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坤:“互相成就”就是对“美国优先”的否定 - 昆仑策
-
张志坤:“互相成就”就是对“美国优先”的否定
2025-10-12
中美关系的实际关乎世界秩序的状况,这是不争的事实。现在,中国提出了新的“全球治理倡议”和中美关系的愿景,那就是在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中,中美两国完全应该“相互成就、共同繁荣,造福两国、惠及世界”。2025年9月19日,习近平在同特朗普的电话中尤其强调了这一原则,并为此指出中美两国要相向而行、付出努力,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
中国提出的“全球治理倡议”引起了全世界广泛而热烈的反响,在这样的背景下,中美两国元首进行了务实、积极、建设性的通话,就下阶段中美关系稳定发展做出战略指引,这是否意味着美国当局对中国倡议的认可认同,即将或者已经接受中美两国“互相成就”的战略定位呢?
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大问题。对此,笔者有如下几点看法:
其一,“全球治理倡议”客观上要求中美两国应该“互相成就、共同繁荣”
美国是世界头号大国,中国位居第二,这两个大国已经远远地拉开同后面诸多国家的距离,占据当今世界十分突出的位置。这两个国家怎样相处,是战争还是和平,是冲突对抗还是合作共赢,关乎世界的未来前景,关乎人类的发展前途。中国提出了“全球治理倡议”,显然也不能把美国排斥在外,也无法把美国排斥在外。客观地说,这个倡议不把中美关系纳入其中不行,不把美国包括其内也不行,否则,所谓的“全球治理”就要出现很大的缺口与漏洞,就必将遭遇严重的干扰破坏,这是不争的事实。
因此,“全球治理倡议”之下,客观上要求中美两国应该和平共处,也必须和平共处,只有在和平共处的条件下,中美才有可能“互相成就、共同繁荣”;而中美 “互相成就、共同繁荣”将有助于中美和平共处,有助于践行和推动“全球治理倡议”。
其二, 美国将继续顽固坚持“美国优先”的逻辑,并进一步深化对华“战略竞争”
但是,中国与世界人民上述良好愿望迄今为止并未得到美国当局的响应或呼应,预计今后也不会得到相应的认可与认同,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美国当局顽固地坚持“美国优先”论而不动摇。
“美国优先”是霸权的精神价值与思想理论支柱,只有“美国优先”成立,霸权的世界地位才得以成立。如果像中国所倡导的那样,全世界各国都“奉行主权平等、遵守国际法治、践行多边主义”的话,那么美国的世界霸权就将死无葬身之地,美国的全球领导地位也就不复存在了。
在中美两国元首通话中,习近平主席明确地指出了中美两国“互相成就”的要求,这一要求在客观上也存在十分突出的必要性与紧迫性,但在“美国优先”的支配下,霸权当局绝不会对中国的这一主张有任何宽容让度之处,他们不会允许中国的逻辑大行其道、畅通无阻,在任何地方任何领域都不行,而必将是要继续坚持“美国优先”的逻辑,继续加强其唯我独尊的特殊地位。因此,美国当局不仅将顽固地坚持“美国优先”,而且还将进一步在理论上实践上将“美国优先”落实贯彻到国际生活的一切领域和一切活动中,
在“美国优先”的支撑下,霸权当局将继续疯狂地向世界各国“割韭菜”、“薅羊毛”,将继续深化强化对华“战略竞争”,要通过这些活动强化美国的霸权地位,彰显“MAGA”的战略光辉。
其三,中美“互相成就”事实上是对“美国优先”的否定
显然,习近平主席在两国元首通话中指出中美两国“互相成就”的愿景,是基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目标,也是为着中美关系的良好前途与前景,绝不是对“美国优先”的肯定与认同。
在中美关系中提出这样的诉求,也不是中国有什么战略野心,中美两国“互相成就”的理念,说到底就是世界和平发展、中美和平共处的理念。因此,中美两国“互相成就”既不是中美共治,也不是要搞两国集团(G2),更不是要评分秋色、瓜分世界……中国并没有过去那种帝国主义双雄并立的野心与企图,也并不是要从“美国优先”那里分一杯羹,以美国为首霸权集团的价值逻辑同中国的价值逻辑完全是对冲与碰撞的关系。
从这个意义上说,中美“互相成就”就是中国新的全球治理倡议的具体运用,也是更加公正合理世界新秩序理念在中美关系上的具体诉求,事实上就是对霸权逻辑的否定,具体地说,就是对“美国优先”的否定与颠覆。
接下来的问题就是,中美“互相成就”的要求以及“合作共赢”的目标如何才能得以实现呢?
应该说,随着中美力量对比显著的升降变迁,随着世界新兴力量的发展壮大,中美两国之间目前还基本处于和平共处状态,未来这一状态不但将能得以持续,而且还可能得以进一步加强与深化,但这一定是霸权迫不得已的结果。几十年里中美关系的实践以及国际关系的事实充分证明,作为现代全球帝国,霸权早已经霸道成性,其主观上不想也不要同任何国家并驾齐驱,对任何国家都不会主动或自觉放弃打压、欺凌与侵略政策,对小国不会,譬如古巴,委内瑞拉等,对中国也不会。霸权帝国也不会响应接受任何别人的倡议,而只要唯我独尊、至高无上。因此,同这样的货色讲道理、说道义、谈善良,一概无济于事,而只能进行坚决而策略的高水平斗争,就要下决心砸碎与攻破其霸凌霸道的这个鬼门关,攻克与捣毁霸权的这个鬼门关,中美就将能和平共处,也将有可能实现合作共赢;在这一鬼门关口前止步被阻,被其所魇所压,则合作共赢将无从谈起,所谓的“互相成就”也将只是一个良好的愿望。
因此,毫不客气地说,展望未来,对中国而言,中美关系的第一要务就是斗争,把反霸斗争搞好了,中美关系稳定向好的各种前景诉求就一切皆有可能,搞不好反霸斗争或对美斗争不力,则不管多么善良的主观愿望都难以让霸权良心发现、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为此,必须警惕与防范中国社会内部的投降主义势力,这股势力主张向霸权投降,时刻以讨好取悦美国为己任,对反霸斗争构成严重的干扰与破坏;还要警惕来自霸权集团的各种鬼蜮手腕,当前比较突出的是其缓兵之计,这是他们惯用的伎俩。目前,霸权当局与其西方同伙分工协作,面向中国各自扮演不同的面孔,正上演迷惑诱导中国的战略双簧,以此给中国下套挖坑,妄图使中国放松警惕,解除思想戒备与精神武装,从而做出有利于他们的妥协与让步。前苏联在这方面就曾吃过大亏、上了大当,这是导致其冷战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总体来说,当代中美关系就是成长上升中的大国同全球恶霸的关系,这个关系注定将不会平稳和谐,而要充满斗争与较量,具体到怎样相处相待的这个问题上来,只能说,中美两国哪家的思维逻辑得以实现,就意味着哪家在战略竞争中取得了胜利。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提出“全球治理倡议”以及面对美国这个全球帝国提出要“互相成就、共同繁荣”的要求,实质上就是一次伟大的战略进攻,展现了令人敬佩的战略勇气和空前坚定的决心。
(作者系昆仑策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来源:昆仑策网【原创】,修订发布;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昆仑策研究院】微信公众号 遵循国家宪法和法律,秉持对国家、对社会、对公众负责,讲真话、讲实话的信条,追崇研究价值的客观性、公正性,旨在聚贤才、集民智、析实情、献明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欢迎您积极参与和投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