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上,经常会看到这样的观点,这种观点说,为什么日本怕美国、怕俄罗斯,就是不怕中国。随之而来的评论就是有点埋怨中国对于日本太软弱了。而且,中国不只是对日本有些软弱,对于菲律宾这样的宵小之辈也实在过于软弱,所以他们对中国的挑衅,似乎也不怕中国的报复。
其实,这种情况与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以及处事的方式和态度有着很大的关系。美国往日本扔过两颗原子弹,日本不可能不怕。美国对日本国家和民族可以任意欺凌,日本也不可能不怕。但是在这种怕的情绪中更隐藏着仇恨。那些想通过与美国交好的日本人,都是想从美国那里得到利益和好处,他们对于美国不可能有真情实意的亲近之感。日本怕俄罗斯,也是因为在二战后期,苏联打败了日本的关东军,而且数万日本俘虏在苏联待遇极差。这不由得让日本人不怕俄罗斯。况且,在苏联或者俄罗斯与日本经常在海上发生一些摩擦,苏联或者俄罗斯的军舰动不动就扣押日本船只,有时甚至还开枪开炮,这也不由得日本人不怕。
中国人做事一般不会这么莽撞。中国人中有人喜欢欺负别人,但更多的中国人宁愿在发生摩擦和冲突时,选择息事宁人。这种做法有其好的一面,也有其不那么好的一面。不那么好的一面就会容易让人中国人好欺负,欺负一下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但好的一面就在于,中国人并不计较于这一时的报复或者回击。你欺负我一次,我在这一次可以不搭理你。但是如果你一而再、再而三地来劲,以为我真的好欺负,那么我的反击一定让你难以承受。1962年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就是如此。在此之前,印度非常嚣张,反复来骚扰和挑衅中国。中国开始就是反复规劝,提出警告,但没有太多的实际行动。印度就以为中国没什么了不起,于是就得寸进尺,越发来劲。结果我们一个反击战,打得他丢盔弃甲,抱头鼠窜,吃了一个大大的亏。这就是中国人的处事方式。
从另一方面来看,中国人一般喜欢选择以静制动。如果有人先行挑衅,中国人不会立刻就发火,做出即刻的强烈反应。中国人要先观察一下,再分析思考一下。最后做出判断和准备采取的行动。中国人也比较喜欢选择后发制人。虽然说先下手为强,但是后发制人也是后发的优势。经过深思熟虑,采取的行动就可能更成熟,更少莽撞,考虑得也更周全。
1979年的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情况也差不太多就是这样。开始时也是越南一再挑衅,而且认为他自己就是世界第三军事强国。他还认为,中国刚刚经历了文革,军队没有什么战斗力。于是越南就越发猖狂起来。结果我们一个反击战,直接打到河内附近。越南这才知道了中国的厉害。
中国这种处事方式,不少其他国家并不了解。菲律宾就是这么一个傻货。在他之前,已经有了印度和越南的样子,但是他仍然会认为有了美国的撑腰,中国不敢把菲律宾怎么样。如果菲律宾依然继续嚣张下去,那么他所承受的应该就是他绝对承受不了的后果。
日本对美国、对俄罗斯的怕,背后都有对美国、对俄罗斯的恨。中国人有一种观念,即不希望为了一点小事破事,会引来人家的恨。这种想法有一定的道理,但也有一定的误区。你不希望别人恨你,你总想着关系要和缓,但是如果那些东西就是想要占我们的便宜,你再不希望双方关系变差,也没有用。他们那种东西就是要恨我们,而且还要没有节制的贪婪来占我们的便宜。这就是我们面对的现实世界。
表面看上去,日本不怕中国,而日本的内心就还是要欺负中国,要占中国更多便宜,甚至还幻想着恢复当年鼓吹所谓大东亚共荣圈的迷梦。其实这就是一种小人心态。在中国没搭理他之前,他特别来劲,会跳着脚地张牙舞爪。一旦中国做出严正反应,他可能立马就蔫了。日本究竟怕不怕我们,中国人其实并不在乎。但是,如果日本野心不收,贼心不改,那么中国人民肯定对日本保持最高的警惕。日本如果敢有异动,那么中国所回敬他们的也一定是他们所无法承受的。
实际上,今天的日本是很忌惮中国的。中国已经比他强出很多了。他其实既恨又怕。所谓不怕只是假象,是表面现象。在骨子里,在他还不了解中国实力的时候,还是很张狂的。而一旦他了解了中国当下的实力,他内心是相当害怕的。当然他不愿意公开承认,但骨子里改变不了内心的畏惧。
在很多情况下,一个人的性格,或者一个民族的性格,不是那么容易就改了的。改有改的好处,可以及时调整我们的对策,更加适应我们所面临的局面的变化。不改也有不改的好处。因为我们一直坚持的观念和做法,更容易让我们在处理复杂问题的时候,如鱼得水。一下子改换了其他的做法,我们反而要经历更长的适应时间,这就有可能耽误事。所以对于我们的民族性格,到底是改了更好,还是不改更好,似乎也不是一个多大的原则问题。
中国对于友好国家,过去总是掏心掏肺,跟人家肝胆相照。但那些受到中国恩惠的国家,未必有中华民族这样的胸襟,也未必有中华民族这样样的胸怀。说好听点,他们为了自身的生存,总喜欢耍一点小聪明,总想通过占中国的一些小便宜。但这样的做法肯定就会伤害到中国。在这种情况下,中国要怎么办? 以牙还牙吗? 一般情况下,中国不会这么做。但中国的这种宽容又更容易让那些国家认为他们所做的是中国能够容忍的,认为中国大度,认为中国不会对他们进行报复,于是他们就有可能更加放肆。所以,中国在处理与这些国家的关系时,还是要吸取一些教训,不能再像过去那样,对于这样的国家总还是掏心掏肺。我们该留有一些心眼的时候,就需要留着一些心眼。国家之间的关系主要还是利益关系,所谓情感方面只是将要的。如果另一方有意伤害中国,虽然在总体关系的处理上,中国为了国家大局,未必对这种伤害锱铢必较,但是留有一定的心眼,对于这些国家做出必要的防范,还是不可或缺的。
另外,对于某些友好国家,为了私利而做了伤害中国的事,过去中国一般就不太理会。这样的做法可能需要改变,虽然对于他们已经造成的伤害。如果没有损害中国利益的大局,我们可能不一定要即刻报复,但是,我们必须要及时提出警告,在警告中还是告诉对方,如果中国报复,他们将会遭到什么样的惩罚。这些话是需要明明白白地摆到桌面上说的。你不说,他们就会以为我们对此无所谓。我们说了,让他们明白了,那么他们至少就有可能收敛一些。这对两国维持友好的关系反而更加有利。
让对手对我们有畏惧之感,确实存在有利的一面,但同时也存在不利的一面。让别人怕你,并不都会有利。事情如何处理,还要看我们处理问题的战略与策略。美国、欧洲、日本都怕俄罗斯,但这没有妨碍他们要对付俄罗斯,甚至要坑害俄罗斯。北约因为怕俄罗斯,所以要一直东扩。结果把俄罗斯逼急了,北约也没落着好。而北约对俄罗斯的怕,也没有能让俄罗斯避开他们对俄罗斯的攻击。所以对手是不是从根上就怕你,并没有那么特别重要。
(作者系昆仑策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授权】,修订发布;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昆仑策网】微信公众号秉承“聚贤才,集众智,献良策”的办网宗旨,这是一个集思广益的平台,一个发现人才的平台,一个献智献策于国家和社会的平台,一个网络时代发扬人民民主的平台。欢迎社会各界踊跃投稿,让我们一起共同成长。
电子邮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