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这是中国的一句俗语,形容在干事业中,领导的作用十分重要。现在,全党开展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活动,推进党的作风建设。要使学习教育取得实效,关键在领导当好表率。
当年,在中南海开会喝茶收钱的故事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新中国成立后,中南海是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办公的地方,领导同志们经常到那里参加会议,在会议上喝茶是最正常不过的事了。然而,据有关资料记载,在上世纪50年代末,中南海有一个“奇规”:开会喝茶水不是免费提供的。每次开会时,如果你需要茶水,就向服务员掏两毛钱,如果不掏钱,只能喝白开水。不管你是普通的工作人员,还是各个单位的一把手,甚至是国家主席,也要遵守这个规矩。
当时的中国,处于经济严重困难的时候,大大小小的会议每天都在开,每天在买茶叶上花的钱,累积下来也不是一笔小的数目。为了节约公费开支,经周恩来总理提议,有关部门作了这么一条规定:“开会喝茶交钱,一人两毛”。
当时喝茶最多的要数毛主席。毛主席不仅喜欢喝茶,还喜欢吃茶叶。经常茶水喝完,茶叶也就被一起吃完了。
这条规矩一出,毛主席在往后的会议里,经常会提醒自己不要吃茶叶。可是每次开会专注时,茶叶还是被吃光了。所以,毛主席每个月喝茶的开销竟然高达三十几块钱,这也被当时一起开会的人们当作趣谈。按当时的工资待遇,这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在规矩刚刚实行的初期,大家都已经习惯了原有的模式,一时间还没有改正过来。这就导致很多时候,有的领导同志往往身上没有带钱,可已经跟服务员要了茶水,两相尴尬的局面。
在一次中央开会的过程中,陈云副总理习惯性地跟服务员要了一杯茶水,等服务员将茶叶放到杯子里了,陈云恍惚一下子醒了过来,这是要收费的。可一摸摸口袋,才发现自己的身上没带钱,这一下子,可就泛起了尴尬。陈云只好跟自己的秘书借了两毛钱,等到之后,才把这两毛钱给秘书补上了。
工农出身的副总理吴桂贤和陈永贵,到中南海开会,听说喝茶要交钱,就不喝茶,只喝免费的白开水。
毛主席周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不仅在中南海严格遵守纪律,而且在全国各地视察时,吃饭购物等都是自掏腰包。
曾任前中央办公厅主任、国家主席杨尚昆的秘书苏维民同志回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央召开各种会议,也只招待一杯白开水,如果你想喝茶要收两毛钱。这个规矩直到1982年后才取消。中央召开小型会议,不安排住宾馆或招待所,而是在中南海内挤一挤,勤政殿、丙楼、152楼、202楼和警卫局大楼都住过各地来京开会的同志,杨尚昆从广东来京参加会议也住过勤政殿。那时中南海的一些楼,白天办公场所,晚上成为招待所。中央召开会议就餐实行收费制,根据工资高低不同,确定几个收费标准,无论与会人员还是会议工作人员,月工资百元以下的每人每日收4角,百元以上者则一律每人每日收1元。今天人们提及此事仍是赞不绝口。
小事看大节。开会喝茶收费,看起来是件很小的事,可从这一件小事当中,就能看到中央领导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不谋私利,勤俭节约,遵守纪律,以身作则的优良作风。
上世纪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初,是新中国最困难的时期。外有美苏帝国主义霸权主义的封锁制裁,内有严重自然灾害的影响和敌对势力的破坏,还有台湾蒋介石国民党特务和军队的骚扰。以毛主席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优良作风,凝聚了全国各族人民,整个社会清风气正,万众一心,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战胜了千难万险,建立了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经济快速发展,创造出两弹一星等一系列高科技成果,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国家综合实力显著提升。为后来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打下了坚实基础。
“中南海喝茶交钱”启示我们:共产党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党,弘扬党的优良作风,保持与人民的血肉联系,事关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事业兴衰成败。抓好作风建设,领导干部的模范带头是关键。而领导的表率要从具体小事做起。
因为,领导干部掌握公权力,其言行具有政治放大效应。领导行为会形成组织文化导向,领导干部的地位越高,权力越大,其示范扩散效应就越大。人民群众看你作风好不好,不是听你讲得如何,而是看具体的事做得好坏。
历史上,许多政党特别是领导人作风败坏导致人亡政息。孙中山创立的中国国民党曾经是一个生机勃勃的革命政党。孙中山去世后,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背弃孙中山新三民主义、背叛革命,政治上蜕化,“党员官僚化”,作风日益腐化。全国抗战时期,未节制和收敛,而是愈益泛滥。当时,有句名言:“前方吃紧,后方紧吃”。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开始大规模接收日伪产业。一时间,天上飞的、地下冒出的接收大员遍地开花。接收大员们趁机大肆营私舞弊,贪污盗窃,个人腰包鼓鼓的。他们公然包庇汉奸,纷纷抢占房子、抢车子、夺金子、捞票子、玩婊子,国人讥讽他们是“五子登科”,接收沦为“劫收”,导致全国舆论哗然,民怨沸腾,新闻媒体纷纷公开指责国民政府的贪污腐败。当时,老百姓流传顺口溜:“想中央,盼中央,中央来了更遭殃。”
国民政府官员贪污腐败的根子在中央,蒋宋孔陈四大家族占主导地位。1948年,整个国民政府经济处于风雨飘摇之中,物价飞涨,民不聊生。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些不法商人投机倒把、囤货居奇,与政府相关部门勾结,鱼肉百姓,吃得满嘴流油。为挽救危局,8月蒋介石派太子蒋经国到上海“打虎”,实行经济管制。蒋到上海后,采取铁腕手段,强行“限价”,打击投机倒把、囤积居奇的“奸商”,一时取得成效。但是“打虎”向纵深发展时,却遇到硬骨头。当时,上海最大的“老虎”是曾任国民政府行政院长兼财政部长、中央银行总裁的孔祥熙和妻子宋霭龄的儿子孔令侃所开设的扬子建业公司。孔祥熙与宋子文、蒋介石为姻亲关系。宋霭龄是蒋夫人宋美龄的姐姐。在蒋介石和宋美龄庇护下,政府有关部门宣布孔令侃和扬子公司无罪。10月28日蒋经国发表《告上海人民书》,承认自己未能尽责完成任务。11月6日,正式发布消息,辞去上海经济督导员职务。声势浩大的打虎行动,竟草草收尾,自此,蒋介石政府民心尽失,加速了内部的瓦解。
194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推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新中国。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抓党的作风建设,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在实践中,既抓对领导干部的教育管理,又发动群众进行监督。从上世纪30年代,毛主席表彰“模范兴国”的苏区干部好作风,延安整风运动,到党的七大提出:坚持党的三大作风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与自我批评的作风”,七届二中全会要求: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新中国建立后,针对执政党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整党整风学习教育。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针对新时代的新形势新特点,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特别是以落实八项规定为切口,抓好党的作风建设。我们党既大力表彰了焦裕禄、谷文昌、孔繁森、杨善洲、杨业功等模范领导干部,又严惩了张子善、刘青山、周永康、令计划、郭伯雄、徐才厚等违法犯罪的高级领导人。使党保持了勃勃生机,带领全国人民不断前进。
现在,世界百年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我国进入新时代新征程。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阶级斗争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社会滋生腐败的土壤存在,反四风,反腐败出现新情况新问题,前进路上机遇挑战并存。党的作风建设是应对风险挑战的政治保障,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支撑。
我们要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从领导干部抓起,从具体问题入手,以上率下,以钉钉子精神持续不断抓下去,推进党的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以党风领社风。领导人民砥砺前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作者系昆仑策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来源:昆仑策网【原创】,修订发布;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昆仑策网】微信公众号秉承“聚贤才,集众智,献良策”的办网宗旨,这是一个集思广益的平台,一个发现人才的平台,一个献智献策于国家和社会的平台,一个网络时代发扬人民民主的平台。欢迎社会各界踊跃投稿,让我们一起共同成长。
电子邮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