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名为衡恒的网民说,他认为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并不彻底,马克思是个半截子唯物主义者。他所说的马克思的唯物主义不彻底。究竟是什么意思? 他的依据是什么呢?
第一,马克思没有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起点作为研究起点。
第二,因为马克思没有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起点开始研究,因此,马克思搞错了人类分化(阶级分化)的本质。
第三,由于马克思搞错了阶级分化的本质,使得马克思始终聚焦于生产资料所有制方面,没有聚焦于“人”的自身寻找解决方法,因此,导致马克思沦为半截子唯物主义。马克思给出的终极解决方案(不是阶段解决方案)既经不起理论推敲,也经不起历史的检验。
这位衡恒先生所说的第一个依据,是说马克思的研究视域通常聚焦于阶级分化后的人类社会,以生产资料的私有制为研究起点,忽略了人类社会阶级分化前的百万年历史。因此,导致了马克思唯物史观的不彻底性。
先说一下什么是人类社会的起点。这个问题至今都没有弄清楚。毕竟缺乏大量的对古人类历史的考察。现在有的所谓起点之类的观点,都具有较大的猜测性。就凭这么一点东西,如果来了解人类社会的起点,是不是一件极不严肃的事情?
衡恒先生对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既不了解,也有误解。无论是对人类学的研究,还是对文明历史的研究,都有大量的证据证明,人类进入文明社会,就是从阶级社会开始的。阶级社会产生之前,是原始社会。而在原始社会,用今天的标准来看,是没有达到文明标准的。当然,人类进入文明社会或者进入阶级社会不是一蹴而就的,那也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但是人类在没有进入文明社会之前,或者说没有进入阶级社会之前,人类从非文明阶段向文明阶段发展的最初阶段,就是一个量变的过程,一旦进入文明阶段,即进入阶级社会阶段,那就已经是从量变发展到质变了。
衡恒先生说马克思是半截子唯物主义,他就没有弄清什么是唯物主义,什么是唯心主义。恩格斯讲得很清楚,认为存在是第一性,而思维是第二性的,就是唯物主义,反过来的观点,认为思维是第一性,存在是第二性的,就是唯心主义。衡恒指责马克思的唯物主义不彻底,或者是所谓半截子唯物主义,那么衡恒就应该指明,马克思的唯心主义观点主要表现在哪里。然而衡恒先生对此只字未提,那么读者怎么能知道他所说的半截子唯物主义,或者说马克思的唯物主义不彻底究竟是个什么意思?
另外,对于人类文明社会之前的古代,现在的考古得到的材料是很少了,人们需要更多的考古方面的材料。所以在马克思那个时代,要研究阶级社会之前的人类社会,是非常困难的,甚至可以说根本无法形成一个完整和成熟的研究学科。用当时人类科学研究领域中的缺失来指责马克思,是不是不太厚道?
在对于人类社会的界定上,有一个重要的概念,那就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没有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就没有人类社会。这个道理既简单又明白。在所谓史前阶段,人类的物质资料生产是不太稳定的,那就是从一般的灵长类向人类进化的漫长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后来进化为人类的灵长类,在早期阶段,他们的生产活动只是偶然的、不连续的,不能成为那个物种生存的根本依据。那时的这种灵长类还不能被称为人类。他们的物种族群也不能被称为人类社会。在这个问题上,马克思把进入文明社会亦即进入阶级社会的人类社会,作为研究人类社会的起点,完全没有问题。因为这个时候的人类社会,主要依靠生产劳动来维持人类的生存与繁衍。这就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内容。而在马克思之前的思想家们,从来没有人把物质资料的生产劳动作为人类社会,或者人类本身的本质活动。
衡恒先生拿什么宗教等其他方面的精神活动作为人类之所以为人类的一个决定性的因素,恰恰证明衡恒先生更像一个唯心主义者。在马克思主义那里,宗教及其他精神领域中的活动都是第二性的,都是由人类的物质活动,即人类的生产劳动的水平所决定的。到底谁才是半截子唯物主义者,谁的唯物主义不彻底,不就能看得很清楚了吗? 费尔巴哈就认为,人与其他动物的区别就在于,人有宗教信仰,能相信上帝。而其他动物没有宗教,也就没有信仰。这种区别人类与其他动物的标准,才是典型的唯心主义观点。这也是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不彻底的一个表现。
衡恒说,阶级的分化在于人和人的不同。可是为什么人与人的不同就是阶级分化的根据,按照他的说法,就是在人类之间,有强者,有弱者。强者会强制弱者做那些服务于强者的劳动,所以强者是压迫者,弱者是被压迫者。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奇怪逻辑? 实在让人搞不懂。马克思的道理很简单。在人类社会生产的产品还相当匮乏的时候,社会没有剩余产品。所以没有人能够占有任何一点生产出来的社会产品。如果有人试图侵占这非常匮乏且数量极为有限的产品,等于把自己置身于其他人的刀剑之下,他只有死路一条。所以在原始社会,社会生产出的产品只能平均分配,没有人有能力占有剩余产品,因为根本就生产不出来所谓剩余产品。
当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社会开始有了剩余产品。在这个阶段上,人类物种族群中的酋长或者部落首领,就能够利用手里的权力强行占有这些剩余产品。这就是私有制的起源。这也就是阶级的起源。
衡恒先生多次指责马克思没有研究人类最古老的历史阶段,这样的指责是没有根据的。在十九世纪,当时的科学界刚刚接触到进化论,根本就没有能力展开对人类社会原始阶段的研究。只是到了1877年,美国的人类学家亨利·摩尔根发表的《古代社会》一书,介绍在北美大陆上印地安人部落的一些最初步的研究交资料,才开始让欧美国家的人们关注到这个问题。当时马克思刚刚出版了《资本论》第一卷,还在继续写作《资本论》的其他部分,根本没有闲暇时间开展其他领域的研究。恰恰是恩格斯,对摩尔根的这部著作产生了较大的研究兴趣。后来恩格斯写了《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这部著作,就引用了解摩尔根研究的大量资料。而且,根据恩格斯的研究,阶级的起源恰恰就是与生产力发展的水平高低有着直接的关系。衡恒先生的无根据的想象真的让人很无语。
关于阶级、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的观点,马克思在致约·魏德迈的信中讲得非常清楚。马克思在信中说,至于讲到我,无论是发现现代社会中有阶级存在或发现各阶级间的斗争,都不是我的功劳。在我以前很久,资产阶级的历史学家就已叙述过阶级斗争的历史发展,资产阶级的经济学家也已对各个阶级作过经济上的分析。我的新贡献就是证明了下列几点:(1)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2)阶级斗争必然要导致无产阶级专政;(3)这个专政不过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渡。
列宁也有一段关于阶级的论述。列宁是这样写的,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大的集团,这些集团在历史上一定的社会生产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同生产资料的关系(这种关系大部分是在法律上明文规定了的)不同,在社会劳动组织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因而取得归自己支配的那份社会财富的方式和多寡也不同。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它们在一定的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
在衡恒的文章里,似乎压根儿就没有提到过马克思和列宁关于阶级的这两段论述。他是从来就不知道呢,还是有意忽略呢? 不论是哪一种做法,都是研究态度上的不严肃和不严谨。
(作者系昆仑策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授权】,修订发布;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昆仑策网】微信公众号秉承“聚贤才,集众智,献良策”的办网宗旨,这是一个集思广益的平台,一个发现人才的平台,一个献智献策于国家和社会的平台,一个网络时代发扬人民民主的平台。欢迎社会各界踊跃投稿,让我们一起共同成长。
电子邮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