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星期四在社媒平台发文称,他当天和普京通电话,两人同意在布达佩斯会面。这表明他意在加速结束乌克兰战争。在中美陷入激烈贸易战的关键时刻,特朗普加强与普京的沟通,显然又开始转身推动一开始制定的“反向尼克松战略”,以争取所谓的“联俄抗中”?
特朗普当天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告诉记者,他和普京的通话“富有成效”“取得很大进展”,并对布达佩斯峰会可能促成俄乌停火表示乐观。
随后,克里姆林宫确认了这一计划,俄外长拉夫罗夫未来几天将和鲁比奥通话,为普京和特朗普的新一轮峰会做准备。
此前在阿拉斯加“双普会”之时,就有消息称,特朗普欲采取“反向尼克松战略”,也就是利用俄罗斯急于摆脱乌克兰战争和被严厉制裁困境的心理,通过推动结束乌克兰战争和修复美俄关系,离间或疏远中俄关系,甚至希望能够实现“联俄抗中”计划。
阿拉斯加“双普会”时,尽管达成了乌克兰和平进程“共识”,但效果却是适得其反。特朗普随即联合欧洲向俄罗斯施压,迫使俄放弃战略初衷或接受美欧的乌克兰和平进程方案。
可如此一来,一方面允许北约或欧洲派兵进入乌克兰,等于是默认了北约或欧洲战略东扩;另一方面一旦美欧重新武装乌克兰军队,未来俄可能更加被动。
正因为俄拒不接受美欧的和平进程方案,特朗普就有意放弃此前的反向尼克松战略,似乎是准备通过给予乌克兰更强力的军事支持和对俄制裁,彻底削弱或拖垮俄罗斯。
甚至威胁要向乌克兰提供战斧巡航导弹,也就是准备把战火烧到俄罗斯领土。同时,美战争部长赫格塞斯还敦促欧洲购买美国武器支持乌克兰。
如果真的如此,就等于是拱火乌克兰战争扩大化甚至引爆欧洲大战,同时也将严重恶化美俄关系,甚至有把美国直接卷入战争的风险。
然而,就在人们以为美俄关系将严重恶化或乌克兰战争将扩大化的时候,美国总统特朗普却突然又与俄总统普京通了电话,不但进行了良好的沟通,还同意迅速再见面。
特朗普此举有两种可能。一种是慑于俄罗斯的强硬,也怕战争外溢甚至引发欧洲大战或核战,也就是施压不成只能回过头来重谈结束乌克兰战争问题。另一种情况,很可能是特朗普又想重拾反向尼克松战略,也就是还想借机疏远中俄关系甚至诱使俄同意美国的联俄抗中战略。
当然,这一切也都是怕同时与中俄两个世界大国对抗,从而形成中俄“二打一”的局面。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在美俄关系走向紧张之际,中美经贸关系也突然要紧张升级。
一方面,美国要与俄罗斯在乌克兰打代理人持久战,也就是美俄搞军事对抗。另一方面,中美可能陷入贸易持久战,也就是美方要同时承受来自中俄的军事和经贸双重压力,这就等于是形成了中俄对美国的“二打一”局面。
如果想摆脱“二打一”的局面,就只能是与中俄其中的一方缓和关系。如果想打赢一方,就只能是联合另一方。
中美第四轮经贸会谈后,美方非但不落实此前达成的系列共识,反而又出台了新的限制措施,目的就是迫使中国一点一点向后退,最终接受美国优先“方案”。
正是因为美方的无理行径,才迫使中国出台了进一步加强稀土管制这一有力的反制措施。
正如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警告的那样:“管制一旦实施,势必切断许多消费品的全球贸易”。由于稀土应用非常广泛,而中国基本上掌握着绝大部分的技术和产能,这一措施的威力堪称“经贸核弹”级别。
尽管特朗普又威胁加征关税,甚至又声称中美已经陷入了“贸易持久战”,可中国的回答却依然是“打,奉陪到底;谈,大门敞开”。
也就是说,如果美国不认真落实此前达成的系列共识,或是不取消一切重大的“限制措施”,中国的这一反制措施肯定不会取消。
也正是在这种背景之下,特朗普又突然向普京示好。尽管没有承诺不向乌克兰提供远程打击武器,可又准备再见面,这就已经意味着准备缓和紧张气氛了,或者说又下决心要迅速结束乌克兰战争了。
乌克兰战争也好,美俄关系紧张对立也罢,这对美国的消耗与牵制确实非常大,使得美方无法集中精力与中国斗法。
如果特朗普执意要削弱拖垮俄罗斯,就不能与中国争斗得过于激烈。如果想击溃中国经济,就必须缓和对俄关系。总之是最好不要同时与中俄对抗,也就是避免形成被中俄联合抗美的局面。
除了与俄罗斯方面的积极互动之外,还有一个迹象就是特朗普又开始与盟友国家在对华战略方面积极互动了。
那就是利用IMF和世行年会在华盛顿召开的机会,美国与G7进行了互动,并发表了联合声明:将考虑对中国计划控制全球稀土供应的举措做出联合回应。
贝森特则说,美国将与欧洲盟友、澳大利亚、加拿大、印度和其他亚洲民主国家探讨,“共同做出全面的回应,因为全世界的供应链或制造业,不能交由中国的官僚代为管理”。这显然是又开始推动对中国的全球性围攻了。
其实,在美国与相关国家进行关税谈判的时候,一个重要的议题就是要求盟友和相关国家对中国加征“二次关税”,也就是“关税围攻”中国。
只是由于特朗普关税太过无理,或者说对相关国家的伤害性太大,也是因为中国一早就发出了警告,围攻中国计划才难以推进。
如果特朗普铁了心要与中国打经贸持久战,甚至是进入冷热战的模式,就必须建立统一的反华联盟。然而,特朗普此举也存在困难甚至是风险。
一方面是俄罗斯会不会如美国所愿。普京应当清楚,俄罗斯之所以能够坚持到现在不露怯,与中国紧密的合作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一旦中俄合作出现重大问题,再想恢复可就难了。
而一旦普京不上特朗普的当,而美国又减少了对乌克兰的军事支持,那乌克兰要不了几天就得投降,那俄可就在欧洲站稳脚跟了。
另一方面就是在对华战略问题上欧洲会不会完全服从于美国战略,或者说与美国一条心。
要想在稀土问题上美欧达成一致,特朗普就必须要在关税问题和乌克兰战争问题上维护欧洲的利益。
这将彻底打乱特朗普的关税收割财富计划,也将很大程度上失去在乌克兰危机中的主导权,他这近一年的时间可就全白忙乎了。
要知道,尽管需要美国来压制中俄这两大战略对手,可欧洲显然一直没有放弃战略独立自主的幻想。让欧洲独立自主,等于是给美国霸权战略增加一个对手,这对美国更不利。
重要的是,欧洲也自知,一旦配合美国打压中国战略,自己的付出会有多大。而一旦引发中国与西方的对抗,欧洲也就永远无法战略独立了。
尽管德国财长克林贝尔声称,G7会议将讨论以共同方式应对中国举措,但同时也强调会谨慎避免对本国经济造成不利后果。
欧洲在乌克兰和平进程问题上与美国的战略不一致,在对华战略问题上同样也是一直在保持距离。想让欧洲和其它盟友国家与美国一道打压中国,这个可能性也并不大。
而这一切,特朗普应当也都清楚。面对都不妥协退让的中俄,面对不大听话的欧洲和其它盟国,目前的特朗普也确实左右为难了。无力与中俄同时对抗,也无法转攻一家。同时也无法迫使盟友国家放弃战略独立或完全服从美国战略。特朗普目前也只能是多边“押注”,不大敢轻易摊牌掀桌子。