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国策建言 > 政策法规 > 阅读信息
黄顶:守住乡村文化,就是守住我们的未来
点击:  作者:黄顶    来源:昆仑策研究院  发布时间:2015-10-26 09:02:12

 

1.jpg

 

   改革开放以来,以小农经济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发生了巨大变革,农村出现了农民和农民工两个群体,致使原本以农民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农村治理结构随之发生巨变。而这个变化直接影响了整个乡村文化体系。

  实践表明,经济发展模式决定了人口的分布。在小农经济时代,农业生产主要依靠人力,农村以土生土长的农民居多;在工业经济时代,农业生产主要依靠机械,为适应经济发展规模,农民向城市转移是一个必然趋势。从我国整体的经济结构来看,经济形态和经济规模发生变化是引起农村治理骤变、文化体系瓦解的主要动力。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变,农村向城市转变,农民向市民转变是经济发展的一条必由之路。人们的生产方式发生变化,那么职业结构、消费习惯、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也必然都会随之变化。纵观我国农村发展史,在小农经济里,家族、血亲和宗教观念非常突出,由道德、礼乐和法律的三位一体构成的三元和合的治理模式,其文化思想是天地人和合的状态;在工农混合经济时代,农民工的边缘性就非常突出,草根思想、漂泊思想就成为了农村文化体系的主流思想;在工业经济里,农民由原本的群居式生活方式转变成为了散居式,大型生产工具的使用是农业生产的主要方式,农民逐渐被市民取代,终至完全消失,村落也会逐渐变成城镇。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历程来看,在短短的三十年内农民消失、村落消亡和农村空心化等问题相继暴露,农村人转化为农民工,再转化成市民。而这个过程中以集体主义和传统价值为核心,以家族、血缘和亲缘为根基组成的村落文化与现实出现了巨大的割裂,朴素的乡村观念也随之瓦崩。

  在理论界对此存在一个定论,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化的过程中会衍生出大规模的混合经济模式。同时在混合经济模式下,农民工成了农民和市民的中间体。他们长期生活在城市,但是却无法享受市民的社保、住房和教育等等待遇。在这种复杂的生存环境中,心理的纠结使他们丧失了归属感,乡里的外乡人的感觉愈发强烈,久而久之群体观念逐渐淡化,以家族、群体等集体主义观念为核心所形成的乡村文化必然会逐渐没落。一种新的文化形态也必然由此产生,而以草根、漂泊和羁旅为特征的文化风格就会变得越来越明显。

  其实在我国千百年的乡村治理中存在一个传统,并且这个传统主导着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方面的建设和发展。在专制独裁的社会里,管理者需要将权力意识渗透到社会治理的每一个毛孔之中,树立权威、皇威,以此确保社会稳定与发展;在民主文明的社会里,公平公正、平等民权和民生幸福是文化最基本的价值内涵,也是全社会的核心理念和民众的追求。一方面,文化本身就源于全社会的价值理念和思想根源;另一方面,文化创造、消费和传承的土壤不同也决定了本时代的农民选择有别于另一时代的文化质体。由此,在经济发展模式不断丰富、社会理念不断多样、社会治理方式不断变化的时代,乡村文化的内涵和外延也需要随着时代而不断地发展、变化。而当前乡村文化发展的滞后性非常突出,并出现了瓦解的趋势。

  文化瓦解主要表现在城中村和农民工两个例子之上。据统计,每天约有50个城中村被高楼大厦取而代之。并且这种现象在很大程度上由经济快速发展和公权力强制干预所致。第一,基于两种事物本质上的区别,经济发展快周期短,而文化发展周期慢,文化建设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导致农民的精神需求得不到满足;第二,很多地方政府采取违背规律的城市扩张强行改变了农民原有的生活习惯,使其生存能力急剧下降,人为地破坏了农村的文化根基;第三,农民转化成市民并非受经济规律调控,在传统的人口流动中农民主要通过务工、经商、考学等渠道转化为城市居民,这种变化周期原本比较长。而今进入城市生活的农民被迫迅速地接纳城市的生活方式和认知习惯。由于他们缺乏生存技能,最后也只能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

  农村在结构上出现了明显的边缘化、原子化、碎片化、空洞化,在人情上也出现了世俗化、功利化、隔阂化问题。个人利益本位主义逐步取代了集体主义,以集体主义为核心所建立的文化内涵和价值体系正在遭受瓦解,取而代之的是身份炫耀与攀比心态,物质欲高、功利心强、道德约束低等治理顽疾。构建新型的乡村文化体系正是化解当前农民精神困境的一剂良药。一方面,需要从现有的乡村文化上找突破口,建立起新型的文化体系。进而以文学为载体,在农村营造出一种公平公正、平等民权和民生幸福的思想观念,创造出更多符合新农民群体的文学作品;另一方面,实现城乡经济均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破解半城市化的困局。第一,农民工市民化是解除半城市化的关键,推进城乡一体化就是解决进城农民工市民化的问题,是缩小城乡差距,实现社会公平的需要,也是农民的内在需求。第二,利用农村土地优势,使政府宏观调控和市场共同作力,克服地少地荒的困局,充分发展农业经济,提高农民收入。并且进行村落结构、生态环境和管理方法等全方位改造,使农村逐步成为稳定发展的经济体。只有这样乡村文化才能呈现出欣欣向荣的良好局面。

  (作者单位:武汉市作协;来源:昆仑策研究院)

  【昆仑策研究院】作为综合性战略研究和咨询服务机构,遵循国家宪法和法律,秉持对国家、对社会、对客户负责,讲真话、讲实话的信条,追崇研究价值的客观性、公正性,旨在聚贤才、集民智、析实情、献明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欢迎您积极参与和投稿。

  电子邮箱:gy121302@163.com

  昆仑策网: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com

 

责任编辑:高天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北京市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咨询服务(北京)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