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就是九一八了,只要提到抗日战争,我总会忍不住想,八十多年前,先烈们知道我们一定会胜利吗?
或许,他们知道会胜利,但他们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胜利,又或许,他们不知道会不会胜利。人在最落魄的时候,连做梦都会小心翼翼的。没办法,八十多年前,与日本相比,我们实在太弱了。无论是工业基础、军事装备还是经济实力,日本都优势太大了。
八十多年前,日本是亚洲唯一的工业国,钢产量达百万级(188.3万吨),而我们则是农业国,钢产量只有30万吨,工业产值还不到日本的零头。更不要说,日本背后还有美国在持续输血。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结论似乎都是悲观的——这仗没法打。
要知道,九一八事变发生在1931年,那一年距离西安事变还有5年,距离《论持久战》还有7年,距离日军偷袭珍珠港还有10年,而距离抗战胜利还有足足14年……
这情形要是到了公知那里,他们能写多少“小作文”啊。标题我都替他们想好了,“现在投降还来得及”,“战争与和平,我选择和平”,“落后不会挨打,作死才会”,“抗日会有代价,你就是那个代价”,“颠覆认知:投降没有你想象的那么惨”……差不多就是这样吧。这种话我们是绝对说不出口的,但他们不仅说得出口,而且还会说得很顺口。
但历史告诉我们,我们才是最后的胜利者,那在工业基础、军事装备、经济实力处处落后的情况下,我们是如何在绝境中奋起,在绝地中翻盘的呢?
“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为了革命事业,哪怕荆棘满途,也要奋勇前行”,这是巾帼英雄赵一曼说的。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我为抗日而死,死得光明正大”,这是吉鸿昌将军说的。
“要是中国人都投降了,还有中国吗?”“区区日本四岛,断无亡我中华之力。我虽华夏一匹夫,然堂堂七尺须眉,抗日救国之信仰,坚如磐石!今日得以血溅山河,我足矣”,这是杨靖宇将军说的。
“民族危亡之际,个人生死何足挂齿”,这是左权将军说的。
这就是我们胜利的“秘诀”,这“秘诀”就是毛主席说的“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先烈们的文字里,不只透露着必胜的信心,也透露着必死的决心。他们什么都想到了,唯独没想过自己,没想过放弃。
哪怕在1931年深不见底的深渊里,哪怕他们不知道会不会胜利,但他们愿意用他们的命换后人一个可能性,而我们,就是他们的后人。
先烈回眸应笑慰,擎旗自有后来人。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浸染着先烈的鲜血,如果有人想再玷污她,我们不介意用鲜血将她再次染红。
又是一年九一八,缅怀先烈,致敬先烈!
来源:林爱玥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