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长假,一个中国游客来到了日内瓦。在一间酒吧酒过三巡,他招手结账。掏钱包时,红色纸币吸引了侍者姑娘的视线。“这是什么?”她指着人民币问,眼睛亮晶晶的。中国游客抽出一张十元纸币,女孩拿起纸币对着灯光细看。“C’est Mao?”(这是毛主席吗?)她的发音带着法语区特有的轻柔。中国游客有些诧异,点了点头。他注意到女孩握纸币的姿势很珍重。“这个能给我吗?”她犹豫着问。中国游客问到:“你知道他是谁?”小姑娘看着中国游客,说“我父亲的房间有他的照片,他们称呼他le sauveur des faibles(弱者的救星)。”“我父亲在无国界医生组织工作了很多年。”女孩继续说,“他在刚果的村子里见过太多……但每次遇到当地老人提起这个名字,眼睛里都会有光。”中国游客走出酒吧,晚风正掠过湖面。他回头望去,女孩还在窗前忙碌。在这个远离故土的地方,他突然意识到,某些精神的传递从来不需要旗帜招展——它可能就藏在一声询问、一张纸币、一个称呼里,像种子随风远扬,在陌生的土壤里悄然生根。作者:夏斐君;来源:斐君观点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