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为:读毛泽东《关于政治经济学的一些问题》有感 - 昆仑策
-
明为:读毛泽东《关于政治经济学的一些问题》有感
2025-09-22

略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方法论——读毛泽东《关于政治经济学的一些问题》有感
明 为
本文在此所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广义的中国政治经济学,即具有社会主义性质和导向的中国政治经济学,包括中国古今一切坚持社会主义的经济思想。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究竟应该怎样写?
毛泽东在《关于政治经济学的一些问题》中明确指出:“.....这本书(斯大林版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特别是写法不好,不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出发,来研究问题,不从历史的叙述和分析开始自然得出结论,而是从规律出发,进行演绎”;“这本教科书,只讲物质前提,很少涉及上层建筑”;“这本书的另一个缺点,是先下定义,不讲道理”;“这本书的写法很不好,总是从概念入手”。
毛泽东提出:“研究问题,要从人们看得见、摸得到的现象出发,来研究隐藏在现象后面的本质,从而揭露客观事物的本质的矛盾。《资本论》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分析,就是用这种方法,总是从现象出发,找出本质,然后又用本质解释现象,因此,能够提纲挈领。”
毛泽东还明确地批判道:“教科书对问题不是从分析入手,总是从规律、原则、定义出发,这是马克思主义从来反对的方法。”
反观我们现在流行的经济学教科书,有几本不是用“马克思主义从来反对的方法”?特别是马工程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材也是如此,就更是令人遗憾了。恩格斯讲的好:“政治经济学本质上是一门历史的科学”。既然是历史的科学,那就要从经济现象、从经济历史说起。经济史与经济思想(史)要有机融为一体,而不是如现在这般:经济史与经济思想(史)分家,经济史成了没有灵魂的干尸,而经济思想(史)成了无主之魂。
二、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吗?
要构建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就必须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历史话语体系。而这个历史话语体系,只能根植于中国几千年的经济史。而对于历史演变观,一个基本的问题必须要回答: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吗?
毛泽东在《关于政治经济学的一些问题》中明确指出:“从世界的历史来看,资产阶级工业革命,不是在资产阶级建立自己的国家以前,而是在这以后;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的大发展,也不是在上层建筑革命以前,而是在这以后。都是先把上层建筑改变了,生产关系搞好了,上了轨道了,才为生产力的大发展开辟了道路,为物质基础的增强准备了条件”;“先制造舆论,夺取政权,然后解决所有制问题,再大大发展生产力,这是一般规律”。
毛泽东在此已经充分地论证了“生产关系并不是生产力就能决定的,上层建筑也不是经济基础就能决定的”。况且,马克思恩格斯也从来没有说过“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但令人遗憾的是,我们流行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多少年来,依然坚持这种唯生产力论。这其实是马克思批判过的机械的历史唯物论。毛泽东认为,是人民创造历史。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应该以什么利益为导向?
毛泽东说:“要保证人们吃饱饭,然后人们才能继续生产。没有这一条是不行的。物质利益是一个重要原则,但总不是唯一的原则,总还有另外的原则,教科书中不也是常说’精神鼓励’原则吗?同时,物质利益也不能单讲个人利益、暂时利益、局部利益,还应当讲集体利益、长远利益、全局利益,应当讲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暂时利益服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他们现在强调的是个人、暂时、局部的利益,不强调集体、长远和全局的利益。”
我们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要构建的是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学说,强调集体利益、国家利益、长远利益是题中之义。如果强调个人收入、个人消费的提高,不强调集体利益、国家利益和长远利益,那还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政治经济学吗?可我们现在推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政绩考核体系,强调集体利益、国家利益和长远利益了吗?切实践行习近平强调的“不以GDP论英雄”了吗?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关系
第一,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思想源泉。我们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不能置经典作家的政治经济学思想于不顾,我们要从中吸取营养。但是,我们要明确,马克思在《资本论》的政治经济学思想,主要是立足于剖析和批判资本主义经济、揭示资本主义经济运动规律,并没有为我们设计出具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要求我们,在从马克思等经典作家的政治经济学思想中吸取营养时,要遵照习近平的“两个相结合”,要学习借鉴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分析方法,尤其是要立足于解决我们面临的现实经济问题。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要发展和丰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原本就是马克思主义重要内容之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毫无疑问是属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即科学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范畴。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不仅要丰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内容,同时还承担着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历史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虽然属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范畴,但是属于科学社会主义的中国学派。这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可以有、也应该有不同于或超越原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或其他科学社会主义学派的理论和观点。经典作家的科学社会主义也算是一种科学社会主义的学派。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是一门致用的学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既要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运动的规律,还要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实践提供理论指导,这意味着,它包含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产业经济学、财政学、货币金融学、区域(地理)经济学、国际经济学。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产业经济学、财政学、货币金融学、区域(地理)经济学、国际经济学,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就是一个空壳。因此,在学科划分上,我们不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当作纯粹的理论经济学专业甚或一个研究方向,而应该是一门致用的学科、是社会主义中国唯一需要的经济学学科,其研究内容囊括古今中外一切的经济史和经济思想史,但立足点或出发点永远不能脱离解决我们现实面临的经济问题。
(作者系经济学教授、博导;来源:昆仑策网【原创】,修订发布;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昆仑策研究院】微信公众号 遵循国家宪法和法律,秉持对国家、对社会、对公众负责,讲真话、讲实话的信条,追崇研究价值的客观性、公正性,旨在聚贤才、集民智、析实情、献明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欢迎您积极参与和投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