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环球聚焦 > 深度评析 > 阅读信息
在家熏腊肉被罚?移风易俗岂能让居民写“保证书”
点击:  作者:李霞    来源:北京日报  发布时间:2025-01-06 21:24:11

 

社区开具的收据和老人写下的保证书。图据网络

 

如果再不听话,一旦发现我在自己家熏腊肉,愿接受任何处罚。近日,四川省广安市一名六旬老人因在家熏腊肉,被当地社区教育管理费的名义罚款200元,老人还写下不再在家熏腊肉的保证书。事情引发争议后,13日,当地政府回应称,社区此前根据《居民公约》收取的费用现已退还,社区相关人员已接受严肃批评教育。

 

社区不是行政机构,哪来罚款的权力;《居民公约》没有法律约束力,哪有强制性?根据“能够通过教育劝导、责令改正、信息披露等方式管理的,一般不设定罚款”的原则,教育管理何须收费?老人向社区承诺“愿接受任何处罚”,“听话”之余,程序正当与法治精神何在?社区的罚款,于法理不通。当地迅速退还罚款,既是对错误行为的纠偏,也是面向基层工作人员的一堂法治课。

 

社区工作人员跟熏肉“较劲”事出有因。2024123日,广安市发布通报称,在主城区周边设置5处腌腊制品免费集中熏制点,实行环保熏制,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在环保熏制点外熏制腌腊制品。此前,因腊肉熏制频发高发等导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履职不到位,四川巴中市4个街道办主要负责人被集中约谈,相关负责人被通报批评。广安市社区工作人员很可能是汲取前车之鉴,落实强制集中熏腊肉的规定。

 

层层加码、简单粗暴,显然是工作方式不当。问题的关键还在于,禁止私熏腊肉的规定本身就值得商榷。六旬老人没有去熏制点,是不知情还是不愿意?社区居民对这一政策,是打心眼里认可,还是被动接受?移风易俗不宜强制,更不宜一刀切。推广环保熏制的出发点是好的,但不妨少一些板起脸的禁止,多一些俯下身的倾听,听听居民心声,问问群众顾虑。比如大伙儿不愿意集中熏腊肉,是否觉得烟火气不足以构成污染,所以不愿意配合;是否因为集中熏制点过于偏远,老人等独自前往不太方便;或者担心集中熏制腊肉流程不好把握,不符合自家偏好。集中熏制若真的便民利民,居民自然不请自来,又何须强制执行。

 

前几年,曾有禁煤区老人烧柴取暖被封炕、子女被罚款,引发全网热议。移风易俗需要久久为功,最忌讳不尊重社情民意,最反感一刀切地禁止。环保新风尚与民生民心并不矛盾,地方应该拿出耐心与智慧,寻求最大公约数。同样重要的是,面对六旬老人,教育管理的思维更要改一改了。

 

北京晚报实习记者 李霞;来源:北京日报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国策建言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央视网
  • 新华网
  • 求是
  • 中国军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中国科技网
  • 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文献网
  • 红色文化网
  • 观察者网
  • 参考消息
  • 环球网
  •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 红旗文稿
  • 红歌会
  • 红旗网
  • 乌有之乡
  • 橘子洲头
  • 四月网
  • 新法家
  • 中红网
  • 激流网
  • 宣讲家网
  • 中共党史网
  • 国史网
  • 全国党建网
  • 中国集体经济网
  •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
  • 西北革命历史网
  • 善之渊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 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烽火HOME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