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先义|还网络一片晴朗的天空 - 昆仑策
-
陈先义|还网络一片晴朗的天空
2025-10-07
最近,中央网信办发布文件,严查网络一些诸如鼓动“饭圈”、粉丝群体拉踩、攻击、谩骂或者批量举报投诉等恶劣行为,出手打击其犯罪团伙。文件明确指出:要着力整治挑起网络暴力戾气、策划、演绎打架斗殴、恶意刁难等短微剧,对待一些触犯法律的行为,必须绳之以法。
中央相关部门出手了,广大群众无不拍手叫好。很久时间以来,一些家长提心吊胆,唯恐孩子每天看一些负面东西,担心手机网络成了教唆犯,把孩子们引导坏了。现在中央网信办出手,着实该清扫一下网络银屏了。
网络的出现,本来就是一把双刃剑。用好了,这是新时代的一种学习使用工具,用不好,便会成为社会问题。经常接触一些同道好友,他们反应,利用网络建立学习读书群,是现在非常流行的读书方法,很多人已经尝到了这种工具的好处。这些学习群,在网络上定时定点,事先确定书目,有人在网络上导读领读,而后大家交流学习体会,等于一起上学一样。大家普遍反应,因为参加学习的朋友圈人员有教授学者,有历史、经济各学科的大腕名家,给予领读解读,感觉收获颇丰。等于把课堂搬到了互联网。这是网络时代新的学习方式,从马恩列斯毛的经典著作,到时下党中央及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文件讲话解读,这种方式,好处很多,一下子打破了现在抱个手机不离手,整天忙于游戏娱乐甚至成为“掼蛋谜”的消闲怪圈,谁都说这是网络带来的一种社会进步。
但是我们也丝毫不怀疑也同样是这个网络,它反而也是社会报怨最多的一个热点,特别当网络与资本相勾结的时候,各种怪像也便应运而生。中央网信办文件指出的不过是一部分,其实比这乱的情况比比皆是。比如结伙抱团,组织饭圈,或者替人做水军,为了赢得小利不惜触犯法规等等情况,譬如制造谣言迷惑大众,这样便搅得舆论场一片乱象。或者有的为了表示对某个媒体甚至某个人的不满情绪,恶意组织批量投诉,或者编造“大师”“专家”等虚假身份或者人设,围绕就业、婚恋、教育等领域贩卖焦虑带货卖课,一些从来没有听说过的买卖交易,就利用老百姓的某些心理被网络到处兜售。更有甚者,有人为了流量,故意挑起网络暴力戾气,策划一些打架斗殴的剧本,以赚得流量,甚至直播自残自虐及其打人挑战,搞持械恐吓等噱头以吸粉引流,有的还组织线上约架,等等。这就大大扰乱了社会。这样一个被称为媒体的平台本来是大众提高素养、增长知识的平台,被弄得乌烟瘴气,混乱不堪。
还有比这些更加无聊的,那就是打准色情的“擦边球”。满足一些人的对低级趣味的特殊偏好。
比如,打开手机,一个风姿绰约的女人上来就对你色迷迷的笑着说:“别刷了,等的就是你,看我怎么样?那儿都没有动过,别犹豫了,等你来带走啊!”
还有更加露骨的:两个嘻嘻哈哈的女人跳上银屏,一个说:节日快乐,节日怎么能快乐呢?“日”才能快乐,不能“节”约啊!接着就是两个女人嘻嘻哈哈的一顿淫笑。当然还有比之这些更加带有色情味道的坏东西。这些东西,如果给人看了,会贻害无穷。
这样的一些发霉发臭的东西,对于大人,当然会有免疫力,不会被这些乌七八糟的东西污染。会骂上几声。但是对于孩子可就不一样了,这等于就是吸食鸦片,如果孩子被这些东西毒害,可能孩子的人生转折就此开始走下坡路。这一点丝毫也不夸张。记得一位获得国际文学大奖的某作家,因为当时群众对其作品反应太大,上级高层领导亲自找他谈话,开头第一句就问道:某某,你这样的小说我就问你一句话,你能给或者愿意给你自己女儿看吗?回答:那可不能,孩子会学坏的。领导拍案愤怒:你不能给自己女儿看,你就来毒害大众的孩子吗?你用心多么歹毒啊!
眼下,这些在网络上播撒准色情视频的人,不正是这样一些良心坏了的人吗?对这个问题,中央网信办没有直接指出来,我看理所当然地也应当属于坚决清理之列。
还有另外一种情况,网络经常出现一些互相模仿的短视频,比如一个大老板,看到门卫被自己部下欺负了,正好被老板碰上,于是老板一怒之下,开除了那个自己部下,让那个被欺负的保安顶了那个人的位置。这些看来主张正义的段子,本来是好事,是传播正能量的好策划,但是如今这个版本被人抄来抄去,变着花样讲同样的故事,弄得大众很腻歪,一看就是在瞎编,在抄袭,在模仿,这样本来是宣传好人好事的,却反而破坏了好人好事的传播。
这样的事情多了去了。
这种事情,实际在破坏着互联网的良好环境,所以大众渐渐对这样的问题反响强烈。怎么维护互联网的秩序,保持健康向上的环境,对于互联网的管理非常重要。当然,如果把这个问题简单都归于炮制者,是不太公道的。互联网不是垃圾站,不是什么东西都可以往里装的。互联网属于媒体,媒体管理有纪律,新闻有边界,娱乐有底线,不是什么样的东西都可以进入娱乐范畴的。这就要求确定刊发稿子的机构要有个约束,必须有个清醒的头脑,不能什么流量大来什么。要有个明确的标准和规定。
我想这个规定肯定有的,关键是因为对于流量和利益的追求,很多时候一些人就不管那么多了。这才是问题的根本。
所以,现在中央网信办出面来整治这个乱像很有必要。互联网不仅是大众娱乐提高鉴赏情趣的平台,也是讨论问题提倡社会监督提升大众审美标准的平台,所以必须有相应的制度约束。否则,如果成了谁想咋说就咋说,谁想干啥就干啥的场所,岂不成了混乱的垃圾场。
不管是个人公众号,还是一些网站,只要你进入了互联网轨道,便成了宣传品,便具有了宣传的功能。宣传就得遵守宣传纪律。所以现在中央网信办对互联网进行约法三章,告诉大家必须遵守的纪律和规定,非常必要。这是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把他办成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阵地,所有公民都有必须的责任,需要全社会的共同维护。
(作者系昆仑策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授权】,修订发布;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昆仑策网】微信公众号秉承“聚贤才,集众智,献良策”的办网宗旨,这是一个集思广益的平台,一个发现人才的平台,一个献智献策于国家和社会的平台,一个网络时代发扬人民民主的平台。欢迎社会各界踊跃投稿,让我们一起共同成长。
电子邮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co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