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明冲:马克思恩格斯无产阶级政党政治能力建设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 昆仑策
-
马明冲:马克思恩格斯无产阶级政党政治能力建设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2025-09-13
在领导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实践中,马克思恩格斯不断创新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思想和行动策略,从理论上丰富了无产阶级政党政治能力建设内涵,科学揭示了无产阶级政党政治能力建设的价值旨归与原则遵循,并指向了无产阶级政党政治能力建设的具体践行领域。在回答政治能力与政治权力、政治能力与政治权威、政治能力与政党自觉等多重关系中,马克思恩格斯揭示了无产阶级政党进行政治能力建设的科学方法论,这对于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政治能力提升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政治属性是政党的根本属性。政治能力是无产阶级政党最根本、第一位的能力。在领导工人运动的实践中,马克思恩格斯深谙无产阶级政党政治能力建设的重要性。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实践中,马克思恩格斯高度提炼和升华了无产阶级政党政治能力建设的实践经验,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思想宝库。“旗帜鲜明讲政治,既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特征,也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政治优势”。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党的政治能力建设,形成了一系列关于党的政治能力建设的重要论述,要求“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提高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将党的政治能力建设提到了新的高度。在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迈进的新征程上,加强政治能力建设是党的建设的关键,更需要在马克思恩格斯无产阶级政党政治能力建设思想中汲取科学智慧和理论力量。在无产阶级革命进程中,马克思恩格斯虽然没有提出无产阶级政党政治能力建设的具体概念,但他们揭示了政治能力建设的价值旨归与重要指向,并标明了政治能力建设的具体场域。无产阶级政党政治能力建设的价值旨归是实现人的解放。无产阶级政党为了实现全人类和自身的彻底解放,就需要在革命斗争实践中不断提升自身的政治能力。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指出,“德国人的解放就是人的解放。这个解放的头脑是哲学,它的心脏是无产阶级”。马克思的这句话实际上高度概括了《〈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的一个重要观点,即无产阶级只有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团结一致形成无坚不摧的物质力量,才能摧毁一切阻碍历史进步的旧世界的反动物质力量,最终实现人的解放。在《共产主义信条草案》中,恩格斯进一步指出,“实行财产公有的第一个基本条件是通过民主的国家制度达到无产阶级的政治解放”。政治解放是实现人类解放的“第一个基本条件”,无产阶级要实现自身的政治解放,就必须首先组织成为政党,进行政治革命。马克思指出,“独立的和战斗的工人党的[建立具有]极其伟大的意义”。恩格斯在给格尔松·特里尔的信中指出:“无产阶级要在决定关头强大到足以取得胜利,就必须(马克思和我从1847年以来就坚持这种立场)组成一个不同于其他所有政党并与它们对立的特殊政党。”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政党,是指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下的无产阶级政党,这种政党只有不断加强自身的建设,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能力,才能成为“独立的战斗的工人党”,成为“决定关头强大到足以取得胜利”的党。没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所赋予的先进性,没有崇高政治使命所规定的纯洁性,没有团结无产阶级进行坚决有效斗争的政治能力,也就不能称其为无产阶级政党。无产阶级政党政治能力建设的重要指向在于提高党的政治领导能力。1847年《共产主义者同盟章程》中规定,同盟的组织机构包括支部、区部、总区部、中央委员会和代表大会五个层级,重大问题交由各区部委员会集体讨论决定,防止和避免任何宗派主义专制独裁,以保证具有科学决策的强大能力,并形成统一意志和行动;同时,进行集中统一领导,“不是以这个人或那个人为准绳”,代表大会实行年会制,固定在每年8月召开,“让全党哪怕一年有一次发表自己意见的机会”,涉及重大问题“必须送交中央委员会,再由中央委员会提请代表大会审议决定”,这种集体领导的力量,是“一个能处理一切所管辖问题的起支配作用的意志”,意在切断“任何要求独裁的密谋狂的道路”,以提高无产阶级政党领导能力。反思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根源就在于缺乏集中和权威。恩格斯在《论权威》一文中指出,“那里(即在汪洋大海上航行的船),在危急关头,大家的生命能否得救,就要看所有的人能否立即绝对服从一个人的意志”。1892年9月26日,恩格斯在与奥古斯特·倍倍尔(August Bebel)的通信中又强调,“应当坚持每年召开一次党代表大会”,从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中坚持党的政治领导,以不断提高政治领导能力。政治判断是无产阶级政党政治能力建设的题中之义,其中科学判断并把握政治方向是政治判断能力的首要任务。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强调要建立自由人的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是统摄共产党人整个政治过程的一般方向。在政治实践中,需要结合实际对具体的政治斗争方向作出准确判断。革命初期,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要实现共产党人的政治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1850年,马克思恩格斯面对小资产阶级派别虚伪的求和,强调共产主义者同盟绝不应“充当资产阶级民主派的随声附和的合唱队”,而应自觉划清无产阶级政党同其他派别的界限,坚守无产阶级的政治立场,始终保持“独立性”和政治定力。19世纪7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对新的政治形势作出科学判断,转而思考和平的斗争手段。在强调革命权重要性的同时,恩格斯提出“应当努力暂时运用合法的斗争手段来应对局面”。从本质上看,政治判断能力的高低在于对马克思主义观点方法的掌握程度。恩格斯曾指出:“我们党有个很大的优点,就是有一个新的科学的世界观作为理论的基础。”历史表明,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才能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作出准确的政治判断,以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分析政治问题、考察政治形势和把握政治方向。政治领悟揭示了政党主体的政治觉悟以及相应的政治自觉性。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旧思想的瓦解是同旧生活条件的瓦解步调一致的”。政治环境、社会条件的变化发展客观上要求无产阶级政党及时革除旧的思想认识,孕育新的政治觉悟的萌芽。政治觉悟的产生、深化需要理论的启迪和教育。马克思曾辩证地肯定空想社会主义的著作,认为“它们提供了启发工人觉悟的极为宝贵的材料”。而只有科学理论才能催生符合实际、顺应规律的彻底觉悟。工业革命初期,工人运动把斗争的矛头对准机器、工厂主,而忽视了对资本主义制度本身的批判。对此,恩格斯指出:“工人的政党不应当成为某一个资产阶级政党的尾巴,而应当成为一个独立的政党,它有自己的目的和自己的政治。”马克思主义具有深厚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能够启迪工人的政治觉悟,实现无产阶级由“自在阶级”向“自为阶级”的转变,促使无产阶级政党准确领悟“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看似无形的觉悟实际为行动的前导,在主体对象性活动的建构中时常显现强大力量。无产阶级政党觉悟能力的高低决定了其政治领悟能力的强弱;而政治领悟能力的强弱最终会外化为政治自觉性的分野。也就是说,无产阶级政党对自身历史、理论与实践领悟得越深刻,其自觉性便会越高。恩格斯指出:“在社会历史领域内进行活动的,是具有意识的、经过思虑或凭激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不是没有自觉的意图,没有预期的目的的。”只有充分掌握科学理论,揭示并科学有效地运用规律,才能实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进而“完全自觉地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在无产阶级政党政治实践语境中,政治执行总体上反映了政治动员与政治斗争的效能。在这个意义上,无产阶级政党政治执行能力就是政治动员能力与政治斗争能力的历史聚合。一方面,政治动员能力体现了无产阶级政党发现、集合、调动各方面社会力量的执行力。从政治动员的策略来看,马克思恩格斯主张政治揭露和政治鼓动,前者是揭露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剥削和压迫,后者则是宣传党的纲领、政治任务等。无产阶级革命政党为使工人运动完全摆脱资产阶级的影响,使工人阶级的数量优势转变为政治优势,从“自发阶级”走向“自为阶级”,就必须用好政治鼓动这一武器。1847年9月,恩格斯在《共产主义者和卡尔·海因岑》中详尽阐述了政治鼓动的形式和政治鼓动家的素质等问题。恩格斯强调无产阶级政党应“用一切手段”提升政治动员能力。党报党刊是政治动员和宣传的重要手段。1889年3月27日,恩格斯与拉法格的通信中就用“已经死亡了”来形容《社会主义者报》停刊后的法国工人党。整体而言,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政治动员的首要目标即说服无产阶级并领导国际工人运动形成高涨的局面。另一方面,政治斗争能力是驱动历史和政治演化的重要力量,“自从原始公社解体以来,组成为每个社会的各阶级之间的斗争,总是历史发展的伟大动力”。对无产阶级政党来说,政治斗争是“一种最有力的行动手段,特别是组织和宣传的手段”。无产阶级政党在领导工人运动中,根据各国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各种斗争形式,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政治斗争,充分发挥了无产阶级斗争的力量。与此同时,党员干部也要在实践中锻造自身的斗争本领,以经得住考验的耿耿忠心和坚强的革命意志加入战斗的行列,坚决地同党内庸俗习气作最坚决的斗争。恩格斯在同法国“可能派”、苏黎世三人团、德国社会民主党“和平长入社会主义”等机会主义路线的斗争中,强调党员干部必须立足岗位,攻坚克难,当战士不当“绅士”,主动投身各种斗争,加强实践锻炼,从而更好地从各种“斗争条件和斗争的方式”中,提高自身的政治斗争本领。无产阶级政党政治能力建设是一个在不断处理各种关系中持续巩固的动态发展过程。马克思恩格斯在科学回答政治能力与政治权力、政治能力与政治权威、政治能力与政治自觉的多重关系中,揭示了无产阶级政党政治能力建设的原则。(一)正确处理无产阶级政党政治能力和政治权力的辩证关系无产阶级政党政治能力和政治权力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政治能力的运用和发展为现代政治权力的孕育开辟了空间。政治权力具有广泛的社会性或群众性,而这种社会性或群众性的广度和深度是由政治能力所决定的;正因为无产阶级政党的原则牢牢遵循社会历史演进的规律与方向,其运用政治能力的场域、目标皆指向“人民”,所以才能顺应历史潮流和获得人民所赋予的政治权力。与此同时,政治权力实现的具体问题,也为无产阶级政党政治能力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换言之,提高政治能力的直接目的是获得政治权力。正如1881年恩格斯在《工联》中写道的,“在阶级反对阶级的任何斗争中,斗争的直接目的是政治权力;统治阶级保卫自己的最高政治权力……被统治阶级首先争取一部分政治权力、然后争取全部政治权力”。政治权力本身是一种支配能力,政治能力是一种权力表征。正确处理无产阶级政党政治能力和政治权力的辩证关系,必须立足人民性这一核心原则。在主张建立人民代表制时,马克思便指出,“不应当把代表权看作某种并非人民本身的特殊事物的代表权”。权力来源于人民并服务于人民,这是马克思恩格斯对无产阶级政党政治权力观的基本认识;同样,历史地看,人民性是无产阶级政党政治能力建设的核心价值。无产阶级政党的政治能力和政治权力在人民性上实现了统一,共同作用于无产阶级政党建设。(二)正确处理无产阶级政党政治能力与政治权威的辩证关系政党的政治权威是指政党在政治生活中依靠公认的威望和特殊的地位而得到人们自愿服从的力量和影响。而这种公认的威望和特殊的地位是通过一定政治能力获取的。也就是说,政党的政治权威是政党能力建设的重要目标,政党政治能力是树立政党政治权威的重要基础。政党政治权威具有内生性,是一种内在的力量,具有自觉服从属性,即价值观上对政党意志的认同,这种“服从”并非来自外力的强制被动,而是具有“积极主动”的意义。恩格斯指出,“一方面是一定的权威……另一方面是一定的服从,这两者都是我们不得不接受的”。无产阶级政党政治权威是广大人民赋予的,广大民众的支持与认同是政治权威生成的前提和基础。恩格斯在《论权威》中指出,巴黎公社面对资产者的短暂成功与最终失败皆是源于对“武装人民”这个“权威”不同程度的应用。而应用程度的不同则往往取决于政治能力的高低。实现无产阶级政党政治权威和政治能力的辩证统一,必须首先认识到,在一定时期,政党权威需要通过领袖的权威表现出来。列宁指出,“政党通常是由最有威信、最有影响、最有经验、被选出担任最重要职务而称为领袖的人们所组成的比较稳定的集团来主持的”。领袖正因为最具威信、最具影响、最具经验,拥有较强的政治能力,才被选出担任党的最重要的职务,应该且必须具有权威,才能够代表党的权威。所以,政治能力的高低是筛选和确立无产阶级政党领袖的核心参考点,更是坚持权威意识的重要立足点;而无产阶级政党的政治权威也进一步标明了无产阶级政党政治能力的看齐方向。(三)正确处理无产阶级政党政治能力与政党自觉的辩证关系所谓自觉,是始发于觉悟、深化于认识和表现于实践的历史性过程。政党能力的孕育和发展,与政党自觉的锻造和强化始终相伴随,在激发政党觉悟、提高政党认知和驱动政党实践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自觉是内生的,是内在的一种力量。无产阶级政党具有不可摧毁的内在力量,这种内在力量可以说是一种强大的政治能力,这是其得以发展壮大的根本源泉,“它在所有国家内都在克服所有从有产阶级中补充自己队伍的其他政党所无法应付的困难,完成它们所无能为力的事业”。这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历史自觉。无产阶级政党政治能力的提升与自觉的涵养,是紧密相连和互促共进的,必须以科学的方法论原则,协同推进这个统一的过程。恩格斯认为,“对自己过去的活动进行批判,从而学会更好地工作,这是绝对必要的”。对过去进行批判,这是一种认识自觉;学会更好地工作,本质上就是能力的提升。无产阶级政党必须始终坚持革命的、批判的自觉性,利用各种机会进行自我科学检视,保持自我净化、完善、革新、提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马克思恩格斯无产阶级政党政治能力建设思想产生距今已有一个多世纪,但在当今时代仍具有科学魅力。社会主义国家政党政治实践表明,政治建设作为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性建设,不仅决定着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更直接主导着国家现代化的命运走向。苏联共产党在列宁和斯大林的领导下,发展了强大的政治能力,因而成功推进了苏联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伟大成就。但从赫鲁晓夫开始,苏联共产党逐渐腐化变质,丧失了强大的政治能力,最终不免亡党亡国。由此可见,必须重视加强党的政治能力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波谲云诡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加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任务。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党是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统领力量。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首要任务和先决前提是不断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提高党的政治能力。党的强大政治能力,集中体现为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党的高级干部的政治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领导干部的所有能力中,政治能力是第一位的”。这就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党的高级干部要在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实践中“把握政治大局,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二)强化把握政治方向的能力以确保无产阶级政党性质政治方向是关涉政党生存发展的第一位问题,是政治能力的首要问题。把握政治方向能力事关党的前途命运和党的事业兴衰成败。无产阶级政党“必须以党的无产阶级性质不致因此发生问题为前提”,“这是绝对的界限”。无产阶级政党作为独立的革命政党,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在立场和政治方向上妥协。马克思恩格斯一再强调党的独立性,根本目的还是坚持党的无产阶级性质和政治方向。1889年12月,恩格斯在给特利尔的信中,总结了他和马克思坚持党的无产阶级性质的原则任务,一方面指出无产阶级政党在革命斗争中可以同其他政党结成暂时同盟;另一方面又强调结成同盟时,必须以保证党的无产阶级性质为绝对界限。恩格斯指出,如果放弃这种独立性,就必然“丧失其工人政党的阶级性”。实践反复证明,无产阶级政党只有牢牢把握政治方向,才能在复杂多变的形势面前科学把握局势变化、精准识别现象本质、清醒明辨行为是非、有效抵御风险挑战。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的时代挑战,以其不可预测性、挑战多样性、困难艰巨性,给中国共产党的长期执政带来了极大政治考验。回望历史,世界上曾长期执政的无产阶级政党如苏联共产党丧失执政地位,一个重要原因是未能准确把握党的政治方向。新时代、新方位、新征程,要对党的政治建设诸多要素形成清醒认知,正确认识党的政治能力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坚持将牢固树立政治理想作为提高政治能力之魂,将正确把握政治方向作为提高政治能力之要,将坚定站稳政治立场作为提高政治能力之核,将严格遵守政治纪律作为提高政治能力之基,在行动上确保全体党员与党的政治方向的一致性。马克思恩格斯在加强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问题上,对如何加强党的政治领导能力,发挥集体力量讨论和决定党内事务,提高领导效率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索。为了加强无产阶级政党的政治领导能力,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无产阶级政党“组织本身是完全民主的”,必须依靠集体的力量,最大限度地发挥党的领导人的作用,调动他们广泛了解民意的积极性,提高党的决策质量。党的政治领导能力建设,一个重要方面是塑造政党形象,扩大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影响力和感召力、认同度和满意度,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总结党的百年政治建设历史经验、准确洞察时代发展大势带来的机遇挑战,以清醒勇毅的历史自觉、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和开拓创新的实践主动,围绕新时代“为何、如何”加强党的政治能力建设提出诸多重大原创性观点。从当代世界政党发展的进程看,党的政治领导能力已成为政党执政能力提升的重要一环。围绕新的实践需要,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要求全体党员尤其是高级干部要“不断提高政治觉悟和政治能力”“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增强政治领导本领”。在无产阶级革命时期,进行有效政治动员是无产阶级政党完成革命任务、实现革命目标的前提。无产阶级的力量在于组织,而组织无产阶级的手段就是政治动员。政治意识的提高和政党价值认同的建构不是一个自发的过程,而是政治动员指引下的政治实践过程。马克思恩格斯在领导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过程中,运用揭露资产阶级弊端、宣传党的策略纲领等政治动员方式,广泛发动无产阶级投身革命,为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聚集了力量,坚定了胜利信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革命理想高于天。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也是保持党的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一个政党的衰落,往往从理想信念的丧失或缺失开始;一个政权的瓦解,往往从思想领域开始。共产党人精神上“缺钙”,往往导致政治上变质、经济上贪婪、道德上堕落、生活上腐化,最终脱离群众。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作为现代化国家与强大政党价值的统领,始终引领党的建设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中国共产党在带领中国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实践中,应不断加强党的政治动员能力,诠释好政党由来、宣传好无产阶级政党属性、阐述好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初心使命、表达好政党价值定位、传承好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揭示好政党建设与党建格局的价值遵循,以不断产生新坐标的内源性政党文明要素为基础,构建富有时代气息的政党价值话语体系,为强大政党建设提供思想引领,凝聚文化共识。(五)练就政治斗争能力以维护无产阶级政党的团结统一无产阶级政党是在政治斗争中不断成长起来的。1847年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中指出,在政治斗争中,“这批人联合起来,形成一个自为的阶级”,“阶级同阶级的斗争就是政治斗争”。1890年9月7日,恩格斯在《给〈萨克森工人报〉编辑部的答复》中指出,提高党的政治斗争能力要“熟悉党的斗争条件,掌握这种斗争的方式”。他辩证地强调,“在可能团结一致的时候,团结一致是很好的”,政治斗争的目的是在党内实现“高于团结一致的东西”,即思想原则和行动纲领的统一。具体而言,就是同党内的错误思想作斗争。提高党的战斗力,才能巩固党的组织、纯洁党的队伍,以达到无产阶级政党的团结和统一。保证党的团结统一是党的生命,也是我们党能成为百年大党、创造世纪伟业的关键所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含糊、不能动摇。经过长期努力奋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新的历史起点,中国共产党作为无产阶级执政大党,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当今世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内外的敌对势力企图使我们党分崩离析、使党和人民离心离德,处心积虑阻滞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为此,我们更需要加强党的政治斗争能力建设,推动全党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保证全党在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指导下,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坚决同各种错误思潮作斗争,坚决同违背党的初心使命的各种行为作斗争。【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共产党领导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历程、成就和经验研究”(24&ZD026)的阶段性成果。】(作者系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来源:昆仑策网【授权编发】,转编自“世界社会主义研究”微信公众号,原载“《世界社会主义研究》2025年第6期”;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昆仑策研究院】微信公众号 遵循国家宪法和法律,秉持对国家、对社会、对公众负责,讲真话、讲实话的信条,追崇研究价值的客观性、公正性,旨在聚贤才、集民智、析实情、献明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欢迎您积极参与和投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