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环球聚焦 > 深度评析 > 阅读信息
孤烟暮蝉:放开了,西方就不攻击我们了?
点击:  作者:孤烟暮蝉    来源:孤烟暮蝉微信号  发布时间:2022-12-08 11:12:59

 

最近,中国优化疫情防控政策引发关注。不过,我们发现,无论是实行严格管控还是放开,在西方眼里,中国怎么做都是错的。只要西方想咬你,就没有找不到的借口。

 

随着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疫情防控“二十条优化措施”后,各地防疫政策正“逐步放开”,多地开始优化乘车和出入公共场所等相关规定,核酸检测政策也作出相应调整。北京、上海、乌鲁木齐、郑州等地先后宣布,市内乘坐交通工具和出入一些公共场所不再需要出示核酸检测证明。杭州、温州、台州、宁波等地宣布,接下来将实行“愿检尽检”,不再开展常态化核酸检测。

 

 

对于疫情防控,国内人群大致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呼吁像西方一样的“躺平派”,一种是要求继续实行严格管控的“清零派”。两派之间一直在为防疫政策争吵不休。“躺平派”认为,严格管控严重影响经济民生,已经苦了三年了,不想再继续下去了。于是出现了一些反对防疫政策的举动。而“清零派”则认为,生命至上。如果不是得益于“动态清零” 政策下的严格管控,不知道要有多少生命逝去,现在放开的话,这三年不就白熬了吗?

 

在国内两派为是放开还是继续“动态清零”争辩不休之际,西方也没有闲着,继续对中国的防疫政策无差别发起攻击。众所周知,疫情以来,西方舆论一直对中国的“动态清零政策”各种抨击。但如果认为中国选择像西方一样放开,西方就会停止对中国的攻击,那就大错特错了。《纽约时报》仅用3天时间就向我们证明,不管中国怎么做,西方都不会停止对我们的攻击。

 

 

1130日,《纽约时报》继续像往常一样发文抨击中国的“动态清零” 政策。然而,随着中国防疫政策优化,各地“逐步放开”,122日,《纽约时报》又来了个急转弯,谴责起中国的“逐步放开”。

 

1130日,《纽约时报》以《清零给中国经济带来沉重代价:高失业率、增长远低于预期》为题报道称,“中国坚持的新冠防疫措施所造成的代价已对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产生了广泛影响 :失业率达到了创纪录的20%,企业利润下滑,经济增长远低于中国的预期。”

 

 

文中写道,“人们对政府的“动态清零”政策感到失望,该策略未能阻止病例的大幅增加。”“目前的新增病例是中国自2020年大流行开始以来最广泛的一次,然而中国政府却一直拒绝在严格的防控措施上让步。但保持目前的政策,将对已经放缓的经济造成损害。”

 

《纽约时报》援引凯投宏观亚洲首席经济学家马克·威廉姆斯的话说,“不管中国做什么,都不免不了经济会被严重削弱”。另外还引用所谓惠誉负责中国政府信用评级分析师安德鲁·芬内尔的话警告,“中国不妥协的做法给经济带来严重压力,加剧社会紧急局势”。《纽约时报》认为,随着不满情绪的加剧可能会危害到中国“世界工厂”的声誉……

 

总之,这篇文章的意图很明显:抨击中国的“动态清零”政策。

 

然而,随着中国出台防疫新规,多个城市 “逐步放开”,前脚还在指责中国管得太严的《纽约时报》, 122日又发文谴责起中国,宣称“中国开放恐致病例灾难性激增”,并引用各类所谓警告:“中国还没有准备好迎接大规模的浪潮”,“ 如果中国放弃‘清零’政策,将出现一场新冠病例的‘海啸’”,“ 中国的医院能力有限,突然取消“清零”限制会造成健康危机。”……

 

 

《纽约时报》还例举了一堆“佐证”,所谓“老年人疫苗接种工作困难”“中国国产疫苗有效不如西方疫苗”等等。

 

看,《纽约时报》只用了短短3天的时间就向我们证明,在西方的世界里,不管我们做什么都是错。放开、躺平西方就不攻击了吗?不会,永远不会,西方最不缺的就是攻击我们的理由。

 

不可否认,疫情三年的严格管控,加上管控乱象、核酸乱象,让大家疲惫不堪,甚至出现不满情绪,但还是那句话,有问题的是人,不是我们的防疫措施。美国3亿多的人口,新冠疫情死亡人数超过100万。中国有14亿人,倘若不是防控措施有效,那死亡病例不可想象。

 

 

我们总是强调,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但说实话,这次的大流行,西方的累计确诊病例和死亡病例,失败的防疫政策,严重受创的经济,并没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所以,我们不应该盲目地要求政府向西方看齐。继续严格管控还是放开,要根据我们国内的情况来。跟着西方随波逐流,听从西方的建议只会让我们的情况变得糟糕,西方可不希望我们过得好。

 

因此,我认为继续为防疫政策争吵无济于事,也不要听西方说什么。我们现在需要的是整治管控乱象,核酸乱象。执行少量,精准有效的防疫措施。让防疫措施尽可能减少对人们的生活造成影响,让大家逐渐形成“抗疫新共识”,才能“压低疫情曲线”。这场“战疫”我们上半场打得还算不错,下半场依旧是一场硬仗,只有人心齐,才不会败给新冠病毒。

 

 

来源:孤烟暮蝉微信号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国策建言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央视网
  • 新华网
  • 求是
  • 中国军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中国科技网
  • 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文献网
  • 红色文化网
  • 观察者网
  • 参考消息
  • 环球网
  •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 红旗文稿
  • 红歌会
  • 红旗网
  • 乌有之乡
  • 橘子洲头
  • 四月网
  • 新法家
  • 中红网
  • 激流网
  • 宣讲家网
  • 中共党史网
  • 国史网
  • 全国党建网
  • 中国集体经济网
  •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
  • 西北革命历史网
  • 烽火HOME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 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