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八十周年。想起在十年前,即在抗日战争胜利的七十周年,那时在网上曾经有过关于在中国,究竟是国民党还是共产党在领导着中国的抗日战争。当时有两种对立的观点。一个观点是坚持我们党多年来一直所坚持的,即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国民党掌握着大量的资源,而且国民党所处于的战场被称为正面战场,所以领导中国抗日战争的应该是国民党。有的还公然宣称蒋介石才是领导中国抗日战争的英雄人物。
出现这样的情况,原因有点复杂。先说一个情况。我们的大学思想政治课,原来有一门课称中共党史。这门课从五十年代一直到八十年代一直在大学的思政课堂上讲授。后来,这门课改称为中国革命史。在这门课上,原来中共党史的那一部分,被保留了其中的一个部分,同时把抗日战争中,中国战场上分为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国民党抗战的正面战场被作为抗日战争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来讲授。如果说,我们讲的是中国近代史或者现代史,这种课程内容的安排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作为中国革命史,这里的革命应该是指新民主主义革命,即由共产党所领导的中国革命。那么在这门课程上讲授国民党的正面战场就需要认真思考和惦量。这并不是在否定国民党在正面战场上的作用,但是这一部分放在中国革命史的课程内是否适当,是需要认真考虑的。
从历史上看,自“九一八”之后,国民党上层基本就是采取不抵抗政策。而在“九一八”之前,蒋介石的不抵抗观点也是首当其冲。老蒋当时说,中国军事不如人,技术不如人,武器不如人,教育不如人,拿什么抗日? 三天就会被亡国。在“九一八”事变发生后,蒋介石当时就是要求和,要求什么国际调停,希望与日本谈判。蒋介石当时的态度和做法引起全国人民极大的不满。然而,日本军国主义根本不想只占领中国的东北,它的野心是要侵吞全中国。到1937年“七七”事变之后,蒋介石被迫同意抗日。但自那以后,蒋介石所做的就是消极抗日,积极反共。这个做法一直持续到抗日战争的胜利。
在国民党的正面战场上,几乎所有的战役都是失败的。这些战役失去了大量的国土,牺牲了大量的战士。国民党上层根本不拿自己军队的士兵当成人,真的是当成炮灰,在淞沪战场上,前面的部队打光了,后面再整师整师地填到前线,直接遭受日军炮火的攻击。这里所谓正面战场根本没有积极的防御,只有消极的硬扛和挨打。士兵死得太多,国民党为了补充兵员,就在大后方采取抓壮丁的做法,引起老百姓怨声载道。
在国民党正面战场上,有少数高级将领是希望积极抗日的。但这样的将领人数很少,有张自忠、戴安澜,还有在北京被命名为街道名称的佟麟阁、赵登禹等。而大部分国民党高级将领不仅不想积极抗日,还有相当一批国民党高级将领,带兵投降日本,成为了所谓皇协军即伪军。这就是所谓国民党在领导中国人民抗日的业绩吗?
国民党军队的一些中下层军官,还有很多普通士兵,是愿意积极抗日,要把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去的。他们当中不缺少作战英勇、不怕牺牲的官兵。然而,在国民党错误抗日政策的作用下,很多官兵的牺牲是太过沉重了。就是国民党一直吹嘘的赴滇缅地区的远征军,并不是在中国国土上对日本侵略者作战,而是为了美国的太平洋战争的战略需要以及后勤通道的需要,还有要中国军队去解救驻印度的英国军队的需要,所进行的一场战役。这样一场战役不能说对抗日战争完全没有作用,但其能发挥的积极作用是有限的。
国民党上层在这个时期正如老百姓所说,“前方吃紧,后方紧吃”,灯红酒绿,歌舞升平,就是那个时候在国民党统治区的一种丑恶的现象。很多国民党高官,利用美国援助的抗战物资,或者贪污,或者用来做生意,以此来发“国难财”。抗战胜利后的官僚资本主义,有很大一部分资财就是这样发起来的。
陈嘉庚在重庆,看到国民党那一副难年垢吃相,心里很不痛快。到了延安,看到延安的勤俭节约和艰苦奋斗,才感觉到只有延安,才能给中国带来希望。
在抗日战争的初期,国民党以所谓抗日为名,做了两件大坏事,害死了无数中国百姓。一个是在黄河花园口炸毁黄河大堤,引发了河水大泛滥,导致89万百姓被洪水吞没。国民党事先没有告知居住在那里的民众,悍然作恶。这样的罪恶说是罄竹难书也不过分。另一件是在日军侵略长沙时,国民党说要通过“焦土抗战”以抵御日军。结果,由于各种混乱,国民党军队自己先在长沙放火。结果,长沙城内一百多万民舍被烧,数以万计的民众葬身火海。而日军并没有在大火之后立即进攻长沙。这完全成为一个乌龙事件,引起全国人民极大的愤怒。
中国的抗日运动,以及后来的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第一次公开的觉醒,也是全民族在外来侵略势力面前的第一次大团结。这样的觉醒,这样的团结,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努力是不可能的。这也是中国共产党人作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的最初的表现。
在抗战初期,国民党军队一败再败,一退再退。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却英勇挺进到敌人的后方,建立抗日民主根据地,开展人民战争式的游击战争。毛主席写的《论持久战》,既明确地说明,在这场抗日战争中,中国是正义的,日本是非正义的,中国一定能战胜日本帝国主义。中国人民在这场抵抗外来侵略的战争中,既不可能亡国,也不可能速胜。而一定是持久战。而持久战获胜的最重要的依据就是人民战争,就是毛主席所说的“兵民是胜利之本”。
在敌后作战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不仅有正规军,还有大量的民兵,承受了巨大的压力,付出了极大的牺牲。但是在敌后,我们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权,实行减租减息,以极大的力量团结起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抵抗日本侵略者。经过最艰苦的战略相持阶段,抗日根据地的军民最后坚持到进入了大反攻的阶段。在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没有收复一寸国土,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却收复了大量被敌伪侵占的领土。这样的中国共产党难道还不能成为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吗?
正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期间所展示出来的中流砥柱的力量,在解放战争中,很多就得到了全国人民的拥护和支持。以至于在三年多的解放战争期间,就很快地打败了消灭了挑起内战的国民党反动力量,最终推翻了三座大山,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纵观国民党的历史,从来就没有对帝国主义的力量表现得硬气过。就是在第一次大革命时期,也是中国共产党对帝国主义表现得更为强硬一些。而在国民党叛变革命,屠杀共产党人之后,国民党就只能对帝国主义力量的俯首称臣。中国共产党人不仅领导中国人民最终战胜了日本帝国主义,而且对看起来更为强大的英美帝国主义也从未屈服过。渡江战役时对英国军舰“紫石英号”的挑衅,我人民军队英勇还击,绝不手软。在抗美援朝战争时期,我们的人民军队对于武装到牙齿,而且一直声称已经有了最强大核武器的美国帝国主义,也没有一丝一毫的畏惧和退缩。这就是中国共产党人,这就是与人民群众血肉相连的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气质。
今天在美国蛮横无理的关税战面前,中国共产党人依然气宇轩昂,抬头挺胸,冷眼横眉,敢于反制。就连台湾省的一些评论对今天的中国共产党也不得不表示钦佩和敬服。那些曾经盲目吹捧所谓国民党在抗战期间的领导作用的某些人,难道就一点不心虚吗?
(作者系昆仑策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授权】,修订发布;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昆仑策网】微信公众号秉承“聚贤才,集众智,献良策”的办网宗旨,这是一个集思广益的平台,一个发现人才的平台,一个献智献策于国家和社会的平台,一个网络时代发扬人民民主的平台。欢迎社会各界踊跃投稿,让我们一起共同成长。
电子邮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