@163.com

  昆仑策网: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com

 

责任编辑:高天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北京市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咨询服务(北京)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