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有外国的经济学家或者外国的媒体,说中国经济连续三十年都一直在增长,这不科学呀!因为其他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一般也就连续几年,至多十几年,就不能再有较快速度的增长了。他们还有一个说法,说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遭遇所谓中等收入陷阱。这些国家的经济总是要停滞下来,再想继续增长就很难了。这种情况发生在很多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在拉丁美洲,有不少那里的国家都先后遭遇到所谓中等收入陷阱。在东亚的一些国家,也发生过类似的情况。所谓亚洲四小龙,还有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在经济增长到一段时间之后,先后都发生过金融危机。这一类金融危机一爆发,这些国家的经济就遭受到很大的冲击。
可是为什么中国似乎没有遵循这样的规律,中国到底发生了什么情况? 从这些西方经济学家或者媒体看来,他们观察到很多国家都存在同样类似的现象,他们认为这就是规律,这就是必然。而中国没有表现出这样的必然,这让他们非常不理解。
问题在于,他们所谓那种所谓中等收入陷阱的所谓规律和必然,只是在于他们看到了在这些发展中国家所出现的这一类现象。至于这一类现象产生的原因到底是什么,他们并没有做更深入的了解。在他们看来,这些问题的存在是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意义的。而中国居然是个例外,太令人不可思议了
对于那些遭遇到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他们所存在的问题,其实人们都是能够看到的。比如,这些发展中国家最初开始推动本国经济的发展,其外部条件往往是西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为了转移本国内的中低层制造业,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包括资金成本、劳动力成本、土地租金成本等。而发展中国家虽然有强烈的要发展本国的经济的意愿,但是他们手里大多没有太多的资金,因此这些发展中国家不得不向发达国家的金融机构借贷大量的资金。这些大额的资金一旦注入到发展中国家,那么在一段时间内,对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能起到一定程度的推动作用。这些得到资金注入的企业在经济的最初阶段,由于本地市场或者国外市场对其产品具有一定程度的需求,而且产品价格也相对便宜,因此这些企业在最初一段时间内可能会有一定程度的盈利。他们的发展也就具有了初步的动力。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在经营上遭遇到了不同种类的难题。例如在资金相对充裕的情况下,他们可以加大生产的投入。但是由于市场需求的不确定,这种大量甚至是超量的生产就有可能造成生产过剩。这就给企业带来不小的麻烦,甚至带来经济危机。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还想顺利地得到发展,就相当困难了。
另外,当企业遭遇到经济困难的时候,向他们提供资金的金融机构还要求企业必须及时偿还贷款。这些贷款的利率并不都是优惠的利率,所以这些贷款的利息加本金,对企业来说都是较大的债务负担。而当企业遇到经营困难的时候,这大笔的需要偿还的贷款也就随之成为压在企业肩头的重担。如果企业既无法维持,又无力支撑,那么这个企业只有死路一条。在这种情况下,所谓中等收入陷阱问题就必然出现。那些向企业提供资金的银行或者金融机构,绝不可能对遇到困难的企业发什么善心。他们放出的贷款是要获得盈利的。如果企业还不上,银行和金融机构就要拿走他们的固定资产,以抵偿企业所欠下的债务。前些年,西方媒体和政客对中国在非洲的大量援助,经常无端指责为这是中国的债务陷阱。其实,这些西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对于发展中国家那些企业的做法,才是名副其实的债务陷阱。他们发放贷款的目的从来都不是帮助发展中国家发展本国的经济,而就是要利用发展中国家欠下的债务,来为资本主义发达国家赚取更多的债务利息。
对于中国来说,我们在发展过程中也需要资金,也从西方的金融机构或者银行那里争取到了一些贷款。但是我们国家的金融是独立的。不可能允许从西方那里借贷来的资金完全没有限度。我们往往把这些资金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至少是中国有能力偿还的范围之内。不能让西方金融机构控制我们国家的债务,进而控制我们的金融。我们的国有企业在大部分情况下,都是向我们的国有商业银行申请贷款。这也就避免了西方金融机构控制我们的国有企业。另外,我们发展经济走的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路。在这条道路上,我们的国有企业发挥着巨大的导向作用。国家要投资什么领域,要建设和发展哪一类的行业,都是有着严格规划的。国家向这些领域和企业投资,同时带动其他领域,带动大量的非公有制企业跟着国家的大工程和立项,来推动非公有制企业的发展。这一点非常厉害。这在西方发达国家是没有的,在很多发展中国家也是没有的。我们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到基础设施的建设上,这同样也带动了更为广大的经济领域,带动了地方国营企业,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企业,还有非公有制的私营企业,让他们都参与到这类基础设施建设的外缘和周边领域的建设当中来。
我们制定规划从来都不是盲目的。每个五年规划,都针对着国民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领域和最关键的项目而制定的。所以在我们实施五年规划的过程中,就会比较少地出现生产过剩的现象。如果一旦发现有的行业或者领域有生产过剩的迹象,国家就会及时加以调整,包括减少产能,也包括把产能转移到国家更需要的其他领域和行业之中。
从某种程度上说,那些遭遇到中等收入陷阱的发展中国家,他们发展的部门大多是中低层次的生产行业。他们自己一般很难拿出更多的资金投入到高技术行业的发展过程之中。对中国来说,这么多年来,一直在强调科技创新。这不是只在嘴上说说,而是在实际上投入了大量的真金白银。我们的对高技术企业的政策扶持,我们对新兴能源企业的鼓励与扶持,都在有计划地实施和推动我们国家在经济整体上的建设与安排。因此,我们的经济发展不太可能停滞下来,我们完全能够不停地发展下去。
我们需要市场经济,但不是搞那些所谓完全自由、所谓彻底自由的市场经济。这样的所谓纯粹自由放飞市场经济最终只能把经济挤到一个死角。西方发达国家是如此,那些想用西方国家现代化方式来发展自己的发展中国家也同样如此。
我们在经济政策上,特别注重发展高技术产业,对于中低层次产业是在注意调结构,注意提高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逐渐把这些中低技术层次的企业改变过来。这些高技术中小企业,一开始可能没有太多的盈利,但是,只要这些企业,以及这些企业的高技术产能,是中国的国民经济所需要的,那么这些企业迟早就会发展起来。国家对大量的高技术中小企业采取坚定和强大的支持政策,就是我们国家这些企业能够不断发展的有力而可靠的保障。
我们的扶贫攻坚,我们的乡村振兴等政策和措施,也在不断加强和推动我们国家总体经济的发展和进步。我们的经济政策越是结合实际,越是满足人民群众发展与生活的不断增长的要求,我们的市场就会不断地得以扩大,也不断地得以完善。这样的生产需要与消费需求结合起来,当然就会对我们国家经济的发展形成强大的推动力。
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还不平衡、城乡之间,东西部之间,内地与边疆地区之间在经济上都还有着一定的差距。这也恰恰是我们将来在发展我们国家经济中最需要关注的领域,也是最需要解决问题的领域。有这么多事在等着我们去干,我们想停下来也不太可能。在西方的所谓自由主义经济的理论与概念上,是没有这些因素的。他们所谓的停滞,他们所谓的中等收陷阱之存在,就没有什么可奇怪的了。
我们的党是为人民服务的党,我们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服务于人民的利益。人民所面临的困难就是我们工作努力的重点和方向。我们要做的事多得数不尽,这种状况很难让我们的发展停滞下来。
(作者系昆仑策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授权】,修订发布;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昆仑策网】微信公众号秉承“聚贤才,集众智,献良策”的办网宗旨,这是一个集思广益的平台,一个发现人才的平台,一个献智献策于国家和社会的平台,一个网络时代发扬人民民主的平台。欢迎社会各界踊跃投稿,让我们一起共同成长。
电子邮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