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风之末端:上了一当的云南青蒿素
点击:  作者:风之末端    来源:作者微信  发布时间:2015-10-07 11:02:20

 

 5.jpg

 

  上了一当的云南青蒿素

 

  上

 

  近日来,一则来自英国的消息在网上流传:《美秘密种植青蒿以供驻伊阿美军使用》,文中报道了美国等国家从中国传统的中草药——青蒿里提取有效成分,用来治疗世界上仅次于艾滋病的第二人类杀手——疟疾。

 

  看到这则消息,风之末端感慨不已。这些感慨,是因为我作为一个云南人而产生的。

 

  让我从头说起吧。早在1600多年前的晋朝,炼丹家葛洪在《黄白篇》中记载了用青蒿治疟的方法。

 

  直到17世纪欧洲人发现金鸡纳树皮有抗疟疾作用,19世纪初分离出有效成分生物碱奎宁,合成了氯喹等抗疟疾药,对疟疾疗效不错。但几十年后,引起疟疾的疟原虫对奎宁类药慢慢产生了抗药性。

 

  要知道世界上每年患疟疾的人数约有3亿~5亿,其中约200万~300万人死于疟疾。开发一种有效治疗疟疾的新药在当时是迫在眉睫的大事。

 

  这个任务落在了中国,中药,这一古老的传统医学再次放出了光彩。

 

  上世纪60年代,越南战争爆发,越南战士和我援越部队饱受疟疾之苦。越南胡志明主席提出请我国组织人研制抗疟新药,经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亲自指示,1964年,人民解放军开始研制抗疟新药。1967年成立了全国五二三领导小组办公室,大规模地组织协调全国科研力量进行攻关。

 

  云南于1971年也成立了“云南地区五二三领导小组”。云南部队和地方共有30多个科研机构参加,直接参加研究工作的科研人员前后约有320多人。涉及青蒿素工作的有关地方和部队的卫生员更是不计其数。

 

  1972年底,云南五二三领导小组办公室在省药物研究所召开会议,决定第一筛选云南省的蒿属植物。1973年春天,云南的科研人员搞出了黄蒿素单体,后来按照全国的统一定名,改称青蒿素。到1974年,云南科研人员完成了黄蒿素提取的完整的工艺设计。

 

  要知道那是“文化大革命”的非常时期,云南和全国的科研人员排除了多少干扰,顶着压力,才取得了青蒿素的研究成果。

 

  1994年8月,国家有关部门将蒿甲醚原料及其注射液体的生产工艺和从菊科植物中提取、分离青蒿素两项技术项目列为国家秘密。

 

  世界也注意到了青蒿素这一新药,2001年12月,世界卫生组织在一份报告中称,“治疗疟疾的最大希望来自中国”。2002年3月14日,美国《远东经济评论》称,“这项研究是整个20世纪最伟大的医学创举”,“中国的艾蒿研究者们应该被授予诺贝尔奖”。

 

  80年代,云南在世界上首次成功从中国黄花蒿、云南大头黄花蒿批量提取青蒿素,继而合成青蒿素衍生物蒿甲醚,在研究青蒿素工作上走在了世界前列。昆明制药有限公司1990年以后开发的青蒿素产品,被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认定为目前世界上最好的抗疟药之一,列入世界卫生组织的基本药物手册,并在42个国家获得发明专利注册。

 

  到目前为止,蒿甲醚是中国第一个被国际公认的合成药物,它与联苯双脂仍然是中国仅有的两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药物。复方蒿甲醚由昆明制药与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中信技术公司、瑞士诺华公司共同享有国际专利权,目前已向世界68个国家申请专利。昆明制药有限公司年销售收入一直稳定在3000万元以上。毛利率达到了176.7%,远远高于50%左右的同行业平均水平。

 

  然而,谁也想不到,2002年,青蒿素这一云南的拳头产品被卷进了一场资本游戏当中!上了一个大当!

 

  中

 

  云南素有植物王国之称,改革开放以来,省委省政府一直把发展生物制药业特别是天然植物药业放在云南发展战略中重要的位置。青蒿素的研究生产早就被列为昆明制药重点发展的支柱型产业。

 

  2002年2月,为了做大做强国有企业,云南省政府下发了要求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3号文件,并成立了省国企改革领导小组,改革的方向是“国退民进”,而昆明制药恰好也被编在“国退民进”之列。

 

  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省政府认为,昆明制药只能引进外来股东,要么民企、要么外资。

 

  浙江华立集团是一家以电器产品起家的上市公司,它和广东的天大药业都对昆明制药表达了入股的意向。2002年7月,云南省政府代表团考察了浙江华立集团总部。最后选中了它,于是,浙江华立集团和云药集团、红塔投资和昆明科耀投资公司入主昆明制药。

 

  浙江华立集团进入昆明制药之前,向云南描绘了一个美好而巨大青蒿素生产前景。比如华力集团“将把旗下华立控股的青蒿素资源都注入昆明制药,不会有所保留。”

 

  再比如浙江华立集团“规划到2005年要在云南累计投入8亿元,建设包括青蒿、薯蓣、三七等云南特色中药材种植基地及生产制造工厂、新药研发投入、国际市场营销投入和引进专业人才等,其中对青蒿素系列产品累计投入6.5亿元,累计种植面积10万亩;对薯蓣、三七、天麻等投入1.5亿元,种植面积5万亩。到2010年,对青蒿素累计投入26.5亿元,累积种植面积将达到30万亩。”

 

  浙江华立集团还表示,“在云南建立青蒿、薯蓣等种植基地,不但能降低昆明制药的生产运输成本,而且还能为云南当地农民的脱贫创收、社会稳定作出贡献,经他计算,山区药民通过种植青蒿、薯蓣、三七等中药材,每户农民年新增收入可达3000多元;通过云南天然药物的大面积人工种植和深加工,可创造近万名就业机会;通过推进青蒿素产业国际化,到2005年年创汇规模将达到3亿美元”

 

  毫无疑问,浙江华立集团的这些承诺,将对普遍地区还没有脱贫的云南省有着多大的诱惑啊!

 

  然而奇怪的事情开始发生了,新股东会下的昆明制药没运行多久,红塔集团就退出了昆明制药。这使得浙江华立集团成为了昆明制药的第一大股东。红塔的退出一时众说纷纭,因为红塔的种种迹象表明,这次退出并非红塔的本意。

  

  下

 

  当浙江华立集团成为主宰昆明制药的老大后,承诺的青蒿素产业整合和基地建设就没了动静。其间,华立代表为主的昆明制药管理层,到曾经选好的地址——云南省曲靖市师宗县做了一次匆匆的考察,考察后决定先试种几百亩青蒿,但此后试种的行动就杳无音信,华立代表也再不提及青蒿素。

 

  令云南省料所不及的是:2003年8月6日,浙江华立集团旗下的重庆华立控股股份公司成功增发了3275万股A股,募集资金3.61亿元。据介绍,募集资金主要用于青蒿素产业链的建设。在招股意向书中,华立控股表示,为了彻底解决华立控股与受同一个大股东控制的昆明制药集团股份公司的同业竞争问题,大股东浙江华立集团已做出承诺,将采取合法途径敦促昆明制药退出青蒿素类抗疟药物的生产。

 

  就这一下子,国内青蒿素的三大厂家之一的昆明制药就要“合法”地退出青蒿素类抗疟药物的生产!

 

  浙江华立集团的这一举动不止是违背了事先自己的诺言,更是把矛头举向了云南省政府的产业政策!然而,在市场经济时代,云南省政府是不可能用行政命令来让华立就范的。请注意,风之末端并不知道当初浙江华立集团这些承诺是否有书面文件,所收集到的这些资料都只是“表示”或“承诺”。

 

  倒是中国证监会在审批华立控股的增发项目时,发现了这个问题,并将之定性为同业竞争,他们要求浙江华立集团必须对此作出公开承诺。

 

  那么,浙江华立集团如此运作的原因何在?请看如下数据:华立控股的青蒿素资产分布在5家子公司里,截止到2003年6月30日,这些公司的净资产总额合计约1个亿,而华立控股全部的净资产才为3.64亿元。华立控股一定是打算拿这些资产来筹资,因此华立控股是不会给昆明制药的。

 

  由于浙江华立集团目前在昆明制药的董事会没有明确方针,昆明制药的科研队伍受到了冲击,不久前昆明制药首席科学家杨兆祥辞职。杨兆祥教授曾研发出脉泰和天眩清等主打昆明制药产品,在昆明制药享有很高的声誉,他的辞职几令昆明制药的研发陷入停顿。

 

  结 语

 

  青蒿素在二十一世纪的前景是很可观的,经研究发现,它不但可以治疗疟疾,还可以治疗血吸虫、白血病、癌症的多种疾病。

 

  然而,从云南青蒿素的遭遇这件事情上来看,先进的技术和丰富的资源在一个政府领导机制、市场机制不完善的情况下谋求发展,难免事与愿违,甚至会走下坡路。回到此文的开头,可以看到别的国家正在积极研究青蒿素,我们却在自废武功。

 

  我们并非没有目光长远的有识之士。在昆明制药改制之前,时任公司副董事长兼总裁的李南高曾提出MBO方案。然而李南高两次向云南省汇报方案,两次都被否定。

 

  昆明制药当初资产重组方案报到国务院国资委,也曾有负责人就有“业绩好的企业,国有资本不一定要退出。”的不同意见。

 

  医药行业是特殊领域的竞争行业,和一般性竞争行业不同。由于第一股东位置相让,核心技术易主,云南省青蒿素产业就这样在浙江华立集团控股后,由于缺乏外在的制约和其他种种原因,上了一个大当!

 

  (原文写于2004-07-28;来源:作者微信,昆仑策研究院编发)

 


  【昆仑策研究院】作为综合性战略研究和咨询服务机构,遵循国家宪法和法律,秉持对国家、对社会、对客户负责,讲真话、讲实话的信条,追崇研究价值的客观性、公正性,旨在聚贤才、集民智、析实情、献明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欢迎您积极参与和投稿。

  电子邮箱:gy121302@163.com

  昆仑策网: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com

责任编辑:昆仑侠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 风之末端:上了一当的云南青蒿素

    2015-10-07
  • 昆仑专题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北京市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咨询服务(北京)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