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定坚强:蒋介石唯一的一次“攘外”,极大的助长了日寇发动9.18的野心。 - 昆仑策
-
锁定坚强:蒋介石唯一的一次“攘外”,极大的助长了日寇发动9.18的野心。
2025-09-21
说到蒋介石,真正熟读中国近代史的人,只要是还有一点民族大义和家国情怀,都知道蒋介石就是一个投降主义者,其对外不抵抗的态度,由其人的一句“攘外必先安内”遗臭万年。
但是在蒋介石的卖国生涯中,是有一次“攘外”的经历的,而蒋介石这次”攘外“的经历,却很好的诠释了他的阶级本性,同时也证明了他的投机买办的嘴脸,而他的这一次”攘外“经历,却让中国丧失了350多平方公里的黑瞎子岛长达八十年之久,而且也永远的失去了一半。同时,他的这次”强硬攘外“,一边让张学良吓破了胆,一边给予日本关东军的少壮派强硬发动侵占东北战争的底气。
那么,蒋介石这次”攘外“是”攘“谁呢?就是攘苏联,大家知道,蒋介石在发动4.12事变屠杀数万的中国共产党之后,就与苏联交恶,其实,蒋介石之所以反共,是其阶级本性使然。早在1926年,蒋介石就发动过”中山舰事件“,显露出反共的态度,在后来北伐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节节胜利,而西方列强对于这种情况忧心不已,它们知道,如果共产党的主张在中国得以实现,那么它们在华的利益就会被收回,甚至在华势力都会被剿灭,于是,日本就怂恿蒋介石反共,1927年3月,日本外相币原喜重郎通过黄郛向蒋介石表示:日本对蒋“颇存厚望”,希望蒋“与共产党分手,搞纯正的国民运动。”美国则联络英国通过上海买办虞洽卿向蒋提出了6000万元,但以“反共灭共为条件”。日英美三国的态度立即得到了蒋介石的积极响应,其实可谓是一拍即合,早就想反共的蒋介石,还能得到帝国列强的支持,岂不是美哉。
1928年4月,清共后的蒋介石发动了针对时在张作霖的“二次北伐”,张作霖在退回东北的途中在皇姑屯路段被日本人炸死,1928年12月,夹在蒋和日之间的张学良宣布“易帜”,从表面上,蒋介石的国民政府完成了对于中国的统一,北洋政府结束。
1929年5月,蒋介石密令张学良要收回苏联在中国的中东铁路的权益,于是张学良积极行动,逮捕扣押苏联人员二百余人,此举遭致了苏联的强硬应对,而蒋介石这边却命令张学良积极备战,决不妥协。面对苏联陈兵东北边境,张学良也有点心虚了,开始企图降级事态,但是却被蒋介石在日记中大骂。(又见日记)。7月6日,张学良到北京面见蒋介石,蒋介石彼此坚定的采取反苏防苏政策,要求张学良全部收回中东铁路权利,并且承诺一旦交战,将会往东北增兵十万,并且承诺给张学良数百万军费以支持。
此时苏联,与张学良多次交涉均无结果,主要是蒋介石从中作梗,于是在东北边境上实施了警告性攻击,但在攻击之后,并没有占领中国土地,而是撤离了,但是蒋介石却对张学良说,此为苏联之恫吓手段,不足为惧,随后张学良派兵六万北上至东北中苏边境,加强防备。
1929年的8月17日,蒋介石政府竟然正式发布诏令,向苏联正式宣战。于是一场持续三个月的战争在东北边境中展开,此一战,在人数上占优的东北军,却以全面惨败而告终,中方的资料是东北军伤亡3千多人,被苏联俘虏八千多人,而苏联解体后流出的资料是东北军被俘一万八千多人。
对于中东路事件的内在起因,各方面众说纷纭,有的说是张学良挑起的,急于向蒋介石表忠心,响应国民党政府提出来的“革命外交政策”。
蒋介石在他形式上统一中国之后,时任国民党外交部长的王正廷,就开始发动所谓的革命外交,就是要收回列强在中国的不平等权益,表面上他的“革命外交”看上去措辞和态度都很强硬,但实际上,却深受蒋介石的“有效管控”,比如他在针对日本发动的“济南惨案”向日本要个说法的时候,日本依然态度蛮横,而蒋介石却一再的下令让他对日妥协迁就,他的这种态度,招致南京市民的愤恨,其在南京的家都被老百姓砸了。最终,在蒋介石的授意下,达成了所谓的“济南协议”,这个协议不仅没有追责日本刽子手,反而添加了要保护日本侨民生命财产安全的条款。“这个“协议”把日本帝国主义在济南杀害中国军民数千人等罪责一笔勾销,还声明:“视此不快之感情,悉成过去,以期两国邦交益臻敦厚。”
所以,罗斯福曾经说蒋介石是日本在中国的内奸这句话,真不是白说的!
从蒋介石一贯的嘴脸,有关于中东路事件在我看来,只不过是蒋介石对于地方军阀的一惯策略,借刀杀人而已,一方面,可以验证一下张学良是否能够听从他指挥,另一方面,基于他的防苏反苏政策,让东北军去碰一下苏联军队,赢了他立威,输了张学良丢份,简直就是“张良妙计”啊。
要是张学良真的是想表忠心,为何不直接去收回南满铁路呢?日本人可是他的杀父仇人啊,于公于私,都比收回中东铁路好看得多吧?!而且真要是表忠心,那么又怎会期间几次打退堂鼓,后来几乎是硬着头皮上的呢?
所以,我认为,蒋介石的这次”攘外“,其内在动因极其复杂,一方面这期间日美英对于苏联都是一种敌视态度,所以,与其说是张学良向蒋介石表忠心,不如说是蒋介石向西方列强表忠心。另一方面,苏联彼时的意识形态,被蒋介石视为大敌。如果碰巧张学良的东北军真能打败苏联红军,那蒋介石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因为那样苏联对于中国共产党的支持,必然会全面中断。
无论蒋介石这次“攘外”的原因如何,结果是什么呢?结果是中国失去了本来完全属于中国的黑瞎子岛,时至今天,中国只拥有一半的主权。
而另一个更加严重的后果,就是此战东北军的惨败,让日本举国上下对于发动侵占东北的战争更加有了底气,在20多年前,日本就曾经打败过沙俄,而沙俄的继任者苏联,却轻松的战胜了看上去兵强马壮装备精良的东北军,两下一对比,自然让日寇的狼子野心急剧膨胀,在经过不到两年的准备后,发动了9.18事变。而这一仗,张学良也一无在中东路事件中所表现出来的强硬态度,怂了个彻底。这恐怕都在日寇的预料之中,毕竟彼时中国,已经被日寇严重渗透,内奸多多。比如在中东路事件中对苏联表现强硬的张景惠和吕荣寰,9.18事件后秒当了汉奸,这是巧合吗?不是,阶级本性使然!
还是前面那句话,如果你是一个秉持公正之心,有民族感情,有家国情怀的人,你只要读历史,哪怕不是具有鲜明政治立场的中国革命史,就算是中国近代史,在你读史期间,不知道你会多少次的怒骂蒋介石这个卖国贼。
所以,今天给蒋介石洗白的人,都是毫无社会正义感,也无历史辨别力的又坏又蠢的人。
作者:锁定坚强;来源:为什么会这样啊微信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