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软件后门约谈事件:那些地方我们做不够了,哪些地方做对了?
近期,一则重磅消息令人震惊,英伟达H20芯片被曝光存在依据美国当局要求植入的位置跟踪和远程关闭芯片的后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迅速行动,依据相关法规约谈英伟达公司,要求其就这一严重安全风险问题作出解释并提交证明材料。这一事件不仅是对芯片安全隐患的一次集中暴露,更是对我国半导体产业发展路径的一次深度拷问,促使我们反思在过往发展中做对了什么,又做错了什么。
实际上,根据美国前安全局员工斯诺登爆料,美国芯片、软件、机电等大公司都要和美国安全局合作,植入后门软件,所以这不过是美国无耻伎俩又一次被报告而已。
回顾过去,我国半导体制造业在发展进程中,过度信赖美国所倡导的全球分工模式,即便如华为这般具备强烈忧患意识的企业,也着了道儿,难以幸免地陷入困境。在全球分工体系下,美国凭借其在半导体技术和知识产权上的优势,占据着产业链的顶端,把控着核心技术与关键环节。
一旦国际形势发生变化,美国挥舞起制裁大棒,限制芯片制造设备出口与供应,我国企业便面临着“卡脖子”的严峻局面,发展步伐被迫放缓,凸显出过度依赖外部技术的巨大风险。
所以在美国搞的地缘政治风暴来袭后,半导体制造这种深度嵌入全球供应链的模式瞬间暴露出致命弱点,核心技术命脉受制于人,国家安全命门暴露无遗。过度依赖单一外部技术来源,等同于在数字世界的大门上为他人预留了“后门”。
另一方面,在一段时间里,国内一些所谓的高科技公司,过度依赖营销和法务作为“核心竞争力”,沦为美国芯片的事实渠道商。这些公司热衷于钻营市场炒作,通过法务手段打击敢对其有异议的声音,却在研发创新上投入甚少。在它们的影响下,市场资源和资本大量流向这类短视逐利的企业,真正致力于自主研发的公司却因缺乏资金、人才和市场支持,难以获得足够的发展空间。这种“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严重阻碍了我国半导体产业自主可控的发展进程,削弱了我国在全球半导体领域的竞争力。
当然,我们并没有坐以待毙,而是积极采取行动,亡羊补牢。当下,我国正全力加强半导体产业链建设,尤其是在半导体设备产业链和生产线方面加大投入,这无疑是最为明智且关键的举措。据外媒报道,未来三年我国将建设41条生产线,超过全球同期一半以上。大量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使得我国半导体产业逐步构建起相对完整的产业链条,从芯片设计、制造到封装测试,各个环节都取得了显著进展。同时,我国芯片出口已成为最大产业之一,这不仅表明我国半导体产业在技术实力上的提升,更彰显了其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正不断增强。
在人工智能蓬勃发展的时代,AI芯片作为关键支撑,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鉴于美国的持续打压,我国应尽快坚定落实AI芯片多用国产芯片的决心,制定针对中美芯片使用的差异化支持政策。在政策层面上,继续强化对设计、生产和使用国产AI芯片的企业给予税收优惠、研发补贴、项目支持等,鼓励企业优先采用国产芯片;在技术研发上,加大对国产AI芯片研发的资金投入,鼓励科研机构与企业联合攻关,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提升国产AI芯片的性能与质量;在应用推广上,建立国产AI芯片示范应用基地,通过示范项目带动国产芯片在更多领域的应用,加速国产芯片的产业化进程。
英伟达软件后门约谈事件为我国敲响了警钟,大家清醒地认识到半导体产业自主可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过往发展中,我们有过大意失误的认知和选择,但也在不断反思与调整。从全球化幻梦的破灭开始,到部分“伪科技”企业造成的生态扭曲,教训深刻,搞真功夫的公司很重要。
未来,只要我们坚定不移地走自主创新之路,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完善产业链建设,强化政策支持,就一定能够摆脱对国外技术的依赖,实现半导体产业的独立自主发展,那么在和美国人的科技战一定可以胜出,特别AI产业链我们不会输。
作者:前HR本人;来源:前HR随笔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