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学术探索 > 理论研究  > 阅读信息
张康之:在哲学人生中领悟人生哲学——评陈先达师的《哲学随笔》
点击:  作者:张康之    来源:紫竹评论  发布时间:2017-07-18 11:08:42

 

          【摘要】:陈先达近些年来出版了大量的“哲学随笔”作品,陈先达教授是我的硕士和博士导师,作为他的学生,在每一次得到他的新著时,都如饥似渴地阅读。这篇读书笔记是阅读陈先达《漫步遐思——哲学随想录》、《静园夜语——哲学随思录》、《哲学心语——我的哲学人生》和《回归生活——哲学闲思录》的体会,也以长篇随笔的形式出现。文章围绕着“做人”和“做事”两个方面阐述了学习和应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体会。在阐释如何学习和应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问题时,对陈先达的“哲学随笔”作深度解读,认为这些“哲学随笔”为我们指出了学习和应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也为我们提供了学习和应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样板。

1986年,我考入中国人民大学马列所,师从我仰慕以久的陈先达攻读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在硕士期间与其他同学一道协助老师写作了《马克思恩格斯哲学思想总览》和《被肢解的马克思》。老师采取的是指导我们写作带动学习的方式,通过写作,我们既需要把握老师在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取得的成果、学术立场,又需要了解学术发展的动态,特别是需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原典。尽管我后来选择了以实用科学研究为业的道路,而读硕士期间的学习生涯是我受益最多的阶段,打下了一生从事学术研究的基础。我感到幸运的是有了陈先达作为我的导师,使我得以研读他那些包含着深邃思想的学术作品。

当时的中国,可以说是一个学术荒漠。那是一个出思想家的时代,在思想禁锢被打破后的岁月中,人人都想做思想家,似乎人人也都是思想家,然而,能够把思想与学术融合到一起的作品,少之又少。只有读老师的作品,才感受到一种引人入胜的学术魅力。在那个时代,读着老师的作品,心中总有一种豪迈情怀,激起某种对学术的向往,从而通过老师的作品而走向一些哲学大师。虽然我后来自我流放,或者说成了哲学弃徒,但老师的每一本新著的出版,都让我感到似乎是饥饿后遇上的一顿美餐。

近年来,老师出版了《哲学随笔》系列著作,这是他关于人生哲学体悟的哲学作品,这些作品给予了我时时温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机会,使我拥有了处处检点自我行为的标准。每一次读这些作品的时候,都会有所心得,不仅是在认识人生、认识生活方面,而且在“为什么做学问”、“如何做学问”等问题上,都不断地从中获得新的启发。老师耄耋之年,笔耕不缀,创作甚至有正臻佳境之感,炽热的笔锋荡漾着青春气息,一些经典性的句式带给人无穷的回味。近年来,老师煌煌巨制层出,令学生捧读不迭。学生于老师著作中尤爱《哲学随笔》四种,成此文,作为一个哲学弃徒的一点心得。

一、通过哲学认识自己和学习做人

早在古希腊,哲人们就提出“认识你自己”的愿望,但是,直到今天,这一问题依然没有解决。人生于世,如果不随波逐流而受着某种力量的驱使,就需要认识自己,而认识自己的道路唯有哲学。所以,我们学习哲学并不是为了其他目的,而是为了认识自己。或者说,学习哲学的首要目的是为了认识自己,认识世界的目的恰恰在于认识自己。在古希腊的时代,人类从自然中走出的时日尚短,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还受到自然力的支配,以至于人需要通过认识自己去发现人在世界中的位置,进而寻找理想的生存方式以及实现人生价值的道路。随着社会的发展,也正是由于古希腊所提出的“认识你自己”的要求发挥了启蒙的作用,使得人的能力不断提高,让人立于天地之间而能够步步增强改造自然、战胜自然的力量,即让人在自然力面前不再恐慌,不再手足无措。但是,在人面对自然而获得了某种优势地位的同时,社会却在其演进中产生出诸多让人湮灭于其中的因素,让人不知自己为何物。如果说自然在人开始觉醒后不再阻挠人去认识自己的话,那么,社会中产生的那些压抑了人、消融了人的因素却极力阻挠人去认识自己,让人丧失自我而消融到了共同体之中。只是到了工业化、现代化的力量开始积聚的时候,人才开始再一次提出了认识自己的要求,或者说发出了认识自己的呐喊。

如果说古希腊提出了让人认识自己的要求是希望人从自然的母体中降生的话,那么,在工业化、现代化的过程中再一次提出这项要求时,则是希望人从社会的阴影中走出来,成为独立自主的个体的人。然而,无论是自然还是社会,都是人的一部分,都是作为人的构成要素而存在的,人是不可能脱离开自然和社会的。所以,当人再次觉醒后,认识自己再一次成了人生追求的重要主题。不过,我们也看到,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实现对自己的认识,甚至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找到认识自己的道路。进而言之,哲学是人认识自己的道路,但并不是每一个学习哲学和研究哲学的人都能够确立起认识自己的意识和追求,只有真正懂得哲学的人才能做到这一点,并时时地去寻找那个真正的自己。老师是一位真正懂得哲学的人,我常常于心中感叹,一生中最大的收获就是做了老师的学生,从而明白了自己有一个持之永恒的追求,那就是让人生的每一步都走在认识自己的路上。不只是学习了哲学,而是通过学习哲学明白了运用哲学,用哲学去开拓职业和生活,也在开拓职业和生活中达到认识自己的目的。

其实,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在诠释人生,每一个人都用自己的脚步丈量着人生的价值,区别只在于有的人是自觉地这样做,而有的人虽然做了却没有意识到。自觉的人生是哲学的人生,无论人们从事的是什么样的职业,为之奋斗的是什么样的事业,凡是在行为选择和人生追求上有着自觉意识的,都可以称作为哲学人生。自古而始,人们就不断地运用哲学和通过哲学思考而去认识生活,并通过对生活的认识而定义人生,用人生去诠释自我。但当哲学思考成为一种职业后,哲学家脱离生活、误解生活的状况却比比皆是,以至于人们把哲学家视为疯子。所以,在哲学成为一门学问的条件下,恢复其作为智慧载体的本来面目却变成了一项重要任务。承担这项任务所要实现的目标就是,“真正让哲学走进自己的心灵,从哲理中得到一点人生体会。哲学不能让人发财,但能使人眼明心亮,健身健心。”老师就是这种哲学的践行者,用自己的生活诠释这种哲学。在某种意义上,也为我们指出了一条学习哲学和应用哲学的道路,让我们沿着这条道路发现了增强人生中自觉意识的途径。

社会是复杂的,在复杂的社会中做人更是一件贯穿于一生的难事。老师说,“在汉语中,人字的结构最简单,一撇一捺,最好认;可它又最重要,最复杂,也最困难。人的一生都在学做人,都要和人打交道,都要学会做人;在哲学中,对人的理解分歧最大,至今仍在争论不休。可以说,人字的确是易认难懂。”究竟是由于人的复杂而使社会变得复杂了,还是因为社会的复杂而使人变得复杂,从而使做人变得极难。这实际上是个辩证法的问题,是个哲学问题,但我们不能够满足于从理论上分析这个问题和认识、理解这个问题,而是需要通过实践去解决这个问题。当然,从理论上去分析,可以对这个问题加以分别探讨,并在互为因果的意义上去定义它们。可是,辩证法并不满足于实现对它们的理解,而是要在人生实践中去解决这个问题,即在对自己的人生中的每一项实实在在的努力及其所取得的成果中去对社会的复杂性进行化简。

也许人们会说,社会的复杂性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是,这种客观性并不耽于机械论的理解,而是可以通过人生实践来加以改变的。当我们充分地认识到做人之难,当我们有勇气正视和面对人生中的各种困难的时候,社会也就变得简单了,或者说,我们的生活和工作的环境都会因为实践而变得不再复杂。社会之所以复杂,我们生活和工作的环境之所以难以驾驭,那是因为我们对做人的难度估计不足,那是因为我们面对人生中的困难畏惧不前。这个问题其实在一个较长的时期一直折磨着我,我甚至一度希望绕过这个问题。但当我试图绕过这个问题时,却发现这个问题在新的地方如影随形地跟随着我,是我挥不去的梦魇。读了老师《哲学随笔》中对人的分析,我一下子明白了,社会的复杂,生活和工作环境的艰辛,只不过是自我人生中的各种各样的困难的一部分。只要我们认识到了人的问题之复杂,只要我们领悟到做人是极难的,进而,当我们准备知难而进时,当我们准备用一生的脚步去丈量做人的难度时,其实就已经是在用我们的每一项行动去将其化简了。

谈到做人的问题,必然包含着一个哲学前提,那就是人能否通过自我修养而使自我日臻完善?也就是说,人性是否可以改变。如果人性是不变的,那么,也就无所谓自我完善和自我提升的问题了;如果人性是可变的,那么,也就不存在普遍的和共同的人性了。这实际上是一个千古难题,这两个方面都可以得到经验事实的验证,都可以随手拈来大量的证据加以证实。对于这一问题,老师给出了自己的结论,而且让我们感到举重若轻。根据老师的看法,人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两个方面,在人的自然属性的意义上,存在着普遍的和共同的人性,这种人性可以改善,却不存在改变的问题。另一方面,在人的社会属性方面,人性则是属于历史的,是由个人来加以承载的。所以,不仅可以改善,而且可以改变。我们知道,马克思指出“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正是这一判断经常受到西方学者的诟病。尽管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人的自然属性意义上的人性作出了充分的论述,但这一论断却为西方学者所忽视,或者成为两个马克思主义对立的证据。当老师指出人的自然属性意义上的人性与社会属性意义上的人性的共在这一事实的时候,其实是为人性可否改变这一问题上的所有争论划上了一个句号。不仅如此,也为人性的改变和人生修养提供了澄明清晰的理论基础。

既然人性包括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两个方面,那么,人生追求就不应把重心放在自然属性的实现上,更不是道家或老庄哲学所指示的对自然属性的改变,而是人的社会属性的实现。这就是老师所指出的,人生多种多样,有人显达富贵,有人贫困平凡,其实,这些都不是人生的价值所在,人生的价值就在于能否把握人生过程中那些应当把握也能够把握的东西。人的生与死都是自己不可把握的,但在人生过程中,却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而实现生命的意义。“生命的意义在于生命的整体即在从生到死的这个过程中。人生的意义就在于生命的意义,即一个人在生命消耗的过程中所发的热和光多大,究竟对整个人类有何贡献。人生的意义离开了生命的作用是说不清楚的。生命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是不断地发挥作用的过程。”也就是说,虽然人的生命的价值会有不同,但是,如果不是以自我为中心,而是把生命的价值放置在对他人、对社会有益的事情上,便是人生的意义。

人生哲学思考一直与人类相随,留下的著作可谓汗牛充栋。其中,悲观主义的哲学往往被认为是深沉的,对年轻人尤有感染力。所以,叔本华、尼采以及存在主义哲学都曾在一个时期内俘获了年轻人的心。然而,从唯物主义辩证法的角度去进行人生哲学思考的著作却是很少的,特别是把唯物主义辩证法的精神贯穿于人生哲学叙事的每一行文字中,更为难得。其实,辩证法所给人的是指向未来的积极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这是因为,辩证法并不静止地存在于事物运动和发展的起点和终点,而是存在于事物运动和发展的过程中。在某种意义上,辩证法就是过程哲学,用辩证法来审视人生,这一点体现的尤为明显。在老师思考和阐述人生问题的作品中,辩证法的这一基本精神得到了活灵活现的体现。比如,在对人生危机、人的失败与成功的分析中,老师都不是站在人生的起点和终点上看问题,而是在人生绵延的过程中去阐释辩证法的基本精神。老师是积极人生观的信奉者,他可能是在自己的一度人生波折中深切地体会到了一种积极人生观的意义,但我们更倾向于认为,他是因为把辩证法用来解剖人生而获得了这种积极人生观。无论怎样,他的积极信念感染了我们,让我们记住,“人应该不屈服于厄运,奋起自救,才可能有条新路。自甘失败是真正的失败,而面对失败仍不停奋斗才有可能转败为胜。”因此,老师的《哲学随笔》是我们谓之为难得的哲学作品中的精华,这些作品让唯物主义辩证法渗透到了字里行间,无声无痕,却让我们尽情地享用一种理解人生的畅快。让我们不禁放声:原来哲学就是这样,原来人生就是如此。

综观人类文明,我们发现,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人生的思考和体悟最为深刻也最为完整,老师的《哲学随笔》是深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作品,是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生观统一了起来的新作品。我们知道,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在某种意义上,中国传统文化的人生哲理已经渗入我们的血液和骨髓。在中国,众多的人生哲学著作也基本上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写,而且形成了一种我们无法挣脱的语境。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在一起重构人生哲学,老师的《哲学随笔》给予我们的是可以模仿的范文。

总的说来,老师的《哲学随笔》充分地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人生哲学思考的精髓,又从日常生活的实践出发,从人生顺逆的经验出发,用通俗、生动、隽永的笔法阐释了令人享用不尽的哲理。虽然老师一再地指出他的这些《哲学随笔》属于大众哲学的范畴,在我看来,却是以大众哲学的形式去包容深刻的哲理。这些哲理既深刻又存在于我们的身边和潜伏在我们的生活之中,是每一个人都触手可及却又不是人人都可以体悟到的。老师在《哲学随笔》中将这些哲理揭示了出来,让一直在我们眼前晃动的那些影像成了可以触摸、可以领悟、可以欣赏的元素。所以,老师的这些《哲学随笔》是深入生活又超越生活的著作,反映了我们看来熟悉实则陌生的世界,赠予了我们似知又不知的人生体悟。我们所知的是那些习以为常的生活和人生经验,我们所不知的则是那些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的思考而获得却又没有通过思考去求得的人生智慧。读了老师的这些《哲学随笔》,我深深地感悟到,大道理并不在抽象而貌似深奥的哲学叙述中,反而恰恰存在于对我们生活经验的揭示中。

二、获得知识与谋求智慧 

在学习哲学伊始,我们都听到过“哲学”一词的原义即“爱智慧”,但是,能够真正指出哲学与智慧间的关系的,我们认为,只有老师提出的“哲学应该属于自己”的判断。

近代以来的整个历史阶段属于一个知识泛滥的社会,特别到了工业社会的后期,学者们惊呼“知识大爆炸”。亦如“宇宙大爆炸”的结果一样,我们只能用“无限”一词来形容知识的总量。即使那些可以学习和可以掌握的知识,也就是说,即使那些具体专业的和有限范围内的知识,也都是独立于个体的人的,属于每一个个体的人之外的知识,虽然我们可以通过学习而掌握知识,却不意味着那知识就是属于人的。当人运用知识而去达成某个目的时,同时也会受到某些不可预测的因素的困扰。而哲学则是避免这种状况出现的保证。人若在学习和掌握知识的时候把知识作为充实自我和滋养自我的养分,而不是打算把知识作为谋取名利的工具,那就是达到了哲学的境界,就是获得了一种属于自己的哲学。这样一来,知识才可能成为某种与人一体的存在,而不是独立于人之外的甚至压迫着人的力量。一句话,知识存在于人之外,而哲学则属于人自己。

显而易见,知识是与智慧联系在一起的,但智慧又与知识不同。在互联网技术得到广泛运用的今天,人们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都可以轻而易举地获得所需的知识,甚至可以获得一些处理知识的模型等工具,并从中得到自己希望了解的结论。然而,获得知识并不等于获得智慧,尽管知识是有用的工具。“智慧是一种洞悉问题的能力,它是人类知识和个人实践经验的完美结合和升华,是人类知识通过个人的实践和体悟而成为自己的灵魂和血肉。”也就是说,知识只有内化于心,才能上升为智慧。所以,哲学是属于自己的。在学习哲学甚至阅读历史时,我们可以看到前人以及他人的智慧,但这些智慧也同样不是我们的,对于我们而言,那些智慧依然是他人的智慧,在工具书中、互联网上,我们轻而易举地就能得到。也就是说,他人的智慧不是我的智慧,而是我的知识,我若把他人的智慧转化成自己的智慧,唯有按照“哲学应该属于自己”的理路去加以实践。这就是老师指给我们的一条如何成为有智慧的人的道路。

“哲学是属于自己的”,但哲学家却是属于人类的。“做一个只属于自己的哲学家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存在是互相联系的,哲学家也不例外,只能是这种互相联系中的哲学家……只要他是一个哲学家,他总会有面向其他人的一面。”所以,从事哲学研究和致力于哲学思考,应当肩负着服务于人类的使命。对于哲学家而言,如果能做到“关心人类的命运,他的全部思考都是被提升为思考对象的人类的现实命运。”因而,“真正的哲学家不仅要有专业成就,而且要有关心社会现实和人类命运的胸怀。只对哲学概念和范畴有兴趣而无视人类的处境和痛苦,可能会成为一个学者但不会成为一个思想家。”也就是说,我们是不能把哲学的智慧看作来自于知识的,尽管知识是必要的桥梁。哲学的智慧来自于人生的境界,从事哲学思考的人在何种意义上拥有了智慧,那是取决于其心胸和人生境界的。如果一个人仅仅关注自己而不是把人类的生存状况以及命运放在心中,无论掌握了多少哲学知识,也不可能把这些知识转化成智慧。虽然近代早期的思想家们认为“知识就是力量”,但知识如果不是在与人相结合时而生成智慧的话,在多数情况下反而是人的负担,至少,也是无用的东西,在某些情况下,会成为反噬自我的力量。其实,知识只有转化为智慧时,才能真正成为人的力量。而智慧的生成,又是与人的心胸关联在一起的,人的心胸具有多大的包容性,也就意味着人能够拥有多大的智慧。那些仅仅关注自己和时时想着自我的人,似乎也从知识中获得了智慧,实际上所获得的只是一些小聪明,只有那些如老师所说的“关心社会现实和人类命运”的人,才能够从知识中获得智慧,才能够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生成智慧。

智慧是纯洁的,特别能够摆脱小聪明纠缠的智慧,总是纯洁的,是服务于人的正觉正念的,是揭示了人的相互依存的实质和服务于人的共生共在的需要的。与之相比,知识则不同。在多数情况下,知识只有在得到了智慧的驾驭,才能够表现出有益于人的效能,才能够真正成为对人有用的工具。但是,知识失去智慧驾驭的可能性是存在的,而且一旦知识脱离了智慧的驾驭,就会产生极其严重的恶果。从20世纪后期以来人类所面临的各种各样的问题看,恰恰是在人类的知识迅速增长的时代,是在人们能够越来越方便地获得知识的条件下让人类在风险社会中陷得越来越深,让人类在其生活中处处感受到危机。这种情况无疑就是知识失去了智慧驾驭后的恶果。这就是老师所告诫我们的,不应把知识等同于智慧。

在我们个人的人生实践中,也不应满足于知识的获得,而是需要在习得知识的同时去追求智慧,特别是在对哲学的学习和研究中,应当将其作为获得智慧的最佳途径来认识。在近代以来的科学分化中,虽然哲学已经成了一门学科而不再具有过往包罗万象的特征,但我们应当看到的却是,哲学依然存在于每一门具体的科学以及我们的日常实践之中。无论我们从事的是哪一个专业,无论我们的生活属于哪一种类型,哲学之于我们,都是须臾不能离异的。我们需要拥有哲学意识,有了这种意识,就可以在专业知识和日常生活实践中发现哲学智慧。这就是老师在《哲学随笔》中告诉我们“哲学属于自己”的真实含义。

当然,我们是不可能否认知识与智慧之间的联系的,也就是说,知识与智慧之间的联系又是割不断的,“知识是智慧的基础,智慧是知识的综合和升华……没有知识的智慧是空论,是假大空。不包括智慧的知识是假知识。知识与智慧是相依存的。”关于知识与智慧间的关系,老师在这里所给予的可以说是经典性的描述。从老师的这一描述中,我们也明白了哲学与科学间的关系。哲学是关于智慧的学问,但哲学却必须建立在科学知识的基础上,任何试图割断哲学与科学之间联系的主张和做法,都是错误的甚至愚蠢的。关于这个道理,似乎是非常浅显易明的,然而,在哲学史上,甚至是那些经常占统治地位的所谓主流意见,却总是努力要在哲学与科学之间作出区分,各执一词而展开争论。这样一来,就出现了哲学的本性与科学的世界观的冲突问题,哲学家们受到这一问题的困扰时往往采取了回避态度而满足于远离实践世界的面壁哲思。即使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这种学术倾向也是普遍存在的。然而,这一问题的解决却只能求助于唯物辩证法。对于掌握了唯物辩证法的人来说,解决这种“小问题”似乎是在不经意间完成的,然而,其中却反映出了真正的哲学智慧。

由此看来,哲学智慧并不仅仅存在于和体现在宏大历史事件的行动中,而是更多地包含在日常生活中。在我们常识所及的地方,在司空见惯的物事中,在大众的疑惑和求解中,都包蕴着哲学智慧和需要通过哲学智慧去决疑的需要。智慧反映在对人生每一个细节的领悟中。我们看到,在老师的《哲学随笔》中,生、老、病、死、爱、恨、智、识等无不触及,无论作者在场不在场,都让我们看到一个智慧的影像在面前飘浮,给我们叙说和让我们明了人生百味中所蕴含着的辩证法。哲学是抽象的,或者说,哲学所努力建构的是抽象的世界。然而,辩证法却是具体的,特别是唯物辩证法,始终面向实践的具体性,要求实事求是地理解实践世界的具体性。这就是哲学理论与现实的具体性之间的关系问题。面对这一问题,老师的《哲学随笔》在回答哲学与现实的关系、探讨生活的智慧以及对生活世界的剖析中,给予了令人信服的答案。

把深刻的哲理转化为浅显易懂的生活智慧是老师的《哲学随笔》处处散发出来的学术品质。比如,老师在阐释辩证法“量变”“质变”规律时运用了“其安易持”的警语,揭示了“慎终如始则无败事”的人生哲理,让我们认识到,“许多人的失败,败就败在慎始者繁而慎终者寡。不懂其安易持,而真正到了无可挽救时,就由安变危。”生活之于人,惊天动地的大事件少之又少,同样,激烈的命运变迁也很少遇到,对于我们来说,每日的日常生活都是一些琐屑些微和平常到无睹无思不愿自觉守持的经历。然而,正是在这种生活状态中,包含着可以无限地加以开掘的人生财富,需要运用哲学智慧去对待它。老师的《哲学随笔》所解剖的就是这种常态生活而不是历史、社会和人生中的重大事件,老师所使用的是唯物辩证法这把手术刀,而且举手落刀如行云流水,不留一丝斧凿痕迹,解剖生活亦如庖丁解牛,不仅让我们学习到唯物辩证法和领悟到哲学智慧,而且让我们获得一种艺术享受。这是一种阅读哲学作品所获得的艺术享受,更胜于其他任何对我们的感官形成冲击的艺术,直接触动的就是我们的心灵。

在阐释人生智慧方面,老师的这些《哲学随笔》其实是创造性的专业哲学著作,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经典文献。我们必须承认,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产生于西方近代科学语境中的,尽管它是以批判的面目出现的。因此,如果囿于近代西方的科学语境,限于西方的科学思维去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问题,是不可能取得积极进展的。因为,限于西方的科学话语,就会走上讨论中国是否有哲学的方向,甚至会不承认中国存在哲学,而且会在此前提下而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归入西方哲学的范畴,就会以为仅仅存在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传播的问题。这无异于说是在没有哲学的土壤中播下哲学的种子。那样的话,就无所谓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问题了。面对这一问题,老师在这些《哲学随笔》中并不是简单地证明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丰富的哲学思想,而是努力发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智慧,特别是让我们看到,在中国历史上的人文思考方面,中国哲学智慧是人类思想史上的奇葩,是世界哲学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哲学是智慧的表现形式而言,是完全可以实现中国哲学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的,而且这样做是能够丰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并能够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

可见,老师的这些《哲学随笔》在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智慧纳入到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中的同时,也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找到了新的哲学叙事语境,或者说,把马克思主义哲学转化成了中国话语。而且,当马克思主义哲学转化为中国话语后,其精髓也获得了更加丰富和灵活的表现形式,与我们的日常生活贴得更近,成为我们既容易把握又乐意于接受的实践智慧。由此看来,老师的这些《哲学随笔》不仅在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的过程中无比细腻的阐释了人生智慧,而且,也把这种智慧用在自己的专业研究之中,让我们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及中国传统文化都不再是知识,而是有着共通的和可以相融的智慧,而对这种智慧的把握,恰恰是对智慧的应用。在进入新世纪后,特别是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取得了一些成就后,学术界谈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的人多了起来。可是,我们总感到人们是在知识的意义去谋求所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读了老师的《哲学随笔》,则让我们豁然开朗,知识本身是没有国家与民族之分的,作为知识的马克思主义是不存在中国化的问题的,正是存在于唯物辩证法中的智慧,才有一个中国化的问题。可见,如果没有智慧的眼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也是无法破题的。

读了老师的《哲学随笔》,我们强烈感受到的不仅是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破题指示了方向,而且也同时增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在近代社会大分工的条件下,科学是分为不同专业的,从事科学研究或者说做学问,往往囿于自己专业的狭窄空间中,腾挪闪转于方寸之地。老师是专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他的《哲学随笔》更是一些专业阐释唯物辩证法的系列著作,然而,我们从这些作品中看到的是上下五千年纵横全世界,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无不在老师的笔下,不管是哲学典章还是文学掌故、诗文名句,都随手拈来。如果这是一种“学识渊博”的话,那是不敬的评价,因为,识之如此之博必有驾驭之能。在老师著作中所表现出来的这种渊博学识的背后,蕴含着的是灵活地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哲学智慧,是因为有了这种哲学智慧,才使老师拥有了驾驭知识的能力。正是哲学的智慧,使老师能够通古今之典,容现实之无微,并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智慧活生生地呈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看到它鲜活的一面。入师门不觉近30载,常困惑于术业不精而自叹,总仰止于老师那种通古博今之境界,然重读老师的《哲学随笔》使我恍然了悟,学问并不在于面上的知识,而在于求得驾驭知识之能,这才是应当求于老师之处。正是捧读老师的《哲学随笔》时,让我领悟到了学习知识与追求智慧的关系。

 职业与生活中的自我实现

我们生活在工业社会,这个社会的最典型特征就是职业与生活相分离,从事职业活动只是生活的手段,是为了谋取生活资料。可是,人们却往往忘却了生活,或者让职业排挤了生活,或者让职业替代了生活,即便能够遵循工业社会的逻辑而把职业与生活严格地分开并做到同时兼顾者,也往往会在职业与生活中同时失去自我。其实,在职业与生活相分离的条件下,人生本来就是不完整的。如果说职业活动表现为人的异化的话,那么,人的生活中也同样会存在着异化的问题。职业与生活的分离本身就意味着完整的人的碎片化,而完整的人的碎片化会以人的每一个方面的异化的形式出现,即使是把灵魂的事业作为职业的人也不例外。老师的职业活动是哲学研究与教学,但是,他不是仅仅把哲学研究和教学作为谋生的手段,而是倡导“哲学应当属于自己”。他指出,“我们需要自己的哲学,当然不是说每个人都创造一种完全属于自己的哲学体系,而是说,哲学不同于实证科学的知识,它应该是我们的信仰、我们的血肉和灵魂、我们的思维方式、我们的人格。一句话,哲学应该属于自己,而不是与我们内心毫不相干的一种实证知识。”这显然是指给了我们一条如何在职业与生活相分离的条件下护卫完整的人的道路。

人生追求应当以完整的人的回归为境界,而达到这种境界的人可能是很少的,老师就是这少数人中的一个。老师以哲学研究为职业,根据他的描述,“我在学习哲学之后,利用我的哲学知识经常分析自己,分析自己的童年,分析何以会焦虑,如何解脱,让心情平定。我从哲学中的确尝到了甜头。我的心灵从地狱走向天堂之路就是我的哲学之路。哲学没有带给我金钱,没有使我像其他某些专业的学者那样风光,但哲学确实给了我思想财富,使我知道要了解自己,也知道人应该了解自己。”心灵的财富是最宝贵的财富,对于拥有金钱等物质财富的人而言,如果心灵是空虚的甚至是不健全的,物质财富可能是有害无益的。老师所从事的是哲学研究这一职业活动,他从自己的职业活动中获得了享之不尽的心灵(精神)财富。实际上,这对于任何一种职业活动都是具有仿效意义的。如果我们不仅仅是把职业活动作为生活乃至人生的手段,而是把它作为人生的一部分的话,那么,我们就会在职业活动中积累起大量无形的财富,就会把职业活动作为诠释人生和塑造人生的基本途径。我取得博士学位后就离开了哲学研究而转入另一学科,但哲学的“附体”一刻也没有离开过我。在某种意义上,我正是用职业活动诠释哲学和证明哲学,在职业活动去体验做人与做事统一的境界。于此之中,我感到自己所得甚多,应当感谢的就是读书期间与老师的散步聊天,得到了老师的教诲。在捧读老师的《哲学随笔》时,同老师散步聊天中的那些话语时时回响在耳畔。其实,《哲学随笔》中的许多文字,正是老师在与我散步聊天时的面命之文。我在学术研究和教学活动中能够有了今天,恰是老师的教导。

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和教学是一种职业活动,但这种职业活动如果不是与生活统一起来的话,那就仅仅是为生活提供支持的手段。那样的话,从事这项职业活动是最不理想的。因为,哲学研究和教学是清贫的职业,不能带来财富(其实,在今天从事人文社会科学的所有研究和教学活动都如此)。阅读老师的书,深切地感受到他对这一点的认识是非常清楚的。然而,在他的文字中间,却洋溢着对其职业的热爱,反映出他在职业活动中体验到的充实和富足。不用说我这样一个长期生活在老师身边的人,即使是单纯阅读他的文字,也能够发现,老师是把职业活动与生活完整地统一到了一起。

我们已经指出,工业社会与其之前的社会相比,一个重大的差别就在于职业与生活的区别,社会大生产及其专业化要求人把职业活动与生活分离开来,为之,甚至需要刻意地把人的“工作场所”与“生活场所”隔离开来。这种职业活动与生活间的分离,无情地把人分割为碎片,使人无处不感受到异化力量的存在,完整的人因而消失了。然而,在工业社会的数百年发展史上,一切为人类作出伟大贡献并被后人所记得的人,都没有使职业活动与生活相分离,他们都是因为成功地护卫了自己作为人的完整性而取得了非凡成就。比如,马克思如果将其职业活动(著述)与其生活分离的话,也就不可能为无产阶级创建伟大的学说。所以,在工业社会这一职业活动与生活相分离成为普遍性的社会现象和普适性设置的条件下,职业活动与生活的统一也是一个人创造非凡事业的前提。老师做到了这一点,因而为我们提供了可资仿效的榜样。

在《哲学随笔》中,老师突出了对人生观的关注,认为“人生观问题是哲学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老师指出,“很长一个时期内我们忽视人生观问题的研究”是不应该的。不难发现,由于用世界观取代了人生观问题的研究,使哲学变得狭隘,无法得到人们的普遍承认和接受。鉴于此,欲使哲学成为人们欢迎的一门学问,完全取决于我们哲学研究的态度,在某种意义上,这也是哲学发展的方向。“我们需要有对人生问题、理想问题、信念问题、价值问题,对如何正确处世、处人、处事的问题进行研究。自然给我们以生命,只有哲学才能使我们理解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因为,只有当人们确立起属于自己的人生观后,才能够根据其人生观去对职业和生活作出安排,才会既有了属于他自己所希望的职业,也同时拥有了真正属于他的生活。世界观可以武装我们,让我们了解自己在世界中的位置,让我们获得立足于世界之中的力量。但是,世界观必须转化为人生观,或者说,只有在正确的世界观中生成了人生观,才能拥有一种科学地安排我们的职业与生活的智慧,才能在我们的职业中获得愉快的感受,才能在我们的生活中找到幸福的门径。

确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就可以发现生命的价值,并能够找到提升生命意义的途径。在谈到如何使自己的生命更有意义的问题时,也就是说在思考职业与生活的关系问题时,老师给我们指示了一个“为所当为”的原则。这对于职业活动自主性较高的从业者而言,无疑是一项做事的基本原则。在科学管理的精神渗透到了几乎所有的管理系统中之后,虽然考核评价都有了定量的标准,但能否专心致志于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却是那些量化的考核标准无法检验的。对于教师这一职业来说,更是如此。一堂课如何讲,能否通过自己的科研活动去解决现实问题,其标准都存于职业活动者的心中,更不用说把教师的职业活动当业余活动却把大量精力用于职业活动之外的事务了。

表面看来,“为所当为”似乎有着消极的“安分守己”的内涵,其实不然,老师给他的定义是:“为所当为意味着人活着有目标、有理想,即有追求。”“我们主张为所当为,也就是主张人生应该有追求。”老师在进一步解释这种包蕴着“有追求”的“为所当为”时说,“追求对人生是非常重要的。一切都已满足用不着追求的人生是平淡的;浑浑噩噩不懂得追求的人生是可怜的;而以追求个人名利为目的最终走向堕落的人生则是可悲的。”老师所倡导的是“对崇高目标的追求,是顽强理想、信念和顽强拼博精神的统一。”在这里,“为所当为”是一个道德前提,在这一道德前提下对崇高目标的追求本身也同样是崇高的。老师礼赞这种追求,认为“追求是生命的火焰,它使追求者充满活力和创造力,使生命绚丽多彩……从这种追求中,体会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在追求中,我们不应鄙视平,但要赞美高,拒绝堕落……我们的追求,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老师之所以倡导这种追求,显然是根源于老师对人生中的一个普遍现象的领悟和体会,那就是,“人与人在得失方面无法攀比。”因而,“当为”就是一种境界,老师对它的诠释是:它要求我们在人生追求中“对自己的名誉、地位、级别,总之一切与自己个人利益有关的东西,应该采取顺其自然的态度。我总是提醒自己珍惜手中的东西,不嫉妒别人拥有的东西。”做到了这些,人生追求就可以“摆脱名缰利锁”,不仅“活得充实点,活得有味道”,而且,永远是轻装前行,走得更远、更持久。

广义的生活是包括了生命历程中的全部内容的,我们的工作、学习、理想、事业追求等,都是生活的内容,如何经营这种生活,如何对待这种生活,如何让这种生活染上风采,需要得到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指导。这些就是老师的《哲学随笔》希望给予我们的。不管我们走出师门所从事的是什么样的专业活动,老师的《哲学随笔》都给予了我们一条启迪智慧的门径。那就是掌握唯物辩证法。老师告诉我们的是,“认真学习哲学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吧,它能够给你一双智慧明亮的哲学眼睛。”有了这双明亮的眼睛,才能知道人生的目标,那就是做事要做大事,做大事不营利,但能够在做事中获得精神财富,成为精神上富有的人。人活一世,只要心中有了“社会责任感和学术良知,关注现实,面对社会,这样就永远有做”,而且,所做的就是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类的大事。

 四、学哲学就要学辩证法

哲学是一门有着悠久历史的学问,近代以来,随着科学分化,它在学科丛林中获得了作为一门学科而存在的资格。在哲学从一门居支配地位或垄断地位的学问转化为学科丛林中的一门学科后,其性质和功能也都不断地在发生变化。在近代科学分化的过程中,哲学所面对的已经不再是具有同质性的农业社会,而是一个处在迅速分化过程中的工业社会。近代以来的工业社会所拥有的最为基本的特征就是,它处在一个无处不分化的过程之中,整个世界分化为不同的领域,不同的部分,乃至于人也成为碎片化了的存在物。在这种条件下,哲学谋求抽象的同一性是有利于对世界本质的理解的。但是,对于实践而言,抽象同一性的理解并不能给予我们面对每一个具体问题的切实可行的方案。同样,如果我们仅仅停留在具体问题的表象层面,又会陷入到解决某一问题时又同时引发出更大、更复杂问题的陷阱之中。所以,我们既要把实践世界的具体性放在关注的中心,又要看到事物间的普遍联系,即把每一事物的具体性放置在世界的普遍联系中来加以认识。

就科学的现状而言,以实证科学面目出现的社会科学把全部注意力都投向了事物的具体性,而哲学则陶醉于对抽象同一性的把握,因而,在科学思维的物化过程中把我们的世界建构成了危机事件频发的风险社会。当然,哲学与科学是应当有所分工的,但这种分工决不意味着哲学可以脱离实践和不去作用于实践,或者说,哲学没有理由把实践的世界拱手让予实证科学,任由实证科学将其践踏,更不能坐视实证科学把我们的世界转化成一个与人相对立、相异化的风险社会。这实际上是当前哲学所存在的最大问题,也是人类社会所遇到的一个根本性的问题。这一问题的解决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寻找突破口去重建哲学。严格说来,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重建的问题。在历史的维度上,不是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剪裁我们的时代,而是应当用我们的时代精神去丰富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地理的视域中,不是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框定中国现实,而应当是在中国现实中去发现那些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的要求。这也就是一个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问题。

在历史与现实的双重维度中重建马克思主义哲学,其突破口就是我们的日常生活。因为,正是我们的日常生活,成为历史与现实的交汇点,是历史与现实激荡和融合的场所,是实践的所有特征都得以完整体现的世界。由此看来,老师的《哲学随笔》着重于对我们的日常生活的描述,着重于发掘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哲理,实际上是担负起了根据时代需要和现实要求而重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使命。

德国古典哲学中的辩证法是产生于高扬理性的时代,在理性的框架中,辩证法虽然令人信服,但也表现出一种手脚受束缚的状况。在老师的这些《哲学随笔》中,把辩证法用来考察日常生活时,便解除了辩证法所受到的束缚,转而成为理性地理解日常生活的科学视角。比如,在对习惯的解析中,老师指出,“习惯是由人养成的,人是自己习惯的主人,但习惯一旦形成,人就变为习惯的奴隶,是习惯在支配人而不是人在支配习惯。特别是恶习一旦形成,有的终身难改,从而导致自身的毁灭。”“在人的生活中,起支配作用的往往是习惯而不是理性。没有一个人发脾气是经过理性思考才发火的。经过思考他就不会发脾气。人经常是受习惯支配,好像不是我们支配习惯,而是习惯支配我们。不是我在发怒,而是怒气在支配我们,所谓怒不可遏就是形容这种状况。可是,习惯是由我们自己形成的,因而如何形成良好的习惯是个大问题。如果在习惯的形成过程中,强调科学世界观的作用,强调理性和科学思维的作用,就可以形成一个良好的习惯。这对人的一生都起作用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习惯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命运。”这就是运用辩证法理解人的生活而实现的科学认识。在这一认识中,不仅日常生活中的辩证法被揭示了出来,而且使辩证法走出了纯然理性的领域,对非理性的事物也可以实现科学分析。进而证明,辩证法不应仅仅停留在理性的框架中,不应仅仅受到理性的束缚,而是可以在对非理性现象的认识中证明理性和丰富理性的。

我们知道,19世纪后期开始,非理性主义的哲学思潮不断地变换着面目出现,而且总是能够赢得众多信奉者。究其原因,就在于古典哲学的理性主义框架是不完善的和不完整的,它仅仅能够解释和认识理性的和可以理性化的现象。事实上,在我们赖以生存的世界中,特别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存在着大量非理性的和不可理性化的现象和事物。这些现象和事物游离出理性的视野之外,或者因为其无法被纳入到理性主义的框架中而受到了有意识的忽略。正是这一原因,使得哲学中的非理性主义有了得以产生的丰厚土壤。对于这一问题,老师的《哲学随笔》在揭示日常生活中的哲理时,可以说作出了根本性的解决。所以,老师在把唯物主义辩证法应用于考察日常生活时,不仅开拓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新的领域,而且解决了当代哲学中的理性主义与非理性主义相冲突的一个大问题。

哲学本来就是要在差异中寻找同一和在同一中发现差异。基于形而上学的视角,往往会从差异出发而走向对立,或者从同一出发而走向僵化。尽管这一点是人们都明了的哲学思维陷阱,然而,人们一旦自己去思考问题的时候,往往会不自觉地成为这种形而上学思维的俘虏。甚至会有人从一个极端而走向另一个极端,表现出一种患得患失的状况。所以说,正是这种现象的普遍存在,表明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困难。越是困难,就越是必要去加以克服,特别是对于能够在思考一切问题时都能够贯之如一地坚持唯物辩证法,是我们仰慕的境界。老师的《哲学随笔》表明,他达到了这种境界。在老师谈论的每一个问题和所分析的每一种现象中,我们都能够从看似平淡无奇的叙述中发现其哲学境界,让我们分享着举重若轻的畅快。比如,老师在谈到庄子和马克思时,淡淡地说道:“庄子和马克思,是两个国家两个时代的人。生不同时,死不同世,本无任何关系。”然而,话锋一转便是,“思想家的思想绝不会因为国家或时代的不同而无相通之处。”从而把庄子与马克思联系到了一起,并钓出我们渴望了解庄子与马克思同异的口味。当我们接着读下去的时候,庄子与马克思之间“异中的同”和“同中的异”就跃然于眼前。不仅如此,而且让我们看到庄子与马克思对同一问题的思考所得出的是不同的结论,以至于我们不得不接受正确的结论。在这里,哲学智慧不仅通过论辩的形式呈现了出来,而且成了观察世界、探索真知、达致正确结论的方法和途径。

读了老师的《哲学随笔》,加深了我们对经典著作中一些掌故的理解,更清晰地把握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性质。比如,在《漫步遐思》中,老师在阐述哲学的功能时,在“猫头鹰与雄鸡”的题下指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往所有哲学的不同。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哲学并不是黑格尔所说的那种在黄昏后起飞的猫头鹰,而是在黎明到来前高鸣的雄鸡,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哲学。从中,我们看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面向未来和呼唤新世界的品质。老师的《哲学随笔》正是这样通过大量的掌故激发起了我们学习哲学的兴趣,尤其是增强了我们对辩证法的深厚感情。这种感情也许是非理性的,但它却将我们引向一种理性的思考,让我们掌握理性和运用理性。

 五、轻描淡写之中有风雷

读老师较早时期的作品,能够感受到文中风雷滚滚,打开《哲学随笔》,似乎不见风雷之声。这些随笔确是随手写来,对人对事轻描淡写,没有争论,更没有长篇分析论证,而是一种“平常心”的投射。然而,当我们几篇小小随笔读下来之后,却发现远非开卷之时的那种感受,老师较早时期的作品中的那种风雷之声又会响起。但这种声音不是来自文字之间,而是直接从读者的心中发出,随笔中的文字在读者的心中激荡出了风雷之声。这就是文字的力量,古人说“文以载道”,但是,假如道浮现于文字之上的话,那还只能说是小道,大道是包含在文字的背后的,特别是那些能够穿透读者心灵的文字,所载才是大道。老师的《哲学随笔》正是载大道的文字,是能够穿透读者的心灵和在读者心中激荡起风雷之声的文字。

老师的《哲学随笔》展示了唯物辩证法的魅力。老师说他是误打误撞进入了哲学研究的行列,但在半个多世纪的哲学教学和研究生涯中,老师用执着的追求书写了哲学人生,在哲学人生中领悟了人生哲学,用一支青春不坠的笔,不停歇地揭示永恒的人生哲理。在人生的成熟阶段写就的这些《哲学随笔》,让我们从中领悟到人生百味如何在哲学思考中去加以整理,以便于发现那些对我们完善自我和兼善天下的资源。可以认为,老师的哲学人生所走过的道路都凝聚在了《哲学随笔》之中,阅读老师的《哲学随笔》,不仅阅读了老师的人生,还通过老师的人生阅读了世界,特别是阅读了我们这个起伏波折、峰峦绵延的社会。因为,老师的人生、我们的社会、我们的世界、上下几千年的历史,都凝聚到了老师的《哲学随笔》之中。

老师说他的这些《哲学随笔》属于大众哲学的范畴,实际上,这些《哲学随笔》却是具有很高专业水平的哲学著作。或者说,这些以“大众哲学”形式出现的作品可以使不以哲学为业的普通读者从中获得哲学教益和人生启迪,人们不仅可以从隽永的文字中获得美的享受,而且可以从字里行间中领悟深邃的生活智慧。但是,这又是一些用不拘一格的形式写出的马克思主义专业哲学著作,从个人的人生经验和历史观察出发,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涵,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专业视角,特别是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植入了当代中国语境,赋予其中国特征。正因为如此,我们认为,这是一些具有专业水准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作品。

这些作品实际上踏出了一条新路,那就是出于真理追求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一条不同于其他各种各样的所声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道路。这些哲学随笔之所以具有上述品质,那是因为,在老师的心里,“哲学的作用,归根结底取决于它深入大众思想的深度。哲学不应该是哲学家的‘盛宴’,而应该是大众都有可能享用的思想营养。”所以,他用通俗易懂的叙事方式表达了对日常生活实践的哲学体悟,用日常生活实践中的经验事实去诠释和证明了唯物主义辩证法的普遍原理。所以,在老师的这些著作中,马克思主义高深的哲理以脍炙人口的形式活灵活现地呈现了出来。在某种意义上,这也是还原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来面目。因为,马克思恩格斯的“哲学就是面对群众、面对现实的”哲学。老师指出,“一个只会说马克思主义哲学行话的人,就是一个不懂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何物的人。”他所赞赏的是,“最高的通俗化就是最高的马克思主义。”这些随笔达到了“最高的通俗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学术沃土中开出的最灿烂的花朵和结出的最丰硕的果实。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包含着两个方面的内容:

其一,是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在中国革命时期,老一代革命家曾经对这项工作做出了非凡贡献,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结合而引导中国革命的胜利。在今天,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与马克思主义诞生时期的情景大不相同。在这种条件下,就需要用中国实际去验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而不是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只言片语断章取意地去剪裁中国实际。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得到了验证,才在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中发挥指导作用。对于这一点,许多学者是不清楚的,或者说,说的时候是清楚的,而在行的时候则是不清楚的。因而,在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发表学术见解的时候,往往对马克思主义作出教条主义的理解,要求对中国实际进行剪裁而去适应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具体表述,以一种坚定地捍卫马克思主义的面目而提出“回到马克思”。另一种情况则是,夸大中国实际的特殊性,否认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普遍适应性,表现出一种“拒绝马克思”或“回避马克思”的状况。读了老师的《哲学随笔》后,我们看到,虽然老师较少直接地针对上述问题发表意见,却把对这些问题的解决作为贯穿这些随笔的主题对待的。在这些“随笔”的字里行间,无处不通过对中国实际的深入分析去验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让我们强烈地感受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深深地包蕴在中国当下的实际之中,甚至让我们忘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是来自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创造,而是存在于我们的时代,是蕴含在当下中国实际中的时代精神。正是这种感受,让我们领略到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境界,尽管这种境界存在于老师的“随笔”之中,却让我们清晰地看到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新的时代实现中国化这一目标的希望。

其二,需要解决的是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固有的思想、文化相融合的问题。显然,每一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的“根”,特别是一个历史悠久、“枝繁叶茂”的民族,会有着自身发达的“根系”,我们不可能也不应当割断民族的“根系”。但是,如何在护卫着民族之根的条件下接受产生于西方工业化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呢?这也同样是学者们希望解决而又总也无法解决的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然而,读了老师的《哲学随笔》,却又让我们感受到:这一问题的解决并不艰难。老师的《哲学随笔》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百科全书,在涉及到中国传统文化深层哲学内涵的问题上,几乎无所不及。事实上,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每一个哲学命题,老师都作了剖析。对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问题,老师采取的是用中国实际去验证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而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老师则是借用唯物辩证法去加以解剖,既清晰地描绘出中华民族文化之根的全貌,又从中发现了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有着无比重要价值的因素。更为重要的是,老师借此展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另一条重要路径,那就是运用唯物辩证法去审视和分析中国传统文化,发现那些具有永恒价值的普遍性因素,并将它们吸收到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来,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因此而拥有了中国面貌。

在老师的《哲学随笔》中,处处洋溢着还原哲学本性的追求,努力向我们展示的是,哲学“存在于生活中,存在于工作中,存在于人的全部实践和认识之中。”针对当前马克思主义研究严重脱离生活现实的情况,老师不无痛心地指出,“我们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存在着变成哲学贵族、贵族哲学的危险。”]所以,老师申明,“多年来,我一直反对哲学贵族化的倾向,”反对任何“与老百姓的生活无关,只存在于课堂上,存在于书本中,存在于哲学家的小圈子中”的哲学。这无疑给予我们一个如何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那就是,我们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不是简单地“回到马克思”,而是要回归现实,只有回归现实,马克思主义哲学才有生命力,才能体现哲学的本性。事实上,也只有回归现实,才是最合乎马克思主义的精神的。

“关注现实、研究现实”是每一个人都在说的学术研究路径,然而,究竟有多少人走在这条道路上,却是一个值得疑问的问题。即便是人们走上了这条道路,能否走得顺畅,也会成为一个问题。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学者,老师始终坚持的是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创造性地回答时代提出的新问题。在较早出版的《漫步遐思》中,我们读到的是对我们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的解答,每一篇都用极其简洁的文字完整地解答了一个问题,亲切、随和、深邃,有耳提面命之感。其实,我们每一个人在学习过程中都有这样的感受,那就是会在专业文献的阅读中产生许多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回答却很难通过阅读去加以解决。在某种意义上,这些问题还有可能会成为学习上的障碍。我们往往会带着学习上的一些问题去阅读解释经典的读本,但更多的时候,我们感受到那些读本的解释是肤浅的,甚至是错误的,深刻的和令人信服的阐释往往是求之不得的。然而,老师的《漫步遐思》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缺。特别让人们肃然起敬的是,老师似乎是完全洞悉了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可能会遇到的所有问题,事先对我们的各种疑问都给予了准确的回答。

改革开放以来,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研究和探讨在废立的问题上一直存在两种虽然不愿对话却又针锋相对的立场,其一是在现代化的意义上引进西方理论以及实践经验;其二是要求恢复传统文化和汲取中国历史上的治国安民智慧。双方的表白都慷慨激昂,但唯独对“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命题视而不见,不从这一立国之本出发。老师在《哲学随笔》中的许多表述是针对上述问题而发的,而且灵活地运用唯物辩证法解决了这些问题。这无疑是一项重要的理论贡献。对于我们致学、从业而立志于解决中国现实问题而言,特别是在思考中国社会发展道路等重大问题时,老师对唯物辩证法的灵活运用给我们做出了榜样。

应当承认,改革开放以来不绝于耳的“西化”和“中化”两种声音也都是从中国现实出发而生成的主张,但面对同样的现实,如果采用的是形而上学的方法,就不能形成正确的认识,更不能提出正确的立场和解决现实问题的思想路线。所以,上述两种对立的主张都是因为运用了形而上学的认识方法所带来的后果。在唯物辩证法面前,其错误便暴露无遗。从中国学者的受学背景来看,马克思主义哲学几乎是每个学者都曾学习过的必修课,然而,在运用辩证法去观察和思考现实方面,却是令人痛心的。在这种情况下,老师的《哲学随笔》坚定地运用唯物辩证法去观察和思考现实,让我们领悟到了什么才是真正哲学的智慧。

老师的这些《哲学随笔》所阐述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深刻道理,而取材却是直接的生活经验和身边的事物,我们从“十八层楼”与“六层楼”的比较中,就能够会心于老师的住所。我们承认这是一条“大众哲学”的道路,是用直接的感官经验去阐释唯物辩证法的方法。的确,哲学家也是生活在现实中的人,他所面对的也是我们生活于其中的世界,他的经验也是我们每日触及到而且熟视无睹的。用这些经验事实去阐释唯物辩证法,既让我们感到亲切又令我们恍然开悟,让我们体会到哲学离我们是如此之近,以至于我们就生活在一个哲学无处不在的世界之中。师门中,我们这些以教学和研究为业者众,长期以来,我们也许养成了写大块头学术论文的从业习惯。其实,我们的作品应当追求的是一条大众化的道路,应当让大众喜欢读和乐意于接受。在这一点上,读了老师的《哲学随笔》后,愈益感受到需要向老师学习的还有很多很多,老师已经达到的学术境界,是我们追随的,甚至是我们终生努力的方向。在此,有“学步吟”一首,奉老师与同门一笑:

回望哲学沐师恩,

明晓天理自为君。

职业追求有境界,

学海泛舟得于心。

苦乐人生多迷茫,

彻悟智慧才是真。

经学子集不知味,

幸得吾师引路人。

 【张康之】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本文原载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评论》2017 年卷总第2辑,第 84-112页。微信版已删略注释,所有文字的引用请参照图书版】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政策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栏目ID=5的表不存在(操作类型=0)
    栏目ID=5的表不存在(操作类型=0)
    网名:
    主办:
    宗旨:
    说明:
    昆仑策网
    昆仑策研究院
    聚贤才,集众智,献良策
    这是一个集思广益的平台,一个发现人才的平台,一个献智献策于国家和社会的平台,一个网络时代发扬人民民主的平台。
    主要板块:
    ● 建言献策:

    ● 决策支持:


    ● 民意反馈:
    国策建言、百姓话题、企业参谋、人生益友,从四个方面出谋划策;
    时事聚焦、社会调查、理论研究、国情资料、读史明智、他山之石、资料库等,登载相关参考资料;
    政策点赞、建言点赞、热点排行等,反馈民众评价。
            欢迎社会各界踊跃投稿,让我们一起共同成长。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咨询服务(北京)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