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们正处在一个攻坚克难、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更加需要广大干部特别是基层干部焕发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全身心投入到改革发展的一线。然而,一段时间以来,会议多、文件多、报表多、汇报材料多等现象,仍在不同程度地消耗着基层干部的时间与精力,让一些本想大干一场的“实干家”陷入了“会海”,让一些勇于开拓的“奋斗者”疲于应付“报表”。这种状况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切实加以解决。
为干部“松绑”,先要给形式主义“瘦身”。 形式主义是阻碍事业发展的大敌,也是加重基层负担的主因。一些工作重“形”不重“效”,重“痕”不重“绩”,检查考核名目繁多、频率过高、多头重复,“事事留痕”变成了“处处留影”。要坚定不移地把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来抓,大力精简文件会议,统筹规范督查检查考核,坚决砍掉不必要的环节,拆掉徒有其表的“花架子”,把干部从一些无谓的事务中解脱出来,为他们腾出更多时间和精力抓落实、谋发展。
让激励“增效”,关键要使评价标准“求真”。考核评价是指挥棒,有什么样的评价体系,就会有什么样的工作导向。如果评价干部主要看材料厚度、汇报PPT的精美程度,那么“笔杆子”就可能取代“泥腿子”成为“香饽饽”。必须树立重实干、重实绩、重担当的鲜明导向,把考核的“探头”更多地对准改革发展主战场、维护稳定第一线、服务群众最前沿。要真正走进干部的工作实际,听其言、观其行、察其绩,让那些默默奉献、担当作为的干部得到应有的认可和回报,从而引导广大干部愿作为、能作为、善作为。
促担当“上线”,根本在使关爱保障“到位”。为基层减负松绑,目的是为了加油赋能。在坚决做“减法”的同时,也要用心做好“加法”。要加强干部的思想淬炼和专业训练,提升他们应对复杂局面、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健全和落实激励保障机制,在政治上关注、工作上支持、待遇上保障、心理上关怀,特别要为在艰苦岗位上担当奉献、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冲锋在前的干部撑腰鼓劲。只有当干部们感受到组织的温暖和后盾的坚实,他们才能彻底放下包袱、轻装上阵,在新征程上展现新气象、实现新作为。
作者:张硕,单位:河北省沧州市渤海新区黄骅市常郭镇党委;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来稿】图片来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