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5月24日-星期六

|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环球聚焦 > 深度评析 > 阅读信息
万里晴 :国事访问+出席庆典,再次说明中俄关系不会受一时一事影响
点击:1690  作者:万里晴    来源:九万里微信号  发布时间:2025-05-07 12:36:11

 

201559日,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大阅兵活动盛大开幕,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以雄壮的姿态亮相红场。

 

应俄罗斯总统普京邀请,中国最高领导人将于57日至10日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在莫斯科举行的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庆典。

 

此次出访不仅将为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注入新动力,还将彰显中俄携手国际社会共同维护二战胜利成果、捍卫国际公平正义、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的大国担当。

 

中国最高领导人访俄意义重大。

 

当前,美国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阴影笼罩全球,乌克兰问题久拖不决、中东战乱持续延宕,世界格局正面临深度调整,二战后建立的国际秩序遭遇严峻挑战。

 

中俄元首此时会晤,是铭记世界反法西斯历史,反对强权政治、践行多边主义的有力体现。

 

特殊的国际环境。

 

特朗普上台后,国际政治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美国推行的一系列极端政策给全球秩序带来巨大冲击。

 

在此背景下,中俄两国元首的面对面交流,能够有效增进相互理解与信任,稳定双边关系,共同有效应对当前世界局势面临的新挑战。

 

通过坦诚对话,中俄双方能够就两国重大关切问题深度交换意见,既能推动双边关系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前行,又能对全球政治经济的稳定与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特殊的时间节点。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伟大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联合国成立80周年。

 

在当前美国单边主义甚嚣尘上、保护主义大行其道的国际形势下,中俄元首围绕重大国际议题展开交流,对于维护世界和平、巩固全球多边关系至关重要。

 

尤其是,近年来两国在联合国、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二十国集团等国际多边机制内,携手全球南方国家,推动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持续贡献积极力量。

 

加强对华关系是俄方的战略选择。

 

2015年中国最高领导人出访并参加俄罗斯红场阅兵一样,此次普京再次邀请,充分体现了俄罗斯对中俄关系的高度重视。

 

 

201593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俄罗斯方队通过天安门广场。

 

复杂局势下的战略选择。

 

当前,俄罗斯面临多重挑战。俄乌冲突的泥沼,不仅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还使俄罗斯在国际舆论场中面临巨大压力。

 

此外,特朗普为加速推进自己的俄乌解决方案,近期对俄加大施压力度,印度等国在关键时刻的两面性,更让俄罗斯看清这些所谓伙伴的脆弱性。

 

面对复杂且充满不确定性的局面,俄罗斯亟需一个稳定、可靠且具有强大影响力的战略伙伴。

 

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始终秉持客观公正立场,积极推动和平解决争端,这使俄罗斯更加深刻意识到中国是值得信赖、能够共同应对外部压力的伙伴。

 

外交困境的迫切需求。

 

对外关系上,近期特朗普为加速自己的俄乌解决方案,频频对俄施压,欧洲与俄罗斯的关系自2022年以来就长期处于冰点,西方社会在国际组织和多边场合的挤压孤立,使俄罗斯在外交上处于非常被动的境地。

 

而中国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维护多边主义,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这种外交理念与俄罗斯维护国家主权、推动世界多极化的诉求高度契合。

 

通过与中国携手,俄罗斯能在国际舞台上发出更有力的声音,打破西方的孤立,维护自身的国际地位和国家利益。同时,双方也能在国际事务中相互支持、协调配合,共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贡献智慧和力量。

 

全方位合作的坚实基础。

 

俄罗斯经济长期依赖能源出口的单一经济结构,在国际能源价格波动、西方制裁等因素冲击下,发展动力不足,亟需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广阔市场。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拥有超大规模的市场、完整的全链条工业体系。强大的工业制造能力,能为俄罗斯在基础设施建设、工业设备更新等方面提供支持。因此,中国是俄罗斯缓解经济困境的关键因素。

 

中俄关系不会受一时一事影响。

 

中俄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一组双边关系,更是最好的一组大国关系。

 

中俄两国的战略合作,是任何外部势力都不能挑拨分化的,中俄的战略靠拢首先基于深厚的政治互信,加之长期合作带来的互惠共赢,中俄传统友谊不容撼动。

 

 

2024922日,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中俄青少年表演节目。

 

普京已经看清美国的本质。

 

普京的清醒,源于血泪教训。

 

北约五次东扩、中导条约撕毁,克里米亚制裁……30年来美国的承诺早已沦为外交辞令的废墟。即便特朗普提出能源合作”“解除制裁的诱饵,克里姆林宫也深知:一旦对华背过身去,失去的不仅是每年超千亿的能源订单,更是关键伙伴的信任根基。

 

美国在利雅得、伊斯坦布尔等地频繁落子,试图在乌克兰问题上冷处理、在制裁议题上开小口,换取俄罗斯在亚太围堵中国中选边站队

 

然而,这场被西方媒体热炒的新尼克松时刻,却如同一场闹剧——幕布拉开时掌声雷动,剧情推进时漏洞百出。

 

尤其是美乌矿产协定签署后,得到乌克兰矿产资源的美国立即恢复对乌援助,开始加大对俄施压,俄乌冲突的和平解决再次蒙上阴影。

 

中俄关系不受外部因素干扰。

 

当西方热议中俄能否被离间时,北京与莫斯科早已用行动书写答案。

 

今年121日,中国最高领导人同俄罗斯总统普京进行视频会晤时表示:新的一年,我愿同总统先生一道,继续引领中俄关系登高望远,以中俄关系的稳定性和坚韧性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共同促进两国发展振兴,维护国际公平正义。

 

224日,中国最高领导人又应约同普京通电话,体现了俄罗斯在当前急剧变化的国际局势下,仍然坚定同中国保持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决心。

 

428日金砖外长会上,王毅与拉夫罗夫的再度握手,不仅是老友重逢的寒暄,更是战略协作的宣言,两国正将世代友好、永不为敌的承诺锻造成钢铁情谊。

 

可以说,中俄已探索出一条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的相处之道,树立了相邻国家关系的典范,更为新型国际关系提供了双边合作范式。

 

 

202526日,俄罗斯音乐家在圣彼得堡举行的中俄新春音乐会上表演。

 

在历史的长河中,中俄友谊源远流长,两国携手走过风雨,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如今,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俄罗斯需要中国,中国也同样看重俄罗斯。

 

两国背靠背的紧密合作,是基于共同信任、共同目标的战略选择。

 

展望未来,中俄双方将继续携手并肩,共同应对挑战,为世界的大国交往树立典范,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文中图片源自网络

作者:万里晴 ;来源:九万里微信号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内容 相关信息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国策建言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央视网
  • 新华网
  • 求是
  • 中国军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中国科技网
  • 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文献网
  • 红色文化网
  • 观察者网
  • 参考消息
  • 环球网
  •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 红旗文稿
  • 红歌会
  • 红旗网
  • 乌有之乡
  • 橘子洲头
  • 四月网
  • 新法家
  • 中红网
  • 激流网
  • 宣讲家网
  • 中共党史网
  • 国史网
  • 全国党建网
  • 中国集体经济网
  •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
  • 西北革命历史网
  • 善之渊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 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烽火HOME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