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习近平住的“窑洞”长啥样?
点击: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5-03-01 00:24:26

 

回到梁家河:习近平住的“窑洞”长啥样?(转自搜狐网)X


2月13日,习近平来到延安市延川县梁家河村。从1969年到1975年,习近平在这里度过了7年知青岁月。习近平从1975年离开梁家河村,距今已40年,习近平曾4次给梁家河村回信,表达惦念之情。40年间,习近平从未中断过和梁家河村的联系 梁家河:秦代通往北方包头一带的“高速公路”   梁家河村位于文安驿镇东南方向5公里处,是市委、市政府确定的新农村建设试点村之一。全村有2个村民小组,总人口80户347人,其中在村常住人口42户110人。这个叫文安驿的小镇,隶属于延川县。文安驿镇西魏大统三年(公元537年)始筑城设文安县,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并入延川县,明清时期是陕北地区规模较大的驿站和繁华的贸易集镇。悠久的历史为文安驿留下了古县城墙、文州书院、古道驿站、烽火台等众多文化遗址。
  据《史记》记载,在秦代的时候,都城通往北方包头一带的“高速公路”(秦直道)就经过文安驿。 从地名上这个“驿”字可以看出,这里自古就是交通要道。文安驿往南,沿着一条新建的柏油路向山里走几公里,就到了梁家河村。
  多年以前,这本是一个籍籍无名的村落, “贫穷”与“落后”是它的代名词。虽说在公社的所在地,属于自然条件相对较好的那种村子,但当时尚一不通公路,二不通电,人们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1969年,一帮北京知青的到来,打破了梁家河原有的那份静谧。
  据90年代编订的《延川县志》记载,1969年1月23日,北京1300多名知识青年来本县落户插队。知识青年们搭乘知青专列,从北京驶往陕北,一天一夜后,抵达陕西铜川站,然后换乘汽车,穿越黄土高原上的千丘万壑,来到延安,继而被分配到各县、镇、村。这些知青其中一个就是习近平。
  习近平先到延安,继而被分配到距离延安80公里左右的延川县,最后,到了文安驿镇。公社已把名单提前分好,各大队支书根据单子招呼分到自己村的知青。梁家河大队一队队长带着15名知青回到梁家河村,其中就有习近平。从那一刻其,16岁的习近平在那个叫梁家河村的地方开始了他的7年知青插队岁月。
  随着城镇化的进程,陕北成千上万的村庄都成了“寂静的村庄”、“消失的村庄”。梁家河之所以还能车来人往,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习近平那段插队的青春岁月。已40年,习近平曾4次给梁家河村回信,表达惦念之情。40年间,习近平从未中断过和梁家河村的联系。
不平凡的“窑洞”:震惊蒋介石 斯诺   习近平到达梁家河村后,就被安排住进了当地村民家的窑洞里。直到1970年,大队专门为北京知青修的六孔窑洞落成,习近平在其中的一孔窑洞里一直住到1975年10月7日离开,去北京上大学。据当时的村民回忆:有些窑洞里没有木板床,只有一盘土炕,很多人挤在一起。
  延安窑洞是黄土高原的产物,追溯窑洞的发生年代,最早发现的可能是西安半坡遗址的“窑穴”遗存,实际上远古的先民们凿穴而居,是很普遍的。它应该是人类最早的一种居住形式之一。它的存是与当地的地形地貌、气候、物产紧密相连的。有学者认为是与古人凿崖而成的烧陶的窑炉有关系,故称窑洞。《诗经·大雅·绵》曰:“古公亶父,陶复陶穴,未有家室。”汉郑玄笺:“复者,复于土上;凿地曰穴,皆入陶然”。在古时陶和窑同音通义。在中国和日本都有称陶瓷业为窑业的传统,在陕西、河南、山东一带陶瓷工场,人们很少说“陶瓷”,而总是称其为“窑活”,“窑货”,“陶瓷厂”也只说是“窑场”。也就是说,陶和窑是可以通用的,因此,“陶复陶穴”这句话就有可能是两种居室的形态,“陶复”也许是属于在原上的平地而起的明庄子式窑洞,“陶穴”则是在土崖上凿穴而成的靠山式窑洞。由此看来有关窑洞的文字记载,至今已有三千多年。
  79年前,美国记者斯诺来到革命圣地延安,他惊奇地发现,当地农民不住土房子,而是在土洞里藏身。斯诺绘声绘色地描述了这种被陕北人称“窑洞”的建筑:“他们先在灰褐色的山坡上挖一个截面,然后向纵深挖掘,住在这里竟然冬暖夏凉。”
  延安的窑洞,不是平凡的窑洞,为中国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
  延安时期,毛泽东、周恩来、朱德、任弼时、刘少奇等中共中央领导人,同普通百姓一样都住在窑洞中。经过万里长征来到延安的红军战士,挖过窑洞;从全国各地投奔延安的热血青年,挖过窑洞……延安窑洞以宽阔的胸怀,容纳了政治家、军事家、艺术家,容纳了中国革命的一大批精英。1937年1月,毛主席率中国工农红军突破国民党军围追堵截,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到达陕北,进驻凤凰山。当年毛主席来后,住的是一个石窑。不久,移居附近的吴家窑院。这里有前后两院,后院三孔石窑,中孔会客,以过洞连接左右两孔。左寝室,右办公兼书房。窑洞里摆放着木桌椅、柜子、小铁皮箱等物,陈设简陋。毛主席不为艰苦环境所囿,以深邃的洞察力和高超的预见力,准确把握时局,切实研究中国革命问题,写下了《实践论》、《矛盾论》、《论持久战》、《反对自由主义》、《战争与战略问题》等影响深远的不朽论著。毛主席住这里不到两年,所著文章收入《毛泽东选集》者达16篇,可见所思之深之精之勤,当是毛泽东思想成熟的重要时期。早在上个世纪,毛泽东就曾经对延安的窑洞大加赞美,说:延安的窑洞是最革命的,延安的窑洞有马列主义。
  1947蒋介石人生唯一一次来到延安就被“窑洞”所震惊。八月七日上午,“美龄号”专机在延安简易机场尘土飞扬的跑道上降落,蒋介石被安排住进延安最好的边区外交宾馆里。第二天蒋介石终于看见了他的对手毛泽东曾经住过的那间窑洞,与当地农民的窑洞没有任何区别,门窗是没有油漆过的陈旧的木头做的,窑洞内墙面剥落,靠窗的那张榆木桌的桌面坑洼不平,简陋的床也是榆木钉起来的。蒋介石无法想象毛泽东何以在如此恶劣的生存环境中保持着旺盛的斗志,有效地指挥着他的军队在全国的战场上与政府军对抗。面对破败的延安小城和这些近乎原始的窑洞,蒋介石感到十分震惊。
  如果说毛泽东对延安窑洞的评价是政治的,那么,著名作家邓友梅的赞美则是艺术的。有一年,他回到延安,站在当年住过的窑洞前说:延安三四十年代最有活力的建筑就是窑洞。可以说,他们对延安窑洞的赞美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详细]
回到梁家河:习近平住的“窑洞”长啥样?(转自搜狐网) 
习近平曾居住的知青窑洞
梁家河现状:因习近平而改变   村民回忆,习近平主要为梁家河村做了几件事。第一件是他带头建了四个大坝,挖了水井。建大坝时,村里采用“水冲坝”的方式——用柴油机将水抽到高处,把土冲下去筑坝。在水沟旁铲土是个苦差,“一是速度要快,劳动强度大;另外水会溅到裤子上,很冷。”石春阳说,习近平会主动去水沟旁铲土。
  在习近平的带领下,从1973年开始,村里有余粮了。“他见到社员,问‘吃完饭了没有’,社员说:‘吃完了。’他指着肚子问:‘这儿好了没有’,社员说:‘好了。’”石玉兴说。
  习近平为村子做的第二件事是修了沼气池。1974年,习近平去四川考察之后,回村便修了第一口沼气池。石春阳记得,沼气管道一开始被堵,习近平用棍子捅,沼气“呼”地冒了出来。“成功了!”在那一刻,习近平手舞足蹈,高兴得像个孩子。他走的时候,村里一共打了22口沼气池。沼气被用于做饭、点灯。
  第三件事是种蔬菜,为村民改善生活。石玉兴说,此前村里除了土豆,吃的菜很少。习近平买来种子,在河滩的6亩平地种上了辣椒、洋柿子、豆角、香菜、茄子等,还派了一个老头专门看管。收获时,一个六口之家,每种蔬菜可以分上两公斤。
  此外,习近平为村里建起了磨坊、裁缝铺、铁业社、代小店(代理小商店)。磨坊里有磨面机、碾米机,由柴油机带动。裁缝铺由两个女社员打理,村民带着布料去免费做衣服,女社员挣工分。铁业社同样如此,打镰刀等农具,农民不用掏钱了。
  30多年时光流逝,梁家河村的面貌早已发生了变化。习近平当年在梁家河村打下的水井,如今仍然是村里的水源。他带头筑起的四个大坝,有一个还在使用。那片洒下知青汗水的山地,却已退耕还林。当年那些沼气池,现在还在用于沤肥。
  蒋家河原党支部书记梁玉明说,习近平当年常提到的是,梁家河如何富起来,如何从粗粮变成细粮。张卫庞的母亲曾在习近平刚到梁家河时给他做过一段时间的饭。张卫庞说,当年村上吃的主要是玉米馍馍和洋芋叉叉。1992年,习近平回到梁家河村还问当时住在他原先住的窑洞里的村民张侯娃,吃白馍了没有,多长时间能吃一次肉?
  梁玉明说,从粗粮变细粮的变化始于退耕还林。1998年后,梁家河实行退耕还林政策,原来在山里耕种的土地不再种植庄稼,政府给一些补贴。如今村民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改善。
  公开资料显示2010年以来,当地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4.89平方公里,完成治沟造地面积1605亩,人均基本农田达到2.5亩,粮食亩产由300公斤提高到800公斤。
  习近平1970年住进去的窑洞,现在是村民张侯娃的家。包产到户后,1983年,梁家河村集体所有的窑洞对外出售。张侯娃以1360元的价格,买下了包括习近平住处在内的三孔知青窑洞。当时,住在1号窑洞内的知青,分别是习近平、雷平生、王延生、戴民、杨今生、佟大民。如今,这座院子仍保留着当时的原貌,院子坐北面南,背靠着一座小山丘,东侧有一棵槐树,由西向东分布有三孔窑洞。窑面上题有“为人民服务”,两侧竖读“自力更生、奋发图强”,落款为1970年。
  到了2012年,村内开始出现外地游客,甚至有浙江、新疆等地的游客远道而来。一到“五一”、国庆等长假,许多老年人或学生会专程乘大巴车来参观。
  “习近平故居”免费开放,并没有给张家带来任何经济上的收益——村干部说,私下卖门票是“犯法的事情”。两夫妇正琢磨着在家门口向游客兜售点土特产。
  梁家河——这个习近平曾在这里挥洒了七年青春的地方,历史注定将记住这个地名!正如习近平所言,“15岁来到黄土地时,我迷惘、彷徨;22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作为一个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除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无论我走到哪里,永远是黄土地的儿子。”

责任编辑:klc002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国策建言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央视网
  • 新华网
  • 求是
  • 中国军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中国科技网
  • 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文献网
  • 红色文化网
  • 观察者网
  • 参考消息
  • 环球网
  •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 红旗文稿
  • 红歌会
  • 红旗网
  • 乌有之乡
  • 橘子洲头
  • 四月网
  • 新法家
  • 中红网
  • 激流网
  • 宣讲家网
  • 中共党史网
  • 国史网
  • 全国党建网
  • 中国集体经济网
  •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
  • 西北革命历史网
  • 善之渊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 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烽火HOME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