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靖宇|中外游客参透大连须读懂城市历史 - 昆仑策
-
李靖宇|中外游客参透大连须读懂城市历史
2025-08-16
李靖宇教授2017年5月在毛主席为叶剑英元帅手书诗碑前远望。
在辽宁文旅大会即将召开、特别是以海洋旅游为主题的大连国际海洋文化周和中国海洋文旅论坛正在紧锣密鼓筹备之际,我们要挺膺担当,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号召采取实际行动,承担起世界海洋日、中国海洋文化节的年度举办使命,以畅游大连拥抱“浪漫之都”为价值取向,努力把大连文旅项目提质升级,逐步做成中国式现代化大业“凯歌行进”的民生工程,做成东北全面振兴实现新突破的市场引擎,做成大连领衔陆海统筹协调发展的幸福产业。基于上述目标体系,大连要再度释放共和国长子情怀,采取“小马拉大车”行动,力挺文旅强国建设,力挺海洋强国建设,力挺科技强国建设,带头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为实现马克思主义“自由人联合体”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远大目标做出贡献。为此,我们有必要帮助大家认真盘点一下大连市域内的文旅资源,以利于为召唤国内外游客前来感悟和体验大连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而中外游客要想真正地参透大连,还必须读懂这座城市的历史文脉。为此,很有必要在这方面加以论证成文,以求与《响应习总书记号召带头提质做强文旅产业—以畅游大连拥抱“浪漫之都”为价值取向》形成纵横互动的姊妹篇,共飨读者。
中华民族文明延续至今始终存有自身的根脉意识,今天必须加以守护;
大连历尽沧桑却依然风华绝代展现出的浪漫情怀,游客应当参透读懂!
西汉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刘安在他领衔撰著的《淮南子-原道训》中阐明:“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其意思是说,世界上万物都有自身产生的根源,而唯有智者才懂得守住其根本。习近平总书记深谙这一朴素而又深刻的道理,早在2015年12月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就不仅引用了这句话,而且还指出:“中华文明延续至今,正是因为有这种根的意识”。也就是说,历史是城市的记忆,而文化则是城市的灵魂。有鉴于此,中外游客要想参透大连,就必须读懂它的城市历史文脉。
在中国版图的东北之隅,大连犹如一位历经沧桑却依然风华绝代的长者,在黄海、渤海的怀抱中诉说着跨越万年的动人故事。这座城市的历史,不是冰冷的时间堆砌,而是无数文明交融的温暖印记,是岁月长河中沉淀的包容与坚韧,更是一部生动诠释着生命力量与城市温度的鲜活史诗。最近看到由韩国多位教授参与研究与撰写的著作《一座城市,一部历史》,旨在揭示一个深刻的道理,即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每一座城市都有它的一部历史。而要看懂一座城市,必须读懂它的一部历史。
而对于大连这座历经万年沧桑的城市来说,要参透读懂它更是应当遵循这一道理。因此,中外游客要想在旅行中看懂大连,不仅应当从表面上观察它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更要认真研究它的城市历史,才能真正地读懂大连,把握它作为“东北之窗”和“北方明珠”的地缘优势,领悟它作为“浪漫之都”和“世界名城”的未来前景,进而祝愿和助力它走向现代化国际名城的理想境界。着眼于这一点,我们有必要向大家讲解一下大连的城市简史,以求共同真正地参透大连这座厚重而又美丽的著名城市。
历史考察表明,在遥远得难以想象的远古时代,大连这片土地还沉睡在浩瀚的海底,等待着命运的召唤。大约7万年前,大自然以其超乎寻常、鬼斧神工之功力,让海平面缓缓下降,遂使大连与朝鲜半岛、山东半岛如同被唤醒的巨人,从碧波中崛起,共同构筑起胶辽古陆。这不仅是一次地理格局的重塑,更是生命与文明的全新开端。后来在3万年前,当日本列岛与胶辽古陆相连,大连自然而然地成为了文化交流的天然通道节点,不同地域的智慧与文化在这里交汇,为这座城市注入了多元与包容的基因。
进入新石器时代,大连迎来了第一批充满智慧与勇气的青邱部族先民。他们敏锐地察觉到这片海域的馈赠,便从山林间的猎人华丽转身为海洋的探索者,遂在金州、长海、甘井子、旅顺口等地繁衍生息。他们以捕鱼采贝为业,用勤劳的双手编织着生活的美好希望。随着时光的流转,青邱部族的一支先民与山东半岛的夷人相遇相知,文化的碰撞如同绚丽的火花,绽放出璀璨的光芒。两种不同的区域文明相互学习、相互融合,逐渐形成了更为复杂、多元的社会结构和文化体系。这种包容与开放的精神,从那时起便深深烙印在大连的城市品格之中。
夏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华文明进入新阶段,大连紧跟时代步伐迈入了青铜器时代。以大嘴子遗址为代表,这里出土的青铜器不仅是大连先民智慧与创造力的结晶,更是实用的生产工具和自卫武器。这些精美的青铜器,无声地诉说着当时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为后续的文明演进奠定了坚实基础。随着朝代的更迭,文明交融的温情画卷进一步展开。由于商朝第三代王相土的一次迁徙,架起了大连与中原地区的沟通桥梁。特别是他领导开辟的从蓬莱至大连的航线,将大连与中原紧密相连起来。从此,大连不再是偏居一隅的边陲之地,而是成为了中原文化传播的重要节点。在商代的帝辛时期,大连地区深受山东岳石文化的影响,社会形态逐渐转化为方国。大量石棚和墓葬器具的出现,不仅反映了当地生产方式从渔猎向农耕畜牧的转变,更是展现了不同文化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温情画面。
延至春秋时期,大连的青铜文化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程度。青铜曲刃和短剑作为这一时期的代表性作品,不仅工艺精湛,更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它既是战争中的利器,也是文化交流的使者,致令大连与周边地区的联系日益密切。尤其是齐桓公为开发辽东的移民举措,还有莱国被齐国所灭后的大规模迁徙,都为大连带来了新的人口与文化元素。这些来自不同地域的人们,在大连这片土地上相互帮助、相互扶持,共同书写着融合与发展的华美篇章。到了战国时期,随着燕国的崛起,大连成为燕国领地,并纳入辽东郡的管辖范围。这一行政建制的确定,为大连的稳定发展提供了保障。再从秦汉到魏晋南北朝,尽管政权不断更迭,但大连始终保持着自身的独特魅力,在动荡的岁月中坚守着文化的传承使命,延续着中华文化的庄严使命。
在南北朝及隋朝时期,虽然大连长期处于高句丽的统治之下,但战争的硝烟并未阻断文化的交流。相反,不同民族之间的频繁接触,则进一步促进了文化的融合与创新,使得大连文化更加丰富多彩。随后,在大唐盛世的庇佑下,大连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经济繁荣与文化昌盛使得大连焕发出勃勃生机。辽金时期,大连的行政建制的逐步完善,推动着城市社会的稳定发展。元朝时期设立万户府,进一步提升了大连的政治经济地位。明朝时期设立金州卫,让大连成为辽东地区重要的军事据点。其完备的军事防御体系,不仅保卫着这片土地的安宁,也为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清朝时期,“三山海口”、“青泥洼口”的称谓,彰显着大连海洋经济的崛起。特别是港口的繁荣,吸引了来自五湖四海的商人和船只,不同地域的文化在这里深刻交融,形成了独特的海洋文化氛围。大连以其宽广的胸怀,接纳着每一位远道而来的客人,用温暖与包容书写着海上贸易的传奇。
然而,近代的大连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磨难。1897年,沙俄设计师带着巴黎的城建图纸来到大连,试图将这里打造成远东的“巴黎”,并命名为“达里尼”。1898年,《中俄旅大租地条约》的签订,让大连沦为沙俄的租借地。随后,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的战火,更是让这片土地伤痕累累,无数大连人在战争中失去了家园和亲人。在接下来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大连人民陷入了更为深重的苦难之中。日本的殖民统治,不仅掠夺了当地的大量资源,还妄图磨灭大连人民的民族意识。然而,大连人民从未屈服,他们用各种方式进行抗争,在黑暗中坚守着对自由和尊严的追求。中共地下党组织领导的抗日斗争,如同点点星火,在黑暗中传递着希望,展现出大连人民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
1945年8月,随着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大连终于迎来了黎明的曙光。这座饱经沧桑的城市,在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中获得解放,结束了屈辱的殖民统治历史。同年10月,中共中央东北局派韩光同志来到大连,组建中共大连市委员会和大连市人民政府。新政权的建立,为大连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和道路。新中国成立后,大连人民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城市建设中。凭借着深厚的工业基础和勤劳智慧的市民品质,大连迅速恢复了生机与活力,成为东北地区重要的经济文化中心。在新中国工业化进程中,大连贡献出了自己的力量,被誉为“共和国装备部”。进入20世纪80年代,大连更是以主动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积极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建设经济技术开发区、保税区和高新园区,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如今的大连,已经发展成为一座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星海广场的壮丽、金石滩的神奇、大连国际服装节的时尚,特别是港口的繁忙景象,共同勾勒出了这座城市的迷人风采。
回望大连的历史,让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岁月的变迁,更是这座城市在面对困难与挑战时的勇敢与坚韧,在文化交流中的包容与开放,在新时代发展中的创新与活力。大连以其上万年的时光,书写了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它是中华民族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一幅充满温暖与希望的城市面貌。在未来的日子里,大连必将继续以其独特的魅力,在新时代的浪潮中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为人们带来更多的惊喜与感动。为此,有必要在这里以简约的新时代现代版的七言诗形式加以吟咏,以求引导国内外游客能够参透读懂大连这座城市,使得人们能够领悟大连作为“东北之窗”的区域使命,能够领悟大连作为“北方明珠”的文化内涵,能够领悟大连作为“世界名城”的未来前景,进而安排时间再次前来拥抱“浪漫之都”,满怀豪情地共同迈开中国式现代化“凯歌行进”的铿锵步伐。
李靖宇教授2018年9月在北京与俄罗斯联邦驻华特命全权大使安德烈-杰尼索夫会谈共建一带一路与欧亚经济联盟战略对接国事。
(一)沧桑出世
远古时代无大连,
海面沉降露芳颜。
胶辽古陆历巨变,
人类文明源自然。
青邱部族新石器,
先民渔猎逾史前。
大嘴遗址推物证,
波澜壮阔展画卷!
1890年时候的大连码头
(二)蓬莱航线
商王相土择南迁,
回辟蓬莱新航线。
帝辛时代成方国,
农耕畜牧摽转圜。
称霸齐桓指辽东,
兵伐山戎挺北燕。
移民批量随军去,
春秋元素蔚流年!
蓬莱航线
(三)建制流变
战国雄起燕昭王,
囊括辽东并郡邦。
延至西汉置遝县,
行政建制破天荒。
战乱频乃虽碍事,
异族染指亦无妨。
文化交流从未断,
民族融合披盛妆!
燕昭王求贤
(四)崭露头角
盛唐年代安东府,
行政辖区妆州都。
明清时期青泥洼,
海域开发头角露。
经济文化大发展,
区域前景展宏图。
朝代更替周期律,
城市规模业显著!
1860年大连全景
(五)民族解放
战争洗礼数近代,
殖民统治诚可哀。
沙皇俄国设计师,
巴黎欲效遥彩排。
中日甲午主战场,
民族苦难连年灾。
联手打败法西斯,
独立自由抒情怀!
欢庆大连解放的市民
(六)城市新生
东北大地摆战场,
人民胜利步铿锵。
中央派出东北局,
书记首任授韩光。
领袖开基新中国,
使命担当撑榜样。
生机活力甩旧貌,
区域中心东北窗!
韩光同志到1946年在大连任市委书记
(七)市民记忆
改革开放动力源,
城市面貌焕新颜。
副省级别单列市,
循名责实做贡献。
星海广场铸华表,
游客如潮接名片。
黄鼠狼子掀门帘,
只露一手便惊天!
大连星海广场
(八)告慰先人
滨城旅游尚人文,
自然风光相映衬。
先人当年闯关东,
回忆美好提精神。
踩出三条经济带,
绽开五点城市群。
防杜主官走马灯,
接续奋斗践初心!
大连自然风光
(作者:李靖宇教授,中共党员,国家海洋重点研究基地博士生导师,昆仑策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中国东北方向一带一路研究院院长;来源:昆仑策网【原创】,修订发布;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昆仑策网】微信公众号秉承“聚贤才,集众智,献良策”的办网宗旨,这是一个集思广益的平台,一个发现人才的平台,一个献智献策于国家和社会的平台,一个网络时代发扬人民民主的平台。欢迎社会各界踊跃投稿,让我们一起共同成长。
电子邮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co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