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时事聚焦 > 深度评析 > 阅读信息
陈镐:从《战争与和平》中品俄罗斯人的爱国情怀
点击:  作者:陈镐    来源:昆仑策网【原创】  发布时间:2018-06-10 19:26:06

 

 1.webp.jpg

 

  俄罗斯 (苏联)历史上曾两次打败入侵的不可一世的世界强敌。一次是一八一二拿破仑法国军队,一次是二战希特勒德国军队。尽管人们说起来有这样那样因素,读了《战争与和平》看到打败入侵者最根本的、必然因素,是他们坚定的爱国主义精神。

 

  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是一部反映年,俄罗斯反击法军入侵战争的小说。

 

  这部小说场面宏大,在小说中,托尔斯泰对于战争场面描写的并不是很多,而是着重描写了面对外敌入侵,俄罗斯各阶层人物的众态百相。

 

1.jpg

 

  小说中通过对虚构的库拉根公爵、别素号夫伯爵、罗斯托夫伯爵、保尔康斯基公爵四个贵族家族(主要是他们的第二代)的描写,反映了国难当头迥然不同的态度。以发西利●库拉根公爵为代表的口头爱国派,不顾大局,极端自私贪婪,争权夺利,寻欢作乐,攀附有钱贵族联姻。在别素号夫老伯爵即将去世时,为争遗产搞阴谋。采取拉拢引诱手段促成女儿爱仑,嫁给有钱的别素号夫伯爵彼埃尔。其儿子阿那托尔,欺骗勾引娜塔莎和他私奔等等;别素号夫伯爵彼埃尔受过良好的教育、有着良好教养,又有正义感。作为俄罗斯当时最有钱贵族之一,平日里无所事事,过着奢侈的生活,也总想做一些对人民有益的事,却不得要领,当俄罗斯遭遇外敌入侵,拿出钱财供养民团,甚至不顾自己生死投入战争;罗斯托夫伯爵,不仅自己参军和法国侵略军战斗,其家人(父母、妹妹)为了救助俄国受伤军人,自愿把已装上车的财物卸下来,用车运走了受伤的军人。其年仅十六岁的弟弟也牺牲在战场上;保尔康斯基公爵父子两人,其父曾任过俄罗斯陆军上将的老公爵,因战争初始俄军的败退忧愤而死,老公爵的儿子安德来公爵拒绝库图索夫,将他留在俄军总司令部的好意,直接在前线任团长与法军作战。他对入侵法军的态度,就如在法军即将进入莫斯科时说:“法国人毁了我的家,要来毁莫斯科了,他们侮辱了我,并且每秒钟都在侮辱我。他们是我的敌人我认为他们都是罪犯。……全军都是这么想。”最后在战斗中,不幸负伤而亡。这也是对当时俄国,真正爱国贵族的真实写照。对平民、农夫和士兵也有多样描写,有粗俗卑劣、贪婪自私,抢劫财物的一面,又有不怕死亡,勇敢作战,保卫祖国,可歌可泣的另一面。有的同一个人具有两面性,一方面有许多缺点毛病,另一方面确实爱国,如道洛号夫赌博、违法的恶作剧、和别人妻子的暧昧关系。但对法军作战中英勇杀敌,显示了过人的胆略。这些都增加了小说的真实感。

 

  托尔斯泰在刻化人物、描写活动场面上,显示了很强的功力。比如,彼埃尔这个人,受过高等教育,有着良好教养,为人正派,心地善良,待人厚道,把钱财看的很淡,特别是继承了大笔遗产之后,从一个私生子成为一位非常有钱的伯爵,仍和以前一样平易待人,时不时还有点羞涩,给人一幅憨态可掬的形象。他对成天面对的灯红酒绿,无所事事的奢华生活不满,想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做一些有益的事,他参加共济会,想为穷人办事;为农奴建学校,建医院,想改善农奴生活、劳动条件,但却被管家愚弄,解放农奴的计划不了了之。法军入侵俄罗斯,彼埃尔积极投身于打击入侵者,保卫祖国,供给并掌管一千名民团。当法军占领了莫斯科,他又不顾个人安危,企图刺杀拿破仑,没见到拿破仑,却因救一小女孩,被法军当纵火犯抓了起来,在囚禁中,他认识了被抓的农民卡拉他耶夫,通过残酷的现实,和卡拉他耶夫的言行影响,他的内心发生了改变,抛弃了虚无缥缈的人身观,成为一个脚踏实地的人。

 

  娜塔莎美丽单纯,天真活波,富有青春活力,又有正义感,能歌善舞,非常招人喜爱,她十分爱她的家庭和她的家人,但当受到库拉根家族的阿那托尔的诱骗时,平时温顺有头脑的她,谁的话都听不进去,家人似乎成为仇敌,变得近乎疯狂,竟要跟骗子阿那托尔私奔。当得知真相后,惭愧、内疚、耻辱、懊恼之感,令她服毒险些丧命。真实把一个女孩恋爱时、受到男人诱惑时,那种如醉如痴的疯狂,从内心到行为入木三分、淋漓尽致的描写出来。在对待俄罗斯伤兵的态度上,娜塔莎态度鲜明,她先是“极力把伤兵尽量请到她们的院子里去。”当管家提醒问一下,她对她的妈妈说道:“……她们领来了几个受伤的军官。您允许吗?他们没地方去,我知道您会允许……”。当娜塔莎得知母亲,因不愿意将价值十万卢布的财物从车上卸下,用车运载伤员而和父亲吵架时,“……带着因为发怒而显得难看的脸,好像风暴一样,闯进房来,快步走到了母亲面前。‘这是卑鄙!这是丑恶!’她喊叫着。……’亲爱的……妈妈,我们要带走的东西,这在我们算得什么,您只要看看院子里……妈妈!……这是不可能的!……’”。这段生动描写使得娜塔莎爱国、正直、善良的本性,浮现在读者面前,使其更显可爱。

 

  罗斯托夫组织的那场打猎,是一场欢快、在整部《战争与和平》生活气息极浓的活动。通过这一活动,活跃调剂了这部书的情调和气氛,使著作更加有血有肉,更加丰满,也更加全面真实地,反映了俄罗斯贵族的生活。同时,也不乏流露着对俄罗斯的爱。在这场活动中,托尔斯泰以他非常细致的的观察,精确描写了捕狼、逮狐狸、抓兔子的场景,如狼的狡诈、凶残、野性,群犬围捕狼时,狼选定了逃跑方向——树林;猎犬追狼,没狼跑得快;狼与猎犬厮打,“群犬下面狼的白毛,伸直的后腿,紧贴的耳朵,以及惊慌的、喘息的头……。”;狐狸的狡猾,当群犬快要追上狐狸时,“狐狸在它们中间兜圈子,圈子越兜越快……;”当兔子明白了危险,“贴紧了耳朵,竭尽全力逃跑……。兔子弓起了背,跑得更快。”犹如现在影视作品中一幅幅慢镜头,活灵活现。

 

  对库图索夫形象的刻画很成功,而且字里行间充满了托尔斯泰深深的敬意。库图索夫,是一个真实人物,是打败拿破仑的英雄,是俄罗斯的功臣。在托尔斯泰笔下,他是一位因伤瞎了一只眼、肥胖、一般情况下话语不多,行动缓慢,甚至有点木讷的和善老人。他喜爱勇敢士兵,不大注意外表、形式(如检阅时对道洛号夫欣赏的态度),行事风格注重实质、做事方法简单实用,喜欢军旅闲暇阅读小说,富有人情味,当他向安德来公爵询问其父亲情况,被告知已去世,“‘我爱他,我尊敬他,我全心全意地同情你。’他抱住,把他紧搂在自己肥胖的胸前,好久没有放开他。在他放开他的时候,安德来公爵看见库图索夫柔软的嘴唇在打颤,他眼里含着眼泪。”库图索夫还对安德来公爵说,“我算是你的父亲,另一个父亲……”。并要留他在身边。还有,在关于是否放弃莫斯科的军事会议上对农民小孙女玛啦莎地抚爱,种种言行,显示了他的儒将之风。他善于抓住关键、切中要害,对认为无足轻重的事大智若愚,如“他没有发出任何命令,只是同意或不同意别人向他所报告的事。”在重大问题上,他头脑清晰、思维敏锐,犹如换了个人如“‘俄国的神圣古都!’他忽然说,用愤怒地声音重复别尼格生的话,借此表示这句话里的虚伪的含义。‘让我告诉您,阁下,这个问题对于俄国人是没有意义的……。拯救俄国要靠军队。进行会战而冒损失军队与莫斯科的危险,或不进行会战而放弃莫斯科城,那个较为有利?’”库图索夫被选被选为俄军总司令,“哪种选择是违反皇帝意志但是合乎人民意志的。”正是由于这一点,他不但要面对法军的巨大压力,还要应付统帅部内部的派别斗争,三个军,八九个互相冲突的派别,特别是他的参谋长别尼格生给他制造的陷阱、编织的圈套。在讨论保卫还是放弃莫斯科时,“别尼格生选择了阵地,热烈表现他的俄国人的爱国心……,他主张保卫莫斯科。库图索夫就像看见阳光一样显明地看出了的目的:假如保卫战失败了,则归罪于不战而率领军队退到麻雀山的库图索夫;假如成功,则归功于他自己;假如遭受拒绝,则洗脱自己放弃吗莫斯科的罪过。”然而,库图索夫这位拿破仑的克星,不辱使命率领俄国军队,最终打败了法国入侵者,成为垂名青史的英雄。

 

  俄罗斯赢得一八一二反击法国入侵的这场战争,有诸多方面原因。全国上下同仇敌忾,誓死保卫祖国的精神、态度和行动,应当是其中根本的重要原因之一。如俄国皇帝(亚历山大):“皇帝好像一个受了侮辱的人那样的激动着,说完了下边的话:‘不宣战,就入侵俄国!我要等到没有一个武装的敌人留在我国的时候,才讲和平。’”贵族、商人的出力、出钱,兵士们的勇敢不怕死,(彼埃尔)“现在他了解了这个战争和当前会战的全部意义和重要性。他在这天所看见的一切他一眼看见的那些面孔上严肃、庄严的表情,对他显出了新的意义。……这向他说明了,为什么这些人镇定地并且似乎是无忧无虑地准备为国捐躯。”在保罗既诺会战之前,营长齐摩亨安德来公爵报告说“现在谁都不怕死!您相信,我营里的兵不要喝伏特加酒了:他们说,现在不是这种日子。”众所周知,俄罗斯的男人嗜酒如命,为了民族,为了祖国,现在“命”都不要了,这是何等的壮烈。

 

  读了《战争与和平》我真真切切感受到:俄罗斯人民之伟大,俄罗斯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而托尔斯泰在这部书中,通过一些士兵的粗野表现、一些人物狂热表现、一些场面的混乱景象,增强了战争来临之际,或已经到来的真实感。其目的在于热情洋溢地歌颂俄国人民、俄国士兵的热爱祖国,保卫祖国,不怕死的伟大情怀。这同时也抒发了托尔斯泰深深的爱国情怀。因此伟大的托尔斯泰,首先是俄罗斯民族的托尔斯泰,其次才是世界的托尔斯泰。只有是民族的,才能成为世界的。任何一部伟大作品不扎根民族的沃土之中,就不可能立足于世界之林。

 

  在《战争与和平》这部书中不仅再次见到了,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作品中的,对心理的深刻细腻描写,对景物的准确描写、以及为一些看似凝固的场面,带来活跃气氛活的高超写作本领,在这部书里还看到他驾控宏大场面的能力。而这部书最突出的特点是:他所极力想通过一种真实感,而打动人,感染人的努力。尽管也许《安娜卡●列尼娜》、《复活》,可能某些方面更成熟、更完美。但不容置疑的是:托尔斯泰打动人,感染人的努力得到了实现。《战争与和平》奠定了托尔斯泰,在俄罗斯人们心中的地位,为他赢得了崇高的声誉。试想,一部描写俄罗斯反侵略战争的文学作品,作为一个中国人读后都为作者的爱国主义、民族主义精神所感动,那么作为俄罗斯人读后的感受如何?就不言而喻了。

 

  虽然我对于托尔斯泰在这部书中对拿破仑和法国军队的一些贬损,并不赞成,但作为一部俄罗斯作家的作品,作为一位充满爱国主义激情、甚至民族主义热情的作品,作为一部文学作品的小说无可厚非。我只能被托尔斯泰的精神所感动,这也正是我们中华民族所需要的作家和作品。

 

  《战争与和平》作为世界文学名著中的一流作品,读后令人感动是肯定的。但我感到更大的收益是对托尔斯泰的进一步认识,更让我感动不已的是,托尔斯泰本人对自己祖国、对自己民族的那种深深的爱。

 

  一、在《战争与和平》这部书的字里行间看到了托尔斯泰强烈的爱国主义、民族主义的情怀,看到了他的激情,看到了处处散发出的,他从骨子里对俄罗斯的那种深深的爱。他是为了俄罗斯创作的,而绝不是为了生计、金钱、名望。这也正是这部书更能打动人、感染人的所在之处。

 

  二、托尔斯泰的这部书极力突出了真实。他用自己的真情歌颂伟大的俄罗斯民族、歌颂伟大的俄罗斯人民、歌颂伟大的俄罗斯这个国家;他怀着崇敬之心歌颂保卫祖国的英雄和功臣。他的歌颂不是干巴巴的口号,不是苍白廉价的概念,而是通过真实,透过少数人的自私、贪婪、的心理,恶作剧、粗野、打架、抢劫这些缺点错误,乃至犯罪的行为,或将一个人的两面性,一个民族的多面性,赤裸裸的展现出来,用真实烘托出人民的伟大,民族的伟大。

 

  三、托尔斯泰和《战争与和平》相得益彰、相辅相成。托尔斯泰创作了《战争与和平》,通过《战争与和平》既让俄罗斯人民,认识到自己民族的的伟大,增强了俄罗斯人民的自信心、自豪感,又让世界认识了俄罗斯,了解了这个民族的伟大。《战争与和平》与托尔斯泰、与俄罗斯凝为一体,成就了托尔斯泰的伟大,确立了他在俄罗斯人民心中地位,从而奠定了托尔斯泰在世界文坛,和世界人民心中的地位。

 

  四、一八一二年这场战争的结果,俄罗斯获得了双赢。在俄罗斯对法国的这场反侵略战争中,库图索夫指挥俄罗斯军队,用枪炮在现实上打败了拿破仑法军的入侵;托尔斯泰用他的如椽之笔谴责了拿破仑法军的侵略,从道义上打败了侵略者。

 

  五、托尔斯泰不仅仅是俄罗斯的,也是世界的。他的民族主义精神,他的爱国主义精神,不仅是俄罗斯的骄傲,也是值得每个中国人学习的,我们中国人应当以托尔斯泰为榜样,歌颂伟大的中华民族、伟大的中国人民、伟大的祖国;满怀崇敬的歌颂我们的英雄和功臣。

 

  《战争与和平》尾声第二部像是学术论文,缀在这部著作后面不伦不类感觉。容易使人产生多余、生硬之感觉。托尔斯泰完全可以把这部分,作为学术讨论另起炉灶,另行出版。如同孟德斯鸠既有文学作品《波斯人的信札》,又有学术作品《论法的精神》;但丁既有文学作品《神曲》又有学术作品《论帝制》。而托尔斯泰为什么不这样做呢?恐怕是为了增加这部书的真实感,使人相信他在书中言之凿凿的论述并非随意杜撰,是如史学、学术著作那样严谨的,都是出之有典、有据可查的。

 

  所读这部《战争与和平》是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由高植翻译的。之所以作此说明,一是因译本不同而书中人物名字有差异,如本书中“库图索夫”一些书译为“库图佐夫”等;二是在这部译著中看到译者的敬业、严谨、负责的态度。书中显现了大量的法语原文,还编辑了“内容梗概”。这些既体现译者服务于读者的责任心,也切实为读者更好的理解掌握该书内容,抓住书的精髓提供了很好的帮助。在这里衷心感谢!同时期盼翻译者,都能有这样的工作态度和敬业精神。

 

  (来源:昆仑策网【原创】

 


  【昆仑策研究院】作为综合性战略研究和咨询服务机构,遵循国家宪法和法律,秉持对国家、对社会、对客户负责,讲真话、讲实话的信条,追崇研究价值的客观性、公正性,旨在聚贤才、集民智、析实情、献明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欢迎您积极参与和投稿。

  电子邮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com

责任编辑:红星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北京市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咨询服务(北京)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