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坤:国家和民族尊严是中国人民迫切的精神需求 - 昆仑策
-
张志坤:国家和民族尊严是中国人民迫切的精神需求
2025-05-21
为什么毛泽东主席受到越来越多的尊崇与敬仰,这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因为他最大限度地满足了中国人民对于国家民族尊严的精神需求。在这个霸权当道的世界,人们太渴望像毛主席那样能将帝国主义操之于股掌之上的大英雄了。
其实,毛泽东时代的中国相当贫瘠,只能说基本解决温饱而已,今天小康富裕的生活远非那时的中国人所能想象。但现在的中国人并不仅仅满足于物质财富上的充盈,他们更还有强烈的精神需求,其中突出的一个,就是国家和民族的尊严。
这一现象看似复杂,其实也相当简单,完全契合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二者之间的辩证原理。那就是满足物质需求固然重要,精神需求同样不可或缺,没有物质不能生存,没有精神也不能生活,一个人是这样,国家民族更是如此。人类社会从来都是既生存在物质世界中,又生活在精神世界里,这里所谓的精神世界,就包括尊严及其所固有的精神与情绪价值。
历史经验在这个问题上可谓积累厚重。在五千年的中国文明史中,历朝历代获得肯定和认同的一个重要依据,就在于能否赢得尊严、打出威风。譬如南北两宋,即人称的大宋王朝。赵宋王朝统治中国超过三百年,天下富庶充盈,是一个相当有钱的时代。据学者考证,当时的中国在生铁、粮食、布匹等主要产品上远超同时代世界的其他国家或其他地方,财富生产与积累占全球的大头。但就是这么一个财富帝国,非但不能赢得周边国家的敬畏和仰视,却饱受北方游牧民族欺凌,软弱无能只知苟安求和,沦落到生灵涂炭、国破家亡的地步,直到现在也依然被后人鄙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汉唐,几千年来,两汉与大唐始终都受后人的赞许与肯定,认为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两个高峰,个中之重要原因,就是在这两个时代里,国家与民族都赢得了显著的尊严。正因为如此,美国教材从不赞颂中国的汉唐时代,反倒把两宋誉为“中国最伟大的朝代”,这不正符合霸权帝国对中国的设计吗?
这一经验已构成十分重要的政治定律。对于一个国家政权而言,如果不能维护尊严,就要在相当程度上失去合法性,进而失去力量。旧中国蒋介石政权之所以力量不足,很大程度上是这个政权在西方帝国主义面前卑躬屈膝、直不起腰,总体上要受美国大老板的支配和指挥。也难怪后来的蒋介石,把内战失败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推诿到美国身上。投降日本的汪伪政权也是这样,这个政权先后收罗发展了五六十万人的伪军,可这一看似庞大的军事力量却毫无战斗力,甚至都不是共产党县乡游击队、武工队的对手。其重要原因就是这支部队的成员都属于卖国奴,并没有个人和集体的尊严感、荣誉感,贪生怕死理之当然,自然也就一打仗就当逃兵了。
因此,尊严与政治紧密关联,一个国家或政权当局在政治上是否强大,一个重要表现就是能否坚决维护自己国家和民族的尊严,包括国家主权、利益及领土、领海、领空的尊严,民族和人民的历史、名誉、生存和发展权利的尊严,国家制度、法令、道义的尊严,等等。甚至可以说,政治的灵魂就是尊严,没有尊严就没有政治。
今天的中国仍然面临捍卫尊严的突出课题。首先,对中国尊严的伤害,直接源自霸权帝国的霸凌行径,譬如向台湾出售武器,派遣政府官员和武装军人等,视中国的主权于无物,这是直接的打脸行径,性质十分恶劣。因此,迄今为止中美之间并未建立起互相尊重的关系,确切地说,美国并未给予中国应有的尊严,在台湾问题上是这样,在金融经贸等许多问题上都是这样;其次,在霸权唆使和支持下,一些国家时常挑战中国的尊严,譬如日本、菲律宾等,他们敢于在领土问题上同中国叫板,甚至动辄就在中国这样的大国面前炫耀武力,摆出一副不惜动武打上一场的强硬姿态,中国的尊严并未在这些国家面前真正地树立起来;最后,整个西方集团对中国的尊严也没有予以认真的对待,包括北约时常对中国发出的咆哮,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等派遣军舰在台湾海峡搞“自由航行”等。
因此,捍卫中国的尊严,为民族尊严而奋斗,仍然是中国人民所直面的现实挑战和难以回避的战略任务。完成这一任务,需要强调以下几点:
其一,只有坚决斗争才能赢得尊严。尊严既不能靠乞求获得,也不能指望他人恩赐,只有靠斗争而获得、靠斗争而维护。寄希望于霸权帝国对中国能予以“包容”,完全是无稽的幻想。真实的情形是,他们在政治上不会包容中国,经济上不会包容中国,文化上也不会包容中国,战略上更加不会包容中国,在霸权当道的这个世界上,中国根本不可指望资本帝国主义的包容。在这些反动的东西面前,尊严一概都是打出来的,斗争水平和能力直接同尊严划等号,二者完全是正向对应关系。
其二,正确认识和处理民族尊严与个人尊严的关系。前几年有人推出了这样的时髦命题,说什么“我不在乎大国崛起,只在乎小民尊严”。该说法着实一度火得厉害,成为相当一些人的政治咒语。这种把“大国崛起”和“小民尊严”对立起来的说法根本不能成立,完全扭曲了二者之间的关系。实际情况是,“大国崛起”和“小民尊严”高度关联,二者互相依存、相辅相成。无论是过往的历史,还是现实的世界,都在这个问题上给我们提供了足够充分的案例证明。
其三,坚决打击洋奴思维与汉奸哲学。为尊严而斗争,首先要在精神意志上挺起来、立得住,要切实增强“四个自信”。但有些中国人就是做不到这一点,他们在美西方面前,习惯于仰视,始终抬不起头来,就像个不成器的小学生,总感到自己低人一等,甘心接受霸权的支配和摆布。更有一些中国人公然奉行汉奸哲学,认定中国只有向霸权投降才有出路和未来。长期以来,洋奴思维与汉奸哲学在当代中国大行其道,给中国社会带来极大的干扰与破坏。所以赢得尊严的斗争必须在内外两个维度上展开,要在对外反霸的同时,对内深入开展反对投降主义的斗争,坚决打击洋奴思维与汉奸哲学,使之成为中国社会的过街老鼠,而不是像现下这般招摇过市甚至登堂入室。这样的状况再也不能持续下去了。
应该说,在这个问题上,中国人民集体性的觉醒越来越强烈。人们深知,树立和维护强大的中国尊严,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题中应有之义,随着民族复兴的脚步越来越接近目标,这个任务正变得越来越突出、越来越紧迫了。
(作者系昆仑策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来源:昆仑策网【原创】修订稿,作者授权首发)
【昆仑策研究院】微信公众号 遵循国家宪法和法律,秉持对国家、对社会、对公众负责,讲真话、讲实话的信条,追崇研究价值的客观性、公正性,旨在聚贤才、集民智、析实情、献明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欢迎您积极参与和投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