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没有毛主席,就没有中国抗战的胜利”
要回答这个问题,一般认识的逻辑是: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而毛主席是中国共产党的领袖核心。
当然,这样去认识,是一个完全正确的认识。
我们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主要方面:
一是中国共产党从民族大义出发,倡导提出并始终高举抗日民族统一阵线的大旗,坚定抗日立场,矢志不渝地推动全民族抗战;
二是正确的提出并实行了全面抗战路线和持久战战略,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有效地打击和消耗了日寇军力,化解了日寇对占领区的消化;
三是广泛的积极的有效的组织和发动了人民群众,使抗日战争成为真正的人民战争,“造成了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造成了弥补武器等等缺陷的补救条件,造成了克服一切战争困难的前提”,为取得抗战胜利奠定了坚实的民众基础;
四是共产党和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不畏艰险,冲锋在前,成为抗战的模范,在抗日战争中做出了巨大牺牲,展现出了坚定的革命意志和崇高的民族气节;
五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始终以民族利益为重,坚决反对投降、分裂和倒退行为,坚持抗战到底,维护了抗日民族统一阵线的团结和巩固,为中国的独立和民族解放事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而以上这些,均出自毛主席的抗战思想和抗战精神,依赖于毛主席的英明指挥。
这就是一般认识的逻辑,也是抗战历史给出的客观结论。但今天我要说的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这盘大棋,执子者,惟毛主席,换一个说法就是,抗战制胜者惟毛主席。
这样的一个认识逻辑,是国庆、中秋假期阅读《毛泽东年谱》(中卷)给我的一个强烈认知感受,这不是别的,就是毛主席几乎每天的讲话、谈话、文章、电报、信函。尤其是,毛主席以他与其他中共领导人发的电报信函,几乎含盖了当时中共主要的领导人。如,毛主席与张闻天、毛主席与王稼祥、毛主席与朱德、毛主席与周恩来、毛主席与彭德怀、毛主席与刘少奇、毛主席与任弼时、毛主席与陈云、毛主席与王明、毛主席与博古、毛主席与谭政、毛主席与滕代远、毛主席与陈伯钧、毛主席与林伯渠,等等,还有毛主席与其他若干领导人联名的电报、信函,如毛主席与张闻天等若干人、毛主席与朱德等若干人 、毛主席与王稼祥等若干人、毛主席与周恩来等若干人,等等,等等。
看这些电函信件,会得出一个明确的判断,它都是出自于毛主席之手,反映的是毛主席的思想、智慧、方针和策略。而在当时的情况,有些事的调整和协调是非常困难的。比如要说服党内的同志搞统一战线、改红军成八路军、变正规战为游击战、如何坚持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如何发展敌后抗日根据地、如何搞民主政权和党的建设、如何处理我友邻关系、部队的部署与调整、战役的变化与指挥、当前局势及将有的变化、目前局面和未来极其严重的困难,等等,等等,需要反复地不厌其烦地说教,做工作,赋予精神,统一思想,终归一是。
总之,毛主席是抗战这盘大棋的布局者、执子者,每一步都在毛主席的心中。他预判着形势,预见着发展,调控着布局,控制着力度,掌握着火候,不失要略,进退有利,一步一步地达到了抗战胜利的彼岸。
所以说,“没有毛主席,就没有中国抗战的胜利。”
2025年10月7日于北京
(作者系昆仑策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来源:昆仑策网【原创】,修订发布;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本公众号所编发文章欢迎转载,为尊重和维护原创权利,请转载时务必注明原创作者、来源网站和公众号。阅读更多文章,请点击微信号最后左下角“阅读原文”】
【昆仑策研究院】微信公众号 遵循国家宪法和法律,秉持对国家、对社会、对公众负责,讲真话、讲实话的信条,追崇研究价值的客观性、公正性,旨在聚贤才、集民智、析实情、献明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欢迎您积极参与和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