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思奇(1910年3月2日-1966年3月22日),出生于云南省腾冲县和顺乡水碓村,蒙古族,原名李生萱。中共党员,无产阶级革命家,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教育家 ,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生前是中共中央高级党校副校长。他毕生致力于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
艾思奇在1966年3月去世时,年仅56岁。当时担任中央党校校长、人大副委员长的林枫,准备了悼词送毛主席审阅,毛主席亲笔加上了“中国的理论领域的忠诚战士”一语。《光明日报》曾评价:“艾思奇把毕生的心血和智慧都献给了党和人民的哲学理论事业,是人民的哲学家,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国第一人。
艾思奇从1948年党中央在河北平山创办马列学院起,到1966年3月逝世,一直在中央党校工作。他在中央党校工作的十八年里,除了承担许多日常行政事务工作和社会活动之外,又承担了大量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写了大量文章和著作,讲了大量哲学课。特别是从1953年马列学院哲学教研室成立,他担任主任之后,校内又陆续开办了各种学员班次,教学任务繁重,而教研室教员又少,他是教员中一位“台柱”,讲课次数也就显著增多。《艾思奇讲稿选》所搜集、编辑、整理的讲稿,就是他当时讲课的记录。
《艾思奇讲稿选》是专门为建国初期高级干部讲马列基本原理的演讲录音文字整理稿,是不公开的党校内部出版物。它主要内容是哲学方面的,就是讲党史、讲政治经济学方面的问题,也是从哲学角度来讲的。《艾思奇讲稿选》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各个原理,毛泽东哲学思想,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辅导(如《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信》、《反杜林论》、《自然辩证法》、《实践论》、《矛盾论》),辩证逻辑,自然辩证法,西洋哲学史等。艾思奇本人生前除1965年所写的三份讲学提纲外,都未审阅过。艾思奇的讲课即使是哲学方面的内容,所涉及的学科知识,古今中外,天文地理,自然社会,纵横宇宙,包罗万象,相当广泛、相当丰富。
《艾思奇讲稿选》是讲稿集,它不是按照一般马哲教材体例编写的教科书,讲稿的内容在思维上比较发散,因此在结构上显得不是很成体系。所以读完《艾思奇讲稿选》,建议读者们再读一下武汉大学1974年编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上、下册)》[感兴趣的读者,文章后边加微信领取电子版]重新系统梳理一下马克思主义的知识框架,它和《艾思奇讲稿选》互为补充,是学好马哲基本原理的关键辅导资料。
今日分享“艾思奇讲稿选”第二篇,与志同道合者共勉。
学习辩证唯物主义的引言报告*
艾思奇
(一九五四年九月二十一日)
*这是艾思奇给马列学院二部学员的讲课速记稿,共三讲,这里只收第一讲,其他二讲因重复而删去。在整理时只作了文字的加工。
今天开始讲哲学课。
我们要在七个礼拜的过程中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课讲完。
我们学习的基本用书和参考书都是马、恩、列、斯和毛主席的经典著作。
我们没有采用教科书,当然这不是因为教科书不好,而是因为我们的学习时间并不太长;而且,学马克思列宁主义就应该钻经典著作,这样,我们就不应该再找其他的参考书。
当然,如果有的同志看书看得比较快,在把指定的参考书看完了以后,还是可以找一些其他参考书看一看的,但不能把那些书当作主要参考书。实际上,我们指定的经典著作都是最可靠的;而一般的教科书多多少少都是有些缺点的。是的,苏联的教科书大都是比较好的。最近,亚历山大罗夫编了一本辩证唯物主义,这个书就是写得较好。但问题就在于这些教科书都有些缺点,而且不完全适合于我们老干部参考之用,因为在教科书里面对自然科学讲得比较多,这些对我们说来还不是迫切需要的;当然,将来我们还要讲一些自然科学,因为我们完全不了解自然科学也是一个缺点,也不能很好地理解辩证唯物主义;然而,如果学的自然科学太多了,对我们现在的学习也是不太好的。同时,我们对一些专门的自然科学知识还不是可以很好理解的,除非我们具有高中、大学的自然科学知识才能懂得。不懂,这是一方面;另方面,我们也不十分需要,因为我们同志们现在要解决的问题,不是关于自然科学方面的问题,我们也不是研究自然科学的,自然科学和我们的工作需要是没有多少关系的,所以不必要更多地来讲自然科学问题。还有,有些教科书在理论说明上也可能有个别的错误。
经典著作就是最可靠的。经典著作是第一手的著作,我们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就是要依靠第一手的著作,而不要依靠第二手的著作——根据第一手的著作编写出的一套著作。
我在这里所以要讲这个问题,就是因为有些同志不注意这个问题,不注意在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时候要依靠经典著作,或者至少是轻视这一点,相反地,倒要去依靠普通的教科书。比如,有些同志要到处乱看参考书,这种热情是值得奖励的,但这样作下去可能就要吃亏,也得不到好结果。如果他看的参考书里边错误很大,那末,他就会跟着犯错误。当然,最近苏联出的教科书,其中根本错误是没有的,可是小的缺点、错误还是可能有的。虽然,教科书的条理可能比经典著作要清楚一些,也好懂一些,但是要知道,苏联同志写的教科书既然有缺点,而我们中国人写的书,其中缺点就会更多一些。我过去曾经写过一本《大众哲学》, 它的缺点就很多。
我们现在讲的讲题,大体上是根据苏联的教科书编定的,当然在理论上的说明还是根据经典著作。关于经典著作,除了斯大林和毛主席的著作比较好懂以外,列宁的某些著作也比较好懂,读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是比较困难的;但是,困难是可以克服的。我们可以组织一下辅导的解释,大家把问题提出来:我们找人解答。
现在正式讲“引言”。准备分作三个部分来讲。
一、辩证法唯物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党的世界观,又是马克思主义者用以认识世界和革命地改造世界的方法论
这一部分主要是说明辩证法唯物论的哲学是什么东西,它在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占什么地位,它的内容是什么,它的性质是什 么。
同志们只要是在过去读过列宁的一些著作,就知道列宁曾经说过[可以阅读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 | 精选好文——编者注]:整个马克思主义有三个组成部分。这三个组成部分就是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
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组成部分,这就是哲学在马克思主义中占的地位。马克思主义的哲学,不只是包括辩证法唯物论,还包括历史唯物论,这二者合起来,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所谓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组成部分,就是说它是与马克思主义分不开的。讲马克思主义,就一定要讲哲学;要真正懂得马克思主义,就一定要懂得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整个马克思主义是三个组成部分密切结合起来的一个整体,三个部分是联系着的,不可分割的,去掉了任何一个部分,都不能成为马克思主义。从马克思起一直到现在,在历史上有一种机会主义者,他们的特点之一,就是想要取消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欧洲的第二国际的一些“理论家”,自己号称为“马克思主义者”,但他们不认为马克思主义有自己的哲学,认为可以用唯心论、二元论来当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认为可以取消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哲学这一部分在马克思主义中可有可无。
从前,在俄国也有过这样的问题。在1907到1908年,列宁写了一本书《唯物论与经验批判论》。列宁写这本书的目的,就来就没有马克思主义立场的人动摇了;动摇的表现最主要的就是认为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应该改变一下,认为恩格斯坚决拥护唯物论是不对的,他们认为应该用最新哲学来代替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就是要用唯心论来代替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列宁当时虽然工作很忙,但还花了那么多的时间来写这本书,他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不能取消的,绝不能用任何其他东西来代替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唯物论。列宁认为,辩证唯物论是马克思主义的党性,马克思主义的党就要坚持唯物论,决不能和唯物论脱节。
如果我们仔细研究一下,就可以明确地知道,凡是在我们党内犯路线性系统错误的人,他所以犯错误,就是因为他的思想方法离开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违背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我们中国,从陈独秀的投降主义一直到三次“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以及以后抗战时期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还有最近工会工作的错误,这些都是路线的错误,政策的错误。这些错误的思想根源,就是在研究问题、看问题的时候违背了唯物论的原则、辩证法的原则,也就是说犯了主观主义的错误。主观主义就是与辩证法唯物论相反的思想方法。毛主席所以一再教育我们要与主观主义作斗争,就是因为主观主义者抛弃了唯物论,抛弃了辩证法。当然,他们抛弃了辩证法唯物论,也不是有意识地这样作;在这里要说明,第二国际和经验批判论这些人们就是自觉地抛弃辩证法唯物论。我们这些犯错误的人,并没有公开地讲反对马克思主义的哲学,也没有一套自己的理论,相反地,他们倒公开地讲:“我赞成辩证法唯物论!”如果我们问一问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犯“左”倾错误的王明同志:“你是不是反对辩证法唯物论?”他就会说:“我不反对!”可是,他当时在实际上是离开了辩证法唯物论的原则,他的思想不能反映物质,不能反映客观情况。解放以后,工会工作所以犯政策错误,就是因为在工会领导人的思想上脱离了现实的物质生活。本来在解放以后,工会就应该注意生产,而不 应该把工人福利当作唯一的问题。在解放以前,工会可以把工人福利当作第一位的问题;解放以后,客观情况就要求我们着重地去搞生产,这样,工会就应该组织工人进行劳动竞赛,搞技术革新。而犯错误的人的思想就是主观主义的,是不能反映客观物质生活的,是离开了唯物论原则的。
从以上所谈的这些例子就可以看出,整个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党的发展历史可以证明,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的哲学是与马克思主义分不开的。我们只要一离开这个东西,就要犯错误。反过来说,犯错误的阶级根源是由于他站的不是无产阶级立场,从思想说来是思想离开了物质生活,离开了唯物论,走到了主观主义方面去。所以,不能掌握唯物论的原则。就一定要犯错误;反过来,犯错误的根源就在于不懂得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来看问题。
关于这个道理,如果不学哲学,我们就不知道。我们没有哲学知识,犯了错误,也不知道。学哲学就可以弄清楚这个问题;弄清了这个问题,就使得我们懂得,要做一个真正的完全的马克思主义者,要成为一个觉悟很高的共产党员,就一定要坚决地很好地来研究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哲学,要想办法使自己能够自觉地来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把它作为我们研究问题的方法。所以我们要反对一种倾向,这种倾向在我们党内并不是个别的,这就是认为哲学是可学可不学的东西。就是在座的同志有的也可能有这种心理;最低多多少少也存在着对哲学是非学不可的必要性,认识不足。当然,在马列学院以外,这种情况就更多一些。有些地方,有些同志就认为可以不学哲学;甚至我们党办的一些研究班、训练班也不要哲学;有的是学历史唯物主义的课程,而不要辩证唯物主义;甚至有的地方争论起来,他说不学哲学,我说学哲学。这种不重视学哲学或者不要哲学的思想是要不得的,我们要坚决反对。
斯大林在联共党史中认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这种提法就可以说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马克思主义中占的地位。这就比如盖房子,如果基础打得不稳固,房子也就盖不好。如果有这样一个马克思主义者说,我可以不要哲学,这就等于说盖房子不要打地基一样。
那末,为什么说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呢?因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者用来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有了这种立场、观点和方法,然后才能用符合于马克思主义原则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如果不能掌握这种立场、观点和方法,我们对问题的研究和解决都会离开马克思主义的原则。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上的出发点,如果出发点错了, 路线就会错了,方法就会错了,整个问题的解决也就会错了。所以,毛主席在反对主观主义的时候,特别强调要学习哲学,学习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解决中国问题。
所谓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从根本上来说,就是要从学习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哲学中去掌握,用无产阶级的立场,人民的立场,唯物论的观点,辩证法的方法去观察问题、解决问题。不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就无法反对主观主义,就不能正确地研究问题,解决问题。马克思、恩格斯首先创造了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理论,在他们掌握了这个东西以后,就用这些方法观点去研究资本主义的经济,结果就发现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规律,发现了资本主义怎样从封建社会产生;同时也明确地提出,资本主义在发展起来以后就要垮台,就要经过无产阶级革命、无产阶级专政而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关于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没落的规律,就是依靠辩证唯物论、历史唯物论的方法来发现的。马克思、恩格斯发现了这些规律,也就是创造了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
所以,先有哲学,然后才创造了经济学;也就是说,经济学是跟着哲学来的。有了经济学的知识,也就是认识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没落的规律。马克思、恩格斯就是在认识了这些规律以后,才根据这些规律来确定无产阶级斗争的战略、策略,确定工人阶级如何争取消灭资本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的战略、策略。这些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学说。无产阶级为了实现社会主义所要采取的各种战略、策略和各种政策、路线等,这些东西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学说。
那么,这些社会主义的学说是根据什么建立起来的呢?就是根据对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学说与空想的社会主义学说是有根本不同的。空想的社会主义学说是没有什么根据的,它没有客观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作根据,只是根据那些空想社会主义者们的所谓的“良心”和主观愿望,根据他们脑子里的一些空想出发;他们觉得这样作是对的,他们也不考虑这样作是否行得通,客观事实是否允许。因此,他们的学说就叫作空想的社会主义学说。而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学说,是科学的社会主义学说。为什么是科学的呢?因为这种学说所包括的斗争战略、策略、政策和路线,都不是空想出来的,都是根据客观事实的发展规律制定出来的,都是考虑到在事实上可以行得通的,而且这样作一定能够胜利的。我们中国现在正向社会主义过渡,我们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以及在总路线之中所包括的各种政策,就是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学说在中国的具体运用,这是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学说的一部分,是毛主席、中国共产党在整个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学说中又增加进去的很宝贵的一部分。大家都已学习过了总路线,也了解了总路线,这样就可以了解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学说的特点。我们的总路线没有一点空想的成分,没有一个政策是没有根据的,也没有一个政策不是根据中国革命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的。
中国的社会就是要这样发展,在1949年,革命在全国胜利以后,就建立了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政权,有了工农联盟为基础的政权,有了国营的社会主义经济。这些条件就可以保证中国在毛主席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过渡到社会主义去。有了这些因素,就不允许发展资本主义;发展资本主义,那就是自己捣自己的蛋。因为资本主义发展起来,工人阶级就要倒霉,工人阶级领导的政权就要被推翻,所以我们决不能允许资本主义发展。虽然我们有了这些条件,社会就要向社会主义发展;可是,要向社会主义发展,就必须要采取逐步过渡的办法,不能着急,着急是对我们不利的,因为要想一下子用爆发的办法把资本主义消灭掉是不可能的,是客观规律所不允许的。如果有人想这样做,那就是冒险主义,就会弄得天下大乱。现在有些人是希望我们这样做的,托洛茨基派分子、美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卖国贼都希望我们这样作。我们如果这样做,就会和资产阶级发生分裂;这样,我们的政权就要垮台,工人阶级就要陷于孤立,从而就不能保证过渡到社会主义。所以,客观规律就反映出二个方面:一方面我们要到社会主义去,而不允许发展资本主义;另方面还要做到逐步过渡,而不能操之过急。我们党和毛主席就是根据中国的实际条件,根据中国的客观规律而制定出我们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
我们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规定,首先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实行社会主义的工业化;其次,实行对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也就是用社会主义改造的办法来实行社会主义革命,用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办法来实现消灭资产阶级的任务。
这一些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的学说,在中国的具体运用,都说明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是分不开的。我们的总路线是根据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规律,根据中国经济学来制定的;面我们的经济学,是由于我们对中国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是由于反对了主观主义,是由于运用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方法而制定出来的。所以,用中国过渡时期总路线作例子,也可以说明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是不能分开的。不懂得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要想深刻地了解总路线是不可能的;不懂得这个东西,虽然大体上懂得了总路线,但在具体执行时,仍然可能犯错误。因为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只告诉了我们一个大的方向,具体怎样作,就要求我们每一个同志去具体地根据实际情况来解决问题;如果我们不懂得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就要犯错误。
所以,学习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就是很重要的。因此,我们在学习开始就要学哲学。我们懂得了方法以后,我们再进一步学习经济学;然后再进一步研究党史和党的各种政策。这样就可以很有系统地把马克思主义掌握起来。
这就是我们要谈的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地位和学习它的重要性。
那末,为什么辩证法唯物论的哲学这样重要呢?要知道这一点,我们就应该了解辩证法唯物论本身是什么东西。搞清这个问题是非常重要的。有些同志没有学过哲学,因而对哲学总是有许多奇怪的了解,有许多误解。在过去,有些同志对哲学抱着一种神秘的观点;也有的认为:我是搞实际工作的,为什么要学哲学?
这种不正确的想法是与社会影响有关系的。
在过去,资产阶级的哲学确实是有些神秘,不可了解。在旧中国也有一些所谓的哲学,如在马路上摆摊子的算命的先生,他们就信口开河地说知道人在什么时候死,知道吉凶祸福。我们的同志们认为哲学是难以了解的,特别是文化低的一些同志,有些自卑的情绪,认为自己学不了哲学。在我们的同志中间,对哲学的误解大体上有三种:一种认为哲学是神秘的,不可捉摸的;一种认为哲学虽然可以捉摸,但只有大干部、决定政策的干部才需要它,普通党员是不需要的;还有一种认为哲学是空空洞洞的东西,不实际,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作具体工作就不需要这种空空洞洞的学问。
这些看法的存在,是由于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误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捉摸不到的,难懂的。不学,当然就难懂;学,就可以懂;但是,也不是很容易掌握的;也不是最高级的干部才需要它,每一个作具体工作的同志不需要它。事实上,即使是最小的工作,我们也需要它。在处理工作问题的时候,能够掌握哲学的人和不能掌握哲学的人比较起来就有很大区别。我们每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每一个共产党员都需要学习哲学;不然,斯大林也就不能说:“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列主义党的世界观”了。斯大林说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凡是参加马列主义党的人都应该对哲学有一个了解。而且哲学也不是空空洞洞的东西,尤其作实际工作的同志更需要它,因为哲学就是我们处理实际工作的科学的方法。
我们应该从两方面来了解辩证唯物主义。首先要知道,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是一种研究客观规律的科学。科学就是研究事物发展规律的学问。辩证法是研究最普遍的规律的,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是观察世界的最普遍的科学。所谓世界,既包括自然界,包括人类社会,也包括人的思想。而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就是研究这样一种规律的科学,也就是说,辩证唯物主义这种科学,不管在自然界,或是在人类社会中,以及在人的思想中都可以应用。譬如,辩证法的第一个特征:世界上一切东西都是有联系的(即都与周围的东西有联系),都是互相依赖的(就是没有孤立的东西)。这个规律,世界上的任何东西都是如此的,不可能有例外的。也有些客观规律只管一个部门的东西。譬如自然科学规律就只管自然科学部门,如二个东西摩擦就发热,火柴一摩擦就烧起来,这就是一个规律;可是,两个人一摩擦就不能烧起来。又如世界上一切东西都不是孤立的,两个人坐在一起就要相互影响,就是彼此不说话也发生影响。在世界上从来也找不到任何例外的东西是孤立存在着的。所有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规律都是普遍的。所以,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又叫世界观。什么是世界观呢?世界观就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看法。唯物论是我们的世界观,辩证法也是我们的世界观。我们应用辩证法看世界,就可以看出世界到处都是辩证的。所以辩证唯物主义就是我们研究世界的最普遍规律的科学。这是它的一方面。这样,我们就可以进一步地谈到另一方面,这种普遍的规律又是我们研究问题、观察问题时的总的思想方法,根本的思想方法。这二者是一件事情的两方面,所以是分不开的。
为什么是这样的呢?因为在我们认识了普遍规律以后,在研究一切问题时就可以根据规律去做。譬如我们有了总路线,在处理一切问题的时候,我们就要根据总路线办事。总路线是照耀一切工作的灯塔。在总路线里面提到要搞合作化,但必须是逐步的,而不能急躁冒进,这就是方法。所以,凡是普遍性的规律,就都可以作为研究问题的方法。
唯物论的原则是物质第一,精神第二。意思就是说思想一定要反映物质,思想一定要服从物质。所以思想的正确与否,不是思想本身所决定的,而是看思想是否与客观相一致。思想如果和客观不一致,这种思想就一定是错误的;思想和客观相一致,那就是正确的。这是一个规律。我们有了这个规律以后,无论在处理什么问题的时候都可以把它当作方法。譬如对农民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如果想在两天、三天内就想把个体农民改造成为集体农民,那就一定要犯错误;面如果想到了要对农民进行改造,同时是采取逐步的办法,这就是符合客观事实的,这样作就是正确的。
掌握了物质第一,精神第二这个原则,就要把它当作方法来解决问题。因此在研究问题以前,必须先把事实弄清楚,然后再决定如何处理问题,这种方法就是唯物论的方法。
辩证法唯物论的哲学就是最普遍的客观规律,同时又是我们研究和处理一切问题的总的根本的思想方法。这样一来,就可以打破那些认为哲学神秘、不可捉摸的错误观点。当然,资产阶级哲学就是不可捉摸的东西,甚至连资产阶级自己也不懂。过去读过资产阶级哲学的人就可以知道,“哲学的道理是可以意会而不可以言传的。”资产阶级认为哲学是非常神秘的,是很难用言语来说清的。实际上是资产阶级故意这样作。资产阶级哲学是根本错误的。譬如,为列宁所反对的“经验批判论”的那种错误的哲学,它认为:世界上一切东西都是依靠“感觉”的。譬如大家在这里听课,经验批判论者就可以认为没有这么一回事。我在这里讲课就是“做梦”。所以列宁批判它们:这种哲学只承认世界上有我一个人,不会有第二个人。这种东西,实际上是非常荒谬的,毫无理由的。
那末,是不是最高级的干部才需要哲学,而普通的党员就不需要呢?不是的。最高级的干部决定政策是需要这个东西,但每一个普通党员在作具体工作时仍然而且是必须有哲学思想。因为辩证唯物主义不是空洞的东西,而是指导工作的实际的方法。每一个党员在实际工作中不仅仅需要知道实际的东西,而且需要有马克思主义的方法作指导;否则,就要犯错误。保守主义思想就是错误的,这种思想就违背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辩证唯物主义说明了世界上总有新的东西不断产生,旧的东西不断削减,而保守思想就不承认这一个规律,所以是错误的。
下面讲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历史的关系,也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发展的历史根源。
我们刚才已经讲过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想的最普遍的规律。这个最普遍的规律是可以了解、可以捉摸的。但是,发现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规律是不容易的,而是经过了几千年的努力,最后才由马克思、恩格斯把它创造出来。为什么发现这个规律是这样困难呢?因为要发现普遍的规律,就需要有很多知识,需要有对人类、对自然界的许多知识,而且要总结许多规律。列宁说过:辩证唯物主义是整个人类历史的总结。那么,为什么说必然规律一定要掌握整个人类历史才能够得到呢? 因为要确定必然规律是真理,就必须有许多具体知识来证明它,要有许多自然知识来证明辩证唯物主义的规律是符合于自然规律的。在很早以前,人的知识是很少的。在马克思主义出现以前,人类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是逐渐发展的。在人的知识不够的时候,就很难证明辩证唯物主义是必然规律。所以,在历史上,人类并不相信辩证唯物主义,而是相信唯心论。在知识很贫乏的时候,人们就认为形而上学是对的。过去的人们,认为一切东西是永久不变的,他可以抓住很多片面的事实来这样看。特别是在过去的历史上,可以说,人类有文化的历史都是剥削阶级的历史。原始社会没有什么科学,从奴隶社会起才有文化。剥削阶级总希望它的统治是永久的,因此它就用一切办法来证明它的统治是永久的。所以,从它的阶级利益要求出发,它就不自觉或者很自觉地要把世界上的事情按照形而上学的观点来解释,否认变化,总想肯定某些东西是永久不变的。再加上当时知识不够,这样统治阶级就可以按照它的利益抓住一些片面的事实来证明世界上有很多东西是不变的,证明形而上学是对的。
我们相信动物是变化的。因为我们在最近一二百年以来,在科学上发现了很多材料证明世界是变化的。可是,在古代没有这些材料,所以统治阶级就会说人类永远是这样,人类不是什么变化来的,而是上帝创造的。所以,没有各种科学的发展,没有很多科学知识提出材料,就不能总结辩证唯物主义哲学。
所以,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可以说是人类历史几千年的总结。人类历史发展到马克思时代,才有了必要的材料证明辩证唯物主义是完全可靠的。在古代的时候,也有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如在老子、孔子时代就都有辩证法的思想,但是都是模模糊糊的,很不完全的。在二百年以前,即在十七、十八世纪的时候,欧洲有一个整个的时期是形而上学时期,那个时期的哲学家、科学家是用形而上学的方法来看问题的。后来,一直到十九世纪才开始在自然科学方面、历史知识方面证明辩证法是对的。最后,才由马克思、恩格斯发展成为辩证唯物主义哲学。马克思、恩格斯创造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一方面是吸收过去人类知识的精华,总结了过去的知识;另方面也批判了过去的错误思想。直接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关系的就是欧洲的黑格尔哲学和费尔巴哈哲学。
黑格尔哲学又是总结了马克思以前的各种知识的一种结果;而费尔巴哈哲学又是欧洲马克思以前的哲学发展的最高点。黑格尔是第一个把辩证法作为科学的方法的人,并且认为这个方法是最正确的方法,他是第一个有意识地自觉地来反对形而上学,并且想有系统地来解释辩证法;但是,黑格尔的哲学是唯心论的,他的辩证法是主观的,他没有严格地根据科学知识来解释科学知识,他有很多东西都是用脑子想出来的。所以,黑格尔的辩证法有很多错误,带有很多公式主义的色彩。所以马克思、恩格斯批判了黑格尔的错误,并把黑格尔思想中合理的东西找出来,加以根本的改变,使之变成唯物论的辩证法。
黑格尔的辩证法是带公式主义色彩的,是错误的;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就完全地成了科学的辩证法。黑格尔的辩证法基本上是和事实不一致的,他的辩证法主要是“否定之否定”的规律,这与斯大林所讲的辩证法的四大特征是不同的。他把“否定之否定”当作主要的东西,当作公式,主观地想出了一套关于变化的公式。他认为一切都是否定之否定,都是按照三个阶段发展,他认为世界是先有一个莫明其妙的、在什么地方存在着的所谓“世界精神”,这个世界精神要表现自己,于是一变就变成了自然界,所以他认为自然界是精神的表现。而我们,则认为思想是物质的表现,是物质的反映。黑格尔则认为先有精神,精神要表现自己,不知道怎么一变就变成了物质世界;等到物质世界的变化,就出现了人,于是人的思想就发展,结果人的思想就与世界精神完全一样 。
所以,黑格尔认为首先有世界精神,人的思想一发展,就又与世界精神一致。他的全部著作有三个阶段;三个阶段又可以分三个部分,他完全按照这个公式来解决一切问题。他这个说法当然是非常荒谬的。所以,虽然他企图有合理的东西,想用辩证法解决问题,可是,他的辩证法又是唯心论的,和事实是不一致的。马克思、恩格斯从根本上打垮了他的公式,抽出他的辩证法的合理的部分,并把他加以发展。斯大林的辩证法的四大特征很清楚地说明了这个问题。所以,决不能说马克思的辩证法就是黑格尔辩证法 。
马克思的唯物论与费尔巴哈是有联系的。费尔巴哈是不正确的,特别是没有历史唯物论的思想。费尔巴哈一般的承认精神是物质的反映,但他在解释社会问题时则完全是唯心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个根本的改变,一方面是继承了过去的优秀成绩,总结了过去人类历史的成绩,但另方面,在性质上都与过去又有根本上的不同。不同的地方有两点:立场不同,方法不同。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是无产阶级的哲学。过去的旧哲学都是与剥削阶级的利益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无产阶级运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完全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无产阶级的立场就是广大人民的立场,为广大人民服务的立场;同时,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要求有广大人民来掌握。
从前的哲学是为少数人研究的东西,有些大学教授讲课的时候,讲得非常深奥,只是叫两、三个人知道。马克思主义哲学则要求很多人懂,至少要求我们每一个干部都懂。只有大多数人掌握这个东西,它才能为广大人民服务。所以,这个哲学本身就要求通俗化。另方面,它是一种科学的方法,不是主观的公式。过去的哲学,不管是唯物论也好,唯心论也好,多多少少都带一些公式主义的毛病,过去的那些所谓的科学家都想制造一套公式来解释一切。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就不是这样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总是指出一些科学研究的原则。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每一条特征,都是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处理工作的一些原则,一些方面,一些总的方针。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研究的工具,是研究方法,工作方法,甚至也是规定工作作风的一种方法。
主观主义是一种作风;调查研究也是一种作风,但这是唯物论的作风。凡遇到问题时,先把事实调查清楚,而不是凭武断解决问题,也不是遇到问题没有调查清楚就凭主观的想法下结论。
我们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学这样一种工人阶级的立场,为人民服务的立场,科学的方法,科学的研究原则,科学地解决问题的原则。
我们学哲学就是要按照这种原则来学,不要企图死记公式,死背书本。有些人刚来学习的时候,就准备多读几本书,找一些资本,想出去以后用那些条文来吓唬人。如果有这种想法一定要批评,一定要改掉;否则,你就一定学习不好。
这是第一部分的问题。
二、学习辩证法唯物论哲学就是要克服思想方法上的片面性、表面性和主观性,力求用辩证法唯物论的方法和观点研究理论、领会政策和处理工作
这里用一句简单的话来说,就是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党性问题。什么叫党性?党性就是阶级性,因为阶级性的集中表现、直接表现,就是党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党性的首先一个特点,就是公开地承认自己哲学的阶级性,公开承认辩证法唯物论是无产阶级的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党的哲学。辩证法唯物论是与工人阶级的利益分不开的。过去的任何哲学都没有公开地承认过自己的阶级性。事实上哲学是有阶级性的,每一个时代的哲学都是代表阶级的。封建地主的哲学是地主阶级的东西,欧洲资产阶级哲学是属于资产阶级的。它们可以不公开承认哲学的阶级性,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剥削阶级的利益是与人民对立的。所以,它们就不好公开地把自己的阶级利益宣布出来,相反地还掩盖自己的阶级利益,以欺骗人民,同时把自己装作好像是代表人民的。不仅是在哲学上是这样,在一切问题上,在政治问题上,国家问题上,都是这样。资产阶级政府就是不承认自己是资产阶级的政府。只有无产阶级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才承认而且是公开承认自己的阶级性,而且很强调这个阶级性,强调哲学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因为为无产阶级服务,也就是为人民服务;因为无产阶级是要解放全人类的。在中国,资产阶级也在解放之内。无产阶级受资产阶级剥削,但中国的资产阶级是很幸运的,别的国家的资产阶级要吃很大的亏,中国资产阶级则可以通过和平道路进入社会主义。
因为无产阶级和人民的利益是一致的,所以公开地承认阶级性不但没有坏处,而且还有好处。立场明确是很重要的。辩证法唯物论是和无产阶级相结合的。马克思的最初著作就讲清楚了这一点。马克思说:哲学是无产阶级的精神武器,反过来,无产阶级又是哲学的物质基础。马克思讲:哲学必须掌握群众,才能成为物质力量。我们现在就是要使辩证法唯物论成为干部的武器。这样,干部就可以很好地工作,很好地为人民服务。
辩证法唯物论需要很明确地指明阶级性。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干部懂得:每一个人都要学习辩证法唯物论;如果不学,就是在精神上解除武装。所以,强调阶级性,指明阶级性,就可以使我们知道学习哲学的必要性。第二国际就违背了这一点,经验批判论也是这样的。陈独秀就是解除了辩证法唯物论的武装,而后就解除了一切武装,从而在各方面离开了无产阶级。我们的干部不懂得辩证法唯物论,处理工作就要犯错误;犯错误,对无产阶级事业就会有损害。我们有的同志过去没有学辩证法唯物论,而工作上也有成绩。由于这样;所以有些人就想:我何必要学辩证法唯物论,过去没有学,也一样作工作!如果有这种想法,就可以想一想。有些人把过去的成绩当作包袱;而为什么在过去的工作上能获得成绩呢?是不是因为自己不学哲学,也可以有成绩?是不是不需要马克思主义哲学呢?不是的。我们过去所以有成绩,是因为我们有正确的领导。我们中央、上级解决问题是按照辩证法唯物论办事的。我们工作上有成绩,是因为我们按照他们的指示作了。但我们自己处理问题时,则常常犯错误。所以,我们过去工作上有成绩,仅仅是因为我们在组织上表现了党性,也就是说,我们还能服从上级的指导。所以,就不能因为我们在工作上有成绩,而就可以不学习、不掌握这个武器。这是不对的。我们应该明确地、深刻地认识辩证法唯物论的阶级性——党性;要为无产 阶级服务,就必须要有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的知识。
我们要承认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党性、阶级性。那么,怎么承认呢?就是要有意识地、自觉地注意到一个党员、马克思主义者,一定要学辩证法唯物论,要与唯心论、形而上学进行斗争。如果我们自己思想上有形而上学、唯心论的因素,就一定先与自己思想上的这些东西作斗争。所谓哲学的党性,就是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坚决地和形而上学、唯心论进行不调和的斗争。这样来为无产阶级服务,为人民服务。这就是哲学的党性。在这方面,毛主席就是我们最好的榜样。
毛主席从参加革命起,一贯地和主观主义进行不调和的斗争,坚持唯物论,这样地来为无产阶级服务,为人民服务。毛主席进行反对主观主义的斗争,就是哲学党性最高的模范。毛主席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解释哲学的党性时说:反对主观主义就是党性问题。他说:“这种反科学的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主观主义的方法,是共产党的大敌,是工人阶级的大敌,是人民的大敌,是民族的大敌,是党性不纯的一种表现。大敌当前,我们有打倒它的必要。只有打倒了主观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真理才会抬头,党性才会巩固,革命才会胜利。”所以说,主观主义就是党性不纯。在这里,主观主义也包括形而上学和唯心论。
坚持辩证唯物论哲学,主要要掌握以下几点:
首先,要学习辩证法,使我们时常能够作到全面地认识问题,能够学会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列宁曾经说过:“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灵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辩证法的特点。辩证法所有一切特征都是为了保证这件事(即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也就是全面认识问题。因此,就必须反对形而上学。形而上学的特点,正与辩证法相反,是片面地看问题,表面地看问题。以我们的社会主义革命来说吧,一方面要消灭资产阶级,另方面在我们中国社会条件下,又要逐步消灭资产阶级,要尽可能地争取通过和平道路来实现社会主义。用形而上学的方法看问题,就会只抓住一方面,要搞社会主义革命,他就只看到消灭资产阶级,而看不到逐步改造这方面,结果就会产生急躁冒进。
辩证法要求我们要全面地看问题。斯大林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中讲到战争的必然性问题,究竟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剧烈呢,还是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的矛盾剧烈呢?斯大林解答了这个问题。他说:从理论上讲来,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间的矛盾比资本主义国家间的矛盾更为剧烈;可是从实际上看来,资本主义国家间的矛盾更为剧烈。这就是具体分析。有些人因为是片面地看问题,所以得出一个结论,认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间的矛盾是更剧烈的。如果结论是这样,问题就麻烦了;这样,资本主义国家就会团结起来,来共同反对社会主义;这样,我们的和平政策就无法实现。虽然,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矛盾是根本的,但是在眼前资本主义国家间的矛盾是主要的;这样的结论,有些资本主义国家就可以站到和平方面来,因为它与美帝国主义的矛盾是剧烈的。所以辩证法的观点既注意到了理论,又注意到了实际问题。全面地研究问题,就能够深刻地认识问题。按照错误的说法,那就只有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间的矛盾是剧烈的,这种主张也可以找到一些事实,但仅仅都是表面的。譬如在联合国会议上,美国提出个什么,各个资本主义国家就都接受;看起来苏联好像是孤立的。其他表面的事实还有很多。这就是表面地,片面地看问题,是不正确的。
学习唯物论的重点,就是要树立实事求是、老老实实、很客观地认识问题的作风。唯物论的基本原理,就是要求人的主观思想符合于客观事物发展规律,而不要有任何主观的空想。所以,学习唯物论,要树立实事求是、老老实实的调查研究的作风,要反对思想上的主观性,反对夸夸其谈。
反对唯心论,就是要反对思想上的主观性。毛主席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讲:“科学是老老实实的学问,任何一点调皮都是不行的。”他说:马克思、恩格斯是最老实的人。老实有两种解释:一种是糊涂人,对什么都说好好好的老实;一种是我们说的老实,是实事求是的老实,事实是怎样就是怎样,而没有任何主观的虚伪的改装。
片面性、表面性和主观性是分不开的。片面、表面就一定会主观。因为根据一方面下结论,就会与事实不一致。比如看到在联合国会议上每一个资本主义国家都对美帝国主义提出的问题表示同意,举手赞成,因面你就下个结论,认为:世界上最主要的矛盾就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矛盾。这个结论就是主观的。所以,要想避免主观性,就一定要用辩证法,一定要具体分析问题;没有辩证法,就不会有唯物论,没有辩证法的方法,不可能有唯物论的思想,至少不会有彻底的唯物论思想。
主观主义的实质,都是因为片面地看事实,或者抓住片面的事实来下结论。我们的同志,既有优点,也有缺点,在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时候,看问题片面的人往往只看到缺点。这样进行批评,往往得不到好的效果。很少没有缺点的共产党员,但看问题应该是全面的;既看到缺点,也要看到优点。
产生唯心论的原因,就在于把认识片面化。形而上学和唯心论是经常结合在一起的。反对形而上学就一定要反对唯心论;反对主观性,就一定要追究到主观性产生的根源。
学习历史唯物论也有重点,就是要树立劳动生产的观点、群众观点、阶级斗争的观点;这样,就一定要反对历史唯心论,反对轻视劳动、轻视劳动作用的个人主义、个人崇拜,阶级调和主义和否认阶级斗争的错误思想。这就是学习历史唯物论的重点,也可以说是我们学习的方向。
我们每一个人多多少少都有些个人主义,我们干部大多数都有点群众观点不够的现象。我们学习历史唯物论,就是要消除一些个人主义。甚至党的高级干部也有这样的问题。高岗、饶漱石的问题就是个人主义的发展结果。在高、饶问题出来以后有些同志想不通;学了历史唯物论以后,我们就应该想通。如果没有这种问题,就不符合历史唯物论的规律。当然,并不是说我们的高级干部都会像高、饶,但有的党员就会产生这个问题,因为我们都是从旧社会来的,觉悟是不一致的;觉悟高的人,问题可以解决;觉悟低的人,问题就不容易解决;或者原来有些觉悟,结果由于受了一些坏影响,又变了。高级干部会发生这些问题,我们普通干部也会发生这些问题。所以,个人主义是党的大敌,人民的大敌,是极端危险的坏思想,我们大家一定要注意警惕和克服。
此外,阶级调和思想在我们一些干部思想中也是会有的。我们也有时犯急躁冒进,有时又犯右倾的毛病,比如在和资产阶级联合中,往往受他们的影响。这些实际问题是我们学习理论时要解决的中心问题。我们要讲哲学的党性,就一定要解决这些问题,一定要克服思想上的片面性、表面性和主观性,克服个人主义以及轻视劳动生产、轻视劳动人民的观点,克服否认阶级斗争的观点。
三、贯彻学习理论,联系实际,提高认识,改造思想的教学方针,是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的唯一正确的方法和目的
我们学习哲学就是要贯彻上述的这个方针。这个方针是一个整体,是不能割裂的。我们就不能说只学习理论,提高认识,而不联系实际,改造思想。所以,我们一方面要好好地研究理论,把我们过去没有认识的东西认识一下,提高我们的理论知识,使我们能够把一些问题提到比较高的原则上来认识。过去我们有时犯了错误,不能把问题提得更高;我们学了哲学,就可以把问题看得更高,就可以说我们犯错误是违背了辩证法唯物论的观点。提高认识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
联系实际,改造思想,这是我们学习理论的目的。关于联系实际问题,有很多人感到很难了解。所谓理论联系实际,就是毛主席讲的“有的放矢”。学会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就可以把这个方法当作箭,来射实际问题这个“的”。
理论学得好不好,就看你能不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如果你能够把实际工作问题、国家大事以及对一些问题的看法处理得更好,就算你理论联系了实际。联系实际时,我们首先要把理论当作武器。马克思讲:“哲学是无产阶级的武器”。我们就要把这个武器掌握起来。学习理论,提高认识,就是要掌握这个武器。掌握这个武器,就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
实际问题是很多的,大到整个世界大事,小到个人的思想问题。实际存在的问题都叫“实际”。我们自己所遇到的问题,我们需要处理的问题,有什么障碍我们前进的东西,我们要解决它。这些都是实际问题。当然不需要解决的问题,也可叫实际;这里所讲的实际就是因为有问题。譬如自然界的一些现象,也是实际,可是我们学习哲学就不是为了要解决自然界的问题,如种花,天气如何,气象问题等,对自然科学家说来是实际问题,而对我们就不是实际问题。我们是作群众工作、政治工作的干部,不是自然科学家,因此我们学哲学时就不要把主要力量放在研究自然科学知识方面去。
大家在毕业以后,在工作上遇到一些问题就是实际问题。在那个时候,就需要我们用学得的哲学去解决问题。现在我们在学校学习也有实际问题;认为在学校学习没有什么实际问题的看法是不妥当的。因为学习理论,就必须联系实际;单纯地了解理论而不联系实际是不行的。虽然我们在学校中学习,也要找出一些实际问题加以解决。在学校中的实际问题就是我们在工作上曾经遇到过的问题,或者没有解决的问题以及在工作上发生困难的问题,还有我们自己的思想问题。不能说我们离开了工作岗位就没有思想问题了。学习中的实际问题就是思想问题。我们要学习辩证唯物主义,就必须把片面思想去掉。思想问题也就是我们学习中的一个直接的实际问题。
所以,根据我们的学习方针,我们的学习方法就是要善于联系我们的工作,联系我们的思想。马列学院一贯地要求我们这样作。不管讲也好,学也好,比如我在这里讲课,我事先就要了解到大家的一些思想问题,根据我们的经验,估计大家的想法,来联系实际问题作一些批判。这样讲课,才能讲得比较好。大家在学习中应该联系自己工作上、思想上的一些问题,应该批判的就批判,应该肯定的就肯定。从自己的思想联系起,这是联系实际的一个最好的办法;当然光联系自己也不太好,还可以联系到一些国家大事以及对许多具体工作问题的看法。
我们的学习方法基本上是整风的方法。一方面要学习理论,一方面还要反省工作,反省思想。到一定阶段,我们要作学习总结。 为了使大家了解这个方法,我们要首先说清楚一点,就是有些人对整风有些片面的、错误的看法。我们一定要注意到整风的积极方面,用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提高思想。这些方法我们要坚持。在过去的整风运动中,曾经发生过个别的过火的现象,那是个别问题,是一种错误的东西。我们认为采取整风的方法来学习是很好的。这个问题,我们一定要向大家说清楚;大家也要考虑,要想通;不想通这个问题,对我们的学习是会有障碍的。
来源:子任读书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