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学术探索 > 人文历史 > 阅读信息
张子申|杨成武回忆毛泽东评价叶剑英的细节
点击:  作者:张子申    来源:“红色文化网”微信公众号  发布时间:2023-08-15 17:57:09

 

1.jpg 

笔者保留着一张瞻拜叶剑英元帅卧室的照片,每当重看这张照片,老一辈革命家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就使笔者无限感慨。毛泽东曾题写过“艰苦奋斗”的条幅,“艰苦奋斗”是我们共产党人的红色基因和宝贵的精神财富。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号召我们发扬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每一个党员,都要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艰苦奋斗、砥砺前行的革命精神化为灵魂,深深植根于心中。艰苦奋斗,实现伟大的中国梦,是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也是无数仁人志士爱国、报国实际行动的准绳。
2017年4月28日,笔者参加纪念叶剑英元帅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得到一本珍贵的《叶剑英》大型画册,座谈了观看大型画册和叶剑英文献纪录片的感想,参观了位于军事科学院内的叶剑英故居。
通过大型画册和文献纪录片,笔者更加了解了叶剑英一生的丰功伟绩。他是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是久经考验的中国共产党党员,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受到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崇敬和热爱。
瞻拜叶帅故居,使笔者受到一次艰苦奋斗的传统教育。故居的几个房间陈设都很简单。特别是叶帅的卧室深深地吸引笔者久久驻足。不足20平方米的卧室,有一张可以摇动升降的铁床,床的四角各有一根铁杆,支撑起可挂蚊帐的架子,床上铺着褥子和床单。床的一侧有一个单人沙发、一张茶几和一个衣架,可作起居之用;另一侧有一张桌子和一个凳子。叶帅去世后,家人在桌子上摆放了一张叶帅的彩色照片、两个摆放供品的高脚果盘和一个香炉,还摆着一个叶帅生前最爱吃的柚子,室内再无其他家具和物品。卧室两侧有门,靠近桌子一侧的门通向客厅,靠近衣架一侧的门通向卫生间。一切仅此而已。
座谈会上,笔者讲了叶帅的几件事,都是几十年前笔者采访杨成武老将军时记录下来的。
1967年夏,杨成武陪同毛泽东初察华中、华东。住在上海虹桥宾馆时,一天黄昏,杨成武陪同毛泽东散步,毛泽东谈起叶剑英。毛泽东说长征中,一、四方面军会师后,我们天天和张国焘谈北上,就是谈不拢。他要南下,要分裂。叶剑英把张国焘的一份电报送给我和恩来,内容是张国焘电令陈昌浩采取果断行动,率右路军南下。我顺手拿起一个香烟盒在烟盒包装纸背面,边抄电报边问剑英:“你是怎么出来的?陈昌浩呢?”他说:“他正在会场上讲话。”毛泽东催他说:“你赶紧回去。”讲到这里,毛泽东拍了拍自己的头,说:“那次,要不是叶剑英,也许毛、周、张(闻天)、秦(邦宪)、王(稼祥)都要掉脑壳!”
另一次,毛泽东外出视察时,还讲道:“原来是王明搞分裂,一、四方面军会合后,是张国焘搞分裂,成立伪中央。当时,剑英同志在这件事上立了一功。张国焘给陈昌浩打电报说,要彻底解决。剑英把这封电报给我看了,不然我们就当俘虏了。剑英在这个问题上是有功劳的。”关于这段历史杨成武在长征途中就曾听到过:毛泽东看完电报后,与张闻天、周恩来等领导人立即召开紧急会议,认为已经不可能说服张国焘了,而且会招致严重后果,遂决定采取果断措施,率红一方面军主力迅速脱离险境,单独北上。
随后,中共中央发出了《为执行北上方针告同志书》《关于张国焘同志错误的决定》等电报。
后来,毛泽东多次说:“叶剑英同志在关键时刻,不顾个人生命危险,是立了大功的。如果没有他,就没有这个了 (指脑袋),他挽救了中央、挽救了红军,也救了我们这些人,我非常敬佩叶帅。”
毛泽东说:“到了延安,我才说叶剑英,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毛泽东还对杨成武讲过一件事:“南昌起义,叶剑英在张发奎部当参谋长。准备起义之前,汪精卫给张发奎发电报,邀请叶挺、贺龙上庐山,想借机把叶挺、贺龙扣起来。在这件事上,叶剑英也是立了大功的。他邀请叶挺、贺龙到周瑜练兵的烟波湖去划船,在船上把消息告诉了他们,劝他们一定不要上庐山。他们没有上庐山,搞了八一南昌起义。”
毛泽东又谈到1932年的宁都会议。当年,后方和前方的中央领导人在如何应对国民党军的战略指导上发生了严重分歧,会上把斗争矛头指向毛泽东,指责他7个月来的作战指挥都错了。而这几个月,杨成武一直在毛泽东的指挥下,胜利地进行了漳州战役、南雄水口战役、乐安宜黄战役。会议决定保留毛泽东红一方面军总政委的职务,暂回中央政府主持工作。
中央还批准毛泽东“暂时请病假,必要时到前方”。毛泽东说:“我下台了,没有到前线去。叶剑英同志陪我参加会议,挨批后,又陪我骑马回到瑞金。我和剑英同志住在大柏地时,两人还对了一首词。我吟了一首,他吟了一首。”
1933年夏,毛泽东重过大柏地时回忆起曾在此地作战及上一年吟过的词,写下了《菩萨蛮·大柏地》:
赤橙黄绿青蓝紫,
谁持彩练当空舞?
雨后复斜阳,
关山阵阵苍。
当年鏖战急,
弹洞前村壁。
装点此关山,
今朝更好看。

“叶剑英同志的功劳不能忘,应该尊敬他。”毛泽东用这句话结束了对叶剑英功劳的评述。

 

来源:“红色文化网”微信公众号,修订发布;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昆仑策网】微信公众号秉承“聚贤才,集众智,献良策”的办网宗旨,这是一个集思广益的平台,一个发现人才的平台,一个献智献策于国家和社会的平台,一个网络时代发扬人民民主的平台。欢迎社会各界踊跃投稿,让我们一起共同成长。

  电子邮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com

责任编辑:红星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国策建言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央视网
  • 新华网
  • 求是
  • 中国军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中国科技网
  • 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文献网
  • 红色文化网
  • 观察者网
  • 参考消息
  • 环球网
  •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 红旗文稿
  • 红歌会
  • 红旗网
  • 乌有之乡
  • 橘子洲头
  • 四月网
  • 新法家
  • 中红网
  • 激流网
  • 宣讲家网
  • 中共党史网
  • 国史网
  • 全国党建网
  • 中国集体经济网
  •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
  • 西北革命历史网
  • 烽火HOME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 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