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忠|农业变革从欧洲阴影到中国智识的光明 - 昆仑策
-
周忠|农业变革从欧洲阴影到中国智识的光明
2025-08-24
在农业发展未来上,科学理性与生态智慧的双向回归,正在重塑人类农业文明的未来图景。在意大利西西里,9家持有欧盟认证的“有机农场”非法使用化肥农药,以高出普通产品30%-50%的价格兜售伪生态农品。中国上海的VR实验室里,市民戴上眼镜便能亲手操作玉米基因编辑,科学传播的单场点击突破309万次。
这两个画面勾勒出现代农业发展的两个极端:一面是披着生态外衣的商业欺诈,一面是源于无知的科技恐惧。欧洲与中国,两种实践轨迹,在唯物辩证法的镜照下显露出农业现代化的多维启示。
我们以毛泽东《矛盾论》的视角审视这场全球农业变革,会发现:有机农业与转基因技术并非绝对对立,而是科学,是在对立统一中推动农业发展的矛盾双方;中国的农业现代化路径,正沿着“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的战略判断,走向一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深刻革命。
欧洲光鲜标签下的暗影与监管悖论
欧洲有机农业市场展现着令人炫目的增长。75%的法国人经常购买有机产品,仅2018年销售额就达96.94亿欧元。然而在这光鲜表象下,隐藏着难以忽视的阴影。拉古萨市的调查揭开了令人痛心的真相——9家持欧盟认证的有机农场非法使用化肥农药,以虚假认证骗取百万补贴。这种欺诈绝非孤例。2012年意大利就爆发过普通饲料替换有机标签的丑闻。欧盟有着严格的有机标准要求有机肥料必须来自有机养殖场或符合有机标准的生产单位,严禁使用含重金属、工业废物和市政污泥的肥料。却在执行层面,监管缺位正侵蚀着农业变革的根基。
欧洲有机农业面临着深层结构性矛盾。一方面推动有机农业快速发展,又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这种矛盾运动正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欧洲有机农业进化升级的内在源泉。
技术路线的辩证统一,从对立到融合
从表面上看,有机农业与转基因技术代表着两条对立的农业发展路径。然而从唯物辩证法视角看,它们是对立统一的矛盾双方,共同推动着农业生产力发展。
有机农业尊重自然规律,建立闭循环系统以修复生态环境。法国尼利耶农场就是成功案例,通过形成有机循环,不仅提升了农产品质量,还减少了化肥、农药对环境的污染。
转基因技术是以更精准的方式攻克生态难题——携带β-胡萝卜素转化系统的“黄金大米”,正成为解决维生素A缺乏症的微型工厂。截至2023年,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达2.03亿公顷,覆盖29个国家。
世界卫生组织(WHO)、美国FDA、中国农业农村部等机构基于超过4000项研究指出,已上市的转基因食品与传统食品同等安全。这种技术突破代表了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飞跃,是农业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农业新质生产力是人工智能与机械化革命
毛主席关于“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的著名论断,在今天展现出新的时代内涵。人工智能技术与农业机械化的深度融合,正在催生农业新质生产力。农业新质生产力是以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为赋能引擎,以新农人、新农技、新农作及新型要素组合为基本内容,以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的高阶农业生产力形态。
数字化解耦与重组生物生长、环境参数等离散化变量,突破要素不可分性约束与传统生产可能性边界,不断开辟农业新质生产力新的发展空间。使农业发展方式由促增量向提质量转变。
人工智能撬动先进优质生产要素顺畅流向农业新质生产力领域,并借助机器学习等算法,动态优化生产决策与实时响应生产调控,实现要素组合边际效率提高的正反馈循环。
中国从集体化到智识解放的农业变革
中国农业的发展道路充分体现了矛盾特殊性的辩证法原理。基于中国“大国小农”的基本国情、基本农情以及“人多、地少、水缺”的农业资源禀赋状况,中国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着力点在根本上便有别于其他国家。西藏嘎措乡的集体经济实践提供了有趣案例。嘎措保留了集体经济体制,不仅维持了草场生态,还实现了高于西藏自治区农村居民人均的可支配收入,并领先全国,首创为牧民提供退休、养老保障。嘎措之所以能够突破草场承包责任制的普遍困境,是因为遵从了自然生态的整体性,把草原生态系统当作一个复杂的、相互联系的整体来经营,从而创造了整体性生产力。
我国正进行一场深刻的认知革命。“转基因科普巡讲”如燎原之火已覆盖全国70余城市,3000余万人次通过VR实验室化身生物育种科学家。科普实践体现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方法论在新技术时代的鲜活力量。
融合创新是农业现代化的未来图景
欧洲农业转型的数据令人振奋,法国计划到2030年将生态农业用地扩大至15%,德国的目标则是20%。但若缺乏辩证思维指引,单一路径或将重陷西西里式的监管困境。
我国探索的是一条多元化发展道路。中国不能简单照搬世界农业强国的发展模式,必须依托新型举国体制,走出不同于美国与日本的“资本型农业”的现代农业发展的“第三条道路”,即多元化发展道路。
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是深度融合的创新图景
人才与技术融合。培育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高素质新农人。有机与转基因融合,摒弃非此即彼的思维,采取务实态度博采众长 。传统与现代融合,西藏牧区的集体化传统与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本土与全球融合,借鉴欧洲经验教训,同时保持中国特色
这种融合创新模式代表着农业现代化的未来方向,也是应对全球粮食安全挑战的中国方案。
农业的辩证发展图景正在全球展开。在西班牙,Futureco Bioscience公司开发的一系列生物刺激素、生物防治产品和生物肥料,已为全球50多个国家的种植者提供专业支持。
我国人工智能通过传感器、物联网、地理信息系统等媒介向农业领域渗透,赋予农业生产系统以稳定性、规律性、精准性,形成物理空间与数字空间双重映射的生产力迭代路径。
欧洲有机农业的阴影与困境提醒我们,没有完美的技术路线,只有不断完善的生产关系。中国农业的智识解放与科技创新则昭示着。真正的农业现代化不仅是生产方式的进步,更是科学理性与生态智慧的双向回归。
正如毛主席所指出的:“矛盾着的对立面又统一,又斗争,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和变化。”在农业发展的道路上,我们不应陷入非此即彼的形而上学误区,而应以辩证思维看待各种技术的优势与局限,在矛盾的对立统一中把握农业发展的根本规律。
(作者系昆仑策研究院特约研究员;来源:昆仑策网【原创】,修订发布;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昆仑策网】微信公众号秉承“聚贤才,集众智,献良策”的办网宗旨,这是一个集思广益的平台,一个发现人才的平台,一个献智献策于国家和社会的平台,一个网络时代发扬人民民主的平台。欢迎社会各界踊跃投稿,让我们一起共同成长。
电子邮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co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