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货币制度,发行的货币都只能用于购买债券,投入市场,从而没有为市场提供净资金。市场上参与者,每获得一分货币资金,就对应另一个机构增加了一分债务。例如,央行购买国债,将增发的货币交给政府,让政府增加对应的债务。央行购买商业银行持有的商业债券,将增发的货币交给商业银行,同时让商业债券发行者债权从商业银行转到央行,同时商业银行兑现了债券。因此,现代货币制度下,提供的货币净资金,对应了国债或政府及其控制机构发行的债券。没有足够的净资金,市场上的资金短缺,参与的企业债务率高,也就难以实施真正的市场经济。我国央行从来不发行货币购买国债,支持增发国债,长期以来,政府很少通过增加债务,为市场提供净资金,与实际需要相比,可谓微不足道,从而让境内企业,从总体来看,债务率一直高达120%以上,最近几年更是高达150%以上。企业常常因资金短缺,无法及时支付,地方政府无法根据市场原则,要求企业及时支付,否则大部分企业都会因此破产倒闭,也使地方政府为地方建设而负债累累,成为最大的赖账者,从而严重败坏政府形象。其后果之一,是大部分企业都倾向于对外贸易,以便及时得到支付,加上金融界提供了方便的货币兑换,从而更愿意接受用外币结算。 第四,应当增加国内民众保障和收入,从而增加国内市场 市场经济是依靠货币收入来实现分配的。民众收入总量总是低于消费总量,从而低于产出总量。国内民众没有足够的收入,其后果之一是生产的大量产品就无法实现销售,从而积压为废物。而且利润微薄,难以依靠国内市场发展。依靠对外贸易就成了主要出路,但其更严重后果就是拿财富支持他国包括他国货币了。长期以来,我国个人收入占产出比例仅为41%左右,个人消费占比更是低到35%以下,使得大部分产品都出口,换取西方货币,甚至为了获得西方市场,不得不提供优惠政策,吸引外资投资,从而将国内市场大部分利润都送给外资。能够赚取丰厚利润的各行各业龙头企业基本是外资控制。由于企业市场大部分在西方,也就不得不接受西方苛刻条件,包括支付办法。国家应当借助强大生产能力,增加国民保障,例如,大部分增加各行各业,包括农民的养老和失业待遇,从而减少民众为保障的储蓄,增加国内消费市场容量。 第五,应当废除优惠外资政策,限制外资在中国发展,从外企手里收回市场利润 让外资拿走大部分利润,就没有足够资金,用于给国内民众提供足够的保障,增加国内民众的收入。如今我国市场利润大部分被美国和西方资本拿走,例如,仅苹果公司每年就拿走我国手机市场80%利润,对比美国根本就不允许其最大对手华为公司进入美国市场,甚至专门出台政府法令,禁止给华为公司高端芯片,让华为在一段时间内无法生产高端手机,打击和消灭华为公司,而我国却让苹果基本不交税,甚至让苹果公司借助平台收费,等于在足够收税,给苹果公司的优惠,远远超过任何企业,持续十余年,直到今天,即使中美敌意如此为大众所致,仍使苹果公司一直占据我国高端手机市场,垄断手机市场利润,从而实际等于在战场上给苹果提供枪支弹药,对付本国的华为公司。 我国古人早在2500多年前的春秋时代就总结,国之大事在于祭与戎,也就是,维护国家利益的主要措施是意识形态和军事力量,其中意识形态更是排在首位,但如今精英们却将当代更重要,影响更大的意识形态平台,网络媒体交给美国资本控制。如今中国网络上有影响的网络公司,基本都是美国资本投资的。对比美国对有中国公司主导的tiktok公司的不遗余力打压,形成鲜明对比。虽然tiktok公司也是美国资本占60%股份,控制者也是美国资本家挑选的,迷信西方资本为主的管理者,但它们仍然忌惮,要彻底控制tiktok。Tiktok是唯一一家能进入美国互联网媒体前一百名外资企业,对比中国前一百名都是外资控制。从人民币国际化方面来看,互联网交易平台,将很大部分市场交易利润都被美国和西方资本家拿走,如今中国的主要富翁,都变成互联网公司的管理人,就是美国资本选择的迷信西方的洋奴买办,但他们仅占很小的股份,却能成为亿万富翁,其背后的美国资本赚取的利润更是原创超过他们。它们要求兑换为美元,从而造成美元短缺,使得人民币汇率偏低,导致贸易顺差,影响国内物价,从而不利于人民币国际化。 总而言之,首先是限制国内持有外币,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基本条件之一。毛泽东时代的外汇管制才是成功的经验。我们只有限制开放货币兑换,严格控制政府和民间持有外币量,这是加入国际基金协定赋予我们的基本权力,才能可能推动真正意义上的人民币国际化。其次是内政建设方面,应当限制外资,同时提高国内老百姓收入和福利保障,从而增加国内市场;在金融方面,应当增加国债,给国内市场提供足够净资金。笔者早在2010年初,就撰文介绍出卖货币主权导致的《中国的十大荒谬经济现象》,也曾在互联网上产生很大反响,但迄今为止,仍然没有多少改变,这究竟是愚蠢,还是他们本就与美国资本家沆瀣一气,从中牟利?【参考文献】 1、中国银行行史编辑委员会编著,中国银行行史1949-1992年上: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1.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Articles of Agreement of th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https://www.imf.org/external/pubs/ft/aa/, 2016,3、IMF,货币可兑换和金融部门改革(CurrencyConvertibility and financial sector reform),罗平编译,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1996.4、环球时报,中国官宣在沙特发行美元债券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4929785054966789&wfr=spider&for=pc评论,支持美元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