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中国1992年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之后,诸多学者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行研究,并存在诸多对立的观点。然而,长期以来,中国学界似乎对什么是市场和什么是市场经济都没有讲清楚。市场是交换的场所。在这种意义下,市场和经济无法焊接成一个市场经济的概念。与计划经济中政府控制买卖对象、买卖价格相对立,市场经济可以定义为人们自由地到市场上去买卖商品的经济。
这样看来,市场经济确实与计划经济不同,人们在其中有更大自由。可是,一旦考虑到人们并不具有同等的收入、等量的资产,就可以发现,市场经济具有谁有钱谁说了算的属性,甚至可以理解为谁有钱谁说了算的经济。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必然是收入大致平均分配的市场经济。只有这样,它才能名副其实。沿着这个基本思路,在中央提出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本文对它进行一种本体论的解读。该文似乎可称是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的一种构建。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
【内容提要】二十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到2035年全面建成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根据党的二十大报告和市场经济的一般结构,可以确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决定的四要素框架:供给主体、需求主体、市场体系和政府。基此,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然是由高水平的供给主体、高水平的需求主体、完备公平高效的市场体系和有为政府构成,并在市场交易的合理性中表现出来。四种要素的关系具有辩证性。供给主体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具有最基础的作用,所有制结构又是决定供给主体性质的最基本因素。政府不仅是市场经济中的一个要素,而且凌驾于市场之上,对中国的所有制结构从而对中国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属性具有根本性的决定作用。一、二十大报告关于 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规定
电子邮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