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乡ing,你说的尊嘟假嘟!”“emo,你们太卷了!”“小伙伴们,你们很凡尔赛哦!”近日,笔者在基层一线走访调研、组织座谈、参加学习培训时,频频听到一些年轻党员干部口吐网络新名词,令现场的听众,特别是上了年龄的群众感觉像在听天书,不知所云。
在人类文明的更迭进程中,语言和文字的推广应用,无疑是具有标志性的里程碑。语言的最大精妙之处,贵在传递有效信息,实现相互沟通,达到表达真情实感和相关意愿的作用,从而分享到知识、经验和观点,增强彼此间的深度融合和通力合作等效果。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高速发展,伴随着网络成长的新一代年轻人,受网络社交、网络游戏等影响,许许多多网络新名词,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年轻人的日常交流。一些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90后、00后年轻党员干部,从校门到公门,进入到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乡镇街道、村居社区工作时间短,受语言习惯影响,平时在和群众对话交流中,仍夹杂着校园与网络的印记,口中时常蹦出“情绪价值”“搬砖”“磕到了”“搭子”“边界感”“躺平”“佛系”“YYDS”“city不city”等网络新词。这些语言,容易导致部分基层群众听不懂、犯迷糊,误认为年轻干部不接地气、不讲人话,又容易产生不被尊重、不被重视的误解,甚至会怀疑一些党员干部是不懂基层疾苦、不愿解决基层困难的“混日子”“不作为”人员,损害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公信力,降低党在做好群众工作的实际效能,甚至会把党的好政策、好举措埋下雷、落了空。
“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撸起袖子加油干”“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些朴实生动的话语,都是深得群众人心、喜闻乐见的“大白话”,更是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与重要法宝。作为党政机关、基层部门工作人员,如果听之任之各类网络新名词在严肃的工作中不断流行、甚至泛滥成灾,势必会影响党群、干群之间的密切交流,筑起党群、干群之间的沟通隔阂,淡化党群、干群之间的鱼水深情。
鉴于此,年轻的党员干部与群众打交道、沟通交流的过程中,少说一点听不懂的网络梗,多讲一点群众都能听得懂的“大白话”。新时代新征程,作为党和国家事业生力军、主力军的年轻党员干部,肩负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使命,要讲好与群众朴实真挚交流的话,努力把党中央、省、市、区的惠民利民便民政策、文件术语准确转化为群众耳熟能详的语言或故事,让为人民服务、为群众办实事成为具体工作的主要抓手,把抽象空洞的理念概论转换成群众日常的生产生活上来。
坐在办公室碰到的都是问题,下去调研看到的全是办法。基层的生活,火热而又充满激情,年轻党员干部要俯下身子,沉下心来,深入到群众当中接地气,走一走、看一看、坐一坐、听一听、聊一聊,敞开心扉,推心置腹,主动和广大群众生活在一起,体悟群众的急难愁盼,感知基层的艰辛劳累;要心怀敬畏与尊重,把群众当作自己的亲人,用心用情为群众服务;要熟知并掌握群众的语言表达方式和思维习惯,让群众把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都大胆放心地讲出来,从而抓住重点问题,解决主要困惑,回应群众关切,做解决基层疑难杂症的贴心人。
(作者:邱建英、李善明,作者单位:中共上饶市信州区委组织部;来源:昆仑策网【原创】图片来源网络 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