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的三条真理! - 昆仑策
-
马克思主义的三条真理!
2025-09-18
马克思主义,掌握了很多真理。
从理论构成来看,主要有三大主体内容:一个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一个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一个是科学社会主义。
下面这三条真理,看上去都很简单,我们每个字都认得。但是要全面掌握它,熟练应用它,还需要下一番功夫。
1.马克思主义要求我们对每个历史关头的阶级对比关系和具体特点,做出经得起客观检验的最确切的分析。——列宁《对时局的估计》
寒牛解读:
这就要求我们在应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现实问题时,要结合客观现实来做具体分析,而不是套用过去的经验或书本上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就在于具体地分析具体的情况。
即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
毛主席强调研究事物矛盾的特殊性,就是对马克思主义最本质的东西做了理论深化。
只相信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不顾现实情况的真实性和客观性,这是教条主义的表现。
我们在学“毛选”时,也要防止思想僵化,机械套用毛主席语录。
而是要坚持毛泽东思想所阐发的立场和原则,即坚持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为人民服务的原则,运用“毛选”里面的方法论去解决实际问题,去改造世界,让自己变得更强大,让社会变得更美好。
2.马克思主义者不应该离开分析阶级关系的正确立场。——列宁《对时局的估计》
寒牛解读:
阶级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社会结构的基本原理。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他们还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并没有消灭阶级的对立,它只是用新的阶级、新的压迫条件、新的斗争形式代替了旧的,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的本质并没有完全改变。
参照当下的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韩国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尽管这些国家经济很发达,人均GDP远远高于其他国家,富裕程度超过了其他国家,但是依然还存在阶级剥削。
美国的黑人群体,还受到美国白人的压迫与歧视。美英法德日韩等国的工人阶级,同样还受到本国或外国资本家的剥削,只不过剥削的方式比过去更为温和、隐蔽罢了。
可见,马克思的阶级学说并没有过时,仍然具有适用性。
列宁在《论马克思主义》中说:“马克思主义提供了一条指导性的线索,使我们能在这种看来朴素迷离、一团混乱的状态中发现规律性。这条线索就是阶级斗争的理论。”
列宁认为,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法,能透过复杂的阶级社会现象,看到阶级社会的本质,对我们认识社会现象具有指导意义,起到提纲挈领的线索作用,帮助我们抓住本质和规律。
至少是有帮助的。
毛主席在评点《魏书·张鲁传》说:“中国从秦末陈涉大泽乡群总暴动起到清末义和团运动止,二千年中,大规模的农民革命运动,几乎没有停止过。同全世界一样,中国的历史,就是一部阶级斗争史”。
中国的历史,就是一部阶级斗争史。
这个见解非常精辟!
在长达二千年的封建社会中,中国自始至终存在着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斗争。
秦末的大泽乡起义、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唐朝末年的黄巢起义、宋朝的方腊起义、元末的红巾军起义、明末的李自成起义、清末的义和团运动,都是农民阶级反抗地主阶级剥削、压迫的斗争运动。
阶级斗争,最早是由法国历史学家提出来的,被马克思主义者发扬光大了,并形成研究社会结构和历史发展的重要理论。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一切阶级斗争,归根结底都是围绕经济利益这个轴心开展的。”说白了,阶级之间的矛盾,阶级之间的对抗,阶级之间的斗争,都是因为经济利益引发起来的。
简单地讲,都是钱闹的。
反过来讲,如果把钱给到位了,工资比同行高,福利比同行多,待遇比同行好,那么阶级矛盾就能缓和,甚至会消失。
扩大到整个社会,当阶级矛盾尖锐了,表明社会财富分配失衡,少数人太富,多数人太穷。
要想解决社会阶级矛盾的尖锐问题,就要围绕经济利益这个轴心来做工作。
一方面把社会总蛋糕做大,让社会总财富多起来,国家富起来;
另一方面要公平地分配蛋糕,让全民享受到社会生产力提高和国家综合实力提升带来的看得见的好处。
既不能让少数人暴富,也不能让多数人贫困,只有走共同富裕之路,才能解决社会阶级矛盾问题,中国才有持续的强大。
马克思主义,最具引人入胜的理论,就是消灭私有制,消灭剥削。
如今,阶级并没有消失,因为私有制还存在着。
按官方的解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在经济方面,公有制经济和私有制经济将长期并存,也意味着阶级矛盾将长期存在着。
比如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权贵官僚与人民大众的矛盾,国外资本与民族资本的矛盾,这些都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部分阶级矛盾,开始呈现尖锐化的趋势。
比如资本向民生领域全面渗透,掠夺了底层民众的就业岗位,让更多普通民众陷入生活困境。
比如中国的互联网资本都搞网贷,高利息、恶意抽贷和暴力催收,让普通民众陷入财务陷阱不能自拔,甚至把一部分人逼向了破产。
敢于直面社会现实的阶级矛盾,通过适当的方法纾解矛盾,让社会趋向于更平等、更公正、更合理才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要解决的问题。
现如今,“阶级斗争”在某些人眼里都成了一种忌讳,就像孤魂野鬼害怕见到秦琼和尉迟恭的画像。
讲马克思主义,从来不敢提阶级斗争或阶级分析法,这还是马克思主义吗?
有些人害怕提“阶级斗争”四个字,好像天立马就要塌下来的似的,这是典型的修正主义思维,心里有鬼,不敢见光,才会草木皆兵。
光明磊落的人,是不会害怕“阶级斗争”四个字!
财富干净的人,从来不会担心人们仇恨为富不仁!
党性纯洁的人,看到纪委人员就像看到普通群众一样自然!
内心光明,夫复何求?
内心阴暗,杯弓蛇影。
3.马克思主义者在分析时局时,不应当从可能出发,而应当从现实出发。——列宁《对时局的估计》
寒牛解读:
分析时局,要实事求是,要从客观实际出发。
这就是告诉我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要着重于研究当下的实际情况,一切从实际情况出发,才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关键点。
比如我们研究中东时局,就需要从以色列的帝国主义性质出发,要认识到以色列发起的战争都是侵略战争,是非正义的战争。
看清以色列的帝国主义本质,看清内塔尼亚胡的种族灭绝政策,看清美帝国主义的嘴脸。
中东地区的阿拉伯国家就要团结起来,要放下宗教矛盾,明智地同伊朗联合起来,一起抵抗以色列的侵略行动。
如果脱离现实情况不去研究,只是从可能性出发,把中东地区的和平完全寄托于美国或俄罗斯的斡旋,那么很难实现自己所想要的和平。
和平从来都不是乞求来的,而是通过勇敢斗争争取的。
脱离现实去分析时局,犹如脱掉棉衣坐在雪地上取暖,犹如刻舟求剑,犹如缘木求鱼。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